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携程App,查看高清大图
晴隆
二十四道拐
二十四道拐|被湮没的抗战记忆
二战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无论是媒体或专家都认为照片里的场景是云南境内滇缅公路或者史迪威公路某路段。发生错误的原因,是当年蒋介石宣布把中印公路改名为“史迪威公路”,而大多数人把滇缅公路视为“史迪威公路”,还有的媒体认为“史迪威公路”还是不及滇缅公路有号召力,所以,他们谈到这段公路时,就说这是滇缅公路在云南的某个路段。

而实际上,晴隆是中国西南抗战运输史上一个重要的节点,从云南方向来的运输车辆必须经过贵州省的晴隆县送到抗日前线。此段公路竣工于1936年,是二战时期滇缅公路上的生命线,中缅印战区的交通大动脉,曾多次遭到日军的轰炸。时任美军中缅印战区总司令的约瑟夫史迪威,受命维持滇缅公路的运输,因此这条公路也叫做史迪威公路。

一早踩着晨雾和露水离开乌蒙大草原,两小时后抵达晴隆县,在县城吃了碗让人难忘的羊肉米粉后继续前行,出了县城不多久,路边一个看着像高速服务区的地方就是晴隆二十四拐的服务中心。在贵州的一众超级工程中,这条建设于80多年前,长度仅4公里的公路,论规模自然排不上号,但历史意义和地位却是非凡。1945年3月26日,美国随军记者约翰·阿尔贝特,在从重庆去昆明途经晴隆时,特意拍摄了“二十四道拐”盘山公路上艰难运输美国援华物资的图片,并在海外各大媒体刊登出来,标注为“中国境内史迪威路之二十四拐”,引起关注。从此晴隆二十四拐成为这条功勋公路和这段峥嵘岁月的一个代表。

为了保护历史遗迹,二十四拐已不允许自驾车进入,旅行者可在山脚下的游客中心乘坐观光车,途径二十四道拐,最终抵达对面山头的观景平台。在此可以观赏到二十四拐的全貌:壁立的山体,盘旋的公路,从云端直坠谷底。观景台上建有“抗战军事展览馆”,门口是以著名二战照片《借火点烟》为原型制成的铜制雕像。展览馆内里面有大量有关于史迪威公路和相关抗战历史的图文介绍和实物展示。

走出展馆,再看眼前的二十四拐,心怀激荡。这是另一种意义上的超级工程,甚至可以说是超越了超级工程的超级工程,其关乎的不是一地民生而是一国民族的兴亡存续。
#旅行真大片
#我是旅行者
#夏日新趣处
2021-07-142020-08-13
22
打开携程App,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