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onymous
0
0
0
来条神评
说点什么...
发送
快捷回复:
住过,很不错
亲子体验如何
有生之年系列
1/223
Improvement District No. 9等(13)
露易丝湖等(17)
在雪山与冰湖之间寻访无敌美景——自驾游览洛基山国家公园群
<strong>说说这次旅行</strong>
<strong>自驾游览班芙、贾斯珀和幽鹤国家公园</strong>
如果让老范在万千种自然风光类型中选出自己最最中意的一类,那一定是亿万年冰川覆盖的雪山与冰川融雪形成的冰湖相互辉映的自然奇观。
这些奇观通常都会是亿万年冰川覆盖的雪山、冰川溶蚀过的峻峭山峰;都会有冰川挖蚀或冰碛成的冰湖,冰湖会因冰川富含矿物质的不同而形成各不相同的美丽色彩。
这一类自然奇观的典型代表除了中国和尼泊尔在喜马拉雅山南北坡下面诸多的雪山与冰湖、瑞意法奥四国围绕的阿尔卑斯山及周边的高山湖泊、以及新西兰南岛库克山及周边的冰湖之外,覆盖面积最广、景色最多样的要数落基山脉北部诸多冰川雪山及其周边的雪山冰湖。
在北美脊梁——落基山脉的北部,不仅有非常著名的美国冰川国家公园和加拿大冰川国家公园,更有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遗产的落基山脉国家公园群。
加拿大落基山脉的国家公园群位于加拿大西南部的艾伯塔省和不列颠哥伦比亚省,面积2.3万平方千米,包括贾斯珀国家公园(Jasper National Park)、班芙(Banff National Park)、幽鹤国家公园(Yoho National Park)、库特奈国家公园(Kootenay National Park),以及汉帕、罗布森、阿西尼伯因等省立公园,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公园群。198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落基山脉的国家公园群作为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是这样评价洛基山国家公园群的:“逶迤相连的班芙、贾斯珀、库特奈和幽鹤国家公园,以及罗布森山、阿西尼博因山和汉帕普罗文秀公园构成了一道亮丽的高山风景线,那里有山峰、冰河、湖泊、瀑布、峡谷和石灰石洞穴。伯吉斯谢尔化石遗址里著名的海洋软体动物的化石,在这里也有发现。”
<strong>露易丝湖</strong>
贾斯珀、班芙、幽鹤和库特奈四个国家公园紧密相连,其中最最精华的部分主要分布在前三个国家公园当中。
2017年端午节前后,老范有机会自驾游览了洛基山国家公园群中最最精华的部分。我们从卡尔加里进出,全程自驾1,250公里,历时10天,游览了贾斯珀、班芙、幽鹤三个国家公园中的主要景观和卡尔加里城里的部分
洛基山国家公园群自驾路线
<strong>景点选择和路线设计:</strong>
加拿大落基山脉国家公园群中最主要的三个国家公园:班芙、幽鹤和贾斯珀国家公园就分布在从班芙镇到东北方向的贾斯珀镇之间的加拿大一号公路和93号公路(冰原大道)的两边。
这段长约300多公里的公路沿途有众多令人叹为观止的著名景观,其中包括:班芙镇及其周边弓河谷地;班芙国家公园中的路易斯湖、梦莲湖、佩塔湖;幽鹤国家公园的翡翠湖;冰原大道;以及贾斯珀公家公园的玛琳峡谷和玛琳湖等等。
<strong>梦莲湖</strong>
梦莲湖(Moraine Lake)▲
这些精华景观都有公路到达。除了哥伦比亚冰川的游览需要换乘可以驶入冰川的特殊大巴之外,其他的景点都可以自己驾车前往。通常景观之间都是需要驾驶一段时间才能抵达。
<strong>哥伦比亚冰原</strong>
除了可以自驾游览一号公路和冰原大道沿途精华景观之外,要想领略到更多的美景就需要离开公路向公路两旁纵深徒步一段距离才行。在洛基山国家公园群的几个国家公园中都有很多一天的或多天的徒步线路,每条线路都能领略到不同的景观。
因此,在几乎是一条直线的往返公路上,合理安排各个景点游览的顺序、最大限度地避免在景点间往返跑的冤枉道是自驾路线设计的关键(在微信公号V-Trip中回复“2017canada”获得老范行程计划GPX文件的下载链接和提取码,该文件中的行程规划可以作为参考)。
<strong>季节选择</strong>
加拿大洛基山国家公园群地处北纬51°到北纬53°之间,主要游览的区域海拔在1200米到2000米之间。这里一年四季都适合不同类型的旅游、都有不同的看点。冬春季,这里是滑雪胜地。漫山遍野的皑皑白雪是喜欢冰雪旅游者的绝佳目的地。夏季,冰雪消融,野花初生,这里是绝佳的避暑胜地,非常适合野外徒步、欣赏湍急的瀑布。秋季,这里山林的色彩会让雪山冰湖胜景增加更加完美的色彩。
我们这次行程是选择在仲夏的五月末和六月初之间。这个季节好处是冰雪基本融化、野花都已盛开。这时的瀑布会比较好看,季节性的湖泊也会比较丰满。这个季节是整个公园群的旺季前夕,人潮还没有完全上来,很多非常好的旅馆还能够预定到房间。
没有想到的是,这个时候还有部分山里的雪还没有融化,甚至有些景观步道还在关闭状态。
<strong>佩塔湖</strong>
甚至,我们刚到的前几天,很多最关键的湖泊湖面的冰都没有完全融化。
<strong>露易丝湖</strong>
有关各个国家公园在不同时间的状况和其他各方面游览信息,最好能在行前访问加拿大国家公园官网(http://pc.gc.ca/en/index)去了解。
<strong>酒店选择:</strong>
因为整个游览过程基本上是在班芙镇与贾斯珀镇之间的一号公路和冰原大道上走一个来回,每天的游览内容,日出、日落的拍摄时间,可供选择有限的住处,决定了往返的路程是否合理。
<strong>惠斯勒费尔蒙城堡酒店(Fairmont Chateau Whistler)</strong>
最值得选择的包括路易斯湖的费尔蒙城堡酒店(Fairmont Château Lake Louise)、梦莲湖的冰碛湖洛奇酒店(Moraine Lake Lodge)和翡翠湖的翡翠湖旅馆(Emerald Lake Lodge)。
实际上,老范是在先预订了冰碛湖洛奇酒店和翡翠湖旅馆之后(费尔蒙城堡酒店没有订到),才结合这两个酒店可预订的时间最后调整确定自驾行程和其他沿途旅馆预订的
<strong>徒步线路推荐:</strong>
夏秋季节去洛基山游览,一定要走几个徒步的步道才能更好地领略洛基山的美,这是仅仅靠自驾游览无法领略到的。
老范推荐贾斯珀国家公园了的玛琳峡谷(Maligne Canyon)和五湖谷(Valley of the Five Lakes)。这两个步道难度不高,不同的走法距离可在5到8公里之间,沿途的景色非常惊艳。
另外,应该选择全部或部分完成环翡翠湖的环湖步道以及路易斯湖附近的几个步道。只有这样才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欣赏到各不相同的湖光山色美景。
<strong>自驾与租车:</strong>
虽然加拿大是英联邦国家,但是施行的是“左舵右行”的交通规则,距离单位是公制。因此,在加拿大自驾,国内出来的司机基本不会有什么不太适应的。初次出国自驾的人,只需要学习和了解加拿大交规中与中国不同的部分就行(可参考:)。
在加拿大租车自驾可以像美国的多数州一样使用中国驾照加上其认可机构翻译的驾照翻译件即可。
<strong>1号公路</strong>
除了那些最最著名的景点之外,在1号公路(包括弓河谷地与之并行的1A公路)和冰原大道两旁还有非常多的美景。如果时间允许,最好能够安排更多的时间在这些地方游览。
因为我们一开始限定了十天的游览行程,所以只能选择其中的少部分游览。不过这些人少、景美的地方几乎个个都会让我们流连忘返。
深入到游人相对不集中的地方还可以有更多的机会与野生动物相遇。
在卡尔加里进出时,我们还游览了这座“冬奥会”城市。
十天的游览时间,对于洛基山国家公园群来说,只能是游览其中的部分精华。对于想更深入游览的朋友来说,至少多次花上需要几倍甚至十几倍的时间来深入游览。
短暂且完美的旅程只是让我们更加向往再次游览这里的巍峨的冰川雪山和美丽动人的冰湖了。
<strong>班夫国家公园</strong>
班芙国家公园(Banff National Park)位于阿尔伯塔省西南部与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交界的落基山脉东北麓,是加拿大的第一个国家公园,建于1885年。公园占地面积6666平方千米,内有一系列著名的冰峰、冰河、冰原、冰川湖和高山草原、温泉等景观,其奇峰秀水,居北美大陆之冠。
班芙国家公园的东门与东边的卡尔加里之间距离为128公里(80英里);北门途径贾斯珀国家公园与东北方向的埃德蒙顿距离为401公里(250英里),西门与西南方向的温哥华距离850公里(500英里)。
101、班芙镇周边自驾路线▲
【在微信公号(V-Trip)中回复“2017canada”获得自驾路线GPX等文件的下载链接和提取码】
【墙外可以直接访问谷歌地图浏览线路:https://goo.gl/sae5Fy】
从卡尔加里出发,在加拿大一号公路上行驶一个半小时左右,就能抵达班芙国家公园内在班芙镇周边的明尼万卡等湖区。
<strong>明尼万卡湖</strong>
在班芙国家公园中除了著名且美艳的露易斯湖、梦莲湖之外,还有为数众多的高山湖泊散落在公园内各处,它们犹如一颗颗的珍珠,把静静的群山点缀得生气勃勃。在班芙镇外的东北方向就有一串很避暑戏水的湖泊,从北往南,依次是明尼万卡湖(Lake Minnewanka)、双杰克湖(Tow Jack Lake)和约翰逊湖(Johnson Lake)。
1、明尼万卡湖和双杰克湖:
从班芙镇出发向东北方向行驶15分钟左右车程就能抵达明尼万卡湖(Lake Minnewanka)。由明尼万卡湖、双杰克湖和约翰逊湖等几个湖构成的这片湖区是非常适合夏秋避暑、开展水上活动的好去处。
明尼万卡(Minnevanka),原意在印第安语中是“水之精灵”的意思。据说,明尼万卡原本是湖边的一个小镇,后来因为在湖的下游修建了水坝,湖水水面上升,小镇就被湖水淹没了。如果有潜水所需要的相关证书,就可以在明尼万卡湖参加高空潜水活动,欣赏水下明尼万卡小镇的原始面貌。明尼万卡湖可以进行潜水的三大区包括:小镇区域、1912年水坝区以及桥梁区。
明尼万卡湖(Lake Minnevanka)是班芙国家公园内最大、最深、最为狭长的冰川湖。同时它也是公园内唯一可以行驶机动船的湖泊。冰雪融化的季节,游人可以乘游船向狭长的湖区深处进行游览。
蜿蜒伸向远方的明尼万卡湖被四周峻峭的群山环绕。蔚蓝的湖水在阳光照耀下波光粼粼,壮阔且安详。
在明尼万卡湖(Lake Minnevanka)北岸有一个可以徒步也可以骑行的往返步道——Lake Minnevanka Trail。在加拿大国家公园的官网上标称明尼万卡湖北岸的这个单向步道是分为两段的。前一部分单向距离1.5公里,能够从停车场走到湖水入口之一的斯图尔特峡谷(Stewart Canyon);后一部分单向距离为11.8公里,从斯图尔特峡谷继续沿湖畔一段之后再向山坡上爬升560米,最后可以登高抵达艾尔默观景点(Aylmer Lookout),在那里可以眺望到明尼万卡湖最大转弯处。
尽管老范对艾尔默观景点所能够看到的明尼万卡湖最大转弯处的景色十分向往,但是考虑到这里才是我们开始国家公园群游览的第一站,没有舍得安排用一天的时间徒步往返26公里去只看一个景色。我们只是沿湖边步道短暂步行游览了很小的一部分湖景。
在艾伯塔仲夏温暖的阳光里,迎面是湖面上吹来的清凉的微风,在湖边短暂且轻松漫步让人感觉非常舒服。
短暂游览明尼万卡湖之后,我们又到双杰克湖(Tow Jack Lake)的湖边简单停留了一下。
<strong>双杰克湖</strong>
双杰克湖是一个与明尼万卡湖是相连的一个小湖,大小与明尼万卡湖相差很多。据说因为十九世纪末有两个名字都叫杰克的朋友总在这里相聚而得名。
双杰克湖的湖水蓝里透绿、非常平静。很多水上划板(Paddle Board)爱好者在水中游玩。
在明尼万卡湖和双杰克湖南边还有一个约翰逊湖(Johnson Lake)。我们到这里的时候约翰逊湖周边有施工,道路封闭,因此没能到约翰逊湖去打卡。
<strong>班芙镇</strong>
在班芙国家公园的南半部分,除了明尼万卡湖等高山冰川湖之外,其他的主要景点都集中在班芙镇里。
班芙镇(Town of Banff)的整个城镇都是加拿大班芙国家公园的一部分,它盘卧在落基山脉的脚下,被落基山脉层层包围,是大自然在蓝天、高山、绿地、湖泊和河流之间的美妙造物,因此班芙镇具有“落基山脉灵魂”的美誉。班芙镇还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所在地。
班芙大街(Banff Avenue)是贯穿班芙南北的主要干道。它的北面是市政大楼,南面则横卧着高峻挺拔硫磺山(Sulphur Mountain)的桑森峰(Sanson Peak),整个大街洋溢着欧洲的古典之美。用木头建造而成的各种欧式的家庭式旅馆布满路的两边,精心雕刻的门框、窗框和阳台的栏杆上悬挂的饰物,散发着一种温馨的美;与旅馆相映成辉的是琳琅满目的手工艺品店、服装店、皮具店、户外运动器材专卖店和礼品店。在与班芙大街垂直的另一条干道上,则布满着西餐店、快餐店和以日本寿司等为特色的各种餐厅,常常使游客不知该何从选择。
班芙大街(Banff Avenue)的南端桑森峰(Sanson Peak)下就是班芙国家公园内著名的景观河——弓河(Bow River,也有音译为“鲍河”的)。弓河起源于班芙北部冰原大道附近的弓河冰川(Bow Glacier)和弓湖(Bow Lake)。弓河河水清澈碧蓝,蜿蜒流长,从卡尔加里到班芙,一路都能看到它时隐时现的身影。开始老范还以为是河流弯曲如弓,才被叫做弓河。后来才知道弓河的名字来源于河流两岸的芦苇,这些芦苇原来被当时的原住民佩甘民族用来作制作弓,所以将河流取名为 “Makhabn”,它的原意是“制作弓用野草生长的河流”。在加拿大,有大部分地名、山名、以及河流湖泊的名称都是以原住民的民族语意来命名的。
在弓河两岸都有沿河岸健行步道供游人徒步欣赏。顺着弓河向下游走,在与其支流泡沫河(Spray)交汇之前的转弯处有一个瀑布,那就是弓河瀑布。
弓河瀑布(Bow Fall)是由弓河的断层所形成,落差不大,仅约10米。虽说落差不大,但因为是在弓河转弯并与泡沫河交汇之前,河水水流格外湍急,瀑布白浪翻腾,奔腾而下,涛声阵阵;瀑布巨大的轰鸣声即使在较远处都不绝于耳。
据说1953年,玛丽莲梦露主演的经典名片《大江东去》曾以弓河瀑布作为外景地。传说,有一段场景在这里拍摄时,玛丽莲梦露不慎扭伤了脚踝,当时附近的班芙温泉旅馆的员工争先恐后的要为玛丽莲梦露推轮椅。
<strong>班夫温泉城堡酒店</strong>
这个班芙温泉旅馆的全称费尔蒙特班芙温泉酒店(Fairmont Banff Springs Hotel),是班芙镇弓河畔、硫磺山脚下的一个世界著名的城堡饭店。饭店大楼是班芙标志性建筑之一。这座高达18层的城堡酒店已有120年的历史。整个建筑群是分几个阶段陆续建成的,以苏格兰城堡建筑风格为主,并融合了法国城堡和英国宫殿的特点。
在饭店一百多年的历史中,为班芙的旅游事业做出突出贡献。它曾接待过世界不少名人,包括许多国家元首、王公贵族、明星等等。酒店的环境极其优美,有加拿大最大的SPA温泉水疗中心,还有世界著名的27洞高尔夫球场。它是世界最著名的旅游酒店之一。在弓河对岸的Surprise Corner观景点眺望硫磺山下的酒店全貌,眼前仿佛是在欧洲的阿尔卑斯山麓的风光。
班芙温泉旅馆后面的山坡上就是著名的Hot Spring温泉。温泉的温度终年保持在四十度左右。浸泡在微烫的泉水中,仰头望着周边的群山和树林,以及天空中飞过的几只小鸟,不仅能使你怡神养性、活络筋骨,更会使你感觉在深山密林里经受一种神秘的洗礼。
班芙镇还有一个缆车站,乘坐缆车可以把你带上海拔二千多米高的硫磺山。在缆车沿山坡成五十度的角度缓缓向上的时候,班芙的全景也就尽收眼底了。从山顶鸟瞰班芙,景象更为清晰和壮观,尤其是当环绕山际的云雾飘散过来的时候,会感觉如同在梦境中一般。
住城堡、洗温泉和乘缆车,这些到班芙必须体验的活动,在我们第一次来的行程中都没有机会安排,期待下次再来时能够有时间体验吧。
<strong>朱砂湖</strong>
朱砂湖(Vermillion Lakes),准确地说应该是朱砂湖群,它们是距离班芙镇西北3公里处被水草地包围着的三个相邻的湖泊,这里是落基山脉为数不多的湿地之一。虽然这个湖群都不适合在水中嬉戏,但却是班芙镇周边最适合观看日出和日落的地方。
据说,这里一年四季都会吸引众多的摄影爱好者前来拍摄,特别是早上和傍晚,这里是绝佳的日出日落的拍摄地点。在傍晚日落的时候,还常常会有各种旅游团的大巴带游客来这里拍照。如果等到傍晚时分来这里的话,那很有可能都找不到架三脚架的合适机位。
我们行前并未完全掌握这里适合拍摄日出和日落的信息,原本只是计划在离开班芙镇前往路易斯湖的那天早上到朱砂湖路(Vermillion Lakes Road)去顺路看看这个比较上镜的湖泊,结果到了第三个湖就被第三个湖的惊艳美景深深地吸引住了。
因为这次的行程都已经安排好了,只能设想如果下次有机会再来班芙,一定会至少安排一个早上和一个晚上来此拍摄日出和日落。
<strong>弓河峡谷</strong>
从班芙镇出来,向西和西北逆弓河向上游的河谷被称为弓河河谷(Bow Valley),因此,朱砂湖群应该也算是弓河谷地的一部分。
班芙国家公园官方称为的弓河谷地(Bow Valley)一般是指从班芙镇出来向西北路易斯镇方向与加拿大1号公路隔着弓河相望的加拿大1A公路沿途,1A公路又被称为弓谷大路(Bow Valley Parkway)。
弓谷大路路面不像与它并行的1号公路的路面那么好,也不像1号公路那样完全封闭不让野生动物接近公路。同样是在班芙镇与路易斯镇之间,1号公路更适合直接交通快速通过,而弓谷大路则适合沿途骑车或驾驶慢慢游览。在这条观光公路上,有很大概率可以看到野生生物:在壁立的悬崖边可以瞥见大角羊,在沼泽地可以捕捉到麋鹿和狼的身影。在弓谷大路沿途到处都是绝佳的野餐场所、众多的远足步道与横穿田野的滑雪道以及迷人的风景,这中间包括:Mountain Cory、Muleshoe、Johnston Canyon(约翰斯顿峡谷)、Castle Mountain(城堡山)和Rockbound Lake(岩石湖)等等。
<strong>约翰斯顿峡谷</strong>
约翰斯顿峡谷(Johnston Canyon)是弓河谷地最主要的景点,它就位于弓谷大路(Bow Valley Parkway)的路旁。约翰斯顿峡谷是由数千年的河水侵蚀而成的,它是加拿大落基山脉国家公园群内的四大峡谷之一。另外的三个峡谷分别是:贾斯珀国家公园的玛琳峡谷(Maligen Canyon),班芙国家公园的米斯塔亚峡谷(Mistaya Canyon)和库特奈公园的大理石峡谷(Marble Canyon)。
约翰斯顿峡谷以地形幽深险奇著称,从弓谷大路路旁停车场沿峡谷谷底里修建完好的步道逆约翰斯顿溪流向上,单程2.4公里、累计向上爬升120米就可抵达最上面的Mistarry Falls(又被称为Upper Falls)的观景点。
如果时间和体力都够好,在继续向前单程3公里,继续爬升210米,就可以到达这条步道的终点:墨水池(Ink Pots)。从停车场到墨水池单程距离5.4公里,爬升330米,往返大约用时4个小时。峡谷停车场附近的海拔在1430米,到墨水池(Ink Pots)附近的海拔在1645米左右。
<strong>翰斯顿峡谷步道(Johnston Canyon Trail)航迹记录</strong>
【在微信公号(V-Trip)中回复“2017canada”获得各部分航迹GPX文件的下载链接和提取码】
约翰斯顿峡谷步道(Johnston Canyon Trail)是班芙国家公园里最受欢迎的远足地之一。为了安排走这条步道,我们在返程时特意安排在峡谷入口的约翰斯顿峡谷度假酒店(Johnston Canyon Resort)住了一晚。以便第二天一早在游客较少的时候进谷里游览。
<strong>约翰斯顿峡谷度假酒店</strong>
约翰斯顿峡谷度假酒店(Johnston Canyon Resort)就在约翰斯顿峡谷入口处的小木屋度假村,虽然小木屋的条件不算太好,但是木屋的窗外就是约翰斯顿峡谷谷底的约翰斯顿溪(Johnston Creek),景色不错、空气很好,酒店出门就是步道起点,非常适合从这里出发走约翰斯顿峡谷步道。
约翰斯顿峡谷步道(Johnston Canyon Trail)基本上就是建设在约翰斯顿溪(Johnston Creek)旁边,逆约翰斯顿溪流而上。步道修建的很好,基本都是平道及缓坡。沿途都有铁架护栏。
峡谷内,步道沿途植被覆盖茂盛,仲夏季节里草木郁郁葱葱,空气格外清新。在这段2.4公里左右溪水,前后落差在130米多米。快速的落差在谷底形成大大小小六个“瀑布”(如约翰斯顿峡谷游览示意图所示)。因为落差大,在夏季冰雪融化的时候,溪水水流湍急;在冬季则会在瀑布上挂满了晶莹的冰柱,各有特色。
从峡谷入口向里面走一公里多就来到第一个较大的瀑布——下瀑布(Lower Falls)。
下瀑布(Lower Falls)落差约10~12米。巨大的水流将岩石冲蚀出一个柱型凹坑(Cylindrical depression or Pothole),显示出水的力量。
过了下瀑布之后,继续向前陆续走过两三个落差不大的小瀑布。
之后再穿过一片冷杉、松柏等长青树木的森林。树荫下微微阴凉,树荫间隙阳光照射到的地方地面会不断升腾起薄薄的水汽。
继续向前,走过一个不大的瀑布后就可以听到上瀑布(Upper Falls)飞泻的轰鸣声了。
落差30多米高的上瀑布(Upper Falls)从山顶上飞流直下,狂泄的河水在河床上形成巨大的响声。向瀑布下面延伸过去的观景步道完全被瀑布飞洒的水汽笼罩着。
据说这里在冬季,甚至一直到每年的六月初都会挂满冰凌,是那些喜欢攀登冰雪峭壁的人们非常青睐的地方。
到达上瀑布观景点之后,我们没有继续往山上墨水池方向走,而是直接折返返回了停车场。
<strong>弓谷大路(Bow Valley Parkway)沿途</strong>
在弓谷大路(Bow Valley Parkway)上游览,除了到约翰斯顿峡谷里进行深入的徒步游览之外,我们还在弓谷大路沿途的一些景点进行了短暂的拍摄和游览。
城堡山(Castle Mountain)位于弓谷大路靠近路易斯镇一侧的路旁,整个城堡山平列有7个山峰,山形特别像一座城堡,因而得名。在弓谷大路路边城堡山观景点(Castle Lookout),眺望城堡山,它像一个桀骜不驯的王者一般,傲视群雄的站在那里,给人一种孤树一帜、霸气独行的气质。
<strong>城堡山</strong>
城堡山同时还是登山和攀岩爱好者的天堂。喜欢登山的朋友可从城堡山山脚下的停车场沿山路上行7.7公里,首先来到塔湖(Tower Lake),再继续上行700多米就可以登顶山顶的岩石湖(Rockbound Lake)了。岩石湖海拔2210米,但是如果从山脚的海拔1450米算起,垂直高度也就是760米,但山路陡峭,登山单程大约需要3个小时以上。
弓河谷地在弓河的两岸一边是加拿大一号公路,另一边是弓谷大路(Bow Valley Parkway)和加拿大太平洋铁路(Canadian Pacific Railway)。站在弓谷大路路旁眺望,湍急的弓河与建于1880年代的加拿大太平洋铁路在两边雪山之间蜿蜒伸向远方,似乎是在讲述着历史的沧桑。
<strong>露易丝湖</strong>
“路易斯湖(Lake Louise)坐落于加拿大的班芙国家公园内,位于班芙镇西北56公里处,是班芙国家公园最著名的湖泊。因湖水富含冰川融水带来的矿物质,在阳光照射下会呈现清澈的蓝绿色,犹如蓝宝石般瑰丽,因而被誉为‘洛基山脉的蓝宝石’。
露易斯湖三面环山,层峦叠嶂,翠绿静谧的湖泊在宏伟山峰及壮观的维多利亚冰川的映照下更加秀丽迷人。由于湖水富含矿物质,因而湖水的颜色会随着光线的强弱而变化。从近处看湖水是浅绿色的,远处看则是碧绿色的,如果登高俯视则整个湖泊犹如群山环抱中一颗晶莹剔透的翡翠,湖水颜色的变幻多姿为路易斯湖平添了许多的神秘感。风平浪静时,湖旁青翠松柏的倒影无比清晰地荡漾在湖水中, 虽这里常常游人如织,但如痴如醉的美景仍令人恍惚感觉是在世外桃源一般。——整理自网络”
在茂密森林的包围下,路易斯湖澄净剔透、冰肌玉骨、超尘脱俗。以风姿卓约的维多利亚山为屏障,山水相依,红舟点缀,这一切构成了路易斯湖最吸引世界各地风光摄影爱好者的完美风景画。
环绕路易斯湖周围有许多条健行步道,沿途风光优美、环境清幽,是各国徒步者非常向往的好去处。
路易斯湖及周边健走步道▲
对于“行”、“摄”同样痴迷的老范,路易斯湖的一切一直以来都具有十分强烈的吸引力。为了能完美领略路易斯湖的风采,老范在这次不到十天的行程中先后三次到访路易斯湖,并安排在三段不同的步道健走,力图从不同角度捕捉路易斯湖的美丽。
路易斯湖的最佳观景步道▲
<strong>路易斯湖滨步道</strong>
每年只有6月上旬到11月上旬,位于北纬51°、海拔1750米的路易斯湖才不会被冰雪覆盖,只有在这段时间才能很好地欣赏到湖水蓝宝石般的瑰丽色彩。
我们是在5月底到达班芙的,在第一次游览路易斯湖时,虽然湖水已经开始解冻,但是湖面上还仍然有大量未化的冰雪。
因为整个行程已经安排好的,也不容我们做太大地修改。我们只得无奈地按照原计划准备先沿湖滨走路易斯湖滨步道( Lake Louise Lakeshore)一直走到路易斯湖的西岸尽头,然后上山前往艾格尼丝湖(Lake Agnes),之后再途径镜湖(Mirror Lake)返回停车场(如图202中黄色线路)。这样走一圈,按原计划既可以比较全面地从不同角度欣赏到路易斯湖的美景,又可以做到高效游览。
在湖滨步道走了一段之后,我们发现,还没来得及融化的冰雪在湖面上为我们呈现出了一种难得一见的线条美感。
湖面上的条条冰凌顺着湖岸的走势在已经融化了的湖水之上形成一条条弯弯的曲线,在蓝宝石般的湖水上面画出条条白色的彩带,在蓝天和雪山的映衬下构成一幅绝妙的画卷。
不知道湖面的冰凌为何会形成这样的曲线,也不知道这种曲线会在怎样的时间段内出现。总之,这样的偶遇给我们第一次造访路易斯湖的行程平添了一份惊喜。
沿湖滨步道继续向前走,湖水的颜色慢慢变浅,湖上的冰凌也不再是有序的线条了。
湖畔的崖壁上还有大块的积雪尚未融化。步道上的很多地方都是刚刚开始融化的积雪,走起路来需要格外小心,稍有不慎就会滑倒。
接近路易斯湖的西岸,湖水变得越来越浅,湖面上的冰凌基本已经全都融化了,湖面的色彩随着湖水的逐渐变浅也跟着从深蓝变成浅蓝。
路易斯湖西侧的尽头是一片湿地,在湿地上面有一段木板搭建的步道。
走过木板步道,前面就是从维多利亚冰川(Victoria Glacier)流下来的雪水形成的小溪,溪水一直流入路易斯湖。
溪水在进入冰湖沉淀之前呈现出浑浊的乳白色。
如果沿着路易斯湖滨步道( Lake Louise Lakeshore)过了路易斯湖一直向西,这部分步道叫“六冰川平原步道(Plain of Six Glaciers Trail)”,走到头可以到达维多利亚冰川下面的六冰川观景点(Six Glaciers Viewpoint)。在那里可以同时欣赏到六个冰川的壮观景色。
我们这次游览的重点不是冰川,而是美湖!
在老范的概念里,想欣赏色彩漂亮的冰川美湖,只是在湖边停留是无法领略到美湖最动人的风景的;必须在阳光很好的时间,登高到湖面周围具有一定高度的地方,并且视角要与阳光照射方向构成合适角度。只有这样才能看到美湖最漂亮的一面。
为了看到路易斯湖最漂亮的全景,我们原本计划是在走过路易斯湖滨步道( Lake Louise Lakeshore)之后,寻岔路上山,经路易斯湖高地步道(Lake Louise Highline Trail)到艾格尼丝湖(Lake Agnes)再从艾格尼丝湖步道(Lake Agnes Trail)返回。因为路易斯湖高地步道上有两处可以登高眺望路易斯湖全景的观景点,那是老范非常期待能够前往的地方(具体观景点GPS信息请在老范游记微信公号中回复“2017Canada”获得)。
可是,悲催的是,我们在雪地中迷路了。
在加拿大落基山脉中,几乎所有的步道,除了修建好的或是被踩踏形成的步道本身之外,沿途很少有明显的标志。
因为山上游人稀少,山坡和步道上都是厚厚的积雪。离开路易斯湖滨步道往山上走出不远,前面的步道就被大雪完全掩盖,看上去与山坡没有什么两样了。即使老范手中有GPS手持导航设备,也无法确认步道的具体位置。
在雪地里摸索了一段时间完全无果。最后,我们不得不跟我们前后几波同我们一样迷路的游客一样放弃上山的计划,原路返回了。
返回到费尔蒙特城堡酒店附近,再安排其他行程时间已经不富裕了,我们只好结束了当天在路易斯湖的行程。
在路易斯湖游览,最佳选择之一是入住在路易斯湖费尔蒙特城堡酒店(The Fairmont Chateau Lake Louise),这样就能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就近看路易斯湖的日出日落、在周边的步道游览,参加湖边、湖上的各项户外活动。
我们的这次行程没能安排在费尔蒙特城堡酒店入住,所以第一次游览之后就离开路易斯湖继续前往幽鹤国家公园的行程了。中间从幽鹤前往贾斯珀国家公园时第二次造访路易斯湖,看到湖面上的冰还没有完全解冻,就只是在湖边坐了坐,没有深入游览。
<strong>艾格尼丝湖</strong>
第三次到访路易斯湖是在我们第一次走湖滨步道并迷路之后的第六天,在结束了幽鹤国家公园和贾斯珀国家公园游览之后,准备继续向南游览的途中,在路易斯又安排了一天的徒步。
这个时候,路易斯湖里面的冰凌已经基本全都融化了,湖中已经开始有游人划起路易斯湖标志性的红色小船游玩了
除了花较多时间静静地坐在湖边长椅上晒着暖暖的太阳、欣赏眼前的湖山美景之外,老范还是执拗地想登高领略这颗“洛基山脉的蓝宝石”的最摄人心魄的一面。
这次,我们选择从费尔蒙特城堡酒店门前山坡上的艾格尼丝湖步道(Lake Agnes Trail)上山,这条步道修建的更完好、走的人也更多,估计不会完全被积雪覆盖。
我们在山坡上的缓坡步道一直向上走,虽然越走越高,但是就在步道左侧的路易斯湖始终是被茂密的树丛遮挡着。一直到走出大约两公里左右的时候,在步道的第一个转弯处,树丛有一块空档。透过树丛的空档游人能够看到一小块湖面。就是这小块湖面的色彩也足以让所有人驻足观望很久。
这是艾格尼丝湖步道上唯一的一处可以看到路易斯湖的地方。
继续向上,因为路上还有很多地方有较深的积雪,行走的速度不快。大约又走出一公里左右,我们来到了镜湖(Mirror Lake)边上。镜湖很小,但是色彩非常漂亮。
分别有两条步道可以登到湖两边的The Big Beehive和The Little Beehive两个山峰上,从上面居高临下俯瞰镜湖,镜湖会显得格外漂亮。
离开镜湖,饶过一个很小的瀑布,继续往上走就来到艾格尼丝湖(Lake Agnes)边。
艾格尼丝湖(Lake Agnes)不大,据说是以加拿大第一任首相的第二位妻子艾格尼丝·麦当劳女爵命名。湖畔有一个茶室,可以坐在茶室观看湖山美景。晴好天气的时候茶室总是满座的。
湖的对面是Devil's Thumb(魔鬼的拇指)山峰,山峰下面冰川的高度已经不及山峰高度的一半了。
从茶室门口向湖的北岸走进Big Beehive Trail,翻过Big Beehive可以抵达老范向往的、能够居高临下俯瞰路易斯湖的Big Beehive Trail观景点和Lake Louise Highline Trail观景点。
但是经过一番对步道上面积雪厚度的研究之后,老范最后还是决定放弃经Big Beehive Trail和Lake Louise Highline Trail下山的想法。
<strong>Fairview Lookout Trail</strong>
从艾格尼丝湖(Lake Agnes)原路返回,再次来到路易斯湖边上时,老范竟在湖边与多年前的高中同学相遇。经高中同学推荐,我们到路易斯湖南岸走Fairview Lookout Trail到Fairview Lookout,才终于满足了老范登高俯瞰路易斯湖的愿望。
Fairview Lookout Trail,从路易斯湖船屋后面的山坡算起,单程只有1公里,爬升100米。步道很简单,就是一直上坡到达Fairview Lookout观景点。
这是一处视野和角度都非常好的观景点,只是因为它位于路易斯湖的南岸山坡上,所有从这里看到路易斯湖不能与阳光形成最佳角度,因此,在这里看到的湖面色彩不能算是最漂亮的。
三次造访路易斯湖,虽然最后没能登到Big Beehive Trail和Lake Louise Highline Trail上的两处观景点,但也收获了很多美景。留有一点点遗憾,可能是为了给下次再来造访留出理由吧。
<strong>梦莲湖</strong>
“梦莲湖(Moraine Lake)是一个冰川湖,位于加拿大班芙国家公园十峰山下,距路易斯湖14公里,海拔高度为1884米,湖泊面积为0.5平方公里。每年要到六月上旬湖面才能完全解冻,等到六月底,湖水便可达到达最高线。
梦莲湖被世界公认为是最有‘拍照身价’的湖泊。湖面呈宝石蓝色,晶莹剔透,在锯齿状的十峰山拥环下,就像一块珍惜宝玉。加拿大人曾将这块‘国宝’印制在20加拿大元的纸币背面。虽然这张纸币已经不流通了,不过,收藏家们却视之为珍宝,足见其美艳是多么令人向往了。
倘能泛独木舟徜徉於梦莲湖碧波湖水之中,在静谧湖面上环顾四周山景、俯视湖中倒影,景致如诗如画。明镜般的湖面与十峰山相互辉映,皑皑白雪覆盖的高山在湖中留下清晰的倒影,山坡上针叶状的丛林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在周围这些美好风景的衬托之下,更凸显出梦莲湖的惊艳之美。——整理自网络”
<strong>十峰谷</strong>
梦莲湖位于加拿大班芙国家公园内十峰山下的十峰谷(Valley of the Ten Peaks)里面。
十峰山最初是由早期到洛基山脉北麓探险的探险家塞缪尔·艾伦(Samuel Allen)命名的,他当时只是简单地使用“斯托尼第一民族语言(Stoney First Nations Language)”中数字一到十来命名十座山峰。他所使用的语言是当地印第安人一个部落的方言。
后来,除了第三座山峰保留原来的名字之外,其余的山峰都以那些本地值得纪念的人们的名字重新命名了,这中间也包括了艾伦本人的名字。
十峰谷是一个狭长的山谷,从十峰山脚下开始,包括梦莲湖,并沿着从梦莲湖流出的梦莲溪(Moraine Creek),一直汇入到弓河谷地。
从梦莲湖湖畔出发,有几条可以深入到十峰谷深处、甚至可以登到2号和3号山峰峰顶的步道。走进这些步道可以更深入地领略十峰谷的美景。只是这一切需要有更多的时间和体能。
<strong>冰碛湖洛奇酒店</strong>
在洛基山国家公园群内游玩时,有两类住宿体验是不应该错过的,一类是城堡酒店、另一类是美景中的小木屋酒店。城堡酒店当以路易斯湖费尔蒙特城堡酒店(The Fairmont Chateau Lake Louise)和班芙的费尔蒙特班芙温泉酒店(Fairmont Banff Springs Hotel)为首选,木屋酒店则要以梦莲湖畔的冰碛湖洛奇酒店(Moraine Lake Lodge)和翡翠湖畔翡翠湖旅馆(Emerald Lake Lodge)为首选。
我们的这次行程未能预定到路易斯湖费尔蒙特城堡酒店,在后来的整个行程安排中,几乎完全是根据所能预定到冰碛湖洛奇酒店和翡翠湖旅馆的时间而确定的。
冰碛湖洛奇酒店(Moraine Lake Lodge)坐落在梦莲湖的北岸湖畔,与梦莲湖最佳拍摄点的直线距离不过二百多米。
酒店的规模不大,只有十几幢小木屋。多数小木屋都只有两个相互独立的标准间。标准间的房间内很宽敞,从房间里就可以看到梦莲湖的无敌湖景。
每个房间都有一个壁炉和供游客用不完的劈材。天气寒冷的时候,坐在温暖如春的壁炉前,欣赏窗外的湖山冰雪美景,是何等美妙的享受啊!
房间外面还有一个不大的阳台,天气温暖的时候,可以坐在阳台上,一边沐浴温暖的阳光、一边欣赏绝色湖景。这一切,绝对是令人难忘的美妙体验。
住在冰碛湖洛奇酒店(Moraine Lake Lodge)的好处是除了可以在房间欣赏湖景之外,还可以反复多次地到湖边、到最佳观景点去欣赏梦莲湖的美景。而对于摄影爱好者来说,更主要的好处是可以在早起去拍摄日照十峰山的时候不用急着从远处赶路过来;因为住的近,还能较早获得最好的拍摄机位。
梦莲湖的最佳观景点就在湖东北角的一个石碓上。每天天不亮,都会有很多来自世界各地的摄影爱好者在石碓上架起三角架,等待太阳缓缓升起、阳光倾撒在十峰山上,盼望浅蓝色的湖面倒影出晨光照射中白雪皑皑雪山的那个时刻出现,期待能够看到那个美到能夺人心魄的奇景。
只可惜,美景并不能每天如期而至。
我们在梦莲湖畔的一天多时间里,不仅未能看到日照十峰山的胜景,甚至都没能赶上湖面冰凌完全融化的时候。
即使是这样,梦莲湖的美景也是让我们怎么看也看不够的。
十峰山的跨度很大,在梦莲湖的最佳观景点无法同时将梦莲湖和十座山峰全部收入镜头当中,就算是向十峰谷里面深入走一段距离,也只能同时将梦莲湖和靠东面的九座山峰收进来,实在无法把第十座山峰Wenkchemna Peak(温克钦纳峰)也收进来。
如果有时间,走进艾菲尔湖步道(Eiffel Lake Trail),饶过梦莲湖西边的寺庙山(Mount Temple)到艾菲尔峰(Eiffel Peak)下面,在那边应该可以方便地看到十峰山的全貌。
艾菲尔湖步道(Eiffel Lake Trail)单程5.7公里,爬升370米,往返大约需要4、5个小时。不在湖边尽情欣赏美艳的梦莲湖,用半天时间走艾菲尔湖步道去欣赏十峰山的全景和一个不确定是否好看的艾菲尔湖,对于头一次到梦莲湖来游览的我们来说,是很难做出这样决定的。
<strong>幽鹤国家公园</strong>
“幽鹤国家公园(Yoho National Park)位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东部,坐落于加拿大落基山脉,沿着北美洲大陆分水岭的西坡。它南面是库特尼国家公园,东面与班芙国家公园毗邻。公园名称‘Yoho’来自克里语,表示惊异的意思。
幽鹤国家公园占地1,313平方公里,是加拿大洛基山国家公园群中面积最小的一个公园。公园的游客中心和主入口位于横贯加拿大的一号公路路边的菲尔德村(Village of Field)。
幽鹤国家公园以拥有加拿大最高的瀑布奇景、世界级的化石遗迹地、和鬼斧神工的的天然地形景观而著称。——整理自网络及公园介绍”
<strong>翡翠湖</strong>
因为行前多幽鹤国家公园了解不多,我们此次加拿大落基山脉(国家)自然公园群游览行程中,在幽鹤只安排了一天的游览。而且安排游览的原因和目标都是翡翠湖(Emerald Lake)和翡翠湖旅馆(Emerald Lake Lodge)。
<strong>翡翠湖旅馆及环湖步道</strong>
【在微信公号(V-Trip)中回复“2017canada”可获得包含步道航迹和拍摄点的GPX文件下载链接和提取码】
与梦莲湖畔的冰碛湖洛奇酒店类似,翡翠湖旅馆也是一个只有十几幢小木屋的、坐落在湖畔规模不大的酒店。与冰碛湖洛奇酒店不同的是,冰碛湖洛奇酒店可以将自驾车直接开进酒店停车场,而翡翠湖旅馆则需要将自驾车停在一公里外的酒店客人停车场(Emerald Lake Lodge Guest Parking)。虽然酒店随时可以提供往返停车场和酒店之间的接送车辆,但还是有些不便利的地方。
翡翠湖旅馆就建在翡翠湖西南角的一个冰碛石半岛上。一座禁止外来车辆通过的小桥将酒店与翡翠湖路(Emerald Lake Road)尽头的公共停车场相连。
旅馆的窗外同样也可以看到翡翠湖的湖景,只是冰碛石半岛四周的树木更加茂密,湖景的视野相对有限。
在老范的经验中,冰川湖总是在平静的时候最好看;清晨一般又是高山湖区风最小的时候,因此,清晨通常会是冰川湖最为平静、最为优美的时段。
选择在湖畔的旅馆入住,除了可以在湖畔有更多的时间反复饱览冰湖的美景之外,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可以在清晨湖面平静的时候领略到翡翠湖最美的一面。
翡翠湖(Emerald Lake)是加拿大幽鹤国家公园(Yoho National Park)中的一个冰碛湖,也是幽鹤国家公园中最大的一片湖泊。湖水不深,但湖底是亿万年来堆积的冰川遗碛,有阳光照射的时候湖水会呈现出深浅不同的碧绿色,因此被誉为“落基山的翡翠”。
湖边寂静的清晨,是欣赏翡翠湖独有幽静特色的最佳时光。漫步湖畔,环顾一池翡翠般碧绿平静的湖水,在环湖森林和雪山峭峰的辉映下弥散出独有的静谧与幽雅之美。
清晨在湖畔所能收获的体验是其他任何时间的体验都无法相比的。
翡翠湖环湖步道(Emerald Lake Loop Trail)是一条围绕翡翠湖转一整圈的环湖步道,步道长5.3公里,除了少部分路段的路不算太平整之外,整个步道得起伏爬升很小,基本在二、三十米的范围之内。
从翡翠湖旅馆附近出发,走过旅馆门口的小桥,在路口右转进入翡翠湖西北岸的游人步道。湖的西北岸是平时游人最多的地方,这边的道路也相对最宽敞、最平坦的。
从西北岸眺望对岸,在高高并列耸立的伯基斯山(Mount Burgess)和沃尔科特峰(Walcott Peak) 的山脚下,翡翠湖旅馆静静地躺在绿树掩映的冰碛石半岛之上。
走到翡翠湖北岸,这里的游人变得越来越少了。在翡翠湖的北岸以北是一片与翡翠湖面积大小接近的湿地。
在湖的西北角,有一段离开湖边的路段,这一段路段不仅没有风景,而且也不是很好走。路面都是踩踏出来的泥土路,不知是雨水还是融化的雪水,总之路面相当湿滑。
当步道再次回到湖边时,已经走到高出湖面的一个小山坡上。湖面偶尔划过的小舟为本已很漂亮的湖水增添了一份亮眼的元素。
在下午湖区游人最多的时段,我们漫步在翡翠湖东岸,几乎碰不到任何游人。穿过一段段树丛,眺望平静的湖水与雪山相互辉映构成的美景,整个徒步过程恬静且舒畅。
因为翡翠湖旅馆是在翡翠湖湖西南角的冰碛石半岛上,因此,环湖步道经东岸绕到南岸后还需要继续向西一段才能返回我们在旅馆入住的小木屋。
5.3公里的环湖步道,我们边走边欣赏湖景,大约用了两个多小时。
<strong>自然桥(Natural Bridge)</strong>
自然桥(Natural Bridge)是幽鹤国家公园里著名景点之一,它位于从菲尔德村(Village of Field)前往翡翠湖的翡翠湖路(Emerald Lake Road)路旁不远的地方。
从加拿大落差最大的瀑布塔卡卡瀑布(Takakkaw Falls)经幽鹤河(Yoho River)奔腾而下的冰川融水汇入瓦普塔湖(small Wapta Lake)流出的踢马河(Kicking Horse River)之后继续向西,过了菲尔德(Field)踢马河被一块巨石阻挡住了去路。
河水在巨石前咆哮着、打着巨大的漩涡冲向巨石上仅有的一处豁口,并在豁口处奔腾而出,并发出巨大的轰鸣声。
人们可以从巨石上跨过激流的踢马河,巨石宛如横跨在踢马河上的一座天然的桥梁,因此被称为自然桥(Natural Bridge)奇观。
<strong>幽鹤国家公园中不该错过的景观</strong>
行前,我们对整个加拿大落基山脉(国家)自然公园群中重点景点的了解主要集中在更负盛名的班芙国家公园和贾斯珀国家公园当中,对幽鹤国家公园内景点的了解是相当不充分的。
直到我们到了位于菲尔德(Field)的幽鹤国家公园的访客中心,与工作人员请教之后,我们才知道在幽鹤国家公园中有几处景点是不应该被错过的。只是这一次因为有些地方是我们来的季节尚早,还是封路状态;有些地方因为我们具体时间安排已经无法前往了。但是,老范还是想在这里特别予以介绍,一来是为在做准备的朋友们提供更全面的参考;二来也是为自己再次前往设定必去的目标。
除了翡翠湖和自然桥,幽鹤国家公园不该被错过的景点还包括:
(1)、欧哈拉湖(Lake O'Hara)
欧哈拉湖(Lake O'Hara)是幽鹤国家公园内世界级化石遗迹保护的一块瑰宝,同时也是落基山脉中的一颗明珠。因其周边分布的布尔吉斯岩层,就像是一个完整储存着人类来到这个世界以前久远历史的档案馆,因此被国家公园近乎“变态”地进行与世相对隔绝的保护性管理。
欧哈拉湖距离最近的公共停车场有11公里的景区公路,这段公路禁止一切外来车辆(包括自行车)进入。想乘车前往欧哈拉湖,只能搭乘景区专用巴士。这种景区巴士只有从每年6月1号到10月4号左右开放,并且每天只开放42个座位。想要前往的游客可以在每年4月开始通过电话预约。据说一旦开放预约,电话会被立刻被打爆。
如果无法预定到巴士座位,想要前往的游客还可以到现场等待候补座位或是直接徒步前往。公园允许并欢迎游客徒步进入这段景区公路,但往返22公里没有景色的道路,加上到湖区游览的路程,徒步前往是需要有一定的体能和有所准备的。
(2)、塔卡卡瀑布(Takakkaw Falls)
塔卡卡瀑布(Takakkaw Falls)是加拿大落差最大的瀑布,是尼亚加拉大瀑布(Niagara Falls)落差的六倍之多。塔卡卡瀑布位于菲尔德(Field)北部17公里,夏季开车前往很方便。
(3)、瓦普塔瀑布(Wapta Falls)
位于幽鹤国家公园西南侧踢马河(Kicking Horse River)上最大的瀑布——瓦普塔瀑布(Wapta Falls)被称为‘具有史诗般壮阔风景的瀑布’。瓦普塔瀑布约30米高,150米宽,平均流量能达到每秒254立方米。它距离菲尔德27公里,下车后还需要走单程2.3公里的步道(Wapta Falls Trail)。
<strong>冰原大道</strong>
横贯加拿大的加拿大一号公路,从班芙镇出来一路向西北方向行驶,一直到过了著名的路易斯湖村(Lake Louise Village)后转向西,同时有一个岔路向西北继续延伸。转向西的一号公路经幽鹤国家公园后一直通往西海岸的温哥华;向西北方向的岔路,也就是93号公路,将一直到达贾斯珀镇。从路易斯湖村到贾斯珀镇的这段93号公路又被称为“冰原大道(Icefields Parkway)”。
冰原大道具有“世界最壮观的景观大道之一”的美誉,这里有古老的冰川、原始的高山湖泊、宽阔的山谷和广袤的原野。冰原大道沿途拥有众多独一无二且无可替代的历史及自然景观。
从路易斯湖村到贾斯珀镇,冰原大道的全长233公里(约144英里),它与北美洲大陆分水岭平行,穿越崎岖的落基山脉,一半在班芙国家公园内,另一半在贾斯珀国家公园内。在班芙国家公园内的部分,是从路易斯湖村(Lake Louise Village)往北,一直到哥伦比亚冰原(Columbia Icefield)南边的圣瓦普塔山口(Sunwapta Pass);在贾斯珀国家公园内的部分是从圣瓦普塔山口一直到贾斯珀镇。
冰原大道在落基山脉国家公园群的游览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位置,除了其沿途拥有众多著名景观之外,它南端的路易斯湖村还是通往贾斯珀、幽鹤国家公园以及班芙国家公园的几处关键景点之间的交通枢纽。我们整个行程中,不仅分别在冰原大道两端附近(贾斯珀、翡翠湖和梦莲湖)分别安排三次住宿,还在冰原大道上安排了两个晚上的住宿。为的就是能在一来一去的往返过程中有足够的时间游览冰原大道沿途的美景。
冰原大道沿途景色众多,有的只需要停车驻足,有的则需要步行深入游览。因为我们是安排在往返路途中来回游览的,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会显得有些混乱。所以,老范将按照从南到北的顺序依次介绍我们游览过的景观。
<strong>赫伯特湖</strong>
赫伯特湖(Herbert Lake)位于加拿大班芙国家公园内路易斯村(Lake Louise Village)以北5公里处冰原大道的道路西侧。
赫伯特湖的面积不大,但是非常精致,它就隐藏在路边的丛林当中。
从冰原大道路旁停车场下来,穿过一片不大的树丛,很快眼前就会出现一片如镜子般平静明亮的湖面,湖面倒影出湖对岸弓河谷地西侧俊朗的雪山和挺拔的树丛。湖水清澈碧绿,湖面宛若明镜,将路易斯湖周边群山壮丽的景致映照在湖中,静谧而美好。
<strong>弓湖</strong>
弓湖(Bow Lake)位于瓦普堤克山脉(Waputik Mountains)东面、克劳福特山(Crowfoot Mountain)的山脚下,是在瓦普塔冰原(Wapta Icefield)的弓冰川(Bow Glacier)作用下而形成的冰川湖。弓湖位于弓河的上游,其海拔1920米,湖泊面积为3.21平方公里,湖泊最深处可达50公尺。
弓湖最美的景色是在夏季,湖水倒影克劳福特山(Crowfoot Mountain),碧空、雪峰与翠蓝色的湖水交相辉映的时候。只可惜,我们往返路过弓湖的时候,湖水都还没有一丝解冻的意思。
<strong>沛托湖</strong>
沛托湖(Peyto Lake)位于沃普尼克山脉(Waputik Range)的山谷之中,在卡尔德隆峰(Caldron Peak)、在沛托峰(Peyto Peak)和吉米辛普森山(Mount Jimmy Simpson)之间,其海拔1860米,湖泊面积为5.3平方公里。
沛托湖不在冰原大道路边。前往沛托湖,自驾车需要在冰原大道的弓峰附近向西转入一个岔路后进入弓峰(Bow Summit)停车场,下车后需要再步行800多米方可抵达沛托湖的观景点。
弓峰(Bow Summit)是冰原大道最高点,停车场附近的海拔2080米。已经是五月底、六月初的时候了,通往沛托湖步道上的积雪几乎还没有丝毫融化的意思。步道两旁的雪地更是一派隆冬景象。
登到观景台上,出现在我们眼前的更是一片被冰封住的蔚蓝湖面。
沛托湖的水源于沛托冰川(Peyto Glacier)和卡尔德隆湖(Caldron Lake),经沛托溪(Peyto Creek)流入;沛托湖出口是米斯塔亚河(Mistaya River)。每年夏季,会有大量冰川岩粉通过沛托溪流入湖水中,在夏日阳光的照射下,这些岩石的微粒使湖水呈现出明亮的的青绿色。
由于季节原因,我们没能看到沛托湖最经典的美艳,却意外收获了完全不同的奇观。尚在冰封的湖面在阳光照耀下呈现出一片蔚蓝的色彩。湖面上基本没有积雪,蓝得十分纯粹,几乎与天空的蔚蓝完全一致。
多数游客都只是在两层的观景台上远眺沛托湖美景,因为想接近沛托湖不是很容易。虽然有两个步道可以靠近湖面,但是因为视角和空间有限,接近后反而无法欣赏到湖的美丽了。
<strong>水禽湖</strong>
过了弓峰山口(Bow Pass),冰原大道下坡进入米斯塔亚河谷(Mistaya Valley),接近水鸟湖附近时,路面的海拔高度降至1670米左右。
水鸟湖(Waterfowl Lakes,又译:水禽湖)实际上是由米斯塔亚河串在一起的两个湖,位于米斯塔亚河(Mistaya River)的中上游。米斯塔亚河从沛托湖流出后,在经过米斯塔亚湖(Mistaya Lake)和水鸟湖(Waterfowl Lakes)后逐渐变得更加宽阔,在下游冲过米斯塔亚峡谷(Mistaya Canyon)后汇入北萨斯喀彻温河(North Saskatchewan River)。
两个水鸟湖中,靠南边的叫“上水鸟湖”(Upper Waterfowl Lake),靠北边的叫“下水鸟湖”(Lower Waterfowl Lake)。在上水鸟湖的上游是一片干枯的河床和一小片湿地。上水鸟湖的湖水相对比较浅,很大范围的湖面都能看到水下的杂草或湖底。从路边停车场需要步行二三百米才能到达湖边。
下水鸟湖则就在冰原大道的路边。它的水深则要深一些,阳光下会反射出蓝绿色的色彩。
水鸟湖的西侧是沃普尼克山脉(Waputik Range)的两座紧邻且高度十分接近的山峰:卡夫林山(Mount Chephren)和白色金字塔山(White Pyramid)。
“据记载,1897年代,英国登山家J·诺曼·柯利(J. Norman Collie)将较高的一座山命名为‘金字塔山’(Pyramid Mountain),同时命名相邻的、海拔只低了三十米左右的、顶部有白雪覆盖的山命名为为‘白色金字塔’(White Pyramid)。后来在1918年,为了避免与贾斯珀镇北的金字塔山相冲突,决定采用另一个登山家J. M. Thorington的建议,更名为现在的‘卡夫林山’(Mount Chephren)。
Chephren(/ˈkɛfrən/)是埃及法老Khafre(卡夫拉)的希腊写法,在吉萨金字塔中,第二高金字塔就是他的(第一高是他父亲的胡夫金字塔)。”
<strong>米斯塔亚峡谷</strong>
过了水鸟湖,冰原大道沿米斯塔亚河谷(Mistaya Valley)继续向北,与米斯塔亚河(Mistaya River)一直并行。
米斯塔亚河自沛托湖流出后,一路向北,经过米斯塔亚湖和水鸟湖后,又在沿途汇入多条从不同冰川上流下来的小溪,逐渐壮大自己的规模。
到了米斯塔亚河的下游,河水遇到一处狭长、扭曲,深度有三四十米的石缝,这里就是米斯塔亚峡谷(Mistaya Canyon)。
米斯塔亚峡谷不算大,也不能算是特别壮观。但是因为河水穿过落差高达一二十米的狭窄石缝,跌落过程十分湍急, 水流撞击石壁发出巨响。由于水流长期的刻划、侵蚀、扭转,也造就了如今峡谷的奇特层次和风貌。
<strong>北萨斯喀彻温河</strong>
沿冰原大道继续向北,离开米斯塔亚河谷(Mistaya Valley),跨过北萨斯喀彻温河大桥,来到加拿大著名河流之一的北萨斯喀彻温河上游的沿岸。
“北萨斯喀彻温河(North Saskatchewan River)发源于落基山脉的哥伦比亚冰原(Columbia Icefield),全长1287km,流域面积11.9万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219立方米/秒,年均径流量69.1亿立方米。——摘自网络”
在米斯塔亚河汇入北萨斯喀彻温河的地方,同时也是北萨斯喀彻温河与豪斯河(Howse River)相汇的地方。从这里往北萨斯喀彻温河上游去就是哥伦比亚冰原(Columbia Icefield),下游则是北萨斯喀彻温河流域最广袤的地方。
<strong>哭墙</strong>
冰原大道路边的哭墙(Weeping Wall)就是在冰原大道著名的“大弯(The Big Bend)”以南4公里左右,路边的一个不断有冰川融雪滴落的一段峭壁。
这段冰原大道的路西是北萨斯喀彻温河,冰原大道路东是卷云山(Cirrus Mountain)下四五百米高、几乎垂直的悬崖峭壁。
卷云山山顶的冰川融水缓慢、分散地从峭壁上的很多地方落下,有些集中在一起形成很小的瀑布,更多的是分散洒落的水滴,好似绝壁在“哭泣”,因而得名“哭墙(Weeping Wall)”。
<strong>新娘面纱瀑布</strong>
据维基百科不完全统计,世界上有超过40个瀑布被称为“新娘面纱瀑布(Bridal Veil Falls)”,光是在北美地区就有超过27个。
班芙国家公园中的这个新娘面纱瀑布(Bridal Veil Falls (Banff))位于班芙国家公园北门以南9公里处,就在冰原大道著名的“大弯”的北边。
瀑布隐藏在卷云山(Cirrus Mountain)山坡茂密的树丛中。它起源于卷云山斜坡上的亨廷顿冰川(Huntington Glacier)。飞瀑而下的冰川融水形成尼格尔溪(Nigel Creek),然后汇入冰原大路在大弯处的北萨斯喀彻温河。
新娘面纱瀑布(Bridal Veil Falls)是一个连续四级的瀑布,总落差为370米(1,200英尺),宽度6.1米(20英尺)。其中最高的单级落差为120米(400英尺)。因为瀑布几乎是隐藏在卷云山高高山坡上的树丛当中,所以只有使用必要的望远器材才能看清瀑布的风貌。
<strong>帕克岭步道</strong>
帕克岭步道(Parker Ridge Trail)位于班芙国家公园的最北端,再往前4公里就是班芙国家公园与贾斯珀国家公园的分界点。这条步道不是很长,往返全程5.4公里,250多米的升降。
帕克岭步道最迷人的地方是可以用不太长的时间(3小时左右),登到帕克岭(Parker Ridge)上去眺望阿萨巴斯卡山(Mount Athabasca)后面巨大的萨斯喀彻温冰川(Saskatchewan Glacier)、北萨斯喀彻温河的源头,以及数个漂亮的高山湖泊等壮丽景观。
我们到达帕克岭步道起点时,已经是我们在冰原大道游览回程的6月3号。出乎意料的是,这里依旧是覆盖着皑皑白雪。
更让我们始料不及的是,山上步道完全被积雪覆盖。原本可以盘山而上的步道已经完全看不到了,雪地上留下的少量的一些脚印,这些脚印都是在雪地中直线上山的。
因为找不到盘山步道,我们也只好沿着雪地上已有的脚印直接走直线上山。这样给本来已经比较难爬的山路增加了极大的爬升难度。更糟的是很多地方的积雪非常松软,时常会没过膝盖。在时硬时软的雪地中向山顶爬行,走起来非常困难。
在缓慢爬升140米后,眼前山坡变得更加陡峭。考虑到已经消耗的时间、后面一半的路程和100多米的爬升可能会有的困难;加上考虑到周围积雪覆盖,即使登到山顶应该也看不到我们期待的风景。最后,我们决定放弃了前往帕克岭的计划。
从山上返回步道起点的停车场,正巧赶上本地市民正在举行长跑比赛。
不太高的山上还完全是冰雪覆盖着,马路上人们却穿着春夏适宜的运动衣在跑步。这应该就是落基山脉独特的气候风貌吧。
帕克岭步道是我们游览冰原大道沿途班芙国家公园内最北边的一处景观,应该也是班芙国家公园标称景观中最靠北边的一个。从这里再往北4公里就是圣瓦普塔山口(Sunwapta Pass),过了山口,冰原大道就进入贾斯珀国家公园了。
冰盖(Ice Sheet)或冰原(Icefield)是指由极厚冰层所覆盖着的广大区域的陆地(一般常见于高原地区)。它的表面平坦,仅有少量岩石露出。其中,冰层覆盖面积少于5万平方公里的冰盖被称为冰原。冰原分布与冰盖分布的地域基本吻合,多位于南极大陆和格陵兰岛上,那里有地球上最寒冷的冰原气候,终年冰雪覆盖,夏季阴冷且短暂,冬季严寒且漫长,有极昼极夜现象。
“冰川(Glacier)是指极地或高山地区地表上多年存在并具有沿地面运动状态的天然冰体。冰川多年积雪,经过压实、重新结晶、再冻结等成冰作用而形成的。——整理自网络”
<strong>哥伦比亚冰原中心</strong>
驾驶汽车从班芙镇出发,沿加拿大落基山脉的冰原大道一路向北,过了辛华达山口(Sunwapta Pass)再往前行驶4.5公里就能抵达非常著名的哥伦比亚冰原中心(Columbia Icefield Centre)。
“哥伦比亚冰原(Columbia Icefield),位于加拿大阿尔伯塔省和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之间的交界处,介于西边海拔3,747米(12,294英尺)的哥伦比亚山和东边海拔3,491米(11,452英尺)的阿萨巴斯卡(Athabasca)山之间。冰原面积500平方公里(200平方哩),由冰原和十几处冰川组成。冰原普遍海拔为3,000米(10,000呎)上下,最高段冰层厚度为130米(420英尺)。
“哥伦比亚冰原是落基山脉的第一大冰原,也是北美洲最容易进入的冰川群之一。因其主要堆积区位于北美大陆分水岭,因此又被称为北美大陆的河流之母。冰原最主要的冰川有三条,萨斯喀彻温冰川、阿萨巴斯卡冰川和哥伦比亚冰川。东北部的阿萨巴斯卡冰川面积约为30平方公里,属于典型的加拿大洛基山型冰川。其融水经辛华达河(Sunwapta River)汇入西北部的哥伦比亚冰川融水所形成的阿萨巴斯卡河,流经阿萨巴斯卡湖、奴河(Slave River)等河流后注入北冰洋;东部的萨斯喀彻温(Saskatchewan)冰川是该冰原上第一大冰川,面积约为60平方公里(23平方哩),坡度较和缓,冰层厚度为442米(1,450英尺),其流动及消融速度均与阿萨巴斯卡冰川和其他主要支流冰川相仿。融水经北萨斯喀彻温河最终汇入通向大西洋的哈得逊湾(Hudson Bay)。另外,冰原西部边缘的融水则沿弗雷泽河和哥伦比亚河汇入太平洋。
“哥伦比亚冰原(Columbia Icefield)是南北极圈以外世界上最大的冰原遗迹,是历经四纪冰河时代所形成的天然宝藏。由于冰河的冰层密度极高,阳光无法折射,会呈现晶莹剔透的蓝光,在晴空下十分瑰丽。——整理自网络”
位于贾斯珀国家公园南部的哥伦比亚冰原中心是国家公园内指定经营“哥伦比亚冰原冰川冒险(Columbia Icefield Glacier Adventure)”旅游项目的地方。
哥伦比亚冰原中心位于冰原大道路西的山坡上,距路易斯湖村130公里,距贾斯珀镇103公里。中心有一个游客中心,有一个游客停车场和一个旅游大巴停车场。游客停车场在游客中心的西侧,旅游大巴停车场在东侧。
哥伦比亚冰原中心是游客往返游览冰原大道时必经的地方。它不仅是为参加哥伦比亚冰原冰川冒险项目的游客提供服务的一个枢纽,还为游客提供信息服务、餐饮服务等等。中心很大,里面有两个餐厅,一个快餐厅和一个加拿大地方特色美食餐厅。在中心两层露台上可以眺望阿萨巴斯卡冰川(Athabasca Glacier)和穹顶冰川(Dome Glacier)。
冰原中心所经营“哥伦比亚冰原冰川冒险(Columbia Icefield Glacier Adventure)”项目包括两项内容,一个是乘坐专为冰川旅行而设计的大型巴士登上阿萨巴斯卡冰川(Athabasca Glacier)与冰川进行亲密接触;另一个是走进建在悬崖上的冰川天空步道,近距离眺望冰川,俯瞰冰川溶蚀的辛华达山谷(Sunwapta Valley)。
哥伦比亚冰原冰川冒险(Columbia Icefield Glacier Adventure)游览路线▲
项目成人收费99加元,内容包括在游客中心、冰原大巴换乘站和天空步道三点之间的接送巴士服务,送游客登上冰川所需要的专用巴士服务,以及游客进入天空步道游览的门票。
从游客中心出发的接送巴士会在固定的时间准时发车。游览门票通过网络购买还可以节省10%。这些相关信息都可以通过景区官网提前了解:
接送巴士从游客中心出发后,首先驶过冰原大道,绕过冰原大道西侧路边一个不知名的小湖后,很快就能抵达冰原大巴换乘站。
在换乘站游客们需换乘一个底盘很高的专用巴士。专用大巴司机兼导游的小伙将一边介绍着有关冰川及其对环境影响的相关信息,一边驾驶着这个大家伙进入冰川侵蚀过的山坡。在穿过一段完全未铺装的陡坡路段后,将游客送到阿萨巴斯卡冰川之上。
阿萨巴斯卡冰川(Athabasca Glacier)是哥伦比亚冰原十几处冰川中第二大的冰川。做为历经四纪冰河时代所形成哥伦比亚冰原的一部分,阿萨巴斯卡冰川一直是落基山脉国家公园群里最美丽迷人的景点之一。
很多人都会将“登上阿萨巴斯卡冰川”、“摸到远古冰川”做为“一生必须做的一件事”之一。
我们所登到阿萨巴斯卡冰川的具体位置距离访客中心直线距离不过3公里多一点,海拔高度也就相差300米左右。不知道是因为冰川上的天气与访客中心那边的天气就有很大的不同,还是因为我们的运气不佳。我们到达冰川并在冰川上停留的半个小时的时间里,天上一直下着毛毛细雨。
因为没有阳光的,期待中那亿万年沉淀冰川所应该呈现的瑰丽蓝光在眼前似乎也暗淡了不少。
脚下是历经四个冰川世纪、在亿万年前形成的冰川,眼前山坡及山坡后面是更为广袤的冰原。在北纬52°的落基山脉能够置身于历史如此悠久、面积如此广阔的冰原、冰川之上,如果不具备一定的冰原与冰川知识,其实很难能完全体会到大自然力量是如此强大与壮丽。
在冰川上面的游览时间大约半个小时左右,之后我们乘专用巴士返回到冰原巴士换乘站。回望远处冰川上还在游览的游客和他们乘坐的巴士,在巨大的冰川之下,人类显得是如此渺小。
换乘景区的接送巴士后,大巴将我们送到位于冰原中心以北六公里处,冰原大道路西的“冰川天空步道(Glacier Skywalk)”的入口。
这是修建在冰原大道路边悬崖边上的一处钢铁结构的观景步道。步道长约450米,主要部分是钢铁结构的步道,最后一段是一个弧形的、三面是钢化玻璃的观景平台。游客需沿步道指定方向在观景步道上走一个来回。
步道建设在辛华达河(Sunwapta River)的河谷之上。我们所“登临”过的阿萨巴斯卡冰川(Athabasca Glacier)的融水就在脚下深谷中流过。继续向北,辛华达河水经辛华达瀑布(Sunwapta Falls)在下游汇入哥伦比亚冰原西北部的哥伦比亚冰川消融的融水所形成的阿萨巴斯卡河(Athabasca River),最终注入北冰洋。
在步道上的视野很好,可以很容易地眺望辛华达河谷沿岸两侧群峰雪山。
在向空中伸出去的圆弧形玻璃观景平台上,更是可以将各个不同方向的风景尽收眼底。
这个观景平台是落基山脉国家公园群中非常少有的人工建设景观之一。它的建设本意是能够让游客可以近距离地欣赏基奇纳山(Mount Kitchener)下的冰川。但是,现在这部分冰川已经不多了。
目前“冰川天空步道”的游览是与登上冰川捆绑在一起的,如果不是这样强行绑在一起的话,估计来这里的游客会比较少。
结束“冰川天空步道”的游览之后,游客需要乘坐景区提供的接送巴士返回游客中心。整个游览过程差不多需要三个小时左右,加上等待固定发车时间所需要的时间和在游客中心游览与停留时间等,游览“哥伦比亚冰原冰川冒险(Columbia Icefield Glacier Adventure)”项目基本上需要半天的时间。
<strong>泰戈瀑布</strong>
从冰川天空步道的巴士车站再向北不足一公里,冰原大道路边有一处很高、很漂亮的瀑布,这就是泰戈瀑布(Tangle Falls)。
泰戈瀑布(Tangle Falls)总共分六七节,具体数据老范在网上没能找到。它是泰戈岭(Tangle Ridge)上冰川融雪形成的泰戈溪(Tangle Creek)急速下落时所形成的。
过了泰戈瀑布,继续向北不足两公里,路边有一处停车场,可以眺望斯塔特菲尔德冰川(Stutfield Glacier)。这里可以直接看到冰川和所覆盖着的冰蚀岩石的断面,蔚为壮观
<strong>辛华达瀑布</strong>
距离路易斯村179公里、距离贾斯珀镇54公里,在冰原大道路旁有一个向西的岔路,转进去五百多米就是辛华达瀑布(Sunwapta Falls)的停车场。在岔路口有一个旅馆,这个旅馆也是我们在冰原大道上停留的第二个旅馆。
辛华达瀑布(Sunwapta Falls)就是我们所“登临”过的阿萨巴斯卡冰川(Athabasca Glacier)的融水形成的辛华达河(Sunwapta River)在汇入哥伦比亚冰川融水所形成的阿萨巴斯卡河(Athabasca River)之前,河床有两处较大落差所形成的。
辛华达瀑布(Sunwapta Falls)由一个上辛华达瀑布(Upper Sunwapta Falls)和一个下辛华达瀑布(Lower Sunwapta Falls)两处瀑布构成。
Sunwapta(辛华达)是本地Stoney人语的一个词,意思是“动荡的水”。 春季阿萨巴斯卡冰川融化最盛期的春季,瀑布最为壮观
上辛华达瀑布(Upper Sunwapta Falls)也是多数人所说的辛华达瀑布(Sunwapta Fall),下降18米(60英尺),宽9.1米(30英尺)。
多数人游览都只是到上辛华达瀑布为止,因为前往下辛华达瀑布还需要走单程1.5公里的一个步道,而且,下辛华达瀑布也没有上辛华达瀑布壮观。
前往下辛华达瀑布的步道很好走,河边空气清新、湿润。去程是一路下坡路,总下降大约70米左右,走起来也很轻松。如果是喜欢步行游览的朋友一定要去走一走。
辛华达河(Sunwapta River)在进入下辛华达瀑布前有段河道变窄,因此,当河水从落差不大的下辛华达瀑布泻出时,看起来也还是挺壮观的。
过了下辛华达瀑布,步道还可以再往下游走一点,从这里可以看到辛华达河流向宽阔的阿萨巴斯卡河谷(Athabasca Valley),在不远处就会汇入阿萨巴斯卡河了。
<strong>巴克湖</strong>
巴克湖(Buck Lake)位于距离路易斯村182公里,距离贾斯珀51公里处,是冰原大道路边一个很小的湖。从停车场走到湖边需要步行二百多米。湖畔的状态很原始,几乎完全没有被开发。
<strong>蜜月湖</strong>
蜜月湖(Honeymoon Lake)位于距离路易斯村183公里,距离贾斯珀50公里的冰原大道路东,湖边有一个房车营地。
在阳光好且湖面平静的时候,湖水会呈现翠绿色,倒影出对岸硬朗的雪山影子,非常漂亮。可惜我们路过时,风比较大,湖面满是波纹,没能看到蜜月湖最漂亮的样子。
<strong>阿萨巴斯卡瀑布</strong>
发源于哥伦比亚冰原上阿萨巴斯卡冰川(Athabasca Glacier)和哥伦比亚冰川(Columbia Glacier)的阿萨巴斯卡河(Athabasca River)从南向北一路上不断汇集沿途从各个冰川下来的融水。在抵达阿萨巴斯卡瀑布(Athabasca Falls)之前,阿萨巴斯卡河的水流已经很大、水面已经相当宽阔了。
就在距离贾斯珀镇30公里的地方,在冰原大道的路西,宽阔的阿萨巴斯卡河被挤进一个落差24米的狭窄断崖,在这里形成了阿萨巴斯卡瀑布(Athabasca Falls)。
宽阔的河水从仅有20来米宽的峡谷入口奔腾而下,发出巨大的轰鸣声。湍急的河水猛烈冲刷河中及两岸的岩石,溅起如雨般的水雾。
24米高落差的峡谷蜿蜒曲折,这是由冰河之水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猛烈冲刷,将原有的巨大岩石河床“切割”而成的。
游人无法完整目睹蜿蜒向下的峡谷整个24米落差的容貌,只能在不同的观景角度看到瀑布的某一个局部。
在底部峡谷的出口,河水最终如撒缰野马一般奔腾冲入下游阿萨巴斯卡河更加宽阔的水面当中。
下游的河床相对平缓,水面宽阔,但水流依旧很急。从狭窄的峡谷中涌出的巨量河水造就出这片非常适合漂流的水域。
<strong>贾斯珀</strong>
“贾斯珀是加拿大艾伯塔省西南部的一个自治市(The Municipality of Jasper),人口约3,000,行政区划包括贾斯珀镇(Town of Jasper)和周围所辖的农村。贾斯珀坐落在落基山脉中美丽雄伟的贾斯珀国家公园的中心,行政治理由市政府和联邦加拿大公园机构共同完成。
“城市经济除旅游产业之外,还有煤矿和家禽饲养业。工业以家禽食品加工、家具、服装、饲料加工等为主。——整理自网络”
贾斯珀国家公园内的游览范围可以分为五个区域:冰原大道(Icefields Parkway)、玛琳河谷(Maligne Valley)、贾斯珀镇周边(Around Town)、东贾斯珀及梅耶(Jsaper East and Miette)、 埃迪斯·卡维尔山区(Edith Cavell)。除了我们在来贾斯珀的路上已经游览过的冰原大道之外,另外四个区域中,埃迪斯·卡维尔山区相对比较偏远且生僻,东贾斯珀及梅耶则是以温泉度假为主,都不是老范青睐的地方。因此,剩下的两个区域,玛琳河谷和贾斯珀镇周边景点就成为我们在贾斯珀期间的游览重点了。
玛琳河谷及贾斯珀镇周边游览线路
<strong>贾斯珀镇</strong>
贾斯珀镇(Town of Jasper)位于阿萨巴斯卡河谷(Athabasca River Valley)和梅耶河(Miette River)的交汇处,地处16号公路(Yellowhead Highway)和93号公路(Icefields Parkway)的交汇点,东边经16号公路到埃德蒙顿市的距离约为362公里(225英里),南边经93号公路(冰原大道)到班芙镇的距离为290公里(180英里)。
“贾斯珀是一座因贸易而兴、依旅游发展起来的小镇。小镇始建于1813年,最早是一家西北公司(North West Company),其后是哈得逊湾公司(Hudson's Bay Company)在这里设点做为约克工厂快线(York Factory Express)的前哨。约克工厂快线是当时通往‘新喀里多尼亚’(现为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和位于哥伦比亚特区哥伦比亚河下游温哥华港的关键商业通道。
“之后,贾斯珀国家公园成立于1907年。加拿大太平洋铁路(Canadian Pacific Railway)于1911年将铁路延伸至此,并按照铁路干线命名方式将此站命名为‘菲茨胡(Fitzhugh)’。到1913年,由H·Matheson根据原来贸易站点的历史将小镇重新更名为贾斯珀。——整理自网络”
1992年,贾斯珀火车站被加拿大联邦政府宣布为“历史火车站”。如今,这座建于1926年的老火车站仍在使用中。
做为贾斯珀国家公园的中心,小镇里餐馆、酒店、火车站、汽车站、电影院、邮局、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一应俱全。住在小镇里去游览小镇周边、玛琳峡谷、冰原大道和埃迪斯·卡维尔山区等区域都非常方便。
<strong>玛琳湖</strong>
玛琳河(Maligne River)是加拿大落基山脉中一条中等大小的河流,是阿萨巴斯卡河(Athabasca River)的主要支流。它始于玛琳湖(Maligne Lake)的最北端,在贾斯珀镇东北汇入阿萨巴斯卡河。
从贾斯珀镇出发,开车向东驶入玛琳河谷(Maligne Valley)里的玛琳湖路(Maligne Lake Road),行驶40多公里,即可抵达贾斯珀国家公园中最著名的湖泊玛琳湖(Maligne Lake)。
玛琳湖(Maligne Lake)是玛琳河谷,乃至整个贾斯珀国家公园中最惊艳的冰川湖泊。它位于贾斯珀镇南部44公里(27英里)处。玛琳湖是一个狭长形的湖泊,长约22.5公里(14.0英里),宽1.5公里(1英里),平均深度为35米(115英尺),表面积为19.71平方千米(7.6平方英里),最南端最深处为97米(318英尺)。湖面海拔大约1670米(5480英尺)。
玛琳湖最经典的旅游内容是乘坐游船在狭长的湖中游览,沿途可以观赏到三处冰川,并可抵达位于湖中部的精灵岛(Spirit Island)。
玛琳湖因湖水的颜色变化和位于湖中的精灵岛(Spirit Island)而知名,被评为世界上最上镜的湖泊之一。
你可能从未听过精灵岛的名字,但肯定会在许多加拿大的旅游宣传册上见过它。它已经成为加拿大的一个标志性景点。玛琳湖周围被高山环绕,山下生长有茂密的树林,给人的第一个感觉就是惊艳,湖水会变幻颜色,从蓝色变为碧绿色,从高空眺望,它就像是一颗璀璨发光的宝石,晶莹剔透,色泽艳丽。
非常遗憾的是,我们抵达玛琳湖的时候,因为季节还早,湖上的游船还没有开始运营。因此,没能实现游湖和前往精灵岛的愿望。
<strong>巫药湖</strong>
巫药湖(Medicine Lake)位于贾斯珀镇东南约20公里(12英里)处,在玛琳河谷的中部。湖长约7公里(4.3英里),是一个相对较浅的湖泊。该湖也是玛琳河流域的一部分。
巫药湖又被称为魔法湖,是加拿大落基山脉中最神秘的湖,其变幻莫测的特点可算是一种地质奇观。因为它并不是一个真正的湖泊,而是玛琳河汇入阿萨巴斯卡河之前的一个缓冲池。受玛琳河流入阿萨巴斯卡河的流量,以及地下暗河系统流量的影响,湖水的水位会随每年季节不同发生很大变化。春天到夏天,大量融化的冰河注入湖中,湖水充盈;到了秋天,山上的溶水量减少,水位开始下降,直至冬季大片湖面干涸见底,只剩一条弯曲冰冻的小河。到了来年春夏,湖水又如约而至,如此循环往复。
巫药湖的地下暗河系统流于广泛,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研究人员曾使用可生物降解的染料来确定地下河的范围。染料出现在该地区的许多湖泊和河流当中。因此被确认这里的地下暗河系统是世界上地下暗河最广泛的地区之一。
<strong>玛琳峡谷</strong>
在春夏季节,发源于玛琳湖(Maligne Lake)的玛琳河(Maligne River)流经巫药湖(Medicine Lake)之后会变得水量十分充沛。在汇入阿萨巴斯卡河之前,玛琳河会进入一段长约2公里(1.24英里),深达50米(160英尺)的玛琳峡谷(Maligne Canyon)。玛琳峡谷是加拿大落基山脉中最长、最深、景致最奇特的峡谷,峡谷最狭窄的地方只有2米(6.6英尺)宽。
玛琳峡谷(Maligne Canyon)具有喀斯特地貌特征,它由河流侵蚀石灰岩而成的,深深的峡谷被侵蚀的悬崖包围。石灰岩是峡谷中最主要的矿物之一。
玛琳峡谷长度约两公里。在这两公里长的峡谷岸边,国家公园修建了便于游客沿峡谷进行游览的观景步道。观景步道穿行于峡谷两岸,为此,修建了五个跨越峡谷的步道桥,依次被称为一号桥(First Bridge)、二号桥(Second Bridge)、……五号桥(Fifth Bridge)。
游览玛琳峡谷时,可以从一号桥的上游出发,沿7号步道顺流向下一直游览到五号桥;也可以从五号桥出发,沿7号步道逆流向上一直游览到一号桥上游。返回时,可以在7号步道原路返回,也可以选择从在山坡上不同高度另外开辟的两条步道(7f和7h)返回。峡谷的两端附近都有停车场。
老范建议的游览路径是从上游的停车场出发,经玛琳峡谷茶室(Maligne Canyon Tea House)后从峡谷的上游开始游览,之后沿7号步道顺流而下,到五号桥附近的岔道走山坡上的7h号步道返回到上游的停车场。这样的路线几乎可以饱览玛琳峡谷及周边的全部景观。
饶过茶室,来到玛琳峡谷的上游。在这里可以看到来自于巫药湖的玛琳河的河水从地平面的河床开始进入由浅渐深的玛琳峡谷。
继续向前,步道跨过一号桥。过了一号桥,游览步道从玛琳河的北岸转到了南岸。
在一号桥前后,峡谷内的河水流经有几处有数米高落差的瀑布之后,峡谷变得越来越深了。
继续往前,是处在交通要道的二号桥。二号桥联通玛琳河南岸的7号步道和北岸的7f号和7h号两条步道,也是7号步道前往上游停车场的捷径。
二号桥附近也是能够看到峡谷最深的地方。沿南岸的7号步道继续走一点,回望二号桥下面四、五十米的深谷,根本看不到谷底。
继续往下,河水在蜿蜒曲折的峡谷中猛烈地冲刷着峡谷的岩壁。
湿润阴凉的峡壁为苔藓的生存创造了有利的环境。甚至还有积雪躲过仲夏的阳光,一直没有融化。
转过一个大弯之后,7号步道从峡谷东岸跨过三号桥来到了峡谷的西岸。
玛琳河在三号桥下形成连续两处落差近十米的瀑布。瀑布冲击着峡谷,发出阵阵轰鸣声。
再往前是四号桥,四号桥是一个为了便于在峡谷上方观赏狭窄的峡谷底部而搭建的观景桥,步道并没有通过四号桥再次跨越玛琳河。
过了四号桥,玛琳峡谷开始逐渐变宽、变浅。虽然景色不再有险峻、狭窄的峡谷和飞泻的瀑布,但是一样还是有峡谷中湍急的河流。只是另外增加了不少地下暗河河水流入玛琳河的独特景观。
与巫药湖周边地质特征类似,在玛琳峡谷周边地下也有许许多多的地下暗河。在玛琳峡谷沿途不知道有多少大大小小的地下暗河涌出河水汇入并不断加大玛琳河的流量。
这些从地下暗河流出的河水,有的从很大的石洞中浤浤而出,有的从崖边石缝中潺潺流下。可谓是难得一见的地质奇观。
继续往下游走,河面越来越宽,水流也越来越大。玛琳河饶过一个大弯之后,在越来越宽敞的峡谷底部逐渐变成一条宽阔的大河。
没人知道在这短短的两公里的玛琳峡谷底部会有多少条地下暗河将其河水汇入了玛琳河当中。我们只能从表面观察,相较于一号桥上游进入玛琳峡谷之前的玛琳河,在五号桥下面奔腾宽阔的玛琳河的流量明显增加了很多。
从峡谷上游出发,沿7号步道一路上顺流而下,在不同的角度领略到玛琳峡谷令人惊叹的险、奇、美之后,我们没有直接原路返回,而是在五号桥附近的岔路口选择走更高一点的7f号步道,从山坡上返回上游的停车场。
虽然7f是人、马共用的步道(7h是人、马和自行车共用的步道),但是我们返回的路上没有遇到任何骑马游览的游人,甚至步行游览的游人都很少。
在老人山(Roche Bonhomme)平缓的南坡之上,不到两公里的步道,两旁是玛琳峡谷两边的雪山美景。走在其中,让人感觉安逸、且宁静。
按照这样的线路游览玛琳峡谷,走一圈的距离不足4.5公里,绝对下降(或爬升)100米左右。这条路得沿途可以收获美景,绝对是喜欢徒步游览的朋友们在夏秋季节游览的绝佳选择。
据说在冬季,河水结冰之后,峡谷变成另一番冰清玉洁的美景。游人可以进入峡谷谷底在冰面上徒步探险,或是攀爬陡峭的冰峡谷,可以体验完全不同的、惊险而又刺激的旅程。
在这个区域里,除了有很多适合骑行和徒步的步道小径之外,最主要的是有许多适合开展各种水上活动的湖泊
<strong>埃迪斯和安妮特湖</strong>
埃迪斯和安妮特湖(Edith & Annette Lake),原本是一个大湖,后来因水位降低形成了现在分开的两个小湖。两个湖紧邻16号公路,两个湖共同的停车场距离贾斯珀只有6公里,距离玛琳峡谷下游的停车场也只有6公里。
在贾斯珀国家公园中设置不多的红椅子,在埃迪斯湖(Edith Lake)的湖边就设有一对,因为可以坐在椅子上欣赏平静的湖面和远处的信号山(Signal Mountain)的雪顶。
埃迪斯和安妮特湖不仅风景美,而且非常适合水上运动。湖水四季温和,湖边适合休闲、散步、野餐等活动。
安妮特湖(Annette Lake)湖滨的沙滩比埃迪斯湖还要大、还要平整。
绵延四、五百米的沙滩是人们戏水、休闲、日光浴的好地方。
安妮特湖还有一个环湖步道,围湖转一圈只需要2.4公里。
<strong>金字塔湖</strong>
金字塔湖(Pyramid Lake)因为是坐落在金字塔山(Pyramid Mountain)脚下而得名。它的总面积为1.2平方公里( 0.46平方英里)。湖水主要来自金字塔山上的冰雪融水,并通过2公里(1.2英里)长的金字塔溪(Pyramid Creek)汇入阿萨巴斯卡河(Athabasca River)。
金字塔山(Pyramid Mountain)海拔2756米,以其金字塔形状而得名。它是俯瞰贾斯帕镇的天然地标。
金字塔湖适合游船等水上活动,金字塔湖周边有很多条各种强度的步道,包括可以登顶到金字塔山的Pyramid Mountain Route。
<strong> 帕特里夏湖</strong>
帕特里夏湖(Patricia Lake)是以维多利亚女王的孙女康诺特公主(Princess Patricia of Connaught)的名字命名的。它就在金字塔湖(Pyramid Lake)的旁边,两个湖的湖岸最近距离不到500米。
其实,让帕特里夏湖闻名于世的原因是因为它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的一个利用冰基复合材料建造一艘永不沉没的航母的计划——哈巴克项目(Project Habbakuk)相关。往事如烟,项目内容复杂,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另行自找信息去了解吧。
帕特里夏湖周围同样也有很多步道可以游览。因为我们只有不太多的时间可以在湖畔停留,所以是坐在湖边长凳上放空思绪,尽情欣赏湖边美景了。
<strong>再见</strong>
我们乘飞机在卡尔加里进出,全程租车自驾,行驶1,250公里。在短短的10天时间了,差不多游遍了加拿大落基山脉国家公园群中事先能了解到的最主要精华。虽然季节尚早,有些景点因为大雪的原因没能够看到、有的景点因为冰冻没能看到最惊艳的部分,不过,总体感觉还是非常圆满的。
我们这一次游览了“加拿大12个最美湖泊”中的10个美湖,领略到了其中8个美湖的惊艳美景。
加拿大落基山脉太美,一次游览下来,几乎所有的美景都没有看够。人还没有离开,就开始盘算何时能够再来了。除了渴望能够再次细品路易斯湖、翡翠湖、梦莲湖的惊世之美之外,还有这一次没能游览到的库特奈国家公园(Kootenay National Park)、藏有沃特顿湖(Waterton Lake)美景的沃特顿湖国家公园(Waterton Lakes National Park),以及幽鹤国家公园(Yoho National Park)内未曾看到的欧哈拉湖(Lake O'Hara)、塔卡卡瀑布(Takakkaw Falls)和瓦普塔瀑布(Wapta Falls)等等,这一切都让老范非常向往。
整个加拿大落基山脉国家公园群里面到处都有冰川覆盖的雪山与冰川融雪形成的冰湖相互辉映的美景,这种美景是老范最最迷恋的自然景色。这一次短短十天行程远远无法满足对整个国家公园群游览的需要,老范期待早日有机会在来游览!
2018-03-19发布拍摄于2018-04-23
aileen_ni
住过文中酒店
地理位置可以,机场过来不用转车,离地铁站走走七八分钟,拖着行李觉得有点远。去市中心加拿大广场地铁直达,去格兰维尔岛公交直达,还算方便。房间干净整洁,每天打扫,早餐也凑合。
查看更多住客点评(142)
打开携程App,查看更多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