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携程App,查看高清大图
上海
在上海还有一个叫下海的地方
黄浦江的“浦”,在吴方言区原意是小河,多指人工河。宋代为解决吴淞江(现代的苏州河)泄水能力,在吴淞江(现代的苏州河)两岸,大约每隔五里开通一条进入吴淞江的水道,这种支流水道称为浦。宋朝记载吴淞江两岸共有18个浦。
南岸有一个浦,称作上海浦。与上海浦相对着,北岸有个浦,叫下海浦。上海之名起源于上海浦。
上海浦本是河流名。后来在这一带设置了专门管理酒税的机关——酒务。因地近上海浦,就称为上海务。上海务滨江临海,人流众多,交易繁忙,税收大增。鸦片战争后,上海成为对外通商口岸,一下子繁荣起来,竟然发展成为世界最大的都会之一。
从一条小河,变成收税的办公场所,再变成世界最大的城市之一,这是上海的经历。

明初,因吴淞江河道已经严重淤塞,另外开挖了一条新河,这条河大致是现在的苏州河下游。于是,下海浦被抛弃了。清末,黄浦江西岸被辟为租界,兴建船坞、码头、堆栈、工厂,下海浦渐渐淤塞。1922年,下海浦被完全填埋了。原来的下海浦变成街路,就是现在的海门路。下海没有了。只有一个残破小庙——下海庙

下海庙,位于上海市虹口区昆明路73号,即虹口区商业闹市提篮桥地区,当时也叫夏海义王庙的下海庙地处下海浦,长江船只入海处,现正对庙门的马路就叫海门路,居民船民进庙烧香,常常提篮而过桥,故名提篮桥。因庙宇近海,沿海百姓崇拜护海神妈祖,因此也以天妃娘娘及其它地方神一起奉神祀在庙中。
下海庙在虹口区昆明路和海门路口,地铁12号线到提篮桥地铁站下,一号口出门就是海门路,然后左转就能看到下海庙了,有机会可以来看看,附近还有犹太难民纪念馆可一并参观。
#老上海
2021-08-012021-07-27
12
打开携程App,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