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
青田七六
美食如美女,除了高颜值担当,还需气质內涵來丰富口感。
在與許多大陸朋友互動美食與吃這件事時,發現85後的吃貨朋友,對美食存在的認知總是停留在網路大數據、高大上團體排名推薦或自我對美食美味與否主觀的好惡上。我個人認為好吃與否與個人的口味、性價比、與人分享或心情都有關係。我個人倒是比較喜歡探訪有故事的餐廳,光是匠人職人精神的傳承,往往比一頓美食更令人回味,也希望朋友來台灣時能深入了解一下與大陸不同的價值觀與樂活方式。 台北市區中心在大安森林公園附近有一塊所謂的青康龍特區(由青田、永康及龍泉三條老屋小街巷及個性小店所構成的巷弄街區)與牯嶺街是台北最多日式木造老屋群的地方,這些老屋群年代都起碼有80-120年的時間;各位一定對為何台灣能夠,且有興趣保留老屋,我歸納了下列幾點結論給大陸朋友參考: 一、老屋不論設計用料建築工藝在當時皆是一時之選非常嚴謹,所以雖經歲月風雨,只要打理得宜皆能保存下來。且老屋建築工藝,重修及維護在台灣是一門專業學問及藝術,人才濟濟; 二、台灣人所受的傳統教育所形成的文化及生活方式,是喜歡保留舊建築,希望維護它讓他成為生活回憶與歷史融合,然後賦予它新的內涵及生命,台灣政府在施政上也很給力; 三、土地建物屬私財,政府注重私有財產權,不能任意拆遷或進行更新。 以下便是要與大家分享一棟位於台北市老市區青田街7巷6號的故事與餐飲美食。
青田七六所在的位置在日本統治(下簡稱日治)時代為昭和町,能以當時日本天皇年號命名的地名,可見是尊貴區;青田七六由當時台北帝大(台大的前身)的日本教授足立 仁(AdachiMassashi)為設計起建人,於1931年建成的一棟面積330平米和洋混合日式房屋,抗日戰爭勝利後國府當局蔣介石指派了幾位來台北接收台北帝大(台大的前身)的教授,其中馬廷英教授便被分配住此青田七六,馬廷英教授一直到過世都是居住於此。 台北市府於2006年5月2日公告訂為市定古蹟老宅正式定名《國立台灣大學日式宿舍- 馬廷英故居》。
参覌者许愿留言
马廷英教授的教学名言
矿石标本牆
說來慚愧身為台北人對青田七六種草已久,卻無暇一窺究竟,最後還結緣於攜程網美食林才有機會來拔草,所以行前必須對老屋古蹟做一做功課以表敬意。查了官網得知有導覽的行程,遂毫不猶豫選了亮軒老師的導覽行程。台灣著名的文化人作家名嘴 亮軒(本名馬國光)是馬廷英教授的長子, 由老屋的前屋主來導覽舊居所,相信能聽到的故事就可想像應會不一般了。
依預約時間來到青田街,這條隱身在新生南路小巷內的林蔭小街,映入眼簾就是林蔭、蟲鳴鳥叫的巷弄人家,亮軒老師也準時出現,帶大家到老屋原來的起居室坐下,亮軒確實不愧為台灣口語傳播學的泰斗,舉個老屋榻榻米的尺寸為話題,便將話題做時空穿越,靜止在台北的1950年代,他少年叛逆時期; 日本人自古蓋房便以榻榻米6 席 8, 12 的席數來做為建房的面積大小標準,且歷百年精確不差毫釐,每席與席間的鬆緊空間度及每片榻榻米的平面平整度都是那麼的標準,這是大和民族展現對細節與規矩的重視的民族性,值得我們效法省思。
自1946年起,發生在中國大陸的國共內戰,到1950年代末期,仍影響著大時代的動盪與台灣一般小家庭的生活,傳統父權的不可質疑與新時代青年的代溝,一直是這老宅內馬家的嚴肅問題。 台灣另二位有名的作家,齊邦媛亦短暫受馬廷英邀請擔任台大助教暫住老屋的子供房(小孩房) 瓊瑤小說的『窗外』改編電影,也以老屋為取景地,也都先後與這棟老宅有所關聯,您不覺得一棟老宅能有這麼多名人故事,非常耐人尋味嗎?
亮轩老师再为我购其作品,亲笔毛笔签名
青田七六老屋的種種,亮軒老師用他的一生,作品及老屋導覽來表達;而我這個聽講人,只有盡量藉著圖片與文字與大陸朋友分享這個長輩與老屋的一生: 在聽完亮軒老師的導覽後,有幸拜讀他為我親簽的同名作品『青田七六』又陪他用了午餐,從台灣聊到大陸,從70聊到現今,沒想到一個想聽導覽及嘗一下餐廳美食的念頭卻有這麼令人驚喜的收穫。
在和洋日式老屋的餐廳裡,就讓我們看看他們的日本料理做得如何,我點了兩套定食: 牡丹生魚片的新鮮度及入口口感, 鹽烤南極冰魚的熟度,都是恰到好處,果然都是海洋無汙染的生鮮原味; 開胃小菜不只口味,連擺盤色彩顏值都夠講究;
前菜醃制蕃茄
牡丹生魚片
塩烤南极冰魚
下午茶的八重茶姬抹茶蛋糕及青之蘊蔗之醇的甘蔗汁特調咖啡,都是特殊風味且視覺效果十足的撩人出品,特別值得一提的甘蔗汁的甘甜與咖啡的苦澀對撞,不只味不怪,蔗甜與咖啡的苦澀不僅獨立且更加對稱。 正好坐在窗邊的位置與老教授生前的工具書、打字機、地球儀及老花眼鏡等擺件讓這些餐點及用餐心情完全融入老宅的故事回憶中。
青之藴及老教授工具书及老花眼镜
蔗之醇与老教授打字机,地球仪
八重茶姬-抹茶蛋糕
當用餐完畢離開青田七六的這些日子裡, 特調咖啡、老教授的日常研究功課的隨身擺件、樹蔭下蟲鳴鳥叫小孩玩耍捉迷藏、榻榻米及圍牆外望見和洋老宅的情景,總是縈繞腦海, 青田七六的故事仍在發酵不在青田七六這老宅,在你我心中與過往的童年學生時代往事回憶中……….
亮轩老师
我們再來回顧一下青田七六老屋前主人及他們的生平事蹟: 第一代主人馬廷英教授是1936年到1956年海峽兩岸中國最傑出的地質學家之一論文地球剛體滑動學說及學術成就獲世界肯定; 台灣著名的文化人、作家、名嘴亮軒先生(本名馬國光)是馬廷英教授的長子; 亮軒的夫人是陶曉清,台灣著名的廣播音樂人、主持人,有『台灣校園民歌之母』的稱號; 亮軒夫妻之子馬世芳是目前台灣當紅的音樂評論人作家及廣播主持人2015年在北京推出”看理想”視頻平台及”聽說”(優酷平台)。
【青田七六尋幽指南】 地址為台北市大安區青田街7 巷6號 交通,台北捷運,淡水信義紅線R,R06大安森林公園站2號出口,往新生南路/金华街口
建議1. 使用谷歌導航全程步行約1km, 13分鐘 建議2. 大安森林公園捷運站本身就是經景觀設計規劃的亮點站體,這與大陸各地鐵站就是地鐵進出站是有大不同
途經的大安森林公園,這是台北市中心區少見的有水鳥群聚的濕地公園,不是只有幾種是有上百種水鳥生態在此群聚。
沿新生南路二段往前走,你可感受一下單車道在台北市的專用路權,
天主教聖家堂及清真寺都是台北的老教堂,然後在青田街七巷右轉進入。 這樣去尋青田七六,萌叔的拔草指南是否讓您儀式感十足呢?
在與許多大陸朋友互動美食與吃這件事時,發現85後的吃貨朋友,對美食存在的認知總是停留在網路大數據、高大上團體排名推薦或自我對美食美味與否主觀的好惡上。我個人認為好吃與否與個人的口味、性價比、與人分享或心情都有關係。我個人倒是比較喜歡探訪有故事的餐廳,光是匠人職人精神的傳承,往往比一頓美食更令人回味,也希望朋友來台灣時能深入了解一下與大陸不同的價值觀與樂活方式。 台北市區中心在大安森林公園附近有一塊所謂的青康龍特區(由青田、永康及龍泉三條老屋小街巷及個性小店所構成的巷弄街區)與牯嶺街是台北最多日式木造老屋群的地方,這些老屋群年代都起碼有80-120年的時間;各位一定對為何台灣能夠,且有興趣保留老屋,我歸納了下列幾點結論給大陸朋友參考: 一、老屋不論設計用料建築工藝在當時皆是一時之選非常嚴謹,所以雖經歲月風雨,只要打理得宜皆能保存下來。且老屋建築工藝,重修及維護在台灣是一門專業學問及藝術,人才濟濟; 二、台灣人所受的傳統教育所形成的文化及生活方式,是喜歡保留舊建築,希望維護它讓他成為生活回憶與歷史融合,然後賦予它新的內涵及生命,台灣政府在施政上也很給力; 三、土地建物屬私財,政府注重私有財產權,不能任意拆遷或進行更新。 以下便是要與大家分享一棟位於台北市老市區青田街7巷6號的故事與餐飲美食。
青田七六所在的位置在日本統治(下簡稱日治)時代為昭和町,能以當時日本天皇年號命名的地名,可見是尊貴區;青田七六由當時台北帝大(台大的前身)的日本教授足立 仁(AdachiMassashi)為設計起建人,於1931年建成的一棟面積330平米和洋混合日式房屋,抗日戰爭勝利後國府當局蔣介石指派了幾位來台北接收台北帝大(台大的前身)的教授,其中馬廷英教授便被分配住此青田七六,馬廷英教授一直到過世都是居住於此。 台北市府於2006年5月2日公告訂為市定古蹟老宅正式定名《國立台灣大學日式宿舍- 馬廷英故居》。
参覌者许愿留言
马廷英教授的教学名言
矿石标本牆
說來慚愧身為台北人對青田七六種草已久,卻無暇一窺究竟,最後還結緣於攜程網美食林才有機會來拔草,所以行前必須對老屋古蹟做一做功課以表敬意。查了官網得知有導覽的行程,遂毫不猶豫選了亮軒老師的導覽行程。台灣著名的文化人作家名嘴 亮軒(本名馬國光)是馬廷英教授的長子, 由老屋的前屋主來導覽舊居所,相信能聽到的故事就可想像應會不一般了。
依預約時間來到青田街,這條隱身在新生南路小巷內的林蔭小街,映入眼簾就是林蔭、蟲鳴鳥叫的巷弄人家,亮軒老師也準時出現,帶大家到老屋原來的起居室坐下,亮軒確實不愧為台灣口語傳播學的泰斗,舉個老屋榻榻米的尺寸為話題,便將話題做時空穿越,靜止在台北的1950年代,他少年叛逆時期; 日本人自古蓋房便以榻榻米6 席 8, 12 的席數來做為建房的面積大小標準,且歷百年精確不差毫釐,每席與席間的鬆緊空間度及每片榻榻米的平面平整度都是那麼的標準,這是大和民族展現對細節與規矩的重視的民族性,值得我們效法省思。
自1946年起,發生在中國大陸的國共內戰,到1950年代末期,仍影響著大時代的動盪與台灣一般小家庭的生活,傳統父權的不可質疑與新時代青年的代溝,一直是這老宅內馬家的嚴肅問題。 台灣另二位有名的作家,齊邦媛亦短暫受馬廷英邀請擔任台大助教暫住老屋的子供房(小孩房) 瓊瑤小說的『窗外』改編電影,也以老屋為取景地,也都先後與這棟老宅有所關聯,您不覺得一棟老宅能有這麼多名人故事,非常耐人尋味嗎?
亮轩老师再为我购其作品,亲笔毛笔签名
青田七六老屋的種種,亮軒老師用他的一生,作品及老屋導覽來表達;而我這個聽講人,只有盡量藉著圖片與文字與大陸朋友分享這個長輩與老屋的一生: 在聽完亮軒老師的導覽後,有幸拜讀他為我親簽的同名作品『青田七六』又陪他用了午餐,從台灣聊到大陸,從70聊到現今,沒想到一個想聽導覽及嘗一下餐廳美食的念頭卻有這麼令人驚喜的收穫。
在和洋日式老屋的餐廳裡,就讓我們看看他們的日本料理做得如何,我點了兩套定食: 牡丹生魚片的新鮮度及入口口感, 鹽烤南極冰魚的熟度,都是恰到好處,果然都是海洋無汙染的生鮮原味; 開胃小菜不只口味,連擺盤色彩顏值都夠講究;
前菜醃制蕃茄
牡丹生魚片
塩烤南极冰魚
下午茶的八重茶姬抹茶蛋糕及青之蘊蔗之醇的甘蔗汁特調咖啡,都是特殊風味且視覺效果十足的撩人出品,特別值得一提的甘蔗汁的甘甜與咖啡的苦澀對撞,不只味不怪,蔗甜與咖啡的苦澀不僅獨立且更加對稱。 正好坐在窗邊的位置與老教授生前的工具書、打字機、地球儀及老花眼鏡等擺件讓這些餐點及用餐心情完全融入老宅的故事回憶中。
青之藴及老教授工具书及老花眼镜
蔗之醇与老教授打字机,地球仪
八重茶姬-抹茶蛋糕
當用餐完畢離開青田七六的這些日子裡, 特調咖啡、老教授的日常研究功課的隨身擺件、樹蔭下蟲鳴鳥叫小孩玩耍捉迷藏、榻榻米及圍牆外望見和洋老宅的情景,總是縈繞腦海, 青田七六的故事仍在發酵不在青田七六這老宅,在你我心中與過往的童年學生時代往事回憶中……….
亮轩老师
我們再來回顧一下青田七六老屋前主人及他們的生平事蹟: 第一代主人馬廷英教授是1936年到1956年海峽兩岸中國最傑出的地質學家之一論文地球剛體滑動學說及學術成就獲世界肯定; 台灣著名的文化人、作家、名嘴亮軒先生(本名馬國光)是馬廷英教授的長子; 亮軒的夫人是陶曉清,台灣著名的廣播音樂人、主持人,有『台灣校園民歌之母』的稱號; 亮軒夫妻之子馬世芳是目前台灣當紅的音樂評論人作家及廣播主持人2015年在北京推出”看理想”視頻平台及”聽說”(優酷平台)。
【青田七六尋幽指南】 地址為台北市大安區青田街7 巷6號 交通,台北捷運,淡水信義紅線R,R06大安森林公園站2號出口,往新生南路/金华街口
建議1. 使用谷歌導航全程步行約1km, 13分鐘 建議2. 大安森林公園捷運站本身就是經景觀設計規劃的亮點站體,這與大陸各地鐵站就是地鐵進出站是有大不同
途經的大安森林公園,這是台北市中心區少見的有水鳥群聚的濕地公園,不是只有幾種是有上百種水鳥生態在此群聚。
沿新生南路二段往前走,你可感受一下單車道在台北市的專用路權,
天主教聖家堂及清真寺都是台北的老教堂,然後在青田街七巷右轉進入。 這樣去尋青田七六,萌叔的拔草指南是否讓您儀式感十足呢?
#美食林
2017-04-27发布拍摄于2017-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