阿姆斯特丹等(4)
阿姆斯特丹欧洲酒店
留荷女文青的欧游散记|荷兰的景德小镇Delft
有生之年一定要经历一些不一样的生活,认识不同的人,了解不同的事。一直以来都向往着欧洲文化艺术,又不想只局限于纸上谈兵,恰逢有了进一步学习的打算,在反复择校后,最终来了荷兰。生活总是充满惊喜,没想到在准备求学的路上,我遇见了Mr Right,于是共赴荷兰开启我们人生的新篇章。
2015年8月19日,我们搭乘芬兰航空抵达阿姆斯特丹,再由学校校车接至男友书呆子的学校代尔夫特理工大学。
接待我们的是一个头戴橙色大花朵的印度小哥,橙色多么有荷兰代表性啊,我很想借来给书呆子也戴戴。拿完了宿舍钥匙我们便提着行李箱回了宿舍。宿舍非常让人满意,空间大,典型的宜家简约风格,有独立厨房和卫生间。我们草草吃了俩碗泡面,12个小时的飞程让人只想抱着被子打一个大呼噜,不幸的是第二天还进入了倒时差,很早便醒了,于是决定去探索代尔夫特小镇。
初来乍到,满心都是好奇。只觉得荷兰的天空怎么那么蓝,云层很低,看着像棉花糖一样蓬松柔软;空气如此清新,安静的氛围时不时会被一群话痨的小鸟打破,住在这样的环境里不免让人心旷神怡。
代尔夫特地处海牙与鹿特丹之间,直到今天也不过是9万人的小城。最有代表性的是它是古典油画大师维米尔的家乡,说到这,得先放上他最著名的画作之一《代尔夫特的街景》。我个人最喜欢的一幅风景画。
公元1654年10月12日,代尔夫特的一家伪劣烟花爆竹厂发生了一起事故,结果半个城市就这样被炸飞了。由此可见它多么小了,这幅画也算是见证了历史遗迹。
图中的古城门实物图
既然是维米尔的老家,他的另一大神作《戴珍珠耳环的少女》是必须要拿出来818的,目前它和《代尔夫特的街景》一同收藏在海牙的皇家美术馆。维米尔一生画作产量不多,能考究的仅36幅,这幅画却已属荷兰的国宝级别,可以与卢浮宫的《蒙娜丽莎》媲美。无论站在任何角度你都可以感觉到画中少女在凝视着你,细腻的笔触让少女显得一脸娇嫩,嘴唇的湿润感恰到好处,栩栩如生。仿佛你轻唤一声,那戴珍珠耳环的少女下一瞬就会对你嫣然而笑。
PS:两幅画我都见过实物,都属于小幅画作。一幅出色的画作亮点应该是画家对构图,光与影的理解力以及绘画技巧、色彩的掌控能力,同样,摄影作品的好坏也是相同的原理。
男友书呆子上课的EWI大楼,被我称为招风楼,每次自行车骑到它附近都会被一阵妖风吹到你肌无力,连强壮的荷兰人有时候都hold不住东倒西歪。不过EWI也有它的好处,作为校园最高的建筑物,不管从哪个视角,都能见到它高大的身影,所以不意外的成为了迷路者的坐向标。
EWI不远处就是世界十大著名图书馆之一的代尔夫特图书馆了。
整个校园遍布wifi,图书馆屋顶的草坪可以行走攀爬,天气好时坐在草坪上看看书,躺着看星星,学尔康找个妹子从诗词歌赋谈到人生哲学,是不是图书馆设计师给理工男们的福利呢?图书馆内部结构是一览无遗型,背景是书墙,中间的固体建筑从底层贯穿屋顶,最上端六芒星几何形是智慧的象征。代尔夫特理工大学最著名的就是建筑系,排行世界第三,由设计这么独特的图书馆可窥一斑了。在图书馆自习疲惫的时候,可以去门口下下象棋,或者去旁边的小河逗逗鹅和鸭。
图书馆的附近有条波光粼粼的小湖,里面住着好些胖鹅和胖鸭,被我和书呆子戏称为天鹅湖。它们无忧无虑,有时候会在水里来个凌波微步,滑水一番;有时候会成群上岸穿越马路来到图书馆周围的草坪吃些学生们掉下的面包屑再回家。荷兰人对这些小萌物是及其礼让的,有一次我骑车上学,路过河边,感觉我脑袋上嗖嗖的飞过几片面包,掉到水里,然
后成群的小鸭子欢喜得嘎嘎叫着为之游来,我往上一看,面包是从一家别墅的三层窗口飞出的,顿时觉得好玩又好笑,荷兰人做好事都不露真相,是不是太懒了?我本想摸摸它们,以示喜爱,可惜它们对我这个外国人还是心存疑虑的,我一靠近,它们便来了个集体跳河。
一路往前走,路过了代尔夫特最盛名的建筑学院,一看建筑外观,就知道这个系屌炸天,Po主有一次买菜回家,半路去建筑学院借个厕所,一进去所有的门都自动化为你敞开,厕所一进门,灯蹭蹭蹭为你自动而亮,殿堂级的待遇。
PS:瑞典皇家理工的工业设计老师提及过的很多画册都是出自代大老师之手。
建筑系再往前过了一座桥,就是市中心。其实代尔夫特小镇和我家乡苏州也可以说有风格上的类似,它们都是水流过的小城,静谧,远离大城市的喧嚣,横跨过小河的小桥,几百米就有一座。在这样的城市生活,时刻让人保持初心,路上的荷兰人多数都是随意装束,会礼貌的和陌生人打招呼,一到周末,他们会聚集在市中心聊天喝咖啡、街头画画、喂喂河里鸭子、开船航行或者来个远足,路上偶遇的狗大多很健壮,他们被主人带着一起逛集市,一起去买菜,一起坐火车,乐此不疲。
河边发呆的猫一只。它很高冷,我给她做了半天马杀鸡也不回头给我瞧一眼,哈士奇倒引起了它的侧目。
再来一组猫,荷兰的家猫一般比狗放荡不羁爱自由,都是散养,早上放出门去浪,晚上自己回家,偶尔走丢了,主人会在家门口贴上一张流泪猫的画像并留下电话让人帮忙寻回。
代尔夫特市中心连喧闹都是休闲自在的,一点都没有国内闹哄哄,人挤人的不爽感。
市中心偶尔也会冒出一只自由散漫的大肥猪,傲娇的散着步,引起大家的围观。不知它从何而来,又要往哪里去,一只猪的诗和远方谁能懂?但我还是对它唤了几声书呆的名字,它回应了我猪叫。。。希望它的结局不是变成荷兰Jumbo超市里的五花肉。
代尔夫特闻名于瓷器技术,是欧洲的景德小镇,1610年左右,荷兰东印度公司商人根据皇宫的授意,从中国景德镇等地采购白瓷釉和青花颜料。皇宫派专人筹建皇家代尔夫特陶瓷厂,它不仅吸收中国的技术,还借鉴了日本彩画的画法,创造了独具一格的代尔夫特瓷器。路边随处可见纪念品小店里的青花瓷器,还带着当地特色,偶尔会发现伦勃朗的旷世名作夜巡和他本人的自画像都被刻画在瓷盘上,非常有代表性。
广场上的哥德式建筑教堂是我们此行最后的一个建筑物,整点会敲响清脆的音乐钟声,整个市中心都能听见,浪漫而悠扬。在这往后的日子里,我们发现代尔夫特广场颇具特色,时而举办一个老年人的撞球运动,活动活动老胳膊老腿;时而举办一个中青年的自行车大赛,比拼一下速度的力量;时而办一个古董车展览,让你感受上世界的复古风潮;时而一夜之间变成一个嘉年华游乐场,让父母与小孩子们充满欢笑。虽然代尔夫特很小,可是代村人民的生活不寂寞,欢乐多!
有生之年一定要经历一些不一样的生活,认识不同的人,了解不同的事。一直以来都向往着欧洲文化艺术,又不想只局限于纸上谈兵,恰逢有了进一步学习的打算,在反复择校后,最终来了荷兰。生活总是充满惊喜,没想到在准备求学的路上,我遇见了Mr Right,于是共赴荷兰开启我们人生的新篇章。
2015年8月19日,我们搭乘芬兰航空抵达阿姆斯特丹,再由学校校车接至男友书呆子的学校代尔夫特理工大学。
接待我们的是一个头戴橙色大花朵的印度小哥,橙色多么有荷兰代表性啊,我很想借来给书呆子也戴戴。拿完了宿舍钥匙我们便提着行李箱回了宿舍。宿舍非常让人满意,空间大,典型的宜家简约风格,有独立厨房和卫生间。我们草草吃了俩碗泡面,12个小时的飞程让人只想抱着被子打一个大呼噜,不幸的是第二天还进入了倒时差,很早便醒了,于是决定去探索代尔夫特小镇。
初来乍到,满心都是好奇。只觉得荷兰的天空怎么那么蓝,云层很低,看着像棉花糖一样蓬松柔软;空气如此清新,安静的氛围时不时会被一群话痨的小鸟打破,住在这样的环境里不免让人心旷神怡。
代尔夫特地处海牙与鹿特丹之间,直到今天也不过是9万人的小城。最有代表性的是它是古典油画大师维米尔的家乡,说到这,得先放上他最著名的画作之一《代尔夫特的街景》。我个人最喜欢的一幅风景画。
公元1654年10月12日,代尔夫特的一家伪劣烟花爆竹厂发生了一起事故,结果半个城市就这样被炸飞了。由此可见它多么小了,这幅画也算是见证了历史遗迹。
图中的古城门实物图
既然是维米尔的老家,他的另一大神作《戴珍珠耳环的少女》是必须要拿出来818的,目前它和《代尔夫特的街景》一同收藏在海牙的皇家美术馆。维米尔一生画作产量不多,能考究的仅36幅,这幅画却已属荷兰的国宝级别,可以与卢浮宫的《蒙娜丽莎》媲美。无论站在任何角度你都可以感觉到画中少女在凝视着你,细腻的笔触让少女显得一脸娇嫩,嘴唇的湿润感恰到好处,栩栩如生。仿佛你轻唤一声,那戴珍珠耳环的少女下一瞬就会对你嫣然而笑。
PS:两幅画我都见过实物,都属于小幅画作。一幅出色的画作亮点应该是画家对构图,光与影的理解力以及绘画技巧、色彩的掌控能力,同样,摄影作品的好坏也是相同的原理。
男友书呆子上课的EWI大楼,被我称为招风楼,每次自行车骑到它附近都会被一阵妖风吹到你肌无力,连强壮的荷兰人有时候都hold不住东倒西歪。不过EWI也有它的好处,作为校园最高的建筑物,不管从哪个视角,都能见到它高大的身影,所以不意外的成为了迷路者的坐向标。
EWI不远处就是世界十大著名图书馆之一的代尔夫特图书馆了。
整个校园遍布wifi,图书馆屋顶的草坪可以行走攀爬,天气好时坐在草坪上看看书,躺着看星星,学尔康找个妹子从诗词歌赋谈到人生哲学,是不是图书馆设计师给理工男们的福利呢?图书馆内部结构是一览无遗型,背景是书墙,中间的固体建筑从底层贯穿屋顶,最上端六芒星几何形是智慧的象征。代尔夫特理工大学最著名的就是建筑系,排行世界第三,由设计这么独特的图书馆可窥一斑了。在图书馆自习疲惫的时候,可以去门口下下象棋,或者去旁边的小河逗逗鹅和鸭。
图书馆的附近有条波光粼粼的小湖,里面住着好些胖鹅和胖鸭,被我和书呆子戏称为天鹅湖。它们无忧无虑,有时候会在水里来个凌波微步,滑水一番;有时候会成群上岸穿越马路来到图书馆周围的草坪吃些学生们掉下的面包屑再回家。荷兰人对这些小萌物是及其礼让的,有一次我骑车上学,路过河边,感觉我脑袋上嗖嗖的飞过几片面包,掉到水里,然
后成群的小鸭子欢喜得嘎嘎叫着为之游来,我往上一看,面包是从一家别墅的三层窗口飞出的,顿时觉得好玩又好笑,荷兰人做好事都不露真相,是不是太懒了?我本想摸摸它们,以示喜爱,可惜它们对我这个外国人还是心存疑虑的,我一靠近,它们便来了个集体跳河。
一路往前走,路过了代尔夫特最盛名的建筑学院,一看建筑外观,就知道这个系屌炸天,Po主有一次买菜回家,半路去建筑学院借个厕所,一进去所有的门都自动化为你敞开,厕所一进门,灯蹭蹭蹭为你自动而亮,殿堂级的待遇。
PS:瑞典皇家理工的工业设计老师提及过的很多画册都是出自代大老师之手。
建筑系再往前过了一座桥,就是市中心。其实代尔夫特小镇和我家乡苏州也可以说有风格上的类似,它们都是水流过的小城,静谧,远离大城市的喧嚣,横跨过小河的小桥,几百米就有一座。在这样的城市生活,时刻让人保持初心,路上的荷兰人多数都是随意装束,会礼貌的和陌生人打招呼,一到周末,他们会聚集在市中心聊天喝咖啡、街头画画、喂喂河里鸭子、开船航行或者来个远足,路上偶遇的狗大多很健壮,他们被主人带着一起逛集市,一起去买菜,一起坐火车,乐此不疲。
河边发呆的猫一只。它很高冷,我给她做了半天马杀鸡也不回头给我瞧一眼,哈士奇倒引起了它的侧目。
再来一组猫,荷兰的家猫一般比狗放荡不羁爱自由,都是散养,早上放出门去浪,晚上自己回家,偶尔走丢了,主人会在家门口贴上一张流泪猫的画像并留下电话让人帮忙寻回。
代尔夫特市中心连喧闹都是休闲自在的,一点都没有国内闹哄哄,人挤人的不爽感。
市中心偶尔也会冒出一只自由散漫的大肥猪,傲娇的散着步,引起大家的围观。不知它从何而来,又要往哪里去,一只猪的诗和远方谁能懂?但我还是对它唤了几声书呆的名字,它回应了我猪叫。。。希望它的结局不是变成荷兰Jumbo超市里的五花肉。
代尔夫特闻名于瓷器技术,是欧洲的景德小镇,1610年左右,荷兰东印度公司商人根据皇宫的授意,从中国景德镇等地采购白瓷釉和青花颜料。皇宫派专人筹建皇家代尔夫特陶瓷厂,它不仅吸收中国的技术,还借鉴了日本彩画的画法,创造了独具一格的代尔夫特瓷器。路边随处可见纪念品小店里的青花瓷器,还带着当地特色,偶尔会发现伦勃朗的旷世名作夜巡和他本人的自画像都被刻画在瓷盘上,非常有代表性。
广场上的哥德式建筑教堂是我们此行最后的一个建筑物,整点会敲响清脆的音乐钟声,整个市中心都能听见,浪漫而悠扬。在这往后的日子里,我们发现代尔夫特广场颇具特色,时而举办一个老年人的撞球运动,活动活动老胳膊老腿;时而举办一个中青年的自行车大赛,比拼一下速度的力量;时而办一个古董车展览,让你感受上世界的复古风潮;时而一夜之间变成一个嘉年华游乐场,让父母与小孩子们充满欢笑。虽然代尔夫特很小,可是代村人民的生活不寂寞,欢乐多!
2017-10-24发布拍摄于2018-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