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携程App,查看高清大图
松江区
醉白池
松江醉白池
在上海松江,有一座中国历史名园,园内古木葱茏,古迹甚多。在这里,除了欣赏江南诗情画意的自然风景,你还可以看到元代的书法石刻和明清的亭台楼阁,感受古人的诗词文化和建筑艺术。这究竟是个怎样的园林呢?一起去探寻一下吧。

醉白池,上海五大古典园林之一。她集松江历史文化与园林艺术于一体,是上海地区保存完整、极具明清风格的园林,占地76亩,为园中园建筑格局,其历史最早可追溯至宋代的谷阳园。清代(1644年-1722年)在旧园址上重建,命名为“醉白池”。重建之时,继承和发展了古典园林建筑的艺术精华,利用松江这一江南水乡、风景秀丽的自然特色,以多种园艺手法建造此园。

园景以一泓池水为中心,四周古木葱茏,步移景异,满园似画,素有“春访牡丹夏观荷、秋来赏菊冬瞻梅”之趣。

全园分为内园和外园两部分,外园是新建的,内园是原有的。内园为全园精华之所在,庭院相接,亭台错落,长廊回环,清泓秀矗。堂、轩、亭、舫、榭、池组成了主体建筑群,有池上草堂、玉兰院、雕花厅、四面厅、束鹿苑、卧树轩等景点。内园以黄石堆砌的长方形水池为中心,四周绕以楼阁亭榭和长廊,以及高低错落、迤俪相连的花墙。池周怪石林立,用我国见石不露土的传统建筑手法叠成,精莹剔透,富有诗意。外围则置有长廊、云墙和楼阁,高低错落,迤逦相连;花圃水榭,石桥漏窗,小巧玲珑。园内廊壁和部分庭园里,石刻碑碣较多,也是这里的特色之一。

1958年8月,醉白池扩建为公园,1959年,松江征园西农地60亩,邀请市园艺专家及地方有关人士共同规划设计,在国庆十周年之际落成对外开放。1972年,醉白池开始修缮,改建长廊,改木桥为石桥,迁儿童乐园,卸雪海堂前台阶,挖芳池,建喷泉,辟堂南空地为花苑,1978年恢复“醉白池”原名。

1981年除雪海堂、宝成楼、征租厅外,对其它的古建筑全面进行落架翻建,恢复明清时期的风貌。1986年春,公园着手整修池西占地60亩的外园,重新设计布局,使内外园融成一体。2012年,公园启动近三十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老公园改造,将“以水为脉,活水绕园”作为水系改造布局理念,融合明末清初文人园简洁朴实的理水手法,通过盆景园中“半亩方塘”营造“天光云影共徘徊”的景致,再现了“求理”“适意”的古韵。

经过几次整修与扩建之后,如今的醉白池既具有明清时期江南园林山石清池相映、廊轩曲径相衬的风格,又具有历史古迹甚多、名人游踪不断的特点。园内有四面厅、乐天轩、疑肪、雪海堂、宝成楼、池上草堂等亭台楼阁及历史艺术碑廊、《赤壁赋》真迹石刻等艺术瑰宝,还有树龄在三四百年的古银杏、古樟树,年龄在百年以上的牡丹。今天的醉白池,古木参天,怪石磷峋,楼台亭谢相连,曲径回廊相接,古朴清雅,闻名一方。

照壁又称影壁,是传统建筑重要的组成部分,起到欲扬先抑的作用。雕刻精美的照壁具有建筑学和人文学的重要意义,有很高的艺术与审美价值。醉白池照壁建于1987年秋,反映的是清代醉白池及松江古代风物。它以浮雕的精致刀法,刻画了醉白池的主景、近景、远景和背景。整座照壁,动静交织,层次分明,高度概括了松江地方风物,极富艺术特色。

池上草堂是内园的主要景点,建于清末,是一座精致的雕花厅,为内园中心建筑之一。其名取白居易《池上篇》“有池一方”之意,草堂并非真的是草,而是具有100多平米的典型清代建筑,堂正中挂有一块“醉白池”匾额,整座建筑凌空池上,气势雄伟、古朴雅观。

雕花厅是一座清代古建筑,原坐落于西塔弄底,1984年迁来醉白池,经过三年整修,于1987年正式对游客开放。整座建筑为三进二庭二厢房,是一座极具雕刻艺术特色的江南古典民宅。门前楹联:“厅窗雕像厢窗雕像雕成整套三国像,门楣镂花梁枋镂花镂出千姿百态花。”概括了整座雕花厅的内容及特色。 #城市的新打开方式 #邂逅冬日美景
2021-12-022021-12-02
5
打开携程App,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