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携程App,查看高清大图
杭州
如果浙样·戏剧乐园
漫谈西溪十八坞,难怪让宋高宗念念不忘!
历史上的西溪,指西溪古荡至留下两岸的地带。两山夹一谷,被称作坞。而西溪十八坞,山林蔚秀,连接了西湖和西溪两大景区,也叫沿山十八坞。

880年前,宋高宗赵构在西溪流连忘返,差点在西溪建都,一句“西溪且留下”成为最好的宣传语。赵构还兴建了一条"西溪辇道",至洞霄宫祭天祈福,也就是如今的西溪路。

明末释大善感慨辇道沿路的风景,诗曰“是坞有泉皆到水,沿山无处不栽梅。春深一路红尘起,尽说看花车马回。”

十八坞多以村落中的家族姓氏而名,如王家坞、马家坞、蒋家坞、蔡坞、唐家坞;有些则因地域建筑而名,如庙坞 、花牌坞、石人坞等;有些因景致而名,如花坞和桃源坞。

每一坞都有各自的精彩。十八坞之首便是蔡坞,介于将军山和美女山之间,自古乃兵家之地。清军入驻杭州后,该山坞因地势开阔,便成了八旗驻防营的演炮场。

桃源坞坞口,有一口米芾题额的大方井,大司寇洪钟补书“方井桃源岭”。1661年,著名传教士卫匡国葬于桃源坞坞口。

庙坞,因地处西山的东岳庙而得名。庙坞位于东岳庙和法华寺必经之路,而西山东岳庙是杭城五座东岳庙里历史最悠久的一座,法华山因晋法华僧灵迹而得名。

花坞原名“法华坞”,一条流香溪从花坞深处曲折而出,比九溪十八涧幽,比云栖竹径秀,一年四季繁花似锦,郁达夫还专门写文打call。

西穆坞,与东穆坞以及花牌坞,古称“穆坞”,因坞口有安乐山天然间隔而得名。

西穆坞旧时有永兴寺,济公曾在此修行。 东穆坞是西溪十八坞中最大的茶村,村口曾建有一座华丽的“花牌楼”,是明嘉靖年间官员洪钟的墓道入口处,洪墓所在的山坞,也随之叫“花牌坞”。

石人坞坞口有一座杨家牌楼,坞深处有小路通石人岭,从岭东可到龙门山、北高峰。从前西溪居民都是走石人岭去天竺烧香,故这条道也称“三香古道”。丁氏家祠风木庵也在石人坞口,丁丙兄弟曾在此展开轰轰烈烈的《四库全书》的抢救行动。

马家坞,地处状元峰下,自古便是交通繁忙之地,因风光秀丽而著名。如今因观景平台而出圈,是去财神庙的不二。

龙驹坞,因宋高宗巡幸西溪而得名。龙隐山秀峰耸峙,将山坞隔为大、小龙驹坞。坞西龙隐山麓有高宗曾下榻的龙隐庵。

直落坞坞口有南宋古井金鱼井,传说是宋高宗赴洞霄宫途中观赏金鱼处。还有三间金鱼井亭,“跨辇道而翼然”。

桐坞分里、外两坞。里桐坞在民国时期,茶市交易繁盛,曾有“小上海”之称,如今有许多艺术家工作室,植觉小院便在此地。
#小众发现社 #周边游安心好去处 #捕捉城市人文 #带着萌娃去旅行#城市人文手记
4天前2022-03-28
8
打开携程App,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