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onymous
0
0
0
浅聊一下吧
说点什么...
发送
快捷回复:
下次请写实一点
1/250
黔南
『星の.旅途』黔南环走,乡情浓纯梦里老家...

贵山贵绿贵幽水、乡情浓纯梦里老家...
“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高山见苗,半山探瑶,侗族卧山槽...”
贵州,这个中国里唯一没有平原的省份,自古让大山隔断了外来文明的过多流入,也让大山中的乡乡寨寨都得以保持着原本的生活状态。最终与西藏一并被列为亚洲仅有的两个“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最佳旅游胜地,也是联合国世界乡土文化保护基金会确认为18个“人与自然保护圈”的其中一员。
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族源不一,来自四方。其中有远古被中原强族赶下的苗家侗家,也有早年顺溪河而上的水族,有明王朝在此屯兵驻守的遗民,也有非常时间奔赴过来的下江人。多彩贵州便是是对这个具有民韵悠厚之省的美誉...
虽外界对黔地的好评各式各样,但或许偏爱高原边陲的我更加钟情于游走疆藏两地。自从在国内溜达了一圈之后才发觉原来贵州这个原生态大省被我彻彻底底的遗忘了。作为旅人,如宝视宝的原则让我自然不能错过这个地方,所以匆匆计划了这个行程,且在地图上的黔东南与西南间画了一个圈圈绕了环线游摄下来,也算是为自己在中国的版图里又填补了一个空白印记...
这篇文章会以分段的形式,记录这一路的行行摄摄,希望能给有缘的您,带来一些观感...
.
篇外碎碎念:
上一次来蜂窝写篇旅文,幸得蜂首 + 缘得一名蜂首驴友结伴走了30天的环法自驾,圆满兼意犹未尽;
这一次我又来寻觅能经常走长线的旅人,如果您也喜欢且能走20天+的长线漫游行摄,请大胆的私信我吧, 摄影师 + 保镖 + 司机 + 路线规划师 = 星宇 的我就摆在您眼前!别错过这段偶然的驴缘哟...
关于黔南环线
对于贵州,最出名莫过于黔东南各式多彩的民俗风情还有黔西南的一些大自然景观,这两个区域都是旅人比较熟知,也是比较大众化的旅行之地。但要把这两部分在有限的时间里融合在一起,特别是黔东南这一块小乡小寨非常多,一些乡寨发展到今天也特别的商业化,如何规划出一条不走回头路,又可以稍微品味下黔西南与东南各个精华游点的绝妙环线确实需要一番思考与取舍。现在我在地图上标记和整理了一下后与大家分享,希望对大家以后去贵州深度游会有些小帮助...
这条黔南环线总共耗费22天,从贵阳集合出发,先后沿着蓝色线路的标记行走。贵州的都是山区地形,虽然目前全省很多基本道路都修筑完毕,但山区路还是相对较平原危险。特别在有限的时间里玩一个跨度这么大的地方,而且还想玩得比较清闲加之慢慢细品,最好的方式莫过于全程包车节约路途时间,去的朋友也不妨可以借鉴下。下面是这趟旅途的游走线路:
揭阳 → 贵阳 → 南花、季刀、青蔓 → 郎德上寨 → 大塘乡新桥苗寨 → 雷公山(响水岩) → 西江千户苗寨 → 镇远(舞阳河) → 三门塘 → 隆里古城 →黎平高屯天生桥(世界上最长最大的天生桥) → 肇兴(唐安)→地坪风雨桥 → 从江(小黄、高增) → 芭沙 → 加榜梯田 → 增冲 → 三宝侗寨 → 宰荡、大利 → 三都 → 茂兰 → 荔波(大小七孔) →独山县 → 平塘县 → 惠水 → 紫云(中洞苗寨) → 贞丰县(双乳峰) → 兴义(马岭河大峡谷、万峰林) → 织金县(织金洞) → 镇宁(黄果树瀑布) → 贵阳 → 揭阳
关于星宇
我叫星宇,一个普普通通热爱着行走的80后旅人,喜欢追逐光影,陶醉于自然无暇的美....
渴望像雄鹰一样翱翔,所以拼命锻炼自己的翅膀---坚持了10几年的健身;
渴望在有生之年好好的看看这个世界,所以把驴行,当做自己一辈子的情人!! 续健身外,给自己的生活增添另外一份爱好。毅然的扛起了自己的背包,端上自己的单反,去感受自然的怀抱!
而我只是个贪婪的匆匆过客,渴望在短暂的时间内抓到一切希望记忆的东西。
驴走有毒,漫步云端之路,一边走,一边拍,把思绪掏空,把感觉放飞,享受这份独特的宁静与自由...
按下快门,不让时间溜走,待到时光老去的时候,可以回头望望,望望自己曾经点滴记录的过往、青春还有美好,活得相对有故事...
如果有缘,真心希望能在8264这个好地方,交到点志同道合的兄弟,彼此搀扶着、支撑着、鼓励着和学习着,为了心中的那个点滴梦想...
写帖的初衷:觅寻经常走长线的志同道合...
目前自己的旅行有了瓶颈,特别最近感觉缺路线,缺灵感,缺伙伴。希望蚂蜂窝能让我寻找到真正意义上的志同道合,一起行走和好好的看看这个世界,因为我已经把自己未来的时光与梦想,定义成在路上..
尤记得以前腾讯博客还在的时候,我是最早一个靠着写旅博混上腾讯空间认证的博主。后来因为博客解散后就没怎么用心去敲打码字。去年有幸在蚂蜂窝参试写了一篇旅文并获得蜂首,这篇文章也让我结识了另一个蜂首同学。正是因为蚂蜂窝让我们有幸结缘,才使得今年7月份有了彼此结伴自驾环行30天的法国之旅,圆满且意犹未尽...
我很感激这场在蚂蜂窝结识的缘分,也很感谢蚂蜂窝。更希望能再借一文多多认识点喜欢走长线的朋友。如果电脑前或者手机前的您有缘路过此帖,如果您喜欢走长线,喜欢慢调的感受旅途的行行摄摄。那么请大胆的私信我吧!又或者可以到我的蜂窝小屋,看看我未来的结伴招募是否合适。
如果您觉得与我有缘,且也喜欢走长线行行摄摄,年龄又不会相差甚远,请给彼此一个机会认识下。
或许有一天我们就会在某一段路上,对笑美景之中...过往,珍惜每一个在路途中并肩的友人;未来,谁又会与我续对美景,笑谈言欢?平常心、感恩生活并期待着未知路途的美好...
请记住我,一名只走长线的摄影伪驴:星宇
关于个人贵州之行的感悟点滴
前言
挑选一个夏季来到贵州避暑是个不错的选择,但这片天空在这个季节中的晴天只是偶然,所以注定将会是一趟充满阴雨凉爽的行程。六月的黔东南,一路阴雨不断,在光影的暗调里行走于大山之中那些与世隔绝的各式小乡小寨,品品丰水溪流,走走青苔小路,在雨中品味湿润,别有一番滋味。
用二十多天晃悠贵州的东南与西南,我已经是比其他旅人配置了更多的时间,但毕竟这个千百年来大山里的世界怎可用所谓的天来衡量?无法完全的深度与体会,走马观花永远只是旅人的配头菜,无法更改。很多时候品味人文比品味风景来得更加耗费时间,如果没有用相对宽裕的行走安排,我想对贵州这样的一个人文大省的体会会变得非常肤浅。
这这一路走了太多太多的人文故里,苗侗瑶水彝布依土家等等等...想都想不清,太多人文交汇也让自己一时间混淆了很多民族习惯,闹了些笑话,但这一场走马观花的行程还是颇有收获。这篇文章中有一些简单的民俗人文,也有风光行摄的调调,希望能与有缘的您分享下贵州的山水洞川,感受我镜头里的贵州大山宝地...
.
这里没有藏区的荒芜
没有疆域的无边辽阔
也没有川区的醉美
更没像云南般被人热捧
一个没有平原的地方
十万大山里却自古载歌载舞
这便是多彩的贵州
一份秀雅兼一份灵气
之所以描绘她秀雅
是因为在山区间游走
很少感受到震撼凌锐的阔景
往往是会被一些不经意的小调迷住
就像小家碧玉一般
无需艳抹依旧清淡素雅
....
之所觉得她富有灵气
是因为大山间处处原始宜人
每一口呼吸都醉人脾肺
无时不感受到生命比比临伴
黔水悠悠润遍群山
轻雾袅袅彷如仙境
....
秀,无需大色便可清雅
灵,青山鸟鸣宜人养性
且秀且灵相互相成
汇成一块人间难寻宝地
这就是我对黔南最大的感触
也是对她的一种自我见解
....
星宇的黔南环线之旅
正文
号称十万大山所包裹着的省会
自然是没有一处平地
大山中孕育了无数“宝藏”
其中亿万年的溶洞便是黔地的奇景
脚踏着这些承载着岁月力量的洞穴
地下的世界犹如外星险域的奇特
无不让旅人深感大赞
....
天无三日晴的多雨气候
让水也变为贵州的另一道佳颜
山区各种大小唯美瀑布
往往顺着溪流河道便可找寻
而多少潭中碧玉更是安静错落其间
等待着有缘的旅人去挖掘探访
如果您是爱水之人怎可错过
挑选一个初夏泛雨的季节
带上一双大拖鞋尽情乐呵去吧
....
贵州虽有繁多奇色或者悠美风貌
不过看过太多太多的绝世大景
让这里的山水秀气还不足撩动我心扉
但这个号称人与自然最为和谐的地方
并不是那么单纯的草草简单
绝对有他方无法替代的独到吸引
让这一路的我也颇有另一番收获与感触
....
走在僻壤的田园之间
微风送来草香
耳间回荡虫音
零散的木屋安置其中
一幅安静祥和的画卷便油然而生
时光仿佛退到昔日童年
回忆起曾没四处钢筋水泥
整日泥巴散野的日子
....
山区自古隔断了外界的联系
让这里保留着相对的原始
也让这里的乡情变得尤为浓厚
一句句老乡就能让村民撇开陌生
热情微笑的与你畅聊四方
比起大城市里周围的冷漠气氛
大山里更是让人觉得心安
....
多彩的民俗是这里杂烩的璀璨
苗绣银装齐飞舞
侗寨大歌远流长
每一个乡间小寨都有它特有的服饰
都有其各自的传说
来到这方故土如不细品人文
确是身在贵地而不知黔味
....
我热爱这片土地
一股及其单纯的喜欢
在这里找回了好多年幼时的情怀
古朴简陋的小屋
清装素颜的邻家女子
还有一个让自己难以忘怀却已故逝去
脸带慈祥百般疼爱着我的好奶奶
一趟旅途重温了那么多美好的感觉
乡色浓郁的贵黔大地
果然就是我梦里曾经的老家
....
驱车游走几千公里
自己设计而走的黔南环线
可谓是一次创新的不凡之旅
备足了二十二天的时间
才让这一趟得以有了漫游的资本
...
这一路走足了黔东南的精华
试图品够不一样的民俗
....
这一路游离寨间
处处感受不一样的文化
....
这一路游离寨间
处处感受不一样的文化
....
这一路见惯原始贫苦
又在他人的生活中感悟自己的生活
....
来过古韵风雨桥
感慨曲中的描绘
....
到过江边镇远古镇
嗅到了淡季里的休闲
....
走过多少无名山川
在流水间细叹昨日风华
....
路过他人祖辈流传的故居
在乡间石路与原住民轻声笑谈
....
不知穿过多少密林
在陌地里大赞自然的鬼斧神工
....
看过多少奇景
在心中默默流淌
....
偶尔坐落幽地静思..
偶尔嬉戏山间..
偶尔自寻欢趣..
偶尔觅摄良景..
偶尔疯癫..
偶尔恶搞..
多少的偶尔汇聚组成了这趟旅程
同时也完整了这一趟旅程
但究竟真是偶尔或者只是注定
接下来便慢慢开始细说黔南见闻
也又是一次让自己难忘的故事
属于星宇的夏之物语
....
关于这次黔南环线的队伍
“世界很大,大到有些人一转身就永远也不会再见;旅途很远,远到让人经历着无数的分分合合。能在这么大的世界里相遇,那便是缘,无论长短,都该惜之....”
这次匆匆忙忙的行程从招募到出发仅仅用了一个半月的仓促时间,行程全程两男两女共四人,其中有两个是以前一起旅行过的朋友,一位是缘分招募的大哥。厌倦了当旅途“妇科主任”的我,这一次决定一定要邀约到一个男生相随,结果一股脑的较劲所谓的“男女平衡”概念,让我不得已只好带上了一位60后的大哥组成这次的队伍,却把年龄代沟这一常见问题抛诸脑后!最后本该是四人搭配的队伍却因为思想概念方式不一致,玩成了只有三人的默契,哎....
当初一路抱怨云雨不断的我们,后来却因为贵州7、8月的洪涝而感慨去对了时间,要验证一段旅途是否还算不错,看来还是需得时间来做决定。这个天无三日晴的地方,既然想玩玩水看看瀑,面对些得失感受些阴暗的多云,非常公平。现在再来回想起黔南环线与你们的点点滴滴,虽间隔太多时间让自己糊掉某些印象片段,但随着图片的整理,还是会时不时引自己傻傻的呆笑.......
一队小小三人组合的故事,接下来就随我一起慢慢回忆慢慢再走一段贵州的云雨润色旅程,感受那一月三个傻叉闹腾的故事 ....
天南地北的缘分~
人间六月天黔地多云雨
却有这么一群人
特意来感受多水多瀑的贵州
找找传说的仙灵故事
还有山水清幽的场景
想在这片故土里寻得一份心间清雅
....
游山玩水闯乡荡寨
是我们这月每日的必修课
但即便时间如此充裕
这里多彩民俗的沉淀
足够让漫游者有所应接不暇
品鉴寨中宁静的朴质
感慨乡情浓郁让己倍感舒心
....
原本是四人的平衡组合
因各种原因玩成了只有三人的默契
年龄的代沟有时真不可忽视
这个男少女多的旅行世界里
真的没必要为了强行平衡些什么
而接纳年纪相差太远的朋友
以后要学会尽量顺其自然
....
还好我们三个十分融洽
两姑娘能文能武
一路够能折腾
豁出去陪着疯癫
能与这她们缘这段旅程
真心觉得是路途所得
....
这年头背起行囊的人很多
大家都是怀着各种心境上路
但像我们这种既没什么钱
还要一路玩得非常任性的真心不多
硬要在别人看来古朴和谐的村落
荡漾着不和谐的喧闹
....
绿水柔柔沿河畔
垂柳悠悠任风摇
本该诗情画意的静宁
前一秒还能应景文艺
后一秒就被无厘头
戳到之处丢景败色
....
常年阴雨湿润着贵州大地
无不遍地绿衣
这里美得且绿且生机勃勃
能一同感受幽幽良景
同品淡淡静宁
怎能不感慨缘的偶定
....
对于习惯了钢筋水泥的现代人
这一路我们脚踏山水
尽情呼吸城中难寻的新鲜
抒发对大自然眷恋的情怀
....
这一路我们走过苗乡
看过歌舞升腾的表演
饱尝苗家地道美味
....
这一路我们游过侗寨
看过历旧的鼓楼
听过源远流长的大歌
....
路过无人问津的小村
在特色木构的故居里
享受着没有车水马龙的繁杂
....
到过几个古城
可惜披上了些许商业化
让人感受不到原味
....
雨季的瀑水
是大山之中的亮点
伴随着哗啦轰鸣
犹如银带一泻千里
....
茂兰喀斯特地貌
是黔地的风景宝藏
虽没有西部的凌锐的阔景
却有一股碧色秀雅的感觉
....
而浪漫的风雨桥
也为这片多彩的民俗之地
留下了点点迷人的传说
....
在人间仙境的大小七孔
我们到处奔波
就是为了在阴雨季节里
找到一抹瞬间的微光
....
在格凸河畔的洞穴民居中
领会了生活中不一样的疾苦
把自己有限资源掏出帮助之余
也希望他们早日走出困局
....
如今咱这些城里的年轻人
早被市桧弄得矫情的时候
如不出来多走走
怎知道山中人的清苦
自然也无法从别人的生活中
去感悟自己现有的生活
....
至于贞丰的双乳峰
让人不禁感慨自然界的奇妙
男人平日间爱戏笑的“大咪咪”
在这里顿时变得哑口
看看地平线上的风景又看看她们
一股奸笑的神情
让她们瞬间倍觉猥琐与邪恶
....
从唐安走到了肇兴
是这次旅途最棒的徒步
一路梯田放眼无尽
配上山间云雾缭绕
顿成极佳的乡间桃园
犹如漫游人步在画中卷
看,徒得多荡漾
....
身后的陡坡塘瀑布
就是西游记片尾曲取景地之一
在这个游客数量严重超标的景点里
能摄下与这景致亲密接触的效果
着实让不要脸的我们
偷偷犯了不少的违规
....
最后全亚洲最大的瀑布
所谓的黄果树“破布”
便是我们整个路途最大遗憾
连续多日阴雨的天气
让多留的时间变得没价值
现在看来是丢了天气多了故事
有得有失也挺好
....
黔南环线走了二十来天
几乎都在阴色里度过
虽比其他旅途少摄了些光影
但却因为她们而一路欢颜
旅行往往就是这样
人与景二得其一便是好
所以贵州的行程是幸运的
....
队员们的介绍~
丁大哥
我们喜欢称他“老丁”,老丁是个土生土长的贵州人,喜欢开玩笑但又有些一身的商业味,路上我们还是蛮迁就着他,他也反过来为我们尽了不少事,总体来说和他的相处还算OK....
第一次接触他,一句“贵州是被**遗忘的地方,也是被中国遗忘的地方!” 让我们对他的印象就此归类在比较善于言笑且有些偏激的司机。这一路我们和他吃住一致,算是蛮尊重这个司机师傅。私底下一开始的想法也希望能跟他交个朋友,不止是那种简单的包租关系,可惜在行程末期因为合同上的一些章程他没按实际描写操作让我比较失望。但是总体还好,虽是太过现实的一个人,就当是个缘分吧....
我们的司机“老丁”..
我发觉镜头下的他,还蛮嫩的 ..
他看我喜欢行摄,也特意把单反带出来,一路自娱自乐..
新天(80后女孩,北疆驴友,我的专业挑夫,一号助理兼出纳 )
这姑娘在深圳工作,第一次和她旅行是在北疆花季那年,记得那次我们一路默契配合得十分开心,她也开始叫我师傅,估计是我最早收下的几个徒弟之一吧。后来她因为工作繁忙而一直极少出门,这趟旅途也算是我和她相隔几年后的再次合作....
她是个几乎没脾气的人,无论是性格和长相给人的感觉和我一个驴友叫雨梦的小姑娘很像,包括两人连对摄影的悟性、勤快等等这些细微个性都非常相似。这丫头一路任劳任怨也不会反抗,所以我喜欢欺负她,把脚架和镜头往她身上一丢,我就可以开开心心的轻松摄影了 ,这一次她就是我专业的免费“挑夫”,哈哈....
其实前面是描绘得夸张点,我们俩的个性其实是互补,都喜欢行行摄摄,她对一种事物爱学勤快的执着也让我非常欣赏。贵州之行把她的相机弄得掉进了水塘,后来她又把我的遮光罩踩烂,算是逆缘啊!有来有往互不相欠 ....
想对她说的话:“小徒弟,有缘,再来给我扛脚架吧,继续路上见....”
好脾气的驴友:新天..
田间的闹腾..
世外桃源..
如镜飘渺..
雄鹰(60后大哥)
雄鹰,60后的一个老大哥,现役军人,因为司机老丁喜欢称呼他老张,我们也就跟着顺口。也是一个喜欢行行摄摄的朋友,比较偏向玩景点,特点是每到一个地方都会把自己的脚连同景点记录下来....
或许是因为年龄相差有些距离,也或许是因为性格的关系,一路并没有如期的默契。但既然驴行都是一种缘分,我们能和他相遇自然也是机缘巧合,也要珍惜这段回忆....
60后的军人大哥老张..
那夜的侗族歌戏..
偶尔的恶搞..
行摄影色..
叶子(80后,本次旅途我的智能快门师兼半个徒弟,队伍出纳):
叶子是以前去雪乡时候的驴友,也是好多年没见了。一幅汉子性格,给人很可靠的感觉,脸大,所以有“大脸猫”的美誉!每一次旅途能和这些之前驴过的朋友重逢,也是一大幸事。人与人很微妙,因为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与自己再旅行多一次。叶子算是一个比较认可的驴友....
常年在大城市里的职场打拼的她,给人一幅职业女强人的感觉。虽然我总嬉笑她一定是在“东莞”工作 ,但这丫头必定是矢口否认!既然是职业女性,我把队伍的出纳职位交给她来打理自然也是得心应手,自从上次得知她去新疆骑马摔断手臂以后就再也没见过她出来驴了,这次也算是她的复出之旅吧....
想对她说的话:“大头大头,下雨不用愁,人家有伞,你有大头!有缘再见....”
“大脸猫”叶子同学..
绿景衬红..
看我的双龙出洞 ..
地底光魅..
桃花源地..
佛如青涩..
三个傻叉的黔南之旅..
旅途可以因景而美妙
也可以因人而精彩
说实话这一路天气不太好
几乎不会多给一丝光影
更谈不上能有什么好片
而恰恰是因没得怎么拍的缘故
才会把注意力放在彼此的自娱自乐上
....
还好有这两个大头姑娘
一个给我扛脚架背镜头
一个帮我做智能快门辅助
不然这趟绝计无聊
一直嬉嬉闹闹的过着行程里的日子
配合与默契也就慢慢培养起来
....
偶尔遇到一些美妙的地方
把她们连景摄入其中
便是一道有故事的风景线
陪着我这趟走来
挺辛苦、挺折腾、挺累
但每一次追到好的景致与微光
都会让大家感到付出的值得
....
大山千百年来的封闭
滋生了许多土生土长的生活模式
山间各种民族与民俗蕴育多彩
来到这里我们才深有体会
看山里人的简单过山里的节奏
汇同山水整合在一起
去寻得一丝梦里老家的味道
....
这一趟黔南环线旅途
有彼此相伴、支持、嬉闹真好
有时候世界挺小
小到我们总有机会重逢
但有时候世界也很大
大到一个人转身就消失在人海
我会把咱们的故事
深深的埋在自己的空间里
任岁月变迁也要留住这过往的美好
友人们,愿你们岁月珍重
....
驴友篇的描述 终
【黔南环走记摄第一章】贵阳、南花郎德、雷公山、西江苗寨...
“高山苗,形容了这个在十万大山里的独特民族,善良、勤劳、好客、朴质...”
挑选一个夏季来到贵州避暑是个不错的选择,但这片天空在这个季节中的晴天只是偶然,所以注定将会是一趟充满阴雨凉爽的行程。物价横飞的“贵”阳;保留得较为原始的南花、郎德苗寨;阴雾绵绵,伸手不见五指的雷公山;早已商业化,歌舞生廷的西江千户苗寨,作为五篇黔南风光帖的第一篇开篇帖,这些景点将会以走马观花的形式一一收录在了本篇的片子中,随着漫游的心态逐个去感受...
温馨提示:贵州多雨,出门记得带齐装备。另外苗家人好客,以酒为礼,去到偏远的乡寨切记别冲好汉,否则只能一醉方休咯 ...
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
在没有来到贵州前
这句话便是我对黔地最初的印象
作为贵州风光帖的开篇
虽暂无法慢挖细嚼的深度剖析
但会在此刻开始以纯景的角度
走进黔游的步调
....
十万大山中包裹着无数的故事
这里经济落后生活贫困
但浓郁醇厚的乡情
还有各族多彩的民俗
是这里宝贵的财富
也是人与自然间最和谐的体现
....
贵山贵绿贵幽水
虽没有藏疆的辽阔场景
但绝对是最富有生命力的地方
青山密林鸟语缭绕
溪水哗啦依旁而流
走到哪里都有这番感受
....
很多闺中美景巧藏大山之中
因为黔地山路湿滑难行
也相对保存得较为原生态
所以这里本身也是户外者的天堂
穿梭在这里的山山河河
新奇的景物总会让你有意外收获
....
当身处一些近乎与世隔绝的乡落
摄到村中老者那平静的颜貌
视乎是在对路人诉说
其大半生简简单单的朴质
或许对比大城市如今变相的喧嚣
他们这样的生活反而更让人觉得真实
....
苗家人特有的红花装扮
配上农活归来不修饰的步态
炊烟袅袅的僻乡构图
有一种进入古代的错觉
仿佛世间真有时光隧道
把人带入了一道过去的乡情
....
一路无意的行行走走之间
总会被一些小场景吸引
到处都是淡淡的简单美
就算是不喜欢行摄的人来到这里
也可以享受多一份自然的新鲜
这便是贵州的特点
....
这块集自然与人文的宝地
并不是可以用三言两语的畅叙
况且自身也不是一个善文之人
只能用这些杂疏的图片
稍微的把行迹拼凑
骤乱的与过客分享
....
孤灯残影..
云之颜..
微光捕景..
盼..
苔色石雕..
乡味..
虚焦斑斓..
望..
乡色简调..
乡色简调..
古朴石梯..
飘零..
苗家画卷..
山中的民族..
贵阳
贵阳,简称“筑”,别称“林城”。贵州省省会。贵阳生态环境良好,森林围城,因位于境内贵山之南而得名,已有400多年历史,是中国避暑休闲之都。地如其名,关键词就是一个“贵”字。贵州虽是我国老牌的贫困省,但贵阳的吃饭、住宿和其他价格均可媲美一线城市....
贵阳有句老话叫:“爽爽贵阳,避暑的胜地,塞车的天堂!” 前者是赞美贵阳浓夏而不热,长年保持气候清爽,后者则是贵阳老百姓对城市规划发展的一种抱怨。确实,来到贵阳您会发觉这里的确是避暑的天堂,绿化好自然也就空气好,但贵阳的堵车状况是完全可以与京城相提并论的,特别是在上下班高峰期,足够磨练您的性子 ....
在贵阳里走了两个地方,也算是城市的两个地标,一个是南明河畔的甲秀楼,另外一个就是昔日老东门的文昌阁。甲秀楼是一座约20米高的塔形木楼,有三层三檐,造型华丽秀美。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景点免费但景致一般,至于夜景还不错,称得上是一块城中休闲去处。至于文昌阁虽号称三层三檐九角不等边攒尖顶结构是中国古建筑中的独一无二,但整体感觉就比甲秀楼更没看头,唯一不错就是可以爬上高地去观摩现代贵阳城间视角....
至于贵阳的吃,尝了个留一手烤鱼,嘿嘿~酸+辣+咸!!特别是放盐都不用钱的,反正我是吃不惯了....
城中广景..
贵阳雨后的机场犹如天空之镜..
甲秀楼..
随摄竖构..
主楼近景..
牌坊雕塑..
超广视角..
石龙戏珠..
这垂钓者的铜像不知驻此几何..
古朴与现代..
夜色迷离..
城中甲秀..
文昌阁..
阁楼广摄..
三层三檐九角不等边攒尖顶结构..
城墙顶的放筝人..
所谓的留一手烤鱼,辣、酸、盐不用钱! ..
南花苗寨与郎德上寨
南花苗寨位于贵州凯里市三棵树镇,地处美丽的巴拉河畔。村寨依山而建,吊脚楼层层叠叠,鳞次栉比,掩映在苍翠茂密的林木之中。
南花村是一个依山傍水、民族风情浓郁的苗族村寨。苗寨的女子多穿长裙,被称作"长裙苗"。因为交通方便距离凯里比较近,来到这里比较方便,但好在开发度不太高,寨子逛下来也不需要花很长时间,是第一个值得推荐前来的一个苗寨。在这里最让我好奇和难以忘怀的是苗家女子头顶上的那朵大红花....
郎德上寨距雷山县城北17公里,是州内最早对外开放和最著名的苗寨之一。虽是最早开发,但政府的保护措施让这里比起西江而言还是相对比较原始和保真。郎德上寨有三座寨门,青瓦吊脚木楼疏密有致地建筑在近山麓处的山坳斜坡上,木楼建成悬山顶屋面,曲径回廊。多数木楼为清代建筑,五条花街通向寨中,寨中有大小两个鹅卵石铺就的公共娱乐场所——芦笙场。有一个小型苗族文化博物馆和一个清代苗族起义将领故居。特别要备注的是北京奥运会的圣火也是在这里传递过的....
至于季刀、青蔓两寨就只是路过留观,没细细闲逛,这里就不多介绍....
南花苗寨..
芦笙场..
寨中孩童..
炊烟袅袅..
抓拍一瞬..
尽情卖萌 ..
寨里一角..
棒棒冰,曾经孩时的零食..
季刀苗寨..
郎德上寨..
农务..
苗女的传统红花装扮..
村道石路..
乡味浓郁..
又是卖萌的小可爱 ..
苗家典型的木构房..
探视..
名为挑,一种当地特色的扁担..
对望..
凌乱..
贵州特色:酸汤鱼..
大塘乡新桥苗寨
新桥苗寨是雷山县大塘乡政府所在地,寨中央的 “踩鼓坪”是节日踩鼓跳芦笙的地方,在这里最出名的是苗族的短裙服饰,和水上粮仓了。所以这里被称为 “短裙苗”,可惜现在基本上看不到穿短裙的人了,那怕穿了短裙也会在里面穿一条长长的黑裤。听别人解释水上粮仓的含义是以前为了防老鼠偷吃粮食,就把粮食放在水上建的小屋子里,老鼠偷吃不了粮食,人们管它叫水上粮仓。到目前人们还习惯把粮食放在水上粮仓里....
广摄下的新桥苗寨..
地道的短裙苗..
靠山林立..
当地的老者..
独特的服饰..
水上粮仓..
幽光一景..
幽光一景..
成双戏水..
乡落闲拍..
昔日智慧的产物沿用至今..
雷公山与响水岩
雷公山位于贵州省黔东南洲东南部,海拔2178.8米,主峰距雷山县城28公里。本身巍峨挺拨,雄伟壮观,特别是在红、白、紫玉兰、杜鹃盛开的时节,美不胜收,可惜我们来的不是这个季节,无法领略。看别人的摄影图,这里主峰观日出日落,云吞雾绕,如诗如画,不过我们算是非常倒霉了,来到这里确实云雾缭绕,就是缭绕得过头了,什么都看不到 ....
响水岩景区位于雷公山内,游客几乎是没有,犹如宁静的世外桃源。在这里可以欣赏响水岩五级瀑布,不过这里的石板路因为常年湿润的缘故早已长满青苔,走起来要非常小心,我在这里也差点摔了几跤...
别样的雷公山顶..
云雾过度缭绕..
响水岩瀑布..
银珠点点..
青苔覆盖,这里的游道时常会滑倒游客..
雨季是欣赏瀑布的好时节,可惜这个季节时常阴雨无光..
黔地色彩,离不开山与水的交合..
西江千户苗寨
西江位于凯里东南,从雷山路口折向东北,是凯里周围规模最大的苗寨,约有1000多户人家,故称"千户苗寨"。寨子周围群山环抱、重峦叠嶂,这里的房屋大多是木吊脚楼,都是用枫木搭成,依山势向两边展开。如能在黄昏前到达,就可看到那一片庞大的寨子炊烟袅袅升起的壮观景象了....
这里每到夜晚各家灯火通红,远远望去十分壮观,一直都是旅摄者非常偏爱的一道菜。观景台虽然地处偏高,但并不是拍摄夜景最佳的角度,最佳的角度是观景台下方的一户可以用餐的人家,门口写着进门拍摄收取10元的地方,可惜我们去的时候主人家早已休息不让进了。至于我们住的阿旺苗家(淡季观景房150元)夜晚也是一个观景不错的地方....
西江的下半段现在已经基本商业化,但是上半段还是维持着原始与朴质的感觉。有时间的朋友一定要去爬爬那两座山头,走到上面漫游您会品味到一个不一样的西江,跟下面那个商业喧闹的西江完全是两码事,两个世界!
千户苗寨的正大门,非常气派..
号称最大的苗寨..
如今的寨子早已发展起来,对岸民宿林立..
如今的寨子早已发展起来,对岸民宿林立..苗寨的简介..天天歌舞升腾..天伦之乐..寨顶一角..节庆祭物..不该的年纪,依旧辛劳..如今的西江苗寨,宁静只是摄影人眼中的片刻..寨下早已商业,毫无感觉..寨上的古朴与原始..顶上的幽宁与寨下的喧闹,已然形成两种世界..苗家干活皆为女性..较小的身躯反而让她们不合理的成为劳动的主力军,家庭地位不高..而男人们反而悠哉日子,不太理务生活..盼,是一种当地孩童的心态..由于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寨中的留守儿童与老人变成一种特有的当地社会景象..“伪”小白狐..这里的苗家顶饰显然简化不少,不再是大大的一朵红花 ..夜景最佳的拍摄点并不是观景台这里,而是在下面一点的阳台..从新换个角度..夜色下的花桥..暗色光绘..简色乡调..黔林山水..
苗寨的简介..
天天歌舞升腾..
天伦之乐..寨顶一角..节庆祭物..不该的年纪,依旧辛劳..如今的西江苗寨,宁静只是摄影人眼中的片刻..寨下早已商业,毫无感觉..寨上的古朴与原始..顶上的幽宁与寨下的喧闹,已然形成两种世界..苗家干活皆为女性..较小的身躯反而让她们不合理的成为劳动的主力军,家庭地位不高..而男人们反而悠哉日子,不太理务生活..盼,是一种当地孩童的心态..由于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寨中的留守儿童与老人变成一种特有的当地社会景象..“伪”小白狐..这里的苗家顶饰显然简化不少,不再是大大的一朵红花 ..夜景最佳的拍摄点并不是观景台这里,而是在下面一点的阳台..从新换个角度..夜色下的花桥..暗色光绘..简色乡调..黔林山水..
天伦之乐..
寨顶一角..
节庆祭物..
不该的年纪,依旧辛劳..
如今的西江苗寨,宁静只是摄影人眼中的片刻..
寨下早已商业,毫无感觉..
寨上的古朴与原始..
顶上的幽宁与寨下的喧闹,已然形成两种世界..
苗家干活皆为女性..
较小的身躯反而让她们不合理的成为劳动的主力军,家庭地位不高..
而男人们反而悠哉日子,不太理务生活..
盼,是一种当地孩童的心态..
由于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寨中的留守儿童与老人变成一种特有的当地社会景象..
“伪”小白狐..
这里的苗家顶饰显然简化不少,不再是大大的一朵红花 ..
夜景最佳的拍摄点并不是观景台这里,而是在下面一点的阳台..
夜色下的花桥..
暗色光绘..
简色乡调..
黔林山水..
粗陋简调的木房子
结满青苔的乡间小路
鸡鸭啼声间近渐远
小孩嬉嬉闹闹到处奔走
看不到城市高楼的宏伟贵气
也感受不到水泥墙的束缚
....
在这里人和自然一切变得尤为简单
没了现代气息的商业运作
农耕粗活成为了这里的主流
比起城中灯火霓虹幻炫
村落早耕晚归的作息节奏
反而让人意识到些生活的真谛
....
穿梭于苗乡侗寨之间
不会有很多大场景让你饱感震撼
放慢平时的快调节奏
沿着土石路慢行
每一处幽光角落
都是一种美,淡淡的~
....
正因为走到哪里都不会有车鸣耳乱
反而让人一路倍感舒心
简单、朴实而又富含生活基础真实
之前是为看贵州的山水而来
最后却被浓郁乡色感染
只遗落温情视觉点点滴滴
如果你在城间呆得太久太久
有空请来这里感受生活的别样一番
或许这里会让你找到久别的心安
....
第一章终
【黔南环走记摄第二章】镇远、隆里、高屯天生桥、肇兴...
“世外桃源,本该是人性假想的无争之地,却在这里让旅人寻到一丝微微贴切的范畴...”
六月的黔东南,一路阴雨不断,在光影的暗调里行走于大山之中那些与世隔绝的各式小乡小寨,品品丰水溪流,走走青苔小路,在雨中品味湿润,别有一番滋味。商业味犹浓的镇远老镇与舞阳河;清水江边的北侗第一寨:三门塘;古时汉人的边关军事古镇:隆里古城;世界上最大的天然石拱桥:高屯天生桥;还有被誉为侗寨中“鼓楼之乡”的肇兴和最让旅人感到心安舒服的堂安侗寨。作为第二篇黔地游走风光帖,这些将会逐一以走马观花的形式收录在了本篇的片子中,带给有缘者去慢慢感受...
温馨提示:来到少数民族的小乡小落切记入乡随俗,尽量别以城里人自居,多微笑,对任何人抱以真诚与尊重。这里的人们朴质善良,一句句“老乡”便能换回别人热心的帮忙...
孔尚任所描绘的世外桃源
是人间生活理想境界的代名词
这个词汇始触于曾经课文的某篇
经过如今社会不同类人的过滤
对这个词汇又有了各自的理解
和不同别样的解释
....
对自己个人感触而言
世外故地无需过于现代
或是与钢筋水泥无关
没有车水马龙的嘈杂
它是一种简朴的生活方式
却四处富含生命力的地方
....
它不能像西藏一样空有精神领域
也不能像新疆一样各式地貌混编
必须拥有富饶丰润的环境与气候
到处生机勃勃适合人类居住
又不会太过于商业而致人情冷漠
让人与自然做到最为和谐
....
被大山所阻隔其中的黔地
历史与地域的因素让这里尤为特别
虽被地貌制约了经济
但却得以保留了祖辈们的传统
许多原始部落乡寨错落期间
过着一种被世俗遗忘的清宁
....
多彩的族群文化
是这里人文遗产的标志
多变的服饰各有特点
各族的习俗更是繁多难了
就算有心耳闻目染
也会因应接不暇而变得混乱
....
每当走到一处幽静角落
不会有任何华贵
相反都是简朴杂乱
但乱起来又不见得脱离生活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不复杂
是一种能让人享受的简单
....
就是这样的一种生活方式
加上它地处容易被人遗忘的特质
贴切我对世外桃源理解的范畴
所以更让自己觉得心喜
喜欢这片大地里的山山水水
喜欢它充满绿颜的生命力
喜欢它给人的一份心安的感觉
一股浓郁淳朴梦里老家的味道
....
倒色人间..
与水结缘的地方..
微光..
灯斓古城..
纯稚童真..
鬼斧的地貌..
老家..
生活在这里便是一种简单..
河畔小城..
习俗的聚宴..
暗摄寨景..
星宇,一个为梦想活着的“伪”旅人
旅行对我来说,就是要完全扔下世俗的面具,在短暂的时间里尽情的放纵尽情的自我,所以旅途中的我是一个不会拘谨的人,也不懂的什么叫做内敛。时常用不要脸来形容我的旅途,确实是这样,因为实在是不喜欢死死板板的节奏,也不喜欢平时要在人前人后压抑着的伪装。旅途的美景我要,旅途的美食我要,旅途的心情我更要!!如果有一天您在路途中偶遇这么一个不要脸的坏蛋,请您一定要相信,那才是真正的星宇....
任何爱好跟商业金钱挂钩都会让让自己失去了梦开始的初衷,钱可以从其他地方赚,但梦一定要保持单纯,这也是我一直给自己敲的警钟:一切,不忘初心...
希望能以此文交友,认识更多的缘驴,走更远的路,看更多的风景,编织更多的故事...
2016-11-23发布拍摄于2018-01-30
暂无评论
抢个沙发,给作者一点鼓励~
打开携程App,查看更多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