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携程App,查看高清大图
尼雪平
颐和园
12.水载舟亦覆舟
颐和园——清晏舫与昆明湖历史

一路走过,从玉澜堂到石丈亭,这是一条东西向的中轴,位于万寿山和昆明湖的分界线上。昆明湖水域面积是为颐和园的四分之三。

目前到达的地方也是西北方面水系汇集于昆明湖的汇集点了。

昆明湖的历史:

昆明湖原为北京西北郊众多泉水汇聚成的天然湖泊,曾有七里泺、大泊湖等名称。昆明湖的前身叫瓮山泊 ,因万寿山前身有瓮山之名而得名瓮山泊。瓮山泊因地处北京西郊,又被人们称为西湖。昆明湖的前身叫瓮山泊。

元朝定都北京后,至元二十九年(公元1292年),水利学家郭守敬主持开挖通慧河,引昌平神山泉水及沿途流水及西山一带泉水汇引注入湖中,成为元大都城内接济漕运的水库。瓮山泊始成为调济京城用水的蓄水库。

明代湖中多植荷花,周围水田种植稻谷,湖旁又有寺院、亭台,因为这一带风景优美,山水俱佳,酷似江南风景,时人尚有“西湖十寺”与“西湖十景”之誉。

至清朝,乾隆皇帝决定在瓮山一带兴建清漪园,将湖开拓,成为如此规模,并取汉武帝在长安开凿昆明池操演水战的故事,命名昆明湖,乾隆在昆明湖泛舟的诗中写到“何处燕山最畅情,无双风月属昆明。”

在昆明湖的水源交汇处,有艘著名的船——石舫。

为什么要建一个石头的船在此地呢?
在《荀子•王制》篇中有“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论述,唐代魏征常借用此言来劝谏李世民。乾隆在湖中建造石舫,是把这个典故形象化,一方面勉励自己和告诫子孙要勤政爱民,励精图治,同时又寓意大清江山如同磐石一样坚固无,无覆舟之虑。

石舫全长36米,船体用大块青石雕砌而成。清漪园时期,舱楼为中式木结构。光绪年间重修时,模仿西洋明轮的式样,在石舫两侧添加了两个石造机轮,并将舱楼改建为雕花屋顶,门窗上镶嵌了特制的彩色玻璃,舫内地面铺满西洋花瓷砖。同时将石舫命名为“清晏舫”,取“河清海晏”之意,希望大清朝天下太平。

清晏舫是帝后品茗,欣赏湖景以及放生的地方。
#带着萌娃去旅行
2021-07-052021-06-19
11
打开携程App,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