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携程App,查看高清大图
杭州
西湖风景名胜区
璀璨运河夜,阅览两千年
夜雨微澜,我们从武林门码头上船出发,徜徉夜运河,沿途欣赏西湖文化广场,御码头、富义仓、乾隆舫、小河直街、桥西直街,最后到达京杭大运河江南第一古桥——拱宸桥。
古老的大运河依然精神焕发,除了来来往往瞻仰千年运河风貌的游人,还承载着杭城人民的水运交通,水上公交在运河岸边设立了类似于公交站台的码头,方便运河两岸的出行。
运河夜景由世界顶尖灯光设计师罗杰·纳博尼(Roger Narboni)主掌设计,曾荣获2009年国际三大照明奖之一的 “城市、人、光”大奖。每当夜幕降临时,运河两岸的彩色光雾配合各类建筑、桥梁的轮廓光及水中的威尼斯灯柱,使得大运河在夜幕中如同一幅流动的水墨丹青,充满了江南水乡的流光溢彩和水墨韵味,是不得不看的夜景盛宴。其中的森雾技术制造的仙雾缭绕的景象如梦如幻,实为点睛之笔。
运河两岸原有的面粉长,纺织厂,见证和延续和运河不同时期的发展变迁,现在也保留了一些机械设备,以资纪念。这个做法,我也很赞同,杭州的城市建设与历史遗存之间的巧妙融合,颇有远见!
淮安有座“常盈仓”,杭州有座“富义仓”。富义仓名取“以仁致富,和则义达”之意,建于清光绪六年(1880),与北京南新仓一起并称为“天下粮仓”。如今富义仓引入了粮仓咖啡、国学书院、动漫创意、越剧工坊等文化创意产业,成为了现代都市生活中的“精神粮仓”。
运河岸边有座香积寺,是杭州著名的八大寺庙之一,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元末毁于战火,明洪武四年(1371)重建。杭嘉湖一带香客从运河到灵隐、天竺进香的第一站,素有“运河第一香”之美誉。为恢复香积寺盛景,2009年香积寺成功复建,成为国内唯一主供大圣紧那罗王菩萨(斋戒菩萨)的寺庙,也很有特点,大家俗称其为供奉“食神”的寺庙。
小河直街历史街区位于京杭大运河、小河、余杭塘河三河交汇处。街区因河而兴,自南宋起,这里就是南北货物的水陆集散地,到清代发展成为独立的商业街。至今,这里仍能看到作坊、店铺、河埠等历史遗存。街道两侧小楼枕水而居,粉墙黛瓦,极具近代江南水乡特色。街区保留了一半以上的原住民,有效延续了运河民居传统的民风民俗和生活方式,被称为杭州“最后的运河人家”,2007年被国家建设部授予“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小河直街街头有家桥头面馆,“板凳面”是老杭州的地道风味。
桥西历史街区因位于拱宸桥西侧而得名,这里曾是清朝同治年间一度繁盛的水陆码头,有着浓厚的人文历史背景。街区完整保留了江南水乡古建筑群的风貌和肌理,并保存了大量的历史遗存。结合运河自然景观,街区以非物质文化为核心元素,引进了方回春堂、天禄堂、大运河国医馆等中医名馆,并保护利用工业遗存建成了目前国内最大的博物馆集群——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杭州中国刀剪剑、扇业、伞业博物馆),成为一条以文化传承、博物展览、国医国药为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
“拱宸邀月”是著名的杭州景色之一。拱宸桥始建于明崇祯四年(1631),“宸”指帝王所居之处,“拱”即为拱手相迎的意思,所以拱宸桥象征着对古代帝王南巡杭州时的相迎与敬意。拱宸桥横跨运河东西两岸,桥形巍峨高大,气魄雄伟。桥身长约92米,高约16米,是杭城古桥中最高、最长的石拱桥,也是京杭大运河南端的标志。历经沧桑岁月,拱宸桥依旧坚固结实,不仅可供日常通行,还默默诠释着杭州城的千年盛世。
大运河是杭州当之无愧的历史名片,也是江南水乡文化体验的经典所在。大运河流经了富庶儒雅的钱塘之地,记录了杭州繁华孤独的沧桑沉浮和白墙粉黛的市井百态。沿河而游,触摸杭州运河华而不燥的厚重之感,欣赏运河无处不在的风雅之美,赞叹中华民族的千年文明!
2017-09-092017-09-09
63
打开携程App,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