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携程App,查看高清大图
兰州
黄河铁桥
兰州“天下黄河第一桥”屹立百年仍正常通行
甘肃省省会兰州,是黄河文化、丝路文化、中原文化与西域文化的重要交汇地,奔腾不绝的黄河水自西向东穿城而过,形成了美丽独特的“百里黄河风情线”。对于外地游客来说,黄河沿岸的中山桥、水车博览园、白塔山等名胜古迹,都是来到兰州不能错过的景致。

千百年来,黄河一直是横亘在中原与西域之间一道难以逾越的屏障。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5月,德商天津泰来洋行与甘肃洋务总局达成造桥合作意向,1906年10月,黄河铁桥包修合同正式签订,清政府支付十六万五千两白银的造桥费用,德方愿意保固铁桥80年。

工程施工期间,泰来洋行经理喀佑斯聘请了美国桥梁工程师和有“华夏小鲁班”之称的天津工匠刘永起担任技术负责人,经过69名华洋工匠昼夜施工,铁桥于清宣统元年七月初四(1909年8月19日)正式竣工通行,使黄河天堑成为了通衢大道。

100多年前,在水流湍急的黄河上架起如此雄伟的一座铁桥,堪称一件惊世伟业。包括建桥所用的400万吨钢材,以及每一个铆钉、铁条和油漆,都全部从德国历时9个月运至兰州黄河岸边。而在铁桥第三个桥墩下拢的时候,“工程队队长”刘永起亲自上阵,结果险些被冲走。

据记载,包括包修价、运输价及各项支出费用的铁桥工程款仅为“白银三十万六千六百九十一两八钱九分八厘四毫九丝八忽”,约相当于现在的人民币5000万元。它也被民国政府交通总长叶恭绰评为“最节俭的工程”。1928年4月,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这座黄河第一桥被改名为“中山桥”。

一百多年以来,中山桥经历了无数次天灾人祸,以及两次大规模战争,至今仍巍然屹立,担负着通达黄河两岸的重任。1989年,一艘自重260吨的供水船失控撞到了桥墩上,整个兰州城都感受到了震动,而中山桥的260余万颗螺钉竟无一松动。

也正是在1989年,德国有关方面致函兰州市政府,在询问铁桥状况的同时,申明铁桥保固期满,合同到期。2004年,兰州市政府投资500万元对中山桥进行大规模维修加固。2010年,为增强铁桥的抗震泄洪能力,相关部门按照“修旧如旧”和原则,将桥身抬升了1.2米。

2013年3月30日,中山桥正式结束了其近百年的通车历史,成为连接繁华老城区和对岸白塔山公园的步行桥。而以中山桥为中心打造的“百里黄河风情线”,也成为兰州的又一张旅游城市名片。
#捕捉城市人文
#城市人文手记
2021-12-032021-11-04
178
打开携程App,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