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家角古镇旅游区
朱家角|别苑深深深几许,最是水乡释怀情
我又去朱家角了。很多时候,蛰伏在内心的一份心愿,总会不经意地被撩动。还记得五年前的一个夏季,五个女人相约朱家角,在清风吹拂,柳树摇曳的河边,满是喜悦地各种拍摄,结束后想找一家适合聚会的下榻地,居然没有中意的!那晚躺在一个简陋的阁楼上,对着天花板,思忖着…… 当时,真的有一种冲动,好想在水乡拥有一家承载情怀的民宿,用来满足似曾相识的八方来客的需求。
2012年五姐妹相聚水乡
左起:秋趣 随心飘飞 纳木措 窝窝 小斑点狗
吊着蚊帐的阁楼天窗
转眼五年过去,朱家角的民宿业态发展越来越快,已然成为上海人的后花园。随着地铁17号线的通车,更为市区去朱家角的游客提供了极便利的交通方式,我也不例外,特意乘地铁来到了朱家角。
地铁17号线一号出口的天桥
出乎意料的是,入住的漕溪别苑给我带来非同一般的感受,这也是迄今为止在朱家角住过的品位最高的一家民宿了。对此也感到十分欣慰,景区内终于有了适合不同需求的高档民宿了。
今冬,纷纷扬扬的大雪不期而遇,对上海人来说,难得一见。而我,闲憩室内,似乎还没好好接触,雪,便不见了踪影。未曾想,古镇积雪未化,随处可见黛瓦覆银,素净淡雅。久违了!好一片水乡雪色!兴奋之下,全然没了寒意。
是的,江南水乡独有韵味,无论什么时候来,都有收获!而今,雪落无声,静谧闲适。
我一直觉得,品味水乡,需带着悠然的心情、欣赏的目光,倘能入住一晚最佳。傍晚,当游客渐渐散去,穿小巷,走廊桥,那份淡然时光才是最沁人心脾的。
清晨,徜徉放生桥边,感受水乡慢慢醒来,不经意地走进鲜活的古镇人家生活,便坠入了一幅接地气的画中。
廊桥是朱家角的一道特色景观,有别于其他石桥,木质桥身显得纤细但不柔弱,长廊青瓦透着岁月的痕迹,间或有小船悠悠划过,安适如常。每次徜徉此间,总要止步注目片刻,悄悄地就多了一丝浪漫。
“漕溪别苑”位于堪称朱家角成熟之街的漕河街上,面河紧靠廊桥。不久前,一家质地典雅的民宿在这里应运而生了。
别苑的门面不大,其装饰凸显了古色古香的民族传统风格,虽无宽檐阔廊,却精工细作。还未进入,但见门环、木雕罗列,已然悄无声息地彰显着一份独具匠心的设计。
其实,一家民宿便是一部作品,凝聚着主人的全部心血,通过作品的方方面面可以体会到一种情怀和理念。
刚进入别苑的接待厅,似乎没有吸引你目光的特别之处,室内的建筑结构是常见的仿古模式。然而,顺着长厅而去,大有庭院深深深几许的感觉,直到丝丝入扣的画风把民宿的独有风情铺展在你面前,方体会到别苑设计的独到之处。
走过一段公共区域,有一道需通过房卡解锁的厚实木门待你打开进入。民宿的安全系数之高,既保障了安全,又提升了入住环境的私密性。
进入第二道门的霎那,有点吃惊,真没想到,沿河门面的老宅后面还有这么大的空间,一下子颠覆了我原先对朱家角民宿建筑印象的惯性。
院子里很安静,不由得细细端详起来。近几年在朱家角亦住过了不少民宿,留下的印象是精湛不足,粗糙有余,虽然受先天不足的房屋结构影响,但也与主人的经营理念不无关系。在惊讶于别苑主人如此大手笔对这片院落打造之余,又被这样的风格惊到了。青砖、围墙,石雕、小径,再加上冬雪的点缀,有一种穿越感,仿佛走进西部富贾巨商的宅院,角角落落投射出来的不是旧时的纨绔张扬,而是新时期气定神闲的执着。
然而,径边古井、木雕墙画,以及石板小路,又把江南老屋的传统风格表现的恰到好处。
管家事无巨细地做了各方关照,夜色降临,青砖屋内投射出的暖色灯光,让你迫不及待地去感受一份驱寒的温馨。
走进屋内,左右是两套客房,中间为不小的公共客厅,仿古家具和墙上的挂画顿时带来第一感觉的新奇。
我无法形容自己的感觉,眼前所有的一切,似乎在以往的见识中无法找到类似或雷同,以至于在和朋友谈起这次入住,深感词穷。别苑太有个性了。
房间里已经提前开了地暖,推门而入,一股暗香飘来,温馨怡人,有一种舒服萦绕了全身。
又一次惊讶,源于客房的设计风格,各种元素的结合,精致不繁复,极尽奢华,一切都相得益彰。后来问了主人,房间的香氛是玄关桌上摆放的干花受热后散发出来的,真的很好闻。
客房面积数十平米,白为基色,一排落地窗前是一个不小的榻榻米休息区,仔细看,室内的装修材质品质极好,从背景墙取麻质为原料,到榻榻米草席考虑了防螨效果,以及房间的隔音环保等,几乎达到了极致。
床品的质地只有睡过了才有体会,床垫以及高档纯棉的布草原来是如此柔软贴身的。
榻榻米休息区新颖独到,配置的茶桌包括房间的所有家具,都是高端型的,一套茶具令人钟爱,配备了上好的茶叶,由你任意享受吧。
我特别佩服主人对色彩的大胆运用,从玄关桌到床边柜,从台灯到靠枕,红、绿、蓝的强烈对比(包括浴室的黄色运用),独具匠心,没有丝毫违和感,不由自主地会联想到陈逸飞的画,充满了优雅的古典美。
民宿主人对卫浴配置尤为苛求,从设施配备,到睡袍、浴巾、洗漱用品,无可挑剔,堪与星级酒店媲美。
高材质的淋浴房,封闭性能极好,连拉手也很养眼。此外电动马桶盖,电动垃圾桶,以及超厚的卷纸,全为高档配置,只为提升舒适度。
欧舒丹洗浴用品
别苑一共有八间房,每间房在保持主题风格的前提下,又因房型不同而各具特色。我很好奇地都去参观了一下,着实被一些小细节吸引,真正是赏心悦目。
上图房间的特色是门外有一个观景茶座。
这个小天地非常适合旅游大咖们码字修图写文案。
这间房一进入,就被蓝白色彩冲突的立柜吸引了眼球,两种不同风格的家具居然如此“默契”地点缀着门厅区域。
房间里所有配备榻榻米空间的布置都是这么清新靓丽。
赏心悦目的小细节
走出室外,拾阶而上来到二楼平台,这里还有令人惊喜的地方。
真是别有洞天,一个不小的聚会区域为你提供美妙的小天地。
平台的另一端还有一间别致的玻璃阳光书房,兼具各项功能。
走进这个空间,仿佛又有一股西域高原之风吹来,有点禅意,有点原生态。不妨安坐,看书品茗,听音乐。
青烟袅袅,婵香入鼻,耳畔却传来邓丽君的歌声,啧啧,就让思绪伴着古朴与时尚的纠缠,绵绵不绝。
豪华圆桌包房
此外,民宿还配备了环境极好的公共区域,不同类型的餐厅可满足各种需求,无论规模大小,或豪华、或简约,都给人带来无比的享受空间。
别致的西餐桌
临河餐厅
临河餐饮区
我在别苑住了两晚,依旧是隔窗遥望,却有天幕的蓝色融进雅室,在万籁俱寂的夜空下,享受着,愉悦着。又想起五年前的那个夜晚,那份冲动的心愿始终没能实现,但朱家角的民宿格局早已变了模样......
漕溪别苑犹如一朵幽兰,为人们打开一扇气质之窗,高雅奢华,值得体验。
白雪依依、庭院深深,
这个冬季,遇见别苑,
唯美。
水乡随拍
水乡随拍
图/文 秋趣
上海出发,在虹桥火车站乘上地铁后,大约40分钟可达朱家角站。下地铁从一号出口出,过天桥到对面出口下,地铁站附近环境不错,已经能感觉到水乡风情了。出站顺着珠溪路往左走,到第一个红绿灯右转,步行可抵达。
自驾的朋友,酒店提供免费停车
我又去朱家角了。很多时候,蛰伏在内心的一份心愿,总会不经意地被撩动。还记得五年前的一个夏季,五个女人相约朱家角,在清风吹拂,柳树摇曳的河边,满是喜悦地各种拍摄,结束后想找一家适合聚会的下榻地,居然没有中意的!那晚躺在一个简陋的阁楼上,对着天花板,思忖着…… 当时,真的有一种冲动,好想在水乡拥有一家承载情怀的民宿,用来满足似曾相识的八方来客的需求。
2012年五姐妹相聚水乡
左起:秋趣 随心飘飞 纳木措 窝窝 小斑点狗
吊着蚊帐的阁楼天窗
转眼五年过去,朱家角的民宿业态发展越来越快,已然成为上海人的后花园。随着地铁17号线的通车,更为市区去朱家角的游客提供了极便利的交通方式,我也不例外,特意乘地铁来到了朱家角。
地铁17号线一号出口的天桥
出乎意料的是,入住的漕溪别苑给我带来非同一般的感受,这也是迄今为止在朱家角住过的品位最高的一家民宿了。对此也感到十分欣慰,景区内终于有了适合不同需求的高档民宿了。
今冬,纷纷扬扬的大雪不期而遇,对上海人来说,难得一见。而我,闲憩室内,似乎还没好好接触,雪,便不见了踪影。未曾想,古镇积雪未化,随处可见黛瓦覆银,素净淡雅。久违了!好一片水乡雪色!兴奋之下,全然没了寒意。
是的,江南水乡独有韵味,无论什么时候来,都有收获!而今,雪落无声,静谧闲适。
我一直觉得,品味水乡,需带着悠然的心情、欣赏的目光,倘能入住一晚最佳。傍晚,当游客渐渐散去,穿小巷,走廊桥,那份淡然时光才是最沁人心脾的。
清晨,徜徉放生桥边,感受水乡慢慢醒来,不经意地走进鲜活的古镇人家生活,便坠入了一幅接地气的画中。
廊桥是朱家角的一道特色景观,有别于其他石桥,木质桥身显得纤细但不柔弱,长廊青瓦透着岁月的痕迹,间或有小船悠悠划过,安适如常。每次徜徉此间,总要止步注目片刻,悄悄地就多了一丝浪漫。
“漕溪别苑”位于堪称朱家角成熟之街的漕河街上,面河紧靠廊桥。不久前,一家质地典雅的民宿在这里应运而生了。
别苑的门面不大,其装饰凸显了古色古香的民族传统风格,虽无宽檐阔廊,却精工细作。还未进入,但见门环、木雕罗列,已然悄无声息地彰显着一份独具匠心的设计。
其实,一家民宿便是一部作品,凝聚着主人的全部心血,通过作品的方方面面可以体会到一种情怀和理念。
刚进入别苑的接待厅,似乎没有吸引你目光的特别之处,室内的建筑结构是常见的仿古模式。然而,顺着长厅而去,大有庭院深深深几许的感觉,直到丝丝入扣的画风把民宿的独有风情铺展在你面前,方体会到别苑设计的独到之处。
走过一段公共区域,有一道需通过房卡解锁的厚实木门待你打开进入。民宿的安全系数之高,既保障了安全,又提升了入住环境的私密性。
进入第二道门的霎那,有点吃惊,真没想到,沿河门面的老宅后面还有这么大的空间,一下子颠覆了我原先对朱家角民宿建筑印象的惯性。
院子里很安静,不由得细细端详起来。近几年在朱家角亦住过了不少民宿,留下的印象是精湛不足,粗糙有余,虽然受先天不足的房屋结构影响,但也与主人的经营理念不无关系。在惊讶于别苑主人如此大手笔对这片院落打造之余,又被这样的风格惊到了。青砖、围墙,石雕、小径,再加上冬雪的点缀,有一种穿越感,仿佛走进西部富贾巨商的宅院,角角落落投射出来的不是旧时的纨绔张扬,而是新时期气定神闲的执着。
然而,径边古井、木雕墙画,以及石板小路,又把江南老屋的传统风格表现的恰到好处。
管家事无巨细地做了各方关照,夜色降临,青砖屋内投射出的暖色灯光,让你迫不及待地去感受一份驱寒的温馨。
走进屋内,左右是两套客房,中间为不小的公共客厅,仿古家具和墙上的挂画顿时带来第一感觉的新奇。
我无法形容自己的感觉,眼前所有的一切,似乎在以往的见识中无法找到类似或雷同,以至于在和朋友谈起这次入住,深感词穷。别苑太有个性了。
房间里已经提前开了地暖,推门而入,一股暗香飘来,温馨怡人,有一种舒服萦绕了全身。
又一次惊讶,源于客房的设计风格,各种元素的结合,精致不繁复,极尽奢华,一切都相得益彰。后来问了主人,房间的香氛是玄关桌上摆放的干花受热后散发出来的,真的很好闻。
客房面积数十平米,白为基色,一排落地窗前是一个不小的榻榻米休息区,仔细看,室内的装修材质品质极好,从背景墙取麻质为原料,到榻榻米草席考虑了防螨效果,以及房间的隔音环保等,几乎达到了极致。
床品的质地只有睡过了才有体会,床垫以及高档纯棉的布草原来是如此柔软贴身的。
榻榻米休息区新颖独到,配置的茶桌包括房间的所有家具,都是高端型的,一套茶具令人钟爱,配备了上好的茶叶,由你任意享受吧。
我特别佩服主人对色彩的大胆运用,从玄关桌到床边柜,从台灯到靠枕,红、绿、蓝的强烈对比(包括浴室的黄色运用),独具匠心,没有丝毫违和感,不由自主地会联想到陈逸飞的画,充满了优雅的古典美。
民宿主人对卫浴配置尤为苛求,从设施配备,到睡袍、浴巾、洗漱用品,无可挑剔,堪与星级酒店媲美。
高材质的淋浴房,封闭性能极好,连拉手也很养眼。此外电动马桶盖,电动垃圾桶,以及超厚的卷纸,全为高档配置,只为提升舒适度。
欧舒丹洗浴用品
别苑一共有八间房,每间房在保持主题风格的前提下,又因房型不同而各具特色。我很好奇地都去参观了一下,着实被一些小细节吸引,真正是赏心悦目。
上图房间的特色是门外有一个观景茶座。
这个小天地非常适合旅游大咖们码字修图写文案。
这间房一进入,就被蓝白色彩冲突的立柜吸引了眼球,两种不同风格的家具居然如此“默契”地点缀着门厅区域。
房间里所有配备榻榻米空间的布置都是这么清新靓丽。
赏心悦目的小细节
走出室外,拾阶而上来到二楼平台,这里还有令人惊喜的地方。
真是别有洞天,一个不小的聚会区域为你提供美妙的小天地。
平台的另一端还有一间别致的玻璃阳光书房,兼具各项功能。
走进这个空间,仿佛又有一股西域高原之风吹来,有点禅意,有点原生态。不妨安坐,看书品茗,听音乐。
青烟袅袅,婵香入鼻,耳畔却传来邓丽君的歌声,啧啧,就让思绪伴着古朴与时尚的纠缠,绵绵不绝。
豪华圆桌包房
此外,民宿还配备了环境极好的公共区域,不同类型的餐厅可满足各种需求,无论规模大小,或豪华、或简约,都给人带来无比的享受空间。
别致的西餐桌
临河餐厅
临河餐饮区
我在别苑住了两晚,依旧是隔窗遥望,却有天幕的蓝色融进雅室,在万籁俱寂的夜空下,享受着,愉悦着。又想起五年前的那个夜晚,那份冲动的心愿始终没能实现,但朱家角的民宿格局早已变了模样......
漕溪别苑犹如一朵幽兰,为人们打开一扇气质之窗,高雅奢华,值得体验。
白雪依依、庭院深深,
这个冬季,遇见别苑,
唯美。
水乡随拍
水乡随拍
图/文 秋趣
上海出发,在虹桥火车站乘上地铁后,大约40分钟可达朱家角站。下地铁从一号出口出,过天桥到对面出口下,地铁站附近环境不错,已经能感觉到水乡风情了。出站顺着珠溪路往左走,到第一个红绿灯右转,步行可抵达。
自驾的朋友,酒店提供免费停车
2018-02-10发布拍摄于2018-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