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等(3)
鳌太的江湖,过眼云烟(更新完毕)
鳌太的江湖,过眼云烟
无数次想象着登上拔仙台的情景,当我们真正站在这里时。我们震撼了,我们平静了,我们淡然了,望着满眼的云海。经过了5天风雹雪雨的洗礼,我们终于站在这里了,看云卷云舒,一起都是过眼云烟。
这么辛苦到底是不是值得?登上拔仙台时候,发现原来立者的石碑倒了,而且底部裂开了一大块。我们、苏木、大熊、马刺四个人合全力把石碑重新立起,底部做了加固,每人亲吻了一下石碑,上面放了4块小石头。每个走或者没走完鳌太的人都有不通的理解,我想这就是我们的答案。。。。。。
鳌山--太白两山之间的直线距离为46公里,穿越行程在100公里左右。鳌太穿越是陕西户外乃至全国的顶级线路,也是众多驴友向往的圣地。
起点太白县的鳌山:位于秦岭西段宝鸡太白县境内,属于秦岭的主脉。位于秦岭主山脉太白山以西,也叫西太白,是太白山的一部分,海拔最高点3475米,是陕西的第三高峰。穿越路线中间经过第二高峰太白梁,海拔3523米,最后到达太白山第一高峰拔仙台海拔3767米。众多个3400米以上的刃脊乱石构成的山峰连绵百公里。大部分行走在无人区(刃脊横切(40%)+巨石(30%)+跑马梁(高山草甸+石块)30%)。秦岭是横亘于我国中部的一座巨大山脉,我国南北自然地理及气候的分界线。沿途动植物种类非常丰富,石海遗迹遍布,云雾缭绕,气象万千,风云变幻。
2013年夏,端午,鳌山、太白山。各地驴友,纷至沓来。象一个集会,犹如一年一度的华山论剑,江湖各路英雄好汉,一同前往。而在鳌山,全国各地驴友,也风尘仆仆的赶来。
人员六人:
张罗事的:大头
不怕事的:SUMU、大熊、马刺、大漠孤烟-老王、大禹-杨哥(锦州)
sumu:(右二)
圈内好友,户外圈里面有名的热心人,热衷公益,乐于助人。大熊、白天远征回来,每次安排接待都少不了他的身影。每次登山吃不好不算完成。我们这次鳌太训练中,最为刻苦,从行走山野之间足见他对户外的喜爱。
大熊:(左三)
为人低调,及其不张扬。擅长打高尔夫,常参加国内一些赛事。2012年不声不响的用时近三月徒步了新疆、西藏、云南。而一会你又会在高尔夫球场上看见他。初识大熊时候,白色裤、花衬衫、白色前进帽,绝对想不到他在徒步新疆、西藏、云南后那个样子。晒的黝黑、满脸胡子,据说他进布达拉宫2块钱即可,被当作藏族人。
马刺:(左二)
非著名倒爷,双重身份你懂的。体能强悍,你追能追上,但你甩甩不掉。对装备很有研究,本次净水设备、高反的药品等都是出自他之手。从上次大五台山重装拉练之后,户外运气极度好转。
大漠孤烟:(左一)
王哥,年轻时在新疆当过十几年兵,对山有着自己的感情与喜欢,58年生人却有着良好的体魄。喜好喝点小酒,我们背3升水他背4瓶二锅头。
此行一句话很是欣赏:“我这年纪可能就这一次鳌太,要走就走完整的。”
大禹:(右三)
杨哥,杨哥是12年12月份大五台山暴风雪一同经历的兄长,极限的环境中磨练了我们的意志,结下了深厚的情谊。锦州一帮兄弟姐妹们为此行特地送行与迎接。杨哥体能强悍,具备3天完成大鳌太的实力,如果你喜欢哪座山,那山便是你的。
大头:(右一)
我本人,本次活动张罗事的。喜欢多样的运动:登山、徒步、马拉松、越野跑。其他待定。。。
行程计划(5.5天)
塘口--2900营地--导航架--鳌山大梁--药王洞--麦秸岭--水窝子营地--飞机梁--2800营地--金字塔--西塬--太白梁--东塬--万仙阵--雷公庙--东跑马梁--大爷海--拔仙台--文公庙--明星寺--平安寺--羊皮沟 --鹦哥
准备工作
1、 路线:全队6人准备5台gps,4台62s,一个550t。针对鳌台做了2上3下的路线。并收集了绝大部分的地标点。
2、 体能:半年间每周约30公里跑步,参加马拉松、tnf50赛事等。
3、 拉练:逐渐组织了1.5,2.0,重装2.0+的活动。
4、 装备;参考鳌太天气,基本的一周装备。
5、 食品:高热量食品、压缩食品,以及维生素类。
6、 药品:除了常规药品,又准备了地塞米松、蛇药等药品。
我们的队伍为多年的好友,近几年一起登山、跑步。在年初定下鳌太的目标,经历了半年的准备工作后,在6.8日,踏上了北京-宝鸡的火车。
感谢苏木、大熊、马刺、老王、杨哥一路相互协助、共同坚持度过风雨。
感谢大熊背负沉重的单反相机,本游记大部分照片都来自这台机器。
感谢郑总赞助全队的k2-summit给高端徒步袜子,一周的重装徒步袜子表现十分给力!
6月9日,第一天,阵雨转晴。
我们一行6人坐了一夜的火车,6.9日早上8点到达宝鸡。
临行前关注天气,预告9-15日有个好的天气窗口,可到宝鸡就开始下起雨,看来天气真是变化无常。宝鸡火车站门口包车前往太白县塘口秀才家。
大约11点左右,我们到达塘口,秀才家是很多人走鳌太的第一站。我们也不例外,从3月份开始,经常电话、qq咨询秀才事项,秀才人相当好。进入塘口,加油站拐进去第一家便是秀才家。
秀才为我们准备了午饭,我们几人最后检查了装备,一顿紧张收拾。一点钟,坐上了秀才家拉风的拖拉机前往塘口进山。
1:30,下了拖拉机,开始了端午鳌太的第一步。
下了一天的雨,此时的登山路变的十分泥泞湿滑,高度也从1600开始不断累计爬升,雨不是很大。伴着微风,走在山间还是比较惬意。因为雨水关系,路途中多次需要过小溪,水不十分深,小心谨慎即可通过。
大月下午4点,我们到达了垭口处,此时已无溪水,天气也放晴。休息一阵继续赶路。
下午7点,全队到达2900营地,天南海北的来了多只队伍,有北京的队伍、东北、上海、广东。大家好不热闹。此处见到了之前相约一次鳌太的来自安徽阜阳的朋友天涯,之前早我一天到达宝鸡。在2900营地等我一天,后面的5天我们大部分时间都是一路行进。
第一天的感觉是轻松的,太阳落山前一瞥阳光投射到营地旁边的树林上,十分壮观。
6月10日,第二天,雾,雪,大风。
第二天我们大约8点拔营,相比昨天,今天天气第一感觉是雾大,罩住了整个山梁,从2900营地树林走出去,雾气更大,此时风也大了起来,夹着雪花、雪粒,打到脸上生疼。
大约从9点开始,天气已经变的十分恶劣,能见度大约在10m。为了防止有人走散,把队伍缩紧。并赶紧加衣服,手套以及头巾帽子等等。
同路有一对情侣,速度不快,问2人只有一个手机导航。故等他们一会,加入我们队伍中,在迷雾中一起前进。
大约10点多,行进到盆景园上段时候,风雪变的更大。山上撤下来3-4个人。 问是河南的几个朋友,里面还包括大家目前还在苦苦寻找的女孩拈花,如果她当时直接下撤多好。。。。。。
这样的环境中,大约走到了12点,云雾突然闪开一块,阳光投射过来,看见前面在石海下放休息的队伍,有广东的、陕西本地的,河南的。大家都为这一缕阳光欢呼,可阳光转瞬即逝,云雾马上笼罩整个山梁。我们选择在这个石海下放,大石头背风处午餐。马刺同学因有一些高反的迹象,头疼,吃不下东西。
风太大,我们午餐选择路餐,对于海拔的上升以及恶劣的天气,大家食欲都不好,补充和点热水继续上路。
石海的路不好走,考验每个人的线路规划能力,以及平衡能力。迷雾中我们都在视线内一步一步前行。
登到了梁顶,路线变的平坦起来,很多水窝子的水在冷风作用下,都结了厚厚的冰,根据轨迹,最短的路线是不经过导航架的。我们也按照既定的路线前进。忽然一阵风,云雾散开,发现导航架就在右手边200m处,而且没有爬升。我们抓紧时间奔赴导航架合影留念。
导航架是用几个木头搭建起来的架子,年久失修。塔身已经有明显歪斜。风雪已经把整个导航架涂成了白色。
导航架这是才是起点,我们还要翻阅10几座山梁、石海。天气不好,我们抓紧时间快速前进。
没走多久,雪停了,云逐渐散开。我们也可以趁这个机会欣赏秦岭美丽的景色。沿着鳌山大梁行走,左右两方的气候也截然不同。云雾在山梁处快速集结,升腾,到天空中消散。
药王庙,想象中的药王庙以为是很小的庙宇,实际一看,后面的每一块石头都巨大无比。
药王庙休息片刻,继续前进,今天目标是水窝子营地,中间还要翻阅荞麦梁。
鳌太的天气真是多变,刚刚晴好的天气,转眼就乌云压上,由于温度低,下的不是雨而是雪粒。天气好时候,大家为了及时赶路,出了不少汗。现在温度降低,大家都面临失温的危险,避免情况更危险,大家抓紧时间赶路。翻到荞麦梁顶上时候,雪已经下了块一个小时,草地上的路线还好,基本是雪路。可石海上的路就十分艰苦,脚点都被雪覆盖,行走起来困难异常,而且石头湿滑,摔跤是很危险的。
终于到了营地,快速的扎好帐篷,杨哥烧了水并把山之厨米饭做好,我们2快速的进入帐篷,我们则把睡袋,羽绒等衣服穿好,喝热汤米饭以补充热量。
此时天色已经接近全暗下来,外面风雪怒吼,电闪雷鸣,在雷电、狂风以及风雪中度过的夜晚。
疲惫中迅速睡去。。。。。。
6月11日,第三天,晴,有风。
11日早上的水窝子营地很热闹,一夜的风雪让山谷和营地变成了雪白色。鳌太在给我们艰苦的风雪体验的同时也送给了我们美丽的景色。这也是鳌太的魅力。
夜里气温很低,放在外面的半锅水结成了冰。帐篷外堆满了雪。天空却是很蓝,蓝的透彻无比。我们希望太阳出来后,积雪尽快化掉,否则今天翻阅飞机梁到2800是很辛苦而危险的事情。
8点钟开始拔营,今天天气不错,碧空万里,风也不是特别大。从今天开始,石海的路随时伴我们左右了。
因为前一天下雪,过石海时候比较湿滑,大家相互提醒这,在石海中找到正确的路线行进。
石海的路十分不好走,一不留神可能就掉入巨石缝中,从gps规划的线路看,飞机梁以及后面的很多梁都是登顶而过,这对体能有明显的消耗。天气晴朗,让我们领略秦岭风光。
翻了几个梁以后,我们选择了一处背风处午餐,连日的高海拔行走,大家食欲都很差。我带的几个士力架,牛肉干。吃几口就吃不下去了,牛肉很干,吃到嘴里差点呕出来。强压着吃下去。
就这样,我们过了一块石头又一块石头,翻了一个梁又一个梁。
太阳热,晒人肉。
今天的路除了到营地外,中间基本没有固定水源,路过一个滴水的地方。赶紧停下来喝点。
每5秒钟一滴。
一路的美景。
中午在傍晚时分,到达了2800营地,抓紧时间给电器充电。
2800营地很漂亮,草甸比较平整,水源也比较充足,位于从梁三过来的松林下方,东边便是金字塔方向。位于2个山梁的较低处。夜晚还能看见很远处城市的灯光。
这营地不错吧。
马刺同学第三天状态不错,昨天高反症状基本消失,反倒大熊胃口很差。到达营地时候,马刺做了一大锅挂面,加了无数种佐料。苏木基本干掉大半,而大熊基本没吃。希望他好好休息,明天又是一路石海之战。
6月12日,第四天,晴转多云,雾、大风。
今天是行程的第四天,按计划要翻越2800营地--金字塔---塔1峰---塔2峰---西塬营地
早上6点醒来,出来看日出是晚了,天气还不错。大熊状态有所恢复,大家吃完早餐,约7:30开始拔营。
从营地出来,上来就是一段爬升路段,金字塔路段是鳌太路上最难走的路段之一,背着重装的包要在巨石的路上跳来跳去。一不留神掉入石缝或者摔下山崖就麻烦了。
队伍距离拉的不是特别开,基本在视线内,杨哥走在前面,在石海中穿来穿去,速度很快。
茫茫无尽是石海。
此行最危险的事情发生在塔二横切的路上,在横切路上很多草地、石头混合的路,石头也不是特别稳固,有的也是松动的,在一处横切时候踩到一处松动石头猛然摔倒,坐着3-4块脸盆滑了下来。幸好马上停住了。虚惊一场。冲锋裤滑了几个小口子,其他无碍,算是万幸。
就这样,我们一路横切,翻过一个小垭口时,前面几个人沿左手边下方行进,跟了一会,发现路越来越险。而且看山势还要上升。我看了gps轨迹,发现偏移了,叫上几个同行的北京队、河南队的几个朋友,向上切。
大约半个消失,我们终于切到梁顶,顶部有一块不大但平整的草地,好心的驴友用石头拼成了4个字“徒步乐园”。眼下的石头估计被后来的驴友扎帐篷固定用了,字迹已经不清晰。
继续翻石海。
就这样,我们不断的在石海中行走,大约下午5点中全队到了西源营地。考虑翻越9层石海还需要2-3个小时,而且大家体力都有下降,如果接近天黑在石海中行走,恐怕更危险,所以我们大家商议第二天7点拔营,赢得更多时间。
西源营地没水,之前收集的轨迹点中有一处说明水源点,我带着gps去寻找,到了点位处就是个山坡,找水无望。不过拿着手机却收到了几条短信。算是个收获(西源营地向东出来150m右手山坡旁)。
下午5点开始,大风伴着浓雾袭来,鳌太小天气变化频繁,大家抓紧进帐篷休息。
次一天是路上最难走的一天,照片很少,
狂风浓雾的夜晚。。。。
6月13日,第五天,晴转多云,浓雾、大风。
在浓雾和大风中度过了一夜。营地位于垭口,风特别大。Sumu大雄的帐篷被风挂的乱晃、大漠孤烟的高级帐篷也被风吹的和树枝什么的挂了几个小口子。
早上5:40起床,简单洗漱,简单早餐。大家整体7点出发。
这几天我们不断的数着脚下的石头,终于还有个就有盼头了,那就是九层石海。当第一眼站在九层石海面前,才发现原来爬的石海都是小儿科。浪花一朵朵,石海一层层。咬牙走吧。石海的路不是特别明显,下过雨之后,石头没有走过的痕迹,万一走错,耽误功夫不说,也容易发生危险。我们6个基本都是在前后5-10的间距。苍天不负有心人,终于到了九层石海的头。远处已经能很清晰的看见拔仙台了。
东导航架,我们选在这里合影。
走上了万仙阵的路,雾气又开始大起来。好在脚下的路比较清晰,
过了万仙阵,雾气又散去。蓝天白云映衬得秦岭显得十分壮美。
一眼一世界、一步一风云
风起云涌。
人品大爆发,万仙阵开始,蓝天白云。云如幻象一样不断变换着姿态、如雾如烟。
帅小伙。sumu
在云端。
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来到大爷海。
在大爷海接待站我们大吃了一顿。算是为这几天的艰辛慰劳。
吃饭后,轻装上拔仙台。
拔仙台,我们来了。
拔仙台的石碑到了,我们合力给重新立起。
过眼云烟。
天气很给力,时间还早,我和马刺准备下到大爷海,等日落时候在上来。杨哥和王哥计划继续赶路,前往文公庙住宿。
再次回到大爷海,吃饭、腐败、喝酒。。。。。。。
为了能好好的睡一觉,我们选了70一晚的大爷海接待站,不幸的是河南的一位兄弟呼噜巨响。。。
我们猜中了开头,却没猜中结局。。。。。
几乎一夜无眠。
插播广告----决战太白之巅-
作为装备爱好者,路上少不了器材的对比,本次介绍的2个神器是分别来自美国和天朝。
1、负重:最大25kg
2、调解:都具有灵活的调解系统。
3、重量:显然左边的输了。
4、舒适性:左边胜
总体平手。
6月14日,第六天,雾转晴。
早上6:30起床,外面挂了一夜的风,出去看雾、风还是比较大,但至少能走。
此行的最后一天,可从早上开始并不轻松。因为作为计划的鳌太路线,从鹦哥出是比较长的路线。吃完早餐,开始最后一天的行程。
(前往文公庙方向)
从大爷海出发,大约1个小时到了文公庙,此处山坡处有信号,赶紧给朋友、家人报平安。
文公庙到平安寺要经历五上五下,实际还比这个多。但对比前面5天的路,算好很多了。
大熊最后时刻发威,走的很快啊。
放羊寺
沿途绿色的植被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潮湿。很多花以前没见过。
明星寺
明星寺
出发前往平安寺
峰回路转,兜兜转转,平安寺就在眼前。
平安寺,据说平安寺的云海是最漂亮的,可是我们这一天大部分是雾,没下雨就不错了。人啊,不能有太多贪念。
平安寺,处处是风光
在平安寺简单休息,上了点香火。马刺同学还做了义工。听马刺说那里的面不错。很香。
平安寺到羊皮沟口的路,晴天还好,雨天无法走,一是山路泥泞湿滑,另外是山谷里面河水暴涨,路就没了。
休息后,快速下降。45分钟,下降600m。代价是马刺同学做了泥滑梯,滑了10几米。走过的朋友应该知道在哪个位置。
下降到1900m左右,到山谷里,溪水开始变大,有一条岔路,这里需要左边过河,沿着河水左边的路走。
个头巨大的花。花有20几厘米长。
山间山口了,鳌太的路快完成了。盼望又留恋的时光。
看到这个蓝牌,意味着距离出口很近了。
我们是祖国的花朵,我们是祖国的未来。
终于前面能看见渔场的房子了。遇到一处水池,本想洗把脸,索性。。。。。。
这一池清水不错,不好的就是旁边有个马蜂窝。结果是2个大包。以及2天后的样子。
渔场是个农家院,到了终点必须腐败,先头部队,杨哥、王哥到的早。老歌俩已经开始喝上了。
在这里我们一起喝酒、再不疯狂我们都老了.
河南的友队领队实话等朋友,独行的安徽的天涯,以及59年的老哥。
坚持注定的成功。
喝酒腐败,安排的车子在远处赶来。逐渐变暗,留恋鳌太最后一抹时光。。。。。
车子在9点钟赶到,我们收拾行囊,开往西安。
这篇作业草草的完成了,如冰山一样,我们队伍在半年前开始的准备工作,那些才是我们完成的基础。还有老天的眷顾。
我们集体活动为鳌太训练、累计跑步300多公里,海坨山、大五台山拉练,集中的讨论不下10余次,不积跬步,无以行千里。纵观端午鳌太,我们的队伍平均年龄应该是最大的,50后,60后,70后,80后。要走的快,一个人走,要走的远,一起走。
感谢同行所有人,我们做到了一起上山,一起下山。
端午鳌太的人群渐渐散去,如华山论剑一样,高手们2-3天穿越的能力我们赞叹,同时为为了长眠在这里的老者以及迷失的女孩唏嘘不已。每个穿越的人都通过这里重新认识了自己,如同一面镜子。征服的不是山,是我们自己。
鳌山、太白山依旧站在那里,如千万年前一样,看风起云涌、看日升日落。看我们这些匆匆的过客,留下的只有故事。
这。就是鳌太的江湖。
鳌太的江湖,过眼云烟
无数次想象着登上拔仙台的情景,当我们真正站在这里时。我们震撼了,我们平静了,我们淡然了,望着满眼的云海。经过了5天风雹雪雨的洗礼,我们终于站在这里了,看云卷云舒,一起都是过眼云烟。
这么辛苦到底是不是值得?登上拔仙台时候,发现原来立者的石碑倒了,而且底部裂开了一大块。我们、苏木、大熊、马刺四个人合全力把石碑重新立起,底部做了加固,每人亲吻了一下石碑,上面放了4块小石头。每个走或者没走完鳌太的人都有不通的理解,我想这就是我们的答案。。。。。。
鳌山--太白两山之间的直线距离为46公里,穿越行程在100公里左右。鳌太穿越是陕西户外乃至全国的顶级线路,也是众多驴友向往的圣地。
起点太白县的鳌山:位于秦岭西段宝鸡太白县境内,属于秦岭的主脉。位于秦岭主山脉太白山以西,也叫西太白,是太白山的一部分,海拔最高点3475米,是陕西的第三高峰。穿越路线中间经过第二高峰太白梁,海拔3523米,最后到达太白山第一高峰拔仙台海拔3767米。众多个3400米以上的刃脊乱石构成的山峰连绵百公里。大部分行走在无人区(刃脊横切(40%)+巨石(30%)+跑马梁(高山草甸+石块)30%)。秦岭是横亘于我国中部的一座巨大山脉,我国南北自然地理及气候的分界线。沿途动植物种类非常丰富,石海遗迹遍布,云雾缭绕,气象万千,风云变幻。
2013年夏,端午,鳌山、太白山。各地驴友,纷至沓来。象一个集会,犹如一年一度的华山论剑,江湖各路英雄好汉,一同前往。而在鳌山,全国各地驴友,也风尘仆仆的赶来。
人员六人:
张罗事的:大头
不怕事的:SUMU、大熊、马刺、大漠孤烟-老王、大禹-杨哥(锦州)
sumu:(右二)
圈内好友,户外圈里面有名的热心人,热衷公益,乐于助人。大熊、白天远征回来,每次安排接待都少不了他的身影。每次登山吃不好不算完成。我们这次鳌太训练中,最为刻苦,从行走山野之间足见他对户外的喜爱。
大熊:(左三)
为人低调,及其不张扬。擅长打高尔夫,常参加国内一些赛事。2012年不声不响的用时近三月徒步了新疆、西藏、云南。而一会你又会在高尔夫球场上看见他。初识大熊时候,白色裤、花衬衫、白色前进帽,绝对想不到他在徒步新疆、西藏、云南后那个样子。晒的黝黑、满脸胡子,据说他进布达拉宫2块钱即可,被当作藏族人。
马刺:(左二)
非著名倒爷,双重身份你懂的。体能强悍,你追能追上,但你甩甩不掉。对装备很有研究,本次净水设备、高反的药品等都是出自他之手。从上次大五台山重装拉练之后,户外运气极度好转。
大漠孤烟:(左一)
王哥,年轻时在新疆当过十几年兵,对山有着自己的感情与喜欢,58年生人却有着良好的体魄。喜好喝点小酒,我们背3升水他背4瓶二锅头。
此行一句话很是欣赏:“我这年纪可能就这一次鳌太,要走就走完整的。”
大禹:(右三)
杨哥,杨哥是12年12月份大五台山暴风雪一同经历的兄长,极限的环境中磨练了我们的意志,结下了深厚的情谊。锦州一帮兄弟姐妹们为此行特地送行与迎接。杨哥体能强悍,具备3天完成大鳌太的实力,如果你喜欢哪座山,那山便是你的。
大头:(右一)
我本人,本次活动张罗事的。喜欢多样的运动:登山、徒步、马拉松、越野跑。其他待定。。。
行程计划(5.5天)
塘口--2900营地--导航架--鳌山大梁--药王洞--麦秸岭--水窝子营地--飞机梁--2800营地--金字塔--西塬--太白梁--东塬--万仙阵--雷公庙--东跑马梁--大爷海--拔仙台--文公庙--明星寺--平安寺--羊皮沟 --鹦哥
准备工作
1、 路线:全队6人准备5台gps,4台62s,一个550t。针对鳌台做了2上3下的路线。并收集了绝大部分的地标点。
2、 体能:半年间每周约30公里跑步,参加马拉松、tnf50赛事等。
3、 拉练:逐渐组织了1.5,2.0,重装2.0+的活动。
4、 装备;参考鳌太天气,基本的一周装备。
5、 食品:高热量食品、压缩食品,以及维生素类。
6、 药品:除了常规药品,又准备了地塞米松、蛇药等药品。
我们的队伍为多年的好友,近几年一起登山、跑步。在年初定下鳌太的目标,经历了半年的准备工作后,在6.8日,踏上了北京-宝鸡的火车。
感谢苏木、大熊、马刺、老王、杨哥一路相互协助、共同坚持度过风雨。
感谢大熊背负沉重的单反相机,本游记大部分照片都来自这台机器。
感谢郑总赞助全队的k2-summit给高端徒步袜子,一周的重装徒步袜子表现十分给力!
6月9日,第一天,阵雨转晴。
我们一行6人坐了一夜的火车,6.9日早上8点到达宝鸡。
临行前关注天气,预告9-15日有个好的天气窗口,可到宝鸡就开始下起雨,看来天气真是变化无常。宝鸡火车站门口包车前往太白县塘口秀才家。
大约11点左右,我们到达塘口,秀才家是很多人走鳌太的第一站。我们也不例外,从3月份开始,经常电话、qq咨询秀才事项,秀才人相当好。进入塘口,加油站拐进去第一家便是秀才家。
秀才为我们准备了午饭,我们几人最后检查了装备,一顿紧张收拾。一点钟,坐上了秀才家拉风的拖拉机前往塘口进山。
1:30,下了拖拉机,开始了端午鳌太的第一步。
下了一天的雨,此时的登山路变的十分泥泞湿滑,高度也从1600开始不断累计爬升,雨不是很大。伴着微风,走在山间还是比较惬意。因为雨水关系,路途中多次需要过小溪,水不十分深,小心谨慎即可通过。
大月下午4点,我们到达了垭口处,此时已无溪水,天气也放晴。休息一阵继续赶路。
下午7点,全队到达2900营地,天南海北的来了多只队伍,有北京的队伍、东北、上海、广东。大家好不热闹。此处见到了之前相约一次鳌太的来自安徽阜阳的朋友天涯,之前早我一天到达宝鸡。在2900营地等我一天,后面的5天我们大部分时间都是一路行进。
第一天的感觉是轻松的,太阳落山前一瞥阳光投射到营地旁边的树林上,十分壮观。
6月10日,第二天,雾,雪,大风。
第二天我们大约8点拔营,相比昨天,今天天气第一感觉是雾大,罩住了整个山梁,从2900营地树林走出去,雾气更大,此时风也大了起来,夹着雪花、雪粒,打到脸上生疼。
大约从9点开始,天气已经变的十分恶劣,能见度大约在10m。为了防止有人走散,把队伍缩紧。并赶紧加衣服,手套以及头巾帽子等等。
同路有一对情侣,速度不快,问2人只有一个手机导航。故等他们一会,加入我们队伍中,在迷雾中一起前进。
大约10点多,行进到盆景园上段时候,风雪变的更大。山上撤下来3-4个人。 问是河南的几个朋友,里面还包括大家目前还在苦苦寻找的女孩拈花,如果她当时直接下撤多好。。。。。。
这样的环境中,大约走到了12点,云雾突然闪开一块,阳光投射过来,看见前面在石海下放休息的队伍,有广东的、陕西本地的,河南的。大家都为这一缕阳光欢呼,可阳光转瞬即逝,云雾马上笼罩整个山梁。我们选择在这个石海下放,大石头背风处午餐。马刺同学因有一些高反的迹象,头疼,吃不下东西。
风太大,我们午餐选择路餐,对于海拔的上升以及恶劣的天气,大家食欲都不好,补充和点热水继续上路。
石海的路不好走,考验每个人的线路规划能力,以及平衡能力。迷雾中我们都在视线内一步一步前行。
登到了梁顶,路线变的平坦起来,很多水窝子的水在冷风作用下,都结了厚厚的冰,根据轨迹,最短的路线是不经过导航架的。我们也按照既定的路线前进。忽然一阵风,云雾散开,发现导航架就在右手边200m处,而且没有爬升。我们抓紧时间奔赴导航架合影留念。
导航架是用几个木头搭建起来的架子,年久失修。塔身已经有明显歪斜。风雪已经把整个导航架涂成了白色。
导航架这是才是起点,我们还要翻阅10几座山梁、石海。天气不好,我们抓紧时间快速前进。
没走多久,雪停了,云逐渐散开。我们也可以趁这个机会欣赏秦岭美丽的景色。沿着鳌山大梁行走,左右两方的气候也截然不同。云雾在山梁处快速集结,升腾,到天空中消散。
药王庙,想象中的药王庙以为是很小的庙宇,实际一看,后面的每一块石头都巨大无比。
药王庙休息片刻,继续前进,今天目标是水窝子营地,中间还要翻阅荞麦梁。
鳌太的天气真是多变,刚刚晴好的天气,转眼就乌云压上,由于温度低,下的不是雨而是雪粒。天气好时候,大家为了及时赶路,出了不少汗。现在温度降低,大家都面临失温的危险,避免情况更危险,大家抓紧时间赶路。翻到荞麦梁顶上时候,雪已经下了块一个小时,草地上的路线还好,基本是雪路。可石海上的路就十分艰苦,脚点都被雪覆盖,行走起来困难异常,而且石头湿滑,摔跤是很危险的。
终于到了营地,快速的扎好帐篷,杨哥烧了水并把山之厨米饭做好,我们2快速的进入帐篷,我们则把睡袋,羽绒等衣服穿好,喝热汤米饭以补充热量。
此时天色已经接近全暗下来,外面风雪怒吼,电闪雷鸣,在雷电、狂风以及风雪中度过的夜晚。
疲惫中迅速睡去。。。。。。
6月11日,第三天,晴,有风。
11日早上的水窝子营地很热闹,一夜的风雪让山谷和营地变成了雪白色。鳌太在给我们艰苦的风雪体验的同时也送给了我们美丽的景色。这也是鳌太的魅力。
夜里气温很低,放在外面的半锅水结成了冰。帐篷外堆满了雪。天空却是很蓝,蓝的透彻无比。我们希望太阳出来后,积雪尽快化掉,否则今天翻阅飞机梁到2800是很辛苦而危险的事情。
8点钟开始拔营,今天天气不错,碧空万里,风也不是特别大。从今天开始,石海的路随时伴我们左右了。
因为前一天下雪,过石海时候比较湿滑,大家相互提醒这,在石海中找到正确的路线行进。
石海的路十分不好走,一不留神可能就掉入巨石缝中,从gps规划的线路看,飞机梁以及后面的很多梁都是登顶而过,这对体能有明显的消耗。天气晴朗,让我们领略秦岭风光。
翻了几个梁以后,我们选择了一处背风处午餐,连日的高海拔行走,大家食欲都很差。我带的几个士力架,牛肉干。吃几口就吃不下去了,牛肉很干,吃到嘴里差点呕出来。强压着吃下去。
就这样,我们过了一块石头又一块石头,翻了一个梁又一个梁。
太阳热,晒人肉。
今天的路除了到营地外,中间基本没有固定水源,路过一个滴水的地方。赶紧停下来喝点。
每5秒钟一滴。
一路的美景。
中午在傍晚时分,到达了2800营地,抓紧时间给电器充电。
2800营地很漂亮,草甸比较平整,水源也比较充足,位于从梁三过来的松林下方,东边便是金字塔方向。位于2个山梁的较低处。夜晚还能看见很远处城市的灯光。
这营地不错吧。
马刺同学第三天状态不错,昨天高反症状基本消失,反倒大熊胃口很差。到达营地时候,马刺做了一大锅挂面,加了无数种佐料。苏木基本干掉大半,而大熊基本没吃。希望他好好休息,明天又是一路石海之战。
6月12日,第四天,晴转多云,雾、大风。
今天是行程的第四天,按计划要翻越2800营地--金字塔---塔1峰---塔2峰---西塬营地
早上6点醒来,出来看日出是晚了,天气还不错。大熊状态有所恢复,大家吃完早餐,约7:30开始拔营。
从营地出来,上来就是一段爬升路段,金字塔路段是鳌太路上最难走的路段之一,背着重装的包要在巨石的路上跳来跳去。一不留神掉入石缝或者摔下山崖就麻烦了。
队伍距离拉的不是特别开,基本在视线内,杨哥走在前面,在石海中穿来穿去,速度很快。
茫茫无尽是石海。
此行最危险的事情发生在塔二横切的路上,在横切路上很多草地、石头混合的路,石头也不是特别稳固,有的也是松动的,在一处横切时候踩到一处松动石头猛然摔倒,坐着3-4块脸盆滑了下来。幸好马上停住了。虚惊一场。冲锋裤滑了几个小口子,其他无碍,算是万幸。
就这样,我们一路横切,翻过一个小垭口时,前面几个人沿左手边下方行进,跟了一会,发现路越来越险。而且看山势还要上升。我看了gps轨迹,发现偏移了,叫上几个同行的北京队、河南队的几个朋友,向上切。
大约半个消失,我们终于切到梁顶,顶部有一块不大但平整的草地,好心的驴友用石头拼成了4个字“徒步乐园”。眼下的石头估计被后来的驴友扎帐篷固定用了,字迹已经不清晰。
继续翻石海。
就这样,我们不断的在石海中行走,大约下午5点中全队到了西源营地。考虑翻越9层石海还需要2-3个小时,而且大家体力都有下降,如果接近天黑在石海中行走,恐怕更危险,所以我们大家商议第二天7点拔营,赢得更多时间。
西源营地没水,之前收集的轨迹点中有一处说明水源点,我带着gps去寻找,到了点位处就是个山坡,找水无望。不过拿着手机却收到了几条短信。算是个收获(西源营地向东出来150m右手山坡旁)。
下午5点开始,大风伴着浓雾袭来,鳌太小天气变化频繁,大家抓紧进帐篷休息。
次一天是路上最难走的一天,照片很少,
狂风浓雾的夜晚。。。。
6月13日,第五天,晴转多云,浓雾、大风。
在浓雾和大风中度过了一夜。营地位于垭口,风特别大。Sumu大雄的帐篷被风挂的乱晃、大漠孤烟的高级帐篷也被风吹的和树枝什么的挂了几个小口子。
早上5:40起床,简单洗漱,简单早餐。大家整体7点出发。
这几天我们不断的数着脚下的石头,终于还有个就有盼头了,那就是九层石海。当第一眼站在九层石海面前,才发现原来爬的石海都是小儿科。浪花一朵朵,石海一层层。咬牙走吧。石海的路不是特别明显,下过雨之后,石头没有走过的痕迹,万一走错,耽误功夫不说,也容易发生危险。我们6个基本都是在前后5-10的间距。苍天不负有心人,终于到了九层石海的头。远处已经能很清晰的看见拔仙台了。
东导航架,我们选在这里合影。
走上了万仙阵的路,雾气又开始大起来。好在脚下的路比较清晰,
过了万仙阵,雾气又散去。蓝天白云映衬得秦岭显得十分壮美。
一眼一世界、一步一风云
风起云涌。
人品大爆发,万仙阵开始,蓝天白云。云如幻象一样不断变换着姿态、如雾如烟。
帅小伙。sumu
在云端。
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来到大爷海。
在大爷海接待站我们大吃了一顿。算是为这几天的艰辛慰劳。
吃饭后,轻装上拔仙台。
拔仙台,我们来了。
拔仙台的石碑到了,我们合力给重新立起。
过眼云烟。
天气很给力,时间还早,我和马刺准备下到大爷海,等日落时候在上来。杨哥和王哥计划继续赶路,前往文公庙住宿。
再次回到大爷海,吃饭、腐败、喝酒。。。。。。。
为了能好好的睡一觉,我们选了70一晚的大爷海接待站,不幸的是河南的一位兄弟呼噜巨响。。。
我们猜中了开头,却没猜中结局。。。。。
几乎一夜无眠。
插播广告----决战太白之巅-
作为装备爱好者,路上少不了器材的对比,本次介绍的2个神器是分别来自美国和天朝。
1、负重:最大25kg
2、调解:都具有灵活的调解系统。
3、重量:显然左边的输了。
4、舒适性:左边胜
总体平手。
6月14日,第六天,雾转晴。
早上6:30起床,外面挂了一夜的风,出去看雾、风还是比较大,但至少能走。
此行的最后一天,可从早上开始并不轻松。因为作为计划的鳌太路线,从鹦哥出是比较长的路线。吃完早餐,开始最后一天的行程。
(前往文公庙方向)
从大爷海出发,大约1个小时到了文公庙,此处山坡处有信号,赶紧给朋友、家人报平安。
文公庙到平安寺要经历五上五下,实际还比这个多。但对比前面5天的路,算好很多了。
大熊最后时刻发威,走的很快啊。
放羊寺
沿途绿色的植被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潮湿。很多花以前没见过。
明星寺
明星寺
出发前往平安寺
峰回路转,兜兜转转,平安寺就在眼前。
平安寺,据说平安寺的云海是最漂亮的,可是我们这一天大部分是雾,没下雨就不错了。人啊,不能有太多贪念。
平安寺,处处是风光
在平安寺简单休息,上了点香火。马刺同学还做了义工。听马刺说那里的面不错。很香。
平安寺到羊皮沟口的路,晴天还好,雨天无法走,一是山路泥泞湿滑,另外是山谷里面河水暴涨,路就没了。
休息后,快速下降。45分钟,下降600m。代价是马刺同学做了泥滑梯,滑了10几米。走过的朋友应该知道在哪个位置。
下降到1900m左右,到山谷里,溪水开始变大,有一条岔路,这里需要左边过河,沿着河水左边的路走。
个头巨大的花。花有20几厘米长。
山间山口了,鳌太的路快完成了。盼望又留恋的时光。
看到这个蓝牌,意味着距离出口很近了。
我们是祖国的花朵,我们是祖国的未来。
终于前面能看见渔场的房子了。遇到一处水池,本想洗把脸,索性。。。。。。
这一池清水不错,不好的就是旁边有个马蜂窝。结果是2个大包。以及2天后的样子。
渔场是个农家院,到了终点必须腐败,先头部队,杨哥、王哥到的早。老歌俩已经开始喝上了。
在这里我们一起喝酒、再不疯狂我们都老了.
河南的友队领队实话等朋友,独行的安徽的天涯,以及59年的老哥。
坚持注定的成功。
喝酒腐败,安排的车子在远处赶来。逐渐变暗,留恋鳌太最后一抹时光。。。。。
车子在9点钟赶到,我们收拾行囊,开往西安。
这篇作业草草的完成了,如冰山一样,我们队伍在半年前开始的准备工作,那些才是我们完成的基础。还有老天的眷顾。
我们集体活动为鳌太训练、累计跑步300多公里,海坨山、大五台山拉练,集中的讨论不下10余次,不积跬步,无以行千里。纵观端午鳌太,我们的队伍平均年龄应该是最大的,50后,60后,70后,80后。要走的快,一个人走,要走的远,一起走。
感谢同行所有人,我们做到了一起上山,一起下山。
端午鳌太的人群渐渐散去,如华山论剑一样,高手们2-3天穿越的能力我们赞叹,同时为为了长眠在这里的老者以及迷失的女孩唏嘘不已。每个穿越的人都通过这里重新认识了自己,如同一面镜子。征服的不是山,是我们自己。
鳌山、太白山依旧站在那里,如千万年前一样,看风起云涌、看日升日落。看我们这些匆匆的过客,留下的只有故事。
这。就是鳌太的江湖。
2016-08-26发布拍摄于2018-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