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onymous
0
0
0
说点什么...
发送
1/47
台州
台州味,道不完——《一半山水一半禅》篇
2017台州旅游同业对接会11.6在浙江台州市黄岩区九峰公园拉开序幕,这次活动以“台州味·道不完——一半山水一半禅”为主题,“五千载山海奇缘”为口号。在台州展开6天5晚的深度体验之旅,全方位品鉴台州的山水和文化。这是由台州市人民政府主办、台州市旅游局和台州市黄岩区人民政府承办、腾讯网和环球网执行的一场旅游盛会。
《一道家宴》
11.6晚来自全球各地的500名旅行商同业友人亦出席了本次盛会。“台州家宴”也正式为这次体验活动拉开序幕。其中由旅游达人、网红、旅游自媒体、大学生旅游体验师组成的50人广州小分队,在大粤网美女主播的带领下全方位感受台州之味。
当女主持宣布开宴会时,虽然下着小雨,但也不能阻挡国际友人激动的热情和国内旅游贵宾嘴馋的心。
在这场家宴上,宾客们除了可以品尝到多达16道丰盛的台州风味大餐,还在前厅看到台州特色菜的展示。
与此同时,现场嘉宾还欣赏到了台州乱弹、黄岩小吃姜面汤等散发着传统民俗魅力的艺术味道;也有国际友人为家宴献唱,增添了几分国际文化色彩。
台州地处浙江省沿海中部,是一座新兴的滨海旅游城市,唐朝诗人杜甫曾留下了“台州地阔海溟凕,云水长和岛屿青”的赞美诗句。目前全市有2个国家5A级旅游区,3个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3个国家级森林公园,9个国家4A级旅游区,5个省级旅游度假区,1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4个全国重点文保单位,1个世界地质公园,1个国家地质公园,3个国家湿地公园及5个国家级工、农业旅游示范点,丰富的资源构成了一幅“山、海、经、佛、城、硐”的美丽画卷。
台州味·道不完《一半山水,一半禅》;自古以“海上名山”著称的台州,海岸曲折,山奇水秀,风光旖旎。
《一半山水——长屿硐天》
我们广州小分队来到有“天下第一硐“之称的长屿硐天景区,这是一座自南北朝以来的历代采石遗址形成的石文化景观。千百年来开凿留下的28个硐群,1314个硐窟,构成了千姿百态的石壁长廊。
如果你是个摄影爱好者,这里绝对可以让你拍出很仙的视觉效果,建议长焦短焦镜头都带上,并且一定不能忘的是遮光罩或高质量镀膜镜头,用于在硐内向外拍摄。
总的来说,这是一个很有武侠味的地方,据说这里是神雕侠侣里的取景地,独孤求败的剑冢就在观夕硐里。
另外,这里还拥有亚洲唯一的岩洞音乐厅,每天有多场现场演奏中国古典音乐。这里还是荣获世界吉尼斯之最的巨大石碗和中国首个洞穴式石文化博物馆。
双门硐位于独秀峰下、明代进士长屿人李诗璲曰:“独秀峰下翠作堆,幽楼如入小蓬莱。山中瑶草无人识,硐里桃花空自开。”清代长屿诗人亦有一首五言绝句:“深山不受暑,莫如双门硐。我来风相迎,我去风相送。”这二首诗是对双门硐的绝好写照。长屿硐天无数硐窟景点均是清幽奇美,犹如仙境,石船溪、野人瀑、龙鳞瀑是保持着完美的自然风貌,景色极佳而且各具特色,引人入胜,是集青山秀水自然风光和宗教文化、石文化景观于一体的观光、休闲景区。
《一半山水——天台山石梁飞瀑》
石梁飞瀑位于浙江省天台县城北22公里的天台山中,是浙东"唐诗之路"的精华所在,在崇山翠谷之中,一石横跨天际,瀑布喷涌而下,"昼夜起风雷",令历代文人骚客为之倾倒,留下无数壮美诗篇,被誉为"天下第一奇观"。近瀑布的古方广寺为五百罗汉道场、中方广寺是禅宗道场。
坐落在石梁景区的大印4米见方,印体长约6米,石重约3800吨,是目前世界最大的、最重的大印,被誉为“天下第一印”。这方印的原创印却是用5厘米见方的青田石雕刻而成。“印面上刻了‘法华晨光’4个字,‘法华’指佛教‘妙法莲华经’,是大乘教义的大成之作;“晨光”指最早受到大乘佛光的照耀,成为天台宗的发祥地。”
在铜壶滴漏下游数百米处,有一条长十余米、宽尺余,上宽下狭的天然石涧,宛如游龙躯壳,逢水流湍急时,一喷数十米,如白龙跃空,蔚为壮观,人称“龙游涧”。在我们广州小分队里有很多小女生都是摄影高手,她们都在石梁飞瀑玩起了慢门拉丝,她们熟练的技巧和手法堪比很多老法师。
白居易有"天台山上月明前,二十四尺瀑布泉"的诗句,就是描述在石桥山中方广寺前。两崖峭壁对峙,一石如苍龙耸脊横亘其间,即石梁,又称石桥。梁面狭约0.3米,梁底空洞高逾2米。金溪与大兴坑水自东、南而至,汇合于此,形成瀑布群,主流三折穿梁而过出,从高30米的峭壁上直泻碧泓潭,瀑布色如霜雪,势若雷霆,云涌涛激,声振林木。
瀑底左侧的古下方广寺,为天台宗。隐于茂密竹林间,茂林修竹,掩映其间,为佛教五百罗汉应真之所。下方广寺是“五百罗汉应真宝地”,保存着东晋时期楠木雕刻、国内历史最悠久的镀金五百罗汉像,弥足珍贵。
慢慢步上观瀑亭,眼前豁然开朗,一瀑三折从天而降,一天然石梁横架半空,蔚为壮观。梁上金溪和大兴坑溪在此汇合,飞流直下,形成落差30余米、宽10余米飞瀑。如遇大雨滂沱,瀑水冲梁而过,水力飞泻,声若惊雷,极尽雄伟壮丽之致。古人有"冰雪三千丈,风雷十二时"之句来形容石梁飞瀑的壮观。石梁上游50米处,有瀑如龙尾,与形似苍龙的石梁互为呼应,融为一体,犹如神龙掉尾,景观奇特卓绝,令人遐想。
《一半禅——济公故居》
济公是海内外善信朝觐膜拜的"活佛",近些年来,济公文化成为台州文化旅游的热点。为实现海内外善信、游客瞻仰济公圣迹的夙愿,除在他幼年读书的赤城山重修济公院,重塑了金身外,更引人注目的是,在他的出生地永宁村石墙头修复了济公故居,这些人文景点为天台山增添了新的亮点。
济公(1130年-1209年),原名李修缘,南宋高僧,台山永宁村人。如今永宁村在古城北门外,济公家就住在赭溪畔。当时济公李氏家族人丁不很旺盛,但因历世仕宦,家境富裕,也称得上是天台县的名门望族。李家族有三个特点:一是世代仕宦,且为将门;二是为官清正,政绩卓著,名列《宋史》;三是历世积善信佛,家族中不少人是禅宗的著名居士。
济公李府祖居随着岁月冲刷,沧桑变迁,最后湮没沦圮。历代故乡民众敬仰济公,感戴其德泽,屡于遗址修建济公佛院、济公亭、石墙桥等纪念之所,冀望重光"活佛"圣迹,显彰济公圣德,也是顺理成章之事。
“葫芦圣水降福地,点滴佑民济三千”!我们广州小分队的小伙伴,也纷纷来沾沾这圣水、沾沾这里的仙气。大家都希望能把济公的仙气带回广州。
天台山不仅有"古、幽、清、奇"的自然山水风光,更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为天台山留下了众多瑰丽的诗文,对提高天台山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因济公"活佛"出生于此,又增添了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
台州6天5夜体验之旅,时间真心不够,因为台州美景太多了,也太好玩了,我们广州小分队还去了紫阳古街、蜜桔博览馆、天台山国清寺、神仙居、玉环湿地公园等等,还有很多著名景点我们都没时间去,期待以后能再来台州,玩遍所有台州美景,全方位感受台州之味。
最后,感谢台州市人民政府!感谢台州旅游局!感谢腾讯大粤网!台州味,道不完!台州再见!
待续......台州味,道不完——《人生五味》篇。
2017-11-14发布拍摄于2018-04-23
暂无评论
抢个沙发,给作者一点鼓励~
打开携程App,查看更多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