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携程App,查看高清大图
洪江
洪江古商城
油号木行名头响,商行店铺遍街巷
史料记载,清朝同治年间人口普查,洪江全城人口3.8万,其中有1.8万人直接从事商业行当,可谓“无人不经商,无处不是商”。洪江城里有条里仁巷,它是洪油商集中的地方,号称油号一条街。

里仁巷内刘同庆、刘安庆油号,乃洪江八大油号之一,其门楣镶有“里仁为美”四字牌匾,里仁巷之名即源自于此,且典藏着一则感人的故事:

传说,清代有一杨姓的木材商人住在这里。一次,他生意上资金周转不灵,便将其中一栋房产卖给了陈姓油号老板。陈老板买下后定为家居之所,便请人整修。谁知整修时,竟从正房的木板下挖出了一坛金子。陈老板仁义,将这坛金子送还给杨老板,这杨老板居然拒收。争执不下,两人把金子拿到汛把总署,请把总定夺。官老爷大呼:“怪哉!”,冷各自陈说不要金子的理由。陈老板说:这坛金子不在买卖契约中,理应归还原主;杨老板说房子都卖给他了,房子里的一切就都是买主的了。斯时,汛把总署的师爷出了一个主意:既然谁都不要,这坛金子就用来修路吧,造福百姓。征得两位商人同意,把总高兴当场写下了“里仁为美”四字相赠。陈老板回家后,立即着人将这四个字做成牌匾嵌在门楣。两位老板重信轻利之举,赢得了商誉,生意越来越红火。

时光荏苒,这栋窨子屋早已物是人非,但每一位在此居住新主人,乔迁这里,首先做的就是将这“里仁为美”牌匾,重新涂金粉刷一番。

洪油是洪江出产的一种精制桐油,工艺独特,色泽金黄明亮,功能防潮、防腐、防蛀,是古代房屋、船舶、农具的优良保固涂料,远销东南亚,是洪江经济的支柱产业。这里是辰沅会馆经营的一个油号。

木行是洪江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主要集中内陆各地木材销往沿海地区。洪江是个典型的移民城市,这里的居民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的淘金者、创业者。不同地方的人经营的范围也是各不相同,如贵州人主要经营鸦片,江西人主要经营洪油。在洪江的湖北人主要从事木业。这盛业木行不仅是个简单的生意行,更是湖北黄州人所建的行业会馆,专门负责协调湖北商人在洪江经营的木材生意。

始建于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的杨义斋木行,主人是陕西人,其门楣为“关西世第”。杨义斋木行最具特色的,是这个倾斜的门。门为何斜开,是风水学考虑。古人所谓风水即“藏风纳水”,避邪风,纳财水,商人们认为正门对中堂修,财气就外泻了,大门斜开、侧开可以起到聚集财气的功效。

徐复隆商行,始建于清同治十二年(1873),其老板徐佐百、徐达臣两兄弟,自幼饱读诗书,学识渊博,后由文入商,在洪江开辟了一片自己的事业,成为洪江有名的儒商。徐氏兄弟有两句经商名言:一句是“外圆内方”,“方”乃做人之本,处世之道;“圆”为经商之道,发财之术;第二句是“死店活人开,经营靠人才”。讲究人才第一,以智取胜。

杨三凤商行,始建于明洪武元年(1368),据说主人原为一名武官,江西人氏,“调北征南”时随着移民大军由北返乡,路经洪江时被洪江的繁华所吸引,便在此定居了。

布匹,也是洪江市场购销的大宗商品之一。晚清时期,洪江生产的布衣大部分销往黔东各县。而油商、木商从上海、武汉等地将棉纱、布匹、绸缎等回头货运回洪江,转销广西、贵州、云南等地。鼎盛之时年转销土布11万捆,交易额在700万银元以上。

这里有一条悠长的小巷,称为宋家巷,是姓宋的福建商以经营瓷器为主的行业街道。现还完好保存着当时的“协和瓷器店”。

陈荣信商行,建于清道光二年(1822年),占地面积360多平方米,共有房屋20间,据说原主人为张姓,后成了洪江首富陈荣信所有。陈荣信把扩建的那套客房赠给了人称“郑坐半”的管家郑煊。该商行的前门与正门成一斜线,有趋吉避煞之含义,所有门楣都镌有“太极八卦”图和“福泽绵长”的字样。庭院式的窨子屋,有正屋、东西配房和厢房组成,建筑布局错落有致,浑然一体。

陈荣信商行有一“宝贝”,乃“吃亏是福”匾。传说是郑板桥赠送给郑煊先祖的。郑氏祖上为木材商,一次运木材到江浙途中河道搁浅,俟汛期来临涨水,货物才迟迟运抵目的地。不想因上游河道搁浅,此地市场木材奇缺,价格暴涨,郑煊先祖非但不亏反而大赚了一笔。他路经扬州,将此次一惊一喜做生意的过程告诉了郑板桥,郑听后欣然写下了这幅勉词相赠。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洪江福全堂,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是一贵州商人开办的一家经营药材批发、配制成药的传统中药行。据说鼎盛之时,福全堂仅凭药材批发一项年交易额就高达十万银圆。

晚清时期,为筹集军饷,朝廷大开烟禁。洪江以水运交通便利,逐步成为内陆主要的鸦片集散交易市场,鸦片也逐步成为福全堂的主营项目,鸦片的年收入就高达白银二十万两。

如今的福全堂,成为了吸引游客观光的展览馆,里边的展柜里陈列着云、贵、川各地不同品种的鸦片样品。
#值得去的古镇古村 #周边游安心好去处 #休闲好去处 #小众发现社
2021-11-242021-07-24
25
打开携程App,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