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携程App,查看高清大图
萧山区
跨湖桥遗址博物馆
跨湖桥文化一览,新石器生活再现
在杭州萧山有幸得友推荐参观了2001年度全国10大考古发现之一的跨湖桥遗址博物馆钱塘江畔,湘湖深处,有一段距今8000年的文明被海潮封存于此。跨湖桥先民在8000年前因一次气候寒冷事件从山地丘陵地带向河口平原一带转移,上山文化的先民转移至此形成了跨湖桥文化。跨湖桥先民在河口地区生活了千年后(此期气候环境与今日相近),因气温上升,海水灾难性海侵进入杭州湾、淹没近海平原而选择了放弃家园,迁徙离开了湘湖地区。它的文化因素向长江中游和淮河下游传播扩散,河姆渡文化也部分继承自它。

跨湖桥遗址属于古村落遗址,与下孙遗址等形成古湘湖聚落。跨湖桥遗址最重要的发现是一条独木舟🛶,号称"中华第一舟"。除独木舟外,还发掘有各种陶器、石器、木器、骨角器及灰坑、房址、柱洞、建筑遗迹等,如有彩陶、釜甑、彤漆弯弓、三孔短笛、渔网浮标、草药罐、稻谷颗粒、独木梯、神秘刻画符号等等。跨湖桥遗址出土遗物面貌与浙江境内早期的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和后期的崧泽文化、良渚文化均大不相同,堪称翻开了长江下游及东南沿海地区人类文明史的新篇章。2004年,考古学中诞生了新概念——跨湖桥文化。

经碳-14年代测定,独木舟距今已有8000年历史。马尾松材质的独木舟发现时仅剩船头完整,舟残长560厘米,因海水侵蚀,湖底淤泥掩埋,及砖瓦厂取土破坏,残损严重,但据舟身人为加工痕迹和整体形态判断是一艘独木舟。舟周围,分布着有规律的柱桩、柱洞,舟底部还垫有横木,及枕在大石块上的摆放形态,说明舟是被固定在湖岸边的。周围同时发现马尾松剖木料木堆、板材、两只毛胚木桨,以及制作加工修理独木舟的砺石、锛柄、石锛等工具。周边还发现有苇席状编织物,其中还编织进了有支撑作用的木骨,很有可能是原始的席帆。这些发现可以看出先民已具备在"刳木为舟"基础上以"火焦法"制作、修缮独木舟的一系列完整技术。据推断,这可能是"在海岸边使用的独木舟",但如果绑制成边架艇的形式,不排除有出入近海的可能。

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的区别可以简括几点:居山洞还是盖房屋;猎野猪还是养家猪;用石头还是制陶器。通过各种出土物,我们可以了解到8000年前新石器时代先民们的生活形态。跨湖桥先民已学会了搭建房屋,他们主要搭建木构建筑和土木混合建筑;村里还发现有鹅卵石铺筑的"石子路",证明村庄有一定规划,有了比较固定的生活设施。从骨耜应用判断,当时耜耕农业处在初步阶段;木铲的存在表明当时出现了初步的水稻"田间"管理。遗址出土的猪颌骨齿列排列的混乱证明它们是现存南中国最早的家猪,当时的猪还处在不完全驯化状态,虽然家猪驯养的开始时期无疑早于此期。弓箭、鱼镖、木浮标、陶器上的网状纹饰展现了当时渔猎生活样态。跨湖桥先民也和如今的人们一样吃螃蟹、螺蛳,淡水海洋鱼类、贝类,爬行动物,但攻取老虎猛兽为食他们比较谨慎,较少为之,还是对水牛、鹿、猪、狗等比较青睐。这里还发现了目前中国最早的"草药罐"和类似针灸用具。对陶釜中残留"锅巴"的分析证明先民们已经用蒸煮的方法吃上了"大米饭",并且习惯于将肉类和植物类食物一锅煮;陶甑这种世界上最早用蒸汽烹饪的炊具,为我们今天的"蒸"字留下了读音,并且反映出当时已经出现了用植物淀粉制作出来的糕饼,代表了谷物精加工的水平。

跨湖桥文化的石器玉器分锛、斧、凿、镞、锤、磨棒、磨石、玉璜式饰件等类。挂饰玉璜的质料是硬度相对较低的云母,是南中国出土的最早的玉器。因为遗址的保存条件,使得出土的骨角器非常丰富。木器在新石器时代广泛使用,学术界甚至提出过在石器时代之前应有个"木器时代"的概念,但是由于木器很难保存下来,无法普遍地存在于遗址中,因此这一概念很难确立。跨湖桥出土的木器,在选材上非常引人注目:根据不同工具的功能特性选择不同的木料;使用木料心材制作更高硬度和韧性的器物。这体现出先民对木料材质的认识和加工水平。跨湖桥出土的陶器极其精美,具多样的器形、彩色的陶衣、精细的纹样和新颖独特的黑光陶,源于那时已有分工细致的制陶作坊和慢轮休整技术,产品均出品于不远处下孙遗址的陶器作坊。遗址出土的线轮、纺轮、骨针等缝纫工具,以及迄今发现的最早的踞织机,证明跨湖桥先民已经拥有了原始纺织缝纫技术,穿上了用兽皮和麻布制成的衣服。

跨湖桥文化当中还体现出原始神秘的精神信仰,器物装图案中,不仅有具象的太阳彩绘和火焰纹,还出现了抽象的太阳纹和数卦图案。"数字卦"的发现,证明数的概念和占筮记事的现象在跨湖桥时期已经存在。
2021-10-252021-10-24
11
打开携程App,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