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尔木等(2)
两个人的玉珠峰
喜欢码一些文字。
英刚说你还是沉淀一段时间再写,这样会写的平静点客观点,不会有太多的个人情绪的渲染。
这一沉淀,过了9年。
英刚,锡伯族,乌鲁木齐市登协创始人,第一任主席;1998年完成中国人首登博格达峰(6人);2000年8月与迪力夏提(维吾尔族、)任玉清(俄罗斯族)完成阿勒泰友谊峰全球首登,并同时完成奎屯峰、友谊峰二峰的登顶(日本希玛拉雅专业登山队买下友谊峰首登权未能成功登顶)。英刚与我,亦兄亦友。登山方面,亦是歌者的启蒙教练。
他有数次登玉珠的经历。包括2000年那次著名的玉珠山难,英刚和唐杉两个大哥,到达大本营后临时放弃登顶改成了救援队。
歌者这次登山前获赠唐杉的登山靴、冰爪、冰镐。当然,一直到现在,永久收藏。
好吧,开始讲故事。
那是2007年。歌者刚结婚不到一个月。
这是英刚的《伊犁河》唱片引发的故事。最初的原意是要做DVD版的,最后还是做成了CD。这是后话。
我们都一样,喜欢越野车,喜欢路上的风景。当时的大目标,是先登甘肃的白石峰,然后奔西藏。
英刚、我,还有摄像师马里斯,传说中的火星上的一匹马,哈萨克族。
英刚的梦想,带着手风琴登雪山。用我的话说,整一个最高海拔的演唱会。嗯,玩户外的似乎都是疯子。
不知怎么的,一路聊着到了敦煌就改成登玉珠峰了。
那时候,歌者处于体力及户外活动的巅峰期,说真的虽然是初次攀登雪山,倒真没有什么恐惧,包括英刚说无协作无后援SOLO登顶,却更加多了兴奋感和刺激感。
没有规划的旅行才有意义。
反正就边走便开始做筹备。到达格尔木。休整一天,先去大本营晃悠晃悠。手表显示大本营海拔5050,跑着跳着也没啥反应。到西大滩营地,歌者不自量力喝了瓶啤酒,头疼的要命,一头倒下躺了俩小时才缓过来。
奇怪,峰顶喝酒就没事,山底下喝酒就高反。
又回到格尔木,办完该办的事情,粮草也准备好,正式入驻玉珠峰登山大本营。
下雨、下冰雹、大风。。。反正各种不利气候。好像是等天气就等了3、4天。期间来了两个登山队,都因气候原因放弃登顶撤出去了。其中有山东淄博登协的队伍,临走前留下队旗给我,希望能带上峰顶。我收下了。
大本营的日子有点单调,每天爬爬冰川做简单的适应训练,然后就无聊的看天。英刚啥时候都有针线包,也无聊的缝起破掉的垃圾袋。
计划在峰顶手风琴和吉它合作,唱《伊犁河》。大本营的日子也训练了两天,到上突击营地前一天两人才反应过来,他拉手风琴可以戴着手套,吉它戴手套可弹不了啊。。下山我手指头就废了。。。
嗯,放弃。
出太阳就到冰川上散散步。登山靴都没穿,就旅游鞋。
时阴时晴,时雨时雹。等待的心情总是有点焦躁。大本营待得时间久了,连那些大老鼠都不怕我们了,拍照都给摆造型。藏野驴也频繁出现在周边,冰川暗河边上也看见了一对狐狸。
商量的结果是明天先上突击营地。
嗯,无聊等天黑。
哦,这次进驻前放下了我们的车,借用了西大滩旅社老板的213吉普,是想把车开的更高处一些,上突击营地的路线,不走常规线。
手风琴和高山帐加到一起,还有其他的东西,背包不轻。
出发前照了张相,嗯,SOLO,心里想是不是这辈子最后一张照片了,有个闪失就搁山上了也没人知道。
顺利。到达营地。
老天爷又开玩笑。没一会阴了,开始下冰雹,刮风。
就这样又在这住给了两宿。
营地上的垃圾遍地。我捡了几个高山地钉。和英刚商量下山多带些垃圾回去。
这件黄色的登山羽绒服,是藏队次仁多吉登顶K2时的战服,这次借来却真排上了用场。
有些急躁。晚上吃饭的时候讨论明天的计划。我坚持冲顶,天气实在不行就下撤当训练了。英刚同意。马里斯同意。
其实是我烟抽完了。着急。
没烟抽的感觉跟没了精神食粮似的,抓耳挠腮。
俺俩磨蹭鬼,说好的六点出发,磨叽磨叽,8点多了。
英刚就叮嘱我一句:胆大心细,一步一个脚印。
又强化了下歌者的紧急制动技术。
他就那么一人,看不出来他的心里有没有紧张或担心。得,我就当他对我百分百信任。
那个时候,体力巅峰。特别能走上坡路。走一会等一下他们。
英刚高血压,这是我特别佩服的地方。他为梦想可以不顾一切。
我偷偷准备了一节捆扎带,想他如果体力不济就拉着他上。路上问了下他,挨骂了。他就这么倔。
马里斯有些壮,背着摄像机,体力很好。
我在等他们的时候给他们拍的照片。
其实可能是新鲜感和兴奋的情绪控制了我。毕竟第一次登雪山。
快速过了亮冰区,山顶上开始起雾。英刚叮嘱我记住走过的路,我就一头钻进了云里雾里,去寻找峰顶标志物:铁塔。
从找到峰顶标志物到返回接应他俩,大概用了半小时到40分钟时间。兴奋的居然忘记先放下手风琴。
英刚背着摄像机三脚架,还有食物,还有啤酒。铁汉子,我的哥,我的师傅。
哥俩合影,两个锡伯族男人。
铮铮铁骨的英刚,我第一次听到他对着镜头说话的时候声音有激动的颤抖。是的,玉珠峰磨难了他三次。而这次,真的可以在峰顶上拉着手风琴高歌了。
演唱会开始。
一首锡伯族歌曲《伊犁河》,一首新疆民歌《吉尔拉》,歌者负责二声部和音。喝了两大罐他从哈萨克斯坦带回来的啤酒,跪拜了家乡,祭了山。
唱完歌的英刚对镜头说了句:演出到此结束。
高海拔又唱又吼得这么折腾的确有些累。海拔6178的峰顶,躺着聊会天。
云开始散了,天还没露出来。
嗯,拿着咱俱乐部的旗子留个影,俗了点。
咱就一俗人。
答应别人的事情要做到。嗯,再拍两张。
登山的感觉如此美妙。我们永远不要说征服雪山,我们只是过客。
只有站在峰顶,才能真正体会什么叫做山高人为峰,一览众山小。
因为英刚,因为《伊犁河》,因为手风琴,玉珠峰,将成为最美的记忆。
峰顶大概两小时后开始下撤。
下坡是歌者的最弱项。膝盖有一些徒步时的旧伤,下坡路段要走的慢些。
英刚陪我走过亮冰区,走到裸露几块岩石的地方休息。头顶云雾缭绕。
峰顶拉琴唱歌或许有点疯狂。我还能吃点东西,英刚说有饿的感觉却吃不下了。
也就休息了片刻,这男人起来又走了。
下到突击营地,稍事休憩。
英刚又在帐篷里高歌了。
唐杉赠与的登山靴和冰抓。老式的东西,歌者觉得有收藏价值,有情谊在里面。
和马里斯在帐篷里休息了一会,抽根烟。
两人脸都有些浮肿。我们从进大本营开始到现在,快十天了。
和英刚一起收拾突击营地的登山垃圾。
嗯,回疆后我捡的几个高山地钉又让英刚骗走了,哈哈
准备下山。
跟雪山告别。
从突击营地到大本营的下坡路,歌者比英刚晚到了近一个小时。那截路,把歌者折腾的够呛,都有把手风琴扔那的心情,哈哈,差点晚节不保。
下山后,213居然没油了,又给旅店老板打电话开过来我们的车。
下山,活动圆满结束。下一步,西藏,尼泊尔,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探路。这一趟,我们去了56天。
感谢英刚,有了这次登山的美好记忆;感谢马里斯,拍摄并完成登山纪录片《两个人的玉珠峰》的后期制作。
嗯。我想我讲完了这个故事。觉得不错,给个赞呗,嘿嘿
歌者私信二维码,想交个朋友就扫一下。
喜欢码一些文字。
英刚说你还是沉淀一段时间再写,这样会写的平静点客观点,不会有太多的个人情绪的渲染。
这一沉淀,过了9年。
英刚,锡伯族,乌鲁木齐市登协创始人,第一任主席;1998年完成中国人首登博格达峰(6人);2000年8月与迪力夏提(维吾尔族、)任玉清(俄罗斯族)完成阿勒泰友谊峰全球首登,并同时完成奎屯峰、友谊峰二峰的登顶(日本希玛拉雅专业登山队买下友谊峰首登权未能成功登顶)。英刚与我,亦兄亦友。登山方面,亦是歌者的启蒙教练。
他有数次登玉珠的经历。包括2000年那次著名的玉珠山难,英刚和唐杉两个大哥,到达大本营后临时放弃登顶改成了救援队。
歌者这次登山前获赠唐杉的登山靴、冰爪、冰镐。当然,一直到现在,永久收藏。
好吧,开始讲故事。
那是2007年。歌者刚结婚不到一个月。
这是英刚的《伊犁河》唱片引发的故事。最初的原意是要做DVD版的,最后还是做成了CD。这是后话。
我们都一样,喜欢越野车,喜欢路上的风景。当时的大目标,是先登甘肃的白石峰,然后奔西藏。
英刚、我,还有摄像师马里斯,传说中的火星上的一匹马,哈萨克族。
英刚的梦想,带着手风琴登雪山。用我的话说,整一个最高海拔的演唱会。嗯,玩户外的似乎都是疯子。
不知怎么的,一路聊着到了敦煌就改成登玉珠峰了。
那时候,歌者处于体力及户外活动的巅峰期,说真的虽然是初次攀登雪山,倒真没有什么恐惧,包括英刚说无协作无后援SOLO登顶,却更加多了兴奋感和刺激感。
没有规划的旅行才有意义。
反正就边走便开始做筹备。到达格尔木。休整一天,先去大本营晃悠晃悠。手表显示大本营海拔5050,跑着跳着也没啥反应。到西大滩营地,歌者不自量力喝了瓶啤酒,头疼的要命,一头倒下躺了俩小时才缓过来。
奇怪,峰顶喝酒就没事,山底下喝酒就高反。
又回到格尔木,办完该办的事情,粮草也准备好,正式入驻玉珠峰登山大本营。
下雨、下冰雹、大风。。。反正各种不利气候。好像是等天气就等了3、4天。期间来了两个登山队,都因气候原因放弃登顶撤出去了。其中有山东淄博登协的队伍,临走前留下队旗给我,希望能带上峰顶。我收下了。
大本营的日子有点单调,每天爬爬冰川做简单的适应训练,然后就无聊的看天。英刚啥时候都有针线包,也无聊的缝起破掉的垃圾袋。
计划在峰顶手风琴和吉它合作,唱《伊犁河》。大本营的日子也训练了两天,到上突击营地前一天两人才反应过来,他拉手风琴可以戴着手套,吉它戴手套可弹不了啊。。下山我手指头就废了。。。
嗯,放弃。
出太阳就到冰川上散散步。登山靴都没穿,就旅游鞋。
时阴时晴,时雨时雹。等待的心情总是有点焦躁。大本营待得时间久了,连那些大老鼠都不怕我们了,拍照都给摆造型。藏野驴也频繁出现在周边,冰川暗河边上也看见了一对狐狸。
商量的结果是明天先上突击营地。
嗯,无聊等天黑。
哦,这次进驻前放下了我们的车,借用了西大滩旅社老板的213吉普,是想把车开的更高处一些,上突击营地的路线,不走常规线。
手风琴和高山帐加到一起,还有其他的东西,背包不轻。
出发前照了张相,嗯,SOLO,心里想是不是这辈子最后一张照片了,有个闪失就搁山上了也没人知道。
顺利。到达营地。
老天爷又开玩笑。没一会阴了,开始下冰雹,刮风。
就这样又在这住给了两宿。
营地上的垃圾遍地。我捡了几个高山地钉。和英刚商量下山多带些垃圾回去。
这件黄色的登山羽绒服,是藏队次仁多吉登顶K2时的战服,这次借来却真排上了用场。
有些急躁。晚上吃饭的时候讨论明天的计划。我坚持冲顶,天气实在不行就下撤当训练了。英刚同意。马里斯同意。
其实是我烟抽完了。着急。
没烟抽的感觉跟没了精神食粮似的,抓耳挠腮。
俺俩磨蹭鬼,说好的六点出发,磨叽磨叽,8点多了。
英刚就叮嘱我一句:胆大心细,一步一个脚印。
又强化了下歌者的紧急制动技术。
他就那么一人,看不出来他的心里有没有紧张或担心。得,我就当他对我百分百信任。
那个时候,体力巅峰。特别能走上坡路。走一会等一下他们。
英刚高血压,这是我特别佩服的地方。他为梦想可以不顾一切。
我偷偷准备了一节捆扎带,想他如果体力不济就拉着他上。路上问了下他,挨骂了。他就这么倔。
马里斯有些壮,背着摄像机,体力很好。
我在等他们的时候给他们拍的照片。
其实可能是新鲜感和兴奋的情绪控制了我。毕竟第一次登雪山。
快速过了亮冰区,山顶上开始起雾。英刚叮嘱我记住走过的路,我就一头钻进了云里雾里,去寻找峰顶标志物:铁塔。
从找到峰顶标志物到返回接应他俩,大概用了半小时到40分钟时间。兴奋的居然忘记先放下手风琴。
英刚背着摄像机三脚架,还有食物,还有啤酒。铁汉子,我的哥,我的师傅。
哥俩合影,两个锡伯族男人。
铮铮铁骨的英刚,我第一次听到他对着镜头说话的时候声音有激动的颤抖。是的,玉珠峰磨难了他三次。而这次,真的可以在峰顶上拉着手风琴高歌了。
演唱会开始。
一首锡伯族歌曲《伊犁河》,一首新疆民歌《吉尔拉》,歌者负责二声部和音。喝了两大罐他从哈萨克斯坦带回来的啤酒,跪拜了家乡,祭了山。
唱完歌的英刚对镜头说了句:演出到此结束。
高海拔又唱又吼得这么折腾的确有些累。海拔6178的峰顶,躺着聊会天。
云开始散了,天还没露出来。
嗯,拿着咱俱乐部的旗子留个影,俗了点。
咱就一俗人。
答应别人的事情要做到。嗯,再拍两张。
登山的感觉如此美妙。我们永远不要说征服雪山,我们只是过客。
只有站在峰顶,才能真正体会什么叫做山高人为峰,一览众山小。
因为英刚,因为《伊犁河》,因为手风琴,玉珠峰,将成为最美的记忆。
峰顶大概两小时后开始下撤。
下坡是歌者的最弱项。膝盖有一些徒步时的旧伤,下坡路段要走的慢些。
英刚陪我走过亮冰区,走到裸露几块岩石的地方休息。头顶云雾缭绕。
峰顶拉琴唱歌或许有点疯狂。我还能吃点东西,英刚说有饿的感觉却吃不下了。
也就休息了片刻,这男人起来又走了。
下到突击营地,稍事休憩。
英刚又在帐篷里高歌了。
唐杉赠与的登山靴和冰抓。老式的东西,歌者觉得有收藏价值,有情谊在里面。
和马里斯在帐篷里休息了一会,抽根烟。
两人脸都有些浮肿。我们从进大本营开始到现在,快十天了。
和英刚一起收拾突击营地的登山垃圾。
嗯,回疆后我捡的几个高山地钉又让英刚骗走了,哈哈
准备下山。
跟雪山告别。
从突击营地到大本营的下坡路,歌者比英刚晚到了近一个小时。那截路,把歌者折腾的够呛,都有把手风琴扔那的心情,哈哈,差点晚节不保。
下山后,213居然没油了,又给旅店老板打电话开过来我们的车。
下山,活动圆满结束。下一步,西藏,尼泊尔,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探路。这一趟,我们去了56天。
感谢英刚,有了这次登山的美好记忆;感谢马里斯,拍摄并完成登山纪录片《两个人的玉珠峰》的后期制作。
嗯。我想我讲完了这个故事。觉得不错,给个赞呗,嘿嘿
歌者私信二维码,想交个朋友就扫一下。
2016-08-19发布拍摄于2018-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