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携程App,查看高清视频
秦安
秦安剧院
8000年秦安,史记极限
第一次来到秦安丝毫没有陌生感。秦安人操着与关中人十分相似的口音,坐在出租车上和司机聊一会儿,马上有了归乡的亲切。

看看地图,天水的位置刚好在兰州与西安之间,然而,兰州人和天水人的口音完全不同。这让人心生疑窦。到底是西安人避战乱移居到了天水?还是天水人迁徙去了风水更好的西安?

我们的导游小姐姐给出了肯定的答案:西安人的根在天水。更确切地说:在秦安。其实“秦安”和“西安”单从名字上也能看出非同一般的联系。而且,渭河如同一条血脉,维系着两地人的生活基因。除此之外,还有古老的政治原因。

在周朝(公元前1046年~前256年),天子的马官因养马绝活得到信赖,于是天子将关中以西的一块地封给了他。一方面,这块地森林茂盛,水草丰美,适合养马。另一方面可以抵挡匈奴东进。这片封地即是“秦”。

后来东西周时代交替,周天子迁都洛阳,秦因护驾有功,得到了关中的封地。秦又经过几代人的强权改革,最后武力统一天下,结束了战国时代。现在想想,如果秦的政权一直能延续至今,那么现在的秦安话最有可能成为天下通用的标准普通话。

然而以上这些对于秦安来说还不够拿出来炫耀。司马迁写的《史记》里,秦安的故事最为原始,几乎是司马迁的知识极限。

1000年看北京,5000年看西安,8000年看秦安。“大地湾遗址”发掘证实秦安有着8000年的文化传承。这一发现几乎同“羲里娲乡”之名同样令人振聋发聩。试想一下,伏羲和女娲生活在大地湾文化的氛围之中,每天幸福地看着对方的样子捏泥人,那是怎样的安逸?

在秦安,人们总是乐此不疲的讲述这个传说:“伏羲和女娲出生于葫芦,他们熬过了灭绝一切的大洪水,感到十分孤独。为了延续人类血脉,他们决定成婚,在这之前用占卜询问天意。于是,兄妹俩各在南北两山往河谷地带滚石磨盘,如果两块磨盘滚到山谷贴合了,就表示天意让他们结合。结果磨盘从山上滚下来真的贴合了。从此兄妹结为夫妇,开始繁衍后代。”

司马迁在《三皇本纪》记载了伏羲。使他成为中国最早有文献记载的创世神。由于伏羲和女娲长着像蛇一般的身体,如龙的化身,所以我们总称自己是“龙的传人”。伏羲通过观察思考自然万物,创八卦,孕育了中国哲学与艺术的根系。

秦安像一位饱经风霜的老者,从来都不缺故事。68处古文化遗址默默诉说秦安源远流长的文化积淀。没有影像的年代,善于表达的秦安人将传奇变韵律,代代相传,得以让那些光辉岁月永久封存。

形成于唐代,流行于宋元,广泛传唱于明、清、民国的秦安小曲蕴涵着秦安人的审美情趣。用当地土语演唱,既有文人雅士清雅的格调,又大量保存了雅曲的原始基因,体现着当地人温厚、淳朴的民风乡情。

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秦安小曲已植根于当地民心。又由于秦安小曲演奏人员少、演奏工具简单、故事情节贴近现实,定位大众文艺让秦安小曲久传不衰。2008年,秦安小曲被收录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传统的秦安小曲无专业艺人或专业演出团体,一般都由小曲爱好者临时搭凑,在农闲时节以自娱自乐的“地摊子”形式活跃在街区路口、田间地头。秦安小曲发展到民国以后,小曲艺人开始将这一以“坐唱”为主要演出形式的曲艺搬上舞台。

秦安小曲只有唱词,无对白。无论是情节简单的散曲小段,还是内容较为复杂的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自始至终都由一人演唱。扬琴、中阮、二胡、板胡、三弦、摔子、四片瓦已经算是豪华配置。敲敲打打,呜呜咽咽。唱者字正腔圆,眼神流转,浑身的力气集中在丹田、喉舌之间,节奏丝丝入扣,表达真真切切。

三月三,佛寿诞,来了众八仙,同赴上蟠桃宴;铁拐李曹国舅,怀抱上玉骨简板,张果老驴上悬,蓝采和何仙姑,手儿拿上阴阳板,草篮子肩上担。钟离手拿扇,洞宾身背剑。柳仙把他搀。韩湘子吹玉笛,长生不老丹,手捧上玉花篮,和合神仙步步洒金钱……

秦安小曲不同于秦腔粗狂、慷慨激昂。它的音调高而柔,拍子变化多而不乱,起迭自然圆滑。有江南曲调的糯糯柔柔优雅范儿。时而清甜、缠绵,时而低徊,跌宕起伏……泡上一杯清茶,整整一个下午都沉浸在这些古老的旋律中,脑海中闪过秦安人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的一幕幕,好似经历一场时空穿越。

余韵带着淡淡的忧伤,弹曲子的人已经逐渐变老,然而弹拨指尖依然铿锵有力,听曲人不舍得离去,只因感动于这份敬意。

跟随一位小姐姐的背后,穿过叫卖声起伏的牌坊,飘着锅盔味道的喧嚣市街,登上凤山,俯瞰秦安全貌,看到一股王霸之气还在。

我想,每一个说陕西话的关中人,应该来这里看看。在秦安的连绵黄土塬轻易地就找到了祖先,那种比兵马俑还有说服力、渭河北帝王陵更耐人寻味的声色,是对远古先人们念念不忘的回想根源。@旅小探
#人生旅途中的相遇
#乌托邦秘境
#旅行指北
2021-08-252021-08-25
270
打开携程App,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