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
嘉峪关全攻略--JOJO出品
序:
比我想象中的更矮,更苍凉,更富于历史性的皱褶。
其实是沙漠中的一座关卡,古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骚站,咽喉要道上的碉堡,准大使馆,城楼式围城,地理与心理的防御系统。
准备好弓箭、擂石、战马,也准备好笔墨、美食、音乐。
朋友来了有好酒,敌人来了有刀枪。
守关的将士,将一代又一代的乡愁与眺望,泼洒于无边的明月,凄凉成雪白的霜花。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还有这些沉默的石头、黄土、冷兵器和守关者,最终冷冽成一枚沉沉的朱砂印章,戳盖于雄关漫道的大地!
岁月如斯啊,不知道有多少沉睡的白骨,曾经响箭一般,穿过沙漠的内心!
。。。。。。。。。。。。。。。。。。。。。。。。。。。。。。。。。。。。。。。。。。。。。。。。。。。。。。。。。。。。。。。。。。。。。。。。。。。。。。。。。。。。。。。。。。
TIPS:
交通篇:
一、到达嘉峪关:嘉峪关交通便利,飞机、火车、汽车都很方便,就不多说了。
二、机场到市区交通:嘉峪关机场位于嘉峪关市区东北方向9公里处的新城乡横沟村,由于目前航班不多,没有固定时间的机场大巴往返市区,但有20座的中巴车,每趟航班到达后,人坐满了才走,票价15元,如果赶时间的话,就坐出租车前往,费用约20元。
三、市区到各个景区交通:
1、到七一冰川:
方法一:(适合4人左右)
冰川距市区116公里,包车前往七一冰川现在成为了唯一保险的办法了,往返一个车500元,单程需要2个半小时,在火车站门口会有很多出租车等客,可以上去讨价还价,由于七一冰川在祁连山深处,所以包车最好的优点是可以沿途欣赏祁连山的风光,非常美的。包车还有一个福利,就是可以在前往冰川的马路边就可以看到嘉峪关的城楼而不需花120元的门票。
我当时的包的是一个现代索纳塔出租车,车师傅姓崔,电话15293499996,这个车还有个司机姓丁,电话:13830790859。车牌号是甘B-80635。
方法二:(比较适合1、2个人前往的,人少包车不划算)
旺季的时候(5-10月)可以乘坐嘉峪关到铁镜山的火车7529次,这是酒钢的常年包车,早上6点50出发,票价4.5元,下火车后会有景区观光车送往冰川,镜铁山火车站至景区25公里,一个人往返车费加门票是200元(门票101元),参观完后观光车把你送回镜铁山火车站,乘18点40的火车返回嘉峪关。淡季的时候有没有观光车可以打电话问问。七一冰川景区电话:0941—6321626;嘉峪关旅游局电话:0937-6321626 。
图1:嘉峪关到镜铁山的火车,图2:镜铁山火车站,图3:镜铁山火车站到七一冰川的观光车。
2、到嘉峪关城楼:市区打车到嘉峪关景区只需要10元,参观完后出后门步行500米就有4路公交车回市区。当然如果想省钱,也可以乘4路车前往,1元。
3、到天下第一墩:在市区西南面7公里处,没有公共交通,包车前往往返需要40元。
4、到悬臂长城:在市区西北面12KM,没有公共交通,包车前往往返需要50元。
5、到魏晋壁画砖墓:在距离市区18KM外的新城镇,包车往返需要60元。
推荐包车师傅:崔师傅,电话15293499996,这个车还有个司机姓丁,电话:13830790859。车牌号是甘B-80635。如果大家想自己找车,可以到火车站门口,那里有很多等生意的出租车,价格好讲一些。
景点篇:
一、七一冰川:门票101元,沿途可以欣赏非常漂亮的祁连山风光,非常值得推荐。
二、嘉峪关城楼:门票120元,算是嘉峪关的一个象征,不去有些说不过去,为了卖票,景区正门外面是看不到城楼的,想看城楼必须买票进去,不过也有2个可以不花门票就可以看城楼的办法,方法一:在正大门的左手边售票厅背后有个铁门,那个铁门非常好爬,我就看见有人这么爬上去了,不过我胆子小,还是乖乖买门票了。爬进去之后里面还有个检票的地方,不要急忙过去,等有团队来的时候混在里面(团队一般都不怎么检票)。
戈壁滩上能够拍到城楼的全景
方法二:沿着铁栏杆绕到景区的背后,不过需要步行1个多小时,走到戈壁滩上,那里就没有栏杆了,大摇大摆地走到城楼前面随便拍照。 如果想进城楼似乎也没什么难度,因为游客可以从城楼里面走出来拍照,大可以混在里面进去登城楼。
三、魏晋壁画砖墓:门票160元,位于嘉峪关市区东约18公里的新城镇,在近13平方公里的地域内分布着魏晋时期的古墓葬一千余座,素有“地下画廊”之称。1972年~1979年期间,先后发掘了18座墓葬,其中9座为画像砖墓,9座为素砖墓。其中五号墓于1973年5月整体搬迁到甘肃省博物馆。喜欢历史的人非常值得一去。
四、长城第一墩:门票22元,位于嘉峪关关城南7公里处,与祁连雪峰隔河相望,是明代长城西端第一个台墩起点。第一墩由明代甘肃镇肃州兵备道李涵筑于嘉靖18年(1539年)。赶时间的就可以不用去了。
五、悬臂长城:门票21元,距市区约14公里,属嘉峪关军事防御体系的一部分。始筑于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原长1.5公里,为片石夹土墙,现存长城750米,其中有231米的黄土夯筑城墙攀援于高150米,倾斜度为45度的山脊上,似凌空倒挂,因而得名“悬壁长城”。赶时间的就可以不用去了。
住宿篇:
嘉峪关城市面积不大,是为酒钢这个企业新建的移民城市,不过城市配套设施还算不错,高中低档的酒店宾馆都有,即使是节假日想找一间比较舒适的客房也不成问题,所以下面就只介绍几家网上口碑较好的:
(这里只是提供介绍,如果需要预定大家可以上淘宝、去哪儿网、携程、艺龙等专业网站预定,其实如果大家不是节假日出行完全可以不用预定,嘉峪关流动人口比较少,酒店经常打折,所以会出现当地的挂牌价比网上的预定价格还便宜的情况)
一、酒钢宾馆:(高档)
4星级,当地最好的酒店之一,位置好,停车场大,环境幽静,吃饭购物方便。再说内部:装修,配置,服务都符合4星标准,在半圆阳台上抽烟,看日落很享受。淡季时一个标间打折下来也就200多,黄金周一个标间也就390元。电话:0937-6714425。
二、
嘉峪关市迎宾商务宾馆
:(中档)
装修非常精致的快捷酒店,位于
嘉峪关
长途汽车站马路对面,大床房不打折的价格150元,性价比非常高,住宿的满意度在网上也是名列前茅。电话:13830799522
三、百时快捷嘉峪关兰新路店:(性价比超高的) (特别推荐)
锦江之星旗下的一家连锁经济型客栈,房间虽然不大,但非常干净整洁,利用率超高,空调、卫生间、电视机什么的都一应俱全。酒店有单人房,双人房,高低铺,榻榻米等多款极具个性的房型。
酒店位于嘉峪关市兰新东路638号(兰新东路与五一中路交汇处),坐落于永新街区内,邻近商业街新华路,邻近雄关广场、富强市场(14栋),酒店周围交通十分便捷,距火车站5公里,距汽车站3公里,距机场15公里,周边餐饮、娱乐、银行、医院,超市等配套设施齐全。
单人间、榻榻米房89元,高低铺99元,双人房109。电话:0937-6399805
预定官网:
行程篇:
由于河西走廊上有太多的美景,而嘉峪关只是珍珠项链上的一颗,建议大家安排一天时间即可。
自然风光一日游:
早上包车前往七一冰川,沿途欣赏祁连山的美景,在冰川游玩之后,返回市区,在嘉峪关城楼看日出。
(返回的路上就可以看见嘉峪关城楼了,可以就在那里下车,步行半个小时到城楼前拍照,夕阳下的嘉峪关是一天最美的时候,这样子还可以省掉120元的门票)
人文风光一日游:
早上包车前往 魏晋壁画砖墓、中午到长城第一墩、悬臂长城等景点,下午前往嘉峪关城楼看日出。
美食篇:
由于嘉峪关是个新建的移民城市,所以天南地北的人都有,谈不上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小吃,不过经当地人介绍找到了2个好吃还不贵的地方。
1、牛庄食府:位于三中路口,电话0937-6288982,做的川菜和西北的特色菜味道都很不错,价格还不贵,服务也热情。具体的位置大家可以打上面那个电话去问下。
2、马松吉拉面
当地最火的饭馆之一,去七一冰川前,来这里吃一碗面,很是有体力,面带劲味道也好,最好吃的是这里的酱牛肉,点份面加份牛肉才10元,如果人多,大家又爱吃,还可以直接点一斤,一斤牛肉也就50元。
时机篇:
嘉峪关以人文风景为主,自然风景为辅,所以一年四季都可以来玩,不过如果要去七一冰川看看,那就最好夏天来,十月之后在祁连山的路上就可能会有积雪了,就容易打滑,司机也不愿意去了。
。。。。。。。。。。。。。。。。。。。。。。。。。。。。。。。。。。。。。。。。。。。。。。。。。。。。。。。。。。。。。。。。。。。。。。。。。。。。。。。。。。。。。。。。。。
第一章:空中看祁连
我对祁连山感觉莫名的非常神秘。似乎神圣不可侵犯,是我无法靠近的。
但是事实恰恰相反,我来到了。而且还不是在山下望。我上来了。我在祁连山的上空翻山越岭,在祁连山的上空兜兜转转。
2012年10月10日,我乘重庆至嘉峪关的班机沿着祁连山脉飞行,因为是乘坐的是小飞机,航行高度不高,所以清清楚楚地把祁连山看了个遍。
甘肃省有多长,祁连山就有多长。它东接六盘山和秦岭,西接阿尔金山。丝绸之路有多远,祁连山就有多远。西北高原有多高,祁连山就有多高。它的主峰在酒泉的疏勒南山,海拔5808米。
"祁连山"之名源自古匈奴。在古匈奴语中,"祁连"是"天"的意思,祁连山因此又名"天山";又因位于河西走廊之南,而称南山。唐代诗人李白,看着这苍茫群山,不由感叹,"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这"天山",就是祁连山。迄今为止,游牧在这里的匈奴人的直系后裔--尧熬尔人(裕谷族)仍然叫祁连山为腾格里大坂,意思是天之山。
在汉代,祁连山属雍州。公元前221年前为大、小月氏族驻守,后被匈奴占领。公元前121年,汉朝大将霍去病将万骑、出陇西、踪居延、至祁连,大败匈奴,祁连山及河西走廊正式纳入汉王朝版图。
汉武帝在迎接西域天马时,终于可以遥望属于他的领地了,这是怎样的一脉峰峦啊,平坦处,山溪婉蜒,青草连连,牛羊悠悠。险峻处,怪石悬崖,峻峰狰狞,峰回路转。高山上,雪峰皑皑,冰川岳岳,雪莲争艳。谁能说得透它的深邃,它的情怀,以及它的苦难?
祁连山脉的形成,直接引发了祁连山麓气候的急剧变化。太平洋上空的暖湿气流,再也飞不过高原,飞不过喜马拉雅山,飞不过祁连山了。东部季风吹到这里更成了强弩之末。祁连山便成了一道热与冷、暧与寒、湿与燥和天然屏障和分界,把温暖、湿润和雨水拒之门外,把寒冷和干旱留给了自己。
高大的山峰又截住了高空中的气流和云团,寒冷使气流和云团化成了片片飞雪,日夜不停地洒落,染白了祁连山一座座大大小小的山峰。皑皑白雪逐步圆化变成了粒雪晶体,积雪的密度逐渐增大,粒雪的硬度不断增强。大大小小的粒雪相互挤压着,喘不过气来,再加自身重力和外界压力的双重作用,它们变得更加致密坚硬,紧密地镶嵌在一起,其间的孔隙不断缩小,里面的气泡逐渐趋无,最终形成了真空。用专家的行话说,当粒雪集合体的密度达到约 0.84克/立方厘米时,颗粒之间便没有了空隙,变得密不可透。伴随着漫长岁月的流失,雪晶体密度的增加,它的颜色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由期初的乳白色,慢慢地变成了晶莹透彻、蓝如水晶的古老冰川。祁连山冰川便成了远古历史的见证,也成了谷水奔腾不息的源头。
大自然成就了祁连山冰川,也给了冰川地貌的奇丽壮观。宽阔硕长的冰川延伸开去,绵延千里,好似披挂在雪山众神身上的一条条洁白的"哈达"。这些由冰雪和石头凝成的奇形怪状、棱角分明的脉脊,有如巨斧劈雕,千姿百态般躺卧在雪山上,如白虎藏匿,如银蛇盘绕。每一座雪峰又都象一位气势雄伟的巨人。
兰州附近还看到了黄河
。。。。。。。。。。。。。。。。。。。。。。。。。。。。。。。。。。。。。。。。。。。。。。。。。。。。。。。。。。。。。。。。。。。。。。。。。。。。。。。。。。。。。。。。。。第二章:七一冰川
10月13日晚上,从怪树林、黑城回额济纳县城,躺在宾馆的床上,翻出来压在旅行包底的Jack Kerouac的《在路上》,看了几页,有点失掉思考的感觉。发了一会儿呆,还是睡吧,明天要早起。
第二天,乘车返回酒泉,荒无人烟的戈壁多数时候只有我们一辆车孤零零地,一路上给人的印象是极其荒凉。偶然也看到一些越野车队,一路北行,应该是去赶额济纳旗最后几片黄叶。
从酒泉到嘉峪关的路上,忽然下起了雨。我担心起次日的冰川之行,这么大的雨,意味着山里有雪。雪太大的话,我们就没办法去了,交通不便,海拔又高。晚上回来,司机打电话告诉我,他觉得山上下大雪了,路不好走,不想去了。我又跟司机说了半天,才说看情况决定。
可是这次旅程真的很顺利,第二天天气放晴了。给司机加了钱,他也终于肯带我们上去了。
迎着朝阳,我们出发了
早六时就起床,收拾后退房,然后把行李在宾馆寄存好,再到马松吉吃了碗牛肉面过早,今天爬“七一冰川”,是体力活,干粮、水是必备的,还有衣服之类的行装一定要准备充足。
当太阳跃出地平线的那一刻,连大地都被染红了, 走得早自然能看到更多的风景。
天气好了,师傅的心情也好了,一路上给我们吹着以前游客来七一冰川的故事,路上不时有野兔从马路间穿过。
车子开出嘉峪关大概30公里,就渐渐进入了雪山。蓝天白雪,很是壮观。雪山应该用纯净的蓝与白来形容,在阳光的照耀下,蓝天与白雪交相辉映,让人有一种纯净的感觉。运气真不错,天气非常好,路上的积雪一直在融化,虽然路况不怎么样,但是还能勉强开进去。
大雪覆盖着连绵群山,对于第一次见到雪山蓝天的同行者来说真的是很兴奋,一次又一次要求停车拍照。车子一直在山路上盘旋,到达了一个天然观景台“土大阪”。 师傅给了我们20分钟,让我们在这里尽情地拍。
大自然成就了祁连山冰川,也给了冰川地貌的奇丽壮观。宽阔硕长的冰川延伸开去,绵延千里,好似披挂在雪山众神身上的一条条洁白的"哈达"。
这些由冰雪和石头凝成的奇形怪状、棱角分明的脉脊,有如巨斧劈雕,千姿百态般躺卧在雪山上,如白虎藏匿,如银蛇盘绕。每一座雪峰又都象一位气势雄伟的巨人,"石骨峥嵘,鸟道盘错"。
祁连山的另一边就是青海,因此在这大山深处也来了不少的牧民,牧民来了,不但带来了牦牛,还带来了信仰。
车下了“土大坂”后地势慢慢变平,牦牛也多了起来,它们占据了山路悠闲地晒着太阳,司机摁了两声喇叭,不想却惊起了一大群乌鸦。
走遍了众多藏区得我也没见过这么大群的乌鸦,连常跑此线路的司机也惊叹不已
翻过一个海拔4000米的垭口,终于到达七一冰川脚下海拔3600米的停车场,在此稍作休整,吃了点东西就开始攀爬雪山了。
我们开始沿一段新修建的水泥台阶路上山。台阶上依然覆盖着积雪,雪比较厚,还没有融化,所以上山的路还不是很滑。一开始就要沿台阶直上,我觉得有点头昏。不会吧,这个地方才3600米啊。等到这一段大约100米的台阶爬上去,我就已经感到很累了。身上除了相机,其它的东西都给了别人。
台阶走完,就沿着羊肠小道往上爬了。这次没有头疼,但是我出现了新的高原反应:嗜睡。我看到几个人在前面走,觉得好像一切都是梦境。每走几步路,我就要蹲下休息,非常劳累,休息的时候闭上眼睛,我真的希望能躺在雪地上睡一会,哪怕一小会也可以。
休息片刻,再起来继续走,没走几步又不行了。其实那个时候,我还没有意识到这个已经是高原反应了,我以为我昨晚睡得太晚,所以太累的缘故。
手机已经没有信号了。游人非常稀少,是此次旅程中我所去过的游客最少的地方。山体全部被灰色的草甸覆盖,这是海拔接近4000的标志,一条小路的另外一边是峡谷,还好山路没有那么陡峭。我的梦游情况越来越严重,每走几步,我就要停下来歇息。休息的时候,我就想睡。他们和我说话,可是我的耳朵已经嗡嗡地响了,他们的声音似乎要很远的地方传来。我又吃了一块巧克力,撑起精神继续往上爬。
终于走了一段路,雪峰距离我们又近了一些。我没有头疼,也没有其它的症状,就是想睡觉。看到他们带的红牛饮料,我决定把这个红牛喝下去,注射一些兴奋剂。“想要爬冰川吗?累了吧?来支红牛吧!”哈,事实证明,这个东西确实有用。后来爬山的时候我想起了这个广告词。
终于登上了高点,前方仍然是石岗,左边是冰川的底部,向上望过去,高高的冰川映衬在蓝天下,铺天盖地的雪和冰在阳光的照耀下,格外刺眼。
我渐渐觉得好一些,再不那么困了。没走多远,终于看到G和R了。他们正在一个地方休息,G说:“不能再往上爬了,上面很冷,我们的装备不行,上不去了。”于是,他们都停下来休息了。我那个时候已经完全适应了这个高原,我想再上去。按照我的经验,这里距离冰川已经不远了,怎么能停下来呢。于是,我继续往前走。他们都不走了,说停下来等我们。F跟上来了,我们俩一前一后,开始走剩下的路。
不知道是不是适应的原因还是红牛的原因,接下来的路途,我越走越轻松,再没有觉得那么累。F跟在后面,似乎有些吃力,还看到他摔了几跤,我不得不停下来等他。
已经看不到别人,这个天地之间只有四个人了,忽然觉得思想也如这个纯白的冰川一样,清澈明净,毫无杂念。雪白的厚厚的冰川从脚下一直到达5150米高的冰川顶峰连接上湛蓝的天空。
回头看时,看到F也气喘吁吁地爬上了这个高点。于是,我们开始对着冰川一阵拍照。可是,无论什么样的相机,也无法记录下来此刻的震慑和纯净。
我本来想要继续爬,或者沿着冰川往上爬,但是想到他们还在半山腰等,而且开车的师傅说务必要在15点前下山,主要是担心太晚温度降低,路面结冰,回去很麻烦。看上去,时间不够了,所以只好放弃了继续爬的念头。
远望似银河倒挂,白练垂悬;近看则冰舌斜伸,冰墙矗立,冰帘垂吊,冰斗深陷,神秘莫测。
回程的路上,阳面山上的雪已经全化了,露出金黄色的高山草甸。和来时的路,风景又不同,那么美,那么辽远。坐在车子上,我时时分神:夕阳西下,戈壁上的日落最是动人心魄。自然万物,成长消亡,往返循环,生生不息。这神迹一般的力量,亘古绵长,恢宏壮大,引导着世间众生。
。。。。。。。。。。。。。。。。。。。。。。。。。。。。。。。。。。。。。。。。。。。。。。。。。。。。。。。。。。。。。。。。。。。。。。。。。。。。。。。。。。。。。。。。。。
第三章:长城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这首诗就是描写古代边关将士的。这是万里长城的最西边,这里是嘉峪关。
嘉峪关,自古就是军事咽喉要地。明朝初,元朝王室贵族逃往塞外,自立为可汗,国号鞑靼,威胁凉、甘、肃、瓜、沙等州。明朝为保护肃州(酒泉),修筑嘉峪关附近长城。“五里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百里一城”,筑成严密的军事防御体系。众所周知,明朝修筑城墙为历朝之最,南京、北京、西安等重镇皆筑城墙。嘉峪关作为长城的一个城堡,像今天的军区。这个城筑在酒泉附近,显然它就是肃州的门户。
从秦汉到宋明,在这茫茫西北风沙线上,三关傲勃苍野,巍然天地,耸立起一尊尊历史的大风景,展示着一代代王朝的胆略、气魄,也透出帝王们对于边患的怯懦、惶恐的复杂心态。他们的心境并不那么坦然和大度,当然也不能高枕无忧。长城、关楼、垛堞、烽燧,都是历史的产物,随着历史的发展,其历史作用也越加黯然。朱明王朝是从那淫逸成性、二十六年不上朝的万历皇帝一路衰败下去,至崇祯皇帝,虽宵衣旰食,然而已无回天之力了。他的几代爷们修筑加固的长城和关楼已经失去了防御功能,吴三桂开关纳清,一代长辫子马蹄袖的王朝便从容分娩了。
后来康熙皇帝登上宝座,有大臣提议修筑长城,康熙道:“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亦常修理,其实岂无边患?明末我太祖统大兵长驱直入,诸路瓦解,皆莫能挡,可见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所谓众志成城者,是也。”
诚哉,康熙皇帝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一代明君,气魄宏伟,襟怀壮阔,他知道万里长城,巍巍边关,并未阻挡住他先辈驰骋的马蹄,那么筑城建关有何用哉?这是他从实践中悟到的真理。我们一路上相临高速公路旁残破的长城用自己身躯证明这位皇帝英明决策,诚然,一个民族,一个王朝已经衰败不堪,腐朽不堪,纵有雄关千叠,长城万里,怎敌得列强的铁甲利舰,长枪大炮的轰击?
城楼里有一处碑廊,从这些表面斑驳脱落,字迹模糊不清的古碑中,我们知道了嘉峪关初修、重修的经过,我们也知道了戍边将士们的功过赏罚,我们还知道了曾有无数的先人也曾和我们一样在此凭古吊今,直舒胸臆。“建筑是历史的年鉴,当歌曲和传说已经缄默的时候,而它还在说话”,我没有理由不相信:只要嘉峪关还屹立在这里,它就不会缺少它应得的朝拜者!
只觉得时光、岁月、历史,从那厚重古拙的城砖缝隙里丝丝地流淌,浸满我的全身,使我感到一阵阵惊悸。
游击将军府
初建于明隆庆年间,是明清两代镇守嘉峪关的游击处理军机政务的场所。
嘉峪关游击将军府陈列分为两个部分。前院以议事厅为中心,着重展示古代游击将军及文武官员指挥御敌、签发关文等情景。后院是游击将军及家眷生活的场所。
关公殿
“天下雄关”碑
长城第一墩于明嘉靖十八年(公元1539)年由肃州兵备道李涵监筑,北距关城7.5公里,墩台矗立于讨赖河边近56米高的悬崖之上。对于它的雄险,罗哲文先生曾经有过生动的吟咏:“嘉峪关,雄险画皆难,墩堡遥遥相互望,长城道道连关山,猿臂也难攀”。在一万多华里的明代长城线上,墩台无数,密如繁星,而嘉峪关长城第一墩与河北山海关渤海之滨的“老龙头”遥相呼应,共同构筑起中华长城“龙”的首尾。
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为了加强嘉峪关的防御,肃州兵备道李涵在暗壁以外,峡南侧的山头上开始,监筑了一条长15公里的片石夹土墙。工程完成于嘉靖十九年(1540年),使关城防御更加严密,古称“断壁长城”。 因城墙自山上陡跌而下,在山脊上似长城倒挂,铁壁悬空,从山上陡跌而下,封锁了石关峡口,俗称“悬壁长城”。
站在山下眺望,山上那风蚀后的长城,没有了那感人的伟岸,倒像是残垣断壁,延伸至茫茫戈壁的深处。
近看悬壁长城,临蹬山脊处的那段攀爬式的长城,像凌空挂在绝壁似的半山坡上,山顶的墩台显得雄姿犹在。再顺着山体向远处遥望,长城蜿蜒起伏,像给黑山山坡上装饰着一条弯弯曲曲的金色腰带。
序:
比我想象中的更矮,更苍凉,更富于历史性的皱褶。
其实是沙漠中的一座关卡,古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骚站,咽喉要道上的碉堡,准大使馆,城楼式围城,地理与心理的防御系统。
准备好弓箭、擂石、战马,也准备好笔墨、美食、音乐。
朋友来了有好酒,敌人来了有刀枪。
守关的将士,将一代又一代的乡愁与眺望,泼洒于无边的明月,凄凉成雪白的霜花。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还有这些沉默的石头、黄土、冷兵器和守关者,最终冷冽成一枚沉沉的朱砂印章,戳盖于雄关漫道的大地!
岁月如斯啊,不知道有多少沉睡的白骨,曾经响箭一般,穿过沙漠的内心!
。。。。。。。。。。。。。。。。。。。。。。。。。。。。。。。。。。。。。。。。。。。。。。。。。。。。。。。。。。。。。。。。。。。。。。。。。。。。。。。。。。。。。。。。。。
TIPS:
交通篇:
一、到达嘉峪关:嘉峪关交通便利,飞机、火车、汽车都很方便,就不多说了。
二、机场到市区交通:嘉峪关机场位于嘉峪关市区东北方向9公里处的新城乡横沟村,由于目前航班不多,没有固定时间的机场大巴往返市区,但有20座的中巴车,每趟航班到达后,人坐满了才走,票价15元,如果赶时间的话,就坐出租车前往,费用约20元。
三、市区到各个景区交通:
1、到七一冰川:
方法一:(适合4人左右)
冰川距市区116公里,包车前往七一冰川现在成为了唯一保险的办法了,往返一个车500元,单程需要2个半小时,在火车站门口会有很多出租车等客,可以上去讨价还价,由于七一冰川在祁连山深处,所以包车最好的优点是可以沿途欣赏祁连山的风光,非常美的。包车还有一个福利,就是可以在前往冰川的马路边就可以看到嘉峪关的城楼而不需花120元的门票。
我当时的包的是一个现代索纳塔出租车,车师傅姓崔,电话15293499996,这个车还有个司机姓丁,电话:13830790859。车牌号是甘B-80635。
方法二:(比较适合1、2个人前往的,人少包车不划算)
旺季的时候(5-10月)可以乘坐嘉峪关到铁镜山的火车7529次,这是酒钢的常年包车,早上6点50出发,票价4.5元,下火车后会有景区观光车送往冰川,镜铁山火车站至景区25公里,一个人往返车费加门票是200元(门票101元),参观完后观光车把你送回镜铁山火车站,乘18点40的火车返回嘉峪关。淡季的时候有没有观光车可以打电话问问。七一冰川景区电话:0941—6321626;嘉峪关旅游局电话:0937-6321626 。
图1:嘉峪关到镜铁山的火车,图2:镜铁山火车站,图3:镜铁山火车站到七一冰川的观光车。
2、到嘉峪关城楼:市区打车到嘉峪关景区只需要10元,参观完后出后门步行500米就有4路公交车回市区。当然如果想省钱,也可以乘4路车前往,1元。
3、到天下第一墩:在市区西南面7公里处,没有公共交通,包车前往往返需要40元。
4、到悬臂长城:在市区西北面12KM,没有公共交通,包车前往往返需要50元。
5、到魏晋壁画砖墓:在距离市区18KM外的新城镇,包车往返需要60元。
推荐包车师傅:崔师傅,电话15293499996,这个车还有个司机姓丁,电话:13830790859。车牌号是甘B-80635。如果大家想自己找车,可以到火车站门口,那里有很多等生意的出租车,价格好讲一些。
景点篇:
一、七一冰川:门票101元,沿途可以欣赏非常漂亮的祁连山风光,非常值得推荐。
二、嘉峪关城楼:门票120元,算是嘉峪关的一个象征,不去有些说不过去,为了卖票,景区正门外面是看不到城楼的,想看城楼必须买票进去,不过也有2个可以不花门票就可以看城楼的办法,方法一:在正大门的左手边售票厅背后有个铁门,那个铁门非常好爬,我就看见有人这么爬上去了,不过我胆子小,还是乖乖买门票了。爬进去之后里面还有个检票的地方,不要急忙过去,等有团队来的时候混在里面(团队一般都不怎么检票)。
戈壁滩上能够拍到城楼的全景
方法二:沿着铁栏杆绕到景区的背后,不过需要步行1个多小时,走到戈壁滩上,那里就没有栏杆了,大摇大摆地走到城楼前面随便拍照。 如果想进城楼似乎也没什么难度,因为游客可以从城楼里面走出来拍照,大可以混在里面进去登城楼。
三、魏晋壁画砖墓:门票160元,位于嘉峪关市区东约18公里的新城镇,在近13平方公里的地域内分布着魏晋时期的古墓葬一千余座,素有“地下画廊”之称。1972年~1979年期间,先后发掘了18座墓葬,其中9座为画像砖墓,9座为素砖墓。其中五号墓于1973年5月整体搬迁到甘肃省博物馆。喜欢历史的人非常值得一去。
四、长城第一墩:门票22元,位于嘉峪关关城南7公里处,与祁连雪峰隔河相望,是明代长城西端第一个台墩起点。第一墩由明代甘肃镇肃州兵备道李涵筑于嘉靖18年(1539年)。赶时间的就可以不用去了。
五、悬臂长城:门票21元,距市区约14公里,属嘉峪关军事防御体系的一部分。始筑于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原长1.5公里,为片石夹土墙,现存长城750米,其中有231米的黄土夯筑城墙攀援于高150米,倾斜度为45度的山脊上,似凌空倒挂,因而得名“悬壁长城”。赶时间的就可以不用去了。
住宿篇:
嘉峪关城市面积不大,是为酒钢这个企业新建的移民城市,不过城市配套设施还算不错,高中低档的酒店宾馆都有,即使是节假日想找一间比较舒适的客房也不成问题,所以下面就只介绍几家网上口碑较好的:
(这里只是提供介绍,如果需要预定大家可以上淘宝、去哪儿网、携程、艺龙等专业网站预定,其实如果大家不是节假日出行完全可以不用预定,嘉峪关流动人口比较少,酒店经常打折,所以会出现当地的挂牌价比网上的预定价格还便宜的情况)
一、酒钢宾馆:(高档)
4星级,当地最好的酒店之一,位置好,停车场大,环境幽静,吃饭购物方便。再说内部:装修,配置,服务都符合4星标准,在半圆阳台上抽烟,看日落很享受。淡季时一个标间打折下来也就200多,黄金周一个标间也就390元。电话:0937-6714425。
二、
嘉峪关市迎宾商务宾馆
:(中档)
装修非常精致的快捷酒店,位于
嘉峪关
长途汽车站马路对面,大床房不打折的价格150元,性价比非常高,住宿的满意度在网上也是名列前茅。电话:13830799522
三、百时快捷嘉峪关兰新路店:(性价比超高的) (特别推荐)
锦江之星旗下的一家连锁经济型客栈,房间虽然不大,但非常干净整洁,利用率超高,空调、卫生间、电视机什么的都一应俱全。酒店有单人房,双人房,高低铺,榻榻米等多款极具个性的房型。
酒店位于嘉峪关市兰新东路638号(兰新东路与五一中路交汇处),坐落于永新街区内,邻近商业街新华路,邻近雄关广场、富强市场(14栋),酒店周围交通十分便捷,距火车站5公里,距汽车站3公里,距机场15公里,周边餐饮、娱乐、银行、医院,超市等配套设施齐全。
单人间、榻榻米房89元,高低铺99元,双人房109。电话:0937-6399805
预定官网:
行程篇:
由于河西走廊上有太多的美景,而嘉峪关只是珍珠项链上的一颗,建议大家安排一天时间即可。
自然风光一日游:
早上包车前往七一冰川,沿途欣赏祁连山的美景,在冰川游玩之后,返回市区,在嘉峪关城楼看日出。
(返回的路上就可以看见嘉峪关城楼了,可以就在那里下车,步行半个小时到城楼前拍照,夕阳下的嘉峪关是一天最美的时候,这样子还可以省掉120元的门票)
人文风光一日游:
早上包车前往 魏晋壁画砖墓、中午到长城第一墩、悬臂长城等景点,下午前往嘉峪关城楼看日出。
美食篇:
由于嘉峪关是个新建的移民城市,所以天南地北的人都有,谈不上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小吃,不过经当地人介绍找到了2个好吃还不贵的地方。
1、牛庄食府:位于三中路口,电话0937-6288982,做的川菜和西北的特色菜味道都很不错,价格还不贵,服务也热情。具体的位置大家可以打上面那个电话去问下。
2、马松吉拉面
当地最火的饭馆之一,去七一冰川前,来这里吃一碗面,很是有体力,面带劲味道也好,最好吃的是这里的酱牛肉,点份面加份牛肉才10元,如果人多,大家又爱吃,还可以直接点一斤,一斤牛肉也就50元。
时机篇:
嘉峪关以人文风景为主,自然风景为辅,所以一年四季都可以来玩,不过如果要去七一冰川看看,那就最好夏天来,十月之后在祁连山的路上就可能会有积雪了,就容易打滑,司机也不愿意去了。
。。。。。。。。。。。。。。。。。。。。。。。。。。。。。。。。。。。。。。。。。。。。。。。。。。。。。。。。。。。。。。。。。。。。。。。。。。。。。。。。。。。。。。。。。。
第一章:空中看祁连
我对祁连山感觉莫名的非常神秘。似乎神圣不可侵犯,是我无法靠近的。
但是事实恰恰相反,我来到了。而且还不是在山下望。我上来了。我在祁连山的上空翻山越岭,在祁连山的上空兜兜转转。
2012年10月10日,我乘重庆至嘉峪关的班机沿着祁连山脉飞行,因为是乘坐的是小飞机,航行高度不高,所以清清楚楚地把祁连山看了个遍。
甘肃省有多长,祁连山就有多长。它东接六盘山和秦岭,西接阿尔金山。丝绸之路有多远,祁连山就有多远。西北高原有多高,祁连山就有多高。它的主峰在酒泉的疏勒南山,海拔5808米。
"祁连山"之名源自古匈奴。在古匈奴语中,"祁连"是"天"的意思,祁连山因此又名"天山";又因位于河西走廊之南,而称南山。唐代诗人李白,看着这苍茫群山,不由感叹,"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这"天山",就是祁连山。迄今为止,游牧在这里的匈奴人的直系后裔--尧熬尔人(裕谷族)仍然叫祁连山为腾格里大坂,意思是天之山。
在汉代,祁连山属雍州。公元前221年前为大、小月氏族驻守,后被匈奴占领。公元前121年,汉朝大将霍去病将万骑、出陇西、踪居延、至祁连,大败匈奴,祁连山及河西走廊正式纳入汉王朝版图。
汉武帝在迎接西域天马时,终于可以遥望属于他的领地了,这是怎样的一脉峰峦啊,平坦处,山溪婉蜒,青草连连,牛羊悠悠。险峻处,怪石悬崖,峻峰狰狞,峰回路转。高山上,雪峰皑皑,冰川岳岳,雪莲争艳。谁能说得透它的深邃,它的情怀,以及它的苦难?
祁连山脉的形成,直接引发了祁连山麓气候的急剧变化。太平洋上空的暖湿气流,再也飞不过高原,飞不过喜马拉雅山,飞不过祁连山了。东部季风吹到这里更成了强弩之末。祁连山便成了一道热与冷、暧与寒、湿与燥和天然屏障和分界,把温暖、湿润和雨水拒之门外,把寒冷和干旱留给了自己。
高大的山峰又截住了高空中的气流和云团,寒冷使气流和云团化成了片片飞雪,日夜不停地洒落,染白了祁连山一座座大大小小的山峰。皑皑白雪逐步圆化变成了粒雪晶体,积雪的密度逐渐增大,粒雪的硬度不断增强。大大小小的粒雪相互挤压着,喘不过气来,再加自身重力和外界压力的双重作用,它们变得更加致密坚硬,紧密地镶嵌在一起,其间的孔隙不断缩小,里面的气泡逐渐趋无,最终形成了真空。用专家的行话说,当粒雪集合体的密度达到约 0.84克/立方厘米时,颗粒之间便没有了空隙,变得密不可透。伴随着漫长岁月的流失,雪晶体密度的增加,它的颜色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由期初的乳白色,慢慢地变成了晶莹透彻、蓝如水晶的古老冰川。祁连山冰川便成了远古历史的见证,也成了谷水奔腾不息的源头。
大自然成就了祁连山冰川,也给了冰川地貌的奇丽壮观。宽阔硕长的冰川延伸开去,绵延千里,好似披挂在雪山众神身上的一条条洁白的"哈达"。这些由冰雪和石头凝成的奇形怪状、棱角分明的脉脊,有如巨斧劈雕,千姿百态般躺卧在雪山上,如白虎藏匿,如银蛇盘绕。每一座雪峰又都象一位气势雄伟的巨人。
兰州附近还看到了黄河
。。。。。。。。。。。。。。。。。。。。。。。。。。。。。。。。。。。。。。。。。。。。。。。。。。。。。。。。。。。。。。。。。。。。。。。。。。。。。。。。。。。。。。。。。。第二章:七一冰川
10月13日晚上,从怪树林、黑城回额济纳县城,躺在宾馆的床上,翻出来压在旅行包底的Jack Kerouac的《在路上》,看了几页,有点失掉思考的感觉。发了一会儿呆,还是睡吧,明天要早起。
第二天,乘车返回酒泉,荒无人烟的戈壁多数时候只有我们一辆车孤零零地,一路上给人的印象是极其荒凉。偶然也看到一些越野车队,一路北行,应该是去赶额济纳旗最后几片黄叶。
从酒泉到嘉峪关的路上,忽然下起了雨。我担心起次日的冰川之行,这么大的雨,意味着山里有雪。雪太大的话,我们就没办法去了,交通不便,海拔又高。晚上回来,司机打电话告诉我,他觉得山上下大雪了,路不好走,不想去了。我又跟司机说了半天,才说看情况决定。
可是这次旅程真的很顺利,第二天天气放晴了。给司机加了钱,他也终于肯带我们上去了。
迎着朝阳,我们出发了
早六时就起床,收拾后退房,然后把行李在宾馆寄存好,再到马松吉吃了碗牛肉面过早,今天爬“七一冰川”,是体力活,干粮、水是必备的,还有衣服之类的行装一定要准备充足。
当太阳跃出地平线的那一刻,连大地都被染红了, 走得早自然能看到更多的风景。
天气好了,师傅的心情也好了,一路上给我们吹着以前游客来七一冰川的故事,路上不时有野兔从马路间穿过。
车子开出嘉峪关大概30公里,就渐渐进入了雪山。蓝天白雪,很是壮观。雪山应该用纯净的蓝与白来形容,在阳光的照耀下,蓝天与白雪交相辉映,让人有一种纯净的感觉。运气真不错,天气非常好,路上的积雪一直在融化,虽然路况不怎么样,但是还能勉强开进去。
大雪覆盖着连绵群山,对于第一次见到雪山蓝天的同行者来说真的是很兴奋,一次又一次要求停车拍照。车子一直在山路上盘旋,到达了一个天然观景台“土大阪”。 师傅给了我们20分钟,让我们在这里尽情地拍。
大自然成就了祁连山冰川,也给了冰川地貌的奇丽壮观。宽阔硕长的冰川延伸开去,绵延千里,好似披挂在雪山众神身上的一条条洁白的"哈达"。
这些由冰雪和石头凝成的奇形怪状、棱角分明的脉脊,有如巨斧劈雕,千姿百态般躺卧在雪山上,如白虎藏匿,如银蛇盘绕。每一座雪峰又都象一位气势雄伟的巨人,"石骨峥嵘,鸟道盘错"。
祁连山的另一边就是青海,因此在这大山深处也来了不少的牧民,牧民来了,不但带来了牦牛,还带来了信仰。
车下了“土大坂”后地势慢慢变平,牦牛也多了起来,它们占据了山路悠闲地晒着太阳,司机摁了两声喇叭,不想却惊起了一大群乌鸦。
走遍了众多藏区得我也没见过这么大群的乌鸦,连常跑此线路的司机也惊叹不已
翻过一个海拔4000米的垭口,终于到达七一冰川脚下海拔3600米的停车场,在此稍作休整,吃了点东西就开始攀爬雪山了。
我们开始沿一段新修建的水泥台阶路上山。台阶上依然覆盖着积雪,雪比较厚,还没有融化,所以上山的路还不是很滑。一开始就要沿台阶直上,我觉得有点头昏。不会吧,这个地方才3600米啊。等到这一段大约100米的台阶爬上去,我就已经感到很累了。身上除了相机,其它的东西都给了别人。
台阶走完,就沿着羊肠小道往上爬了。这次没有头疼,但是我出现了新的高原反应:嗜睡。我看到几个人在前面走,觉得好像一切都是梦境。每走几步路,我就要蹲下休息,非常劳累,休息的时候闭上眼睛,我真的希望能躺在雪地上睡一会,哪怕一小会也可以。
休息片刻,再起来继续走,没走几步又不行了。其实那个时候,我还没有意识到这个已经是高原反应了,我以为我昨晚睡得太晚,所以太累的缘故。
手机已经没有信号了。游人非常稀少,是此次旅程中我所去过的游客最少的地方。山体全部被灰色的草甸覆盖,这是海拔接近4000的标志,一条小路的另外一边是峡谷,还好山路没有那么陡峭。我的梦游情况越来越严重,每走几步,我就要停下来歇息。休息的时候,我就想睡。他们和我说话,可是我的耳朵已经嗡嗡地响了,他们的声音似乎要很远的地方传来。我又吃了一块巧克力,撑起精神继续往上爬。
终于走了一段路,雪峰距离我们又近了一些。我没有头疼,也没有其它的症状,就是想睡觉。看到他们带的红牛饮料,我决定把这个红牛喝下去,注射一些兴奋剂。“想要爬冰川吗?累了吧?来支红牛吧!”哈,事实证明,这个东西确实有用。后来爬山的时候我想起了这个广告词。
终于登上了高点,前方仍然是石岗,左边是冰川的底部,向上望过去,高高的冰川映衬在蓝天下,铺天盖地的雪和冰在阳光的照耀下,格外刺眼。
我渐渐觉得好一些,再不那么困了。没走多远,终于看到G和R了。他们正在一个地方休息,G说:“不能再往上爬了,上面很冷,我们的装备不行,上不去了。”于是,他们都停下来休息了。我那个时候已经完全适应了这个高原,我想再上去。按照我的经验,这里距离冰川已经不远了,怎么能停下来呢。于是,我继续往前走。他们都不走了,说停下来等我们。F跟上来了,我们俩一前一后,开始走剩下的路。
不知道是不是适应的原因还是红牛的原因,接下来的路途,我越走越轻松,再没有觉得那么累。F跟在后面,似乎有些吃力,还看到他摔了几跤,我不得不停下来等他。
已经看不到别人,这个天地之间只有四个人了,忽然觉得思想也如这个纯白的冰川一样,清澈明净,毫无杂念。雪白的厚厚的冰川从脚下一直到达5150米高的冰川顶峰连接上湛蓝的天空。
回头看时,看到F也气喘吁吁地爬上了这个高点。于是,我们开始对着冰川一阵拍照。可是,无论什么样的相机,也无法记录下来此刻的震慑和纯净。
我本来想要继续爬,或者沿着冰川往上爬,但是想到他们还在半山腰等,而且开车的师傅说务必要在15点前下山,主要是担心太晚温度降低,路面结冰,回去很麻烦。看上去,时间不够了,所以只好放弃了继续爬的念头。
远望似银河倒挂,白练垂悬;近看则冰舌斜伸,冰墙矗立,冰帘垂吊,冰斗深陷,神秘莫测。
回程的路上,阳面山上的雪已经全化了,露出金黄色的高山草甸。和来时的路,风景又不同,那么美,那么辽远。坐在车子上,我时时分神:夕阳西下,戈壁上的日落最是动人心魄。自然万物,成长消亡,往返循环,生生不息。这神迹一般的力量,亘古绵长,恢宏壮大,引导着世间众生。
。。。。。。。。。。。。。。。。。。。。。。。。。。。。。。。。。。。。。。。。。。。。。。。。。。。。。。。。。。。。。。。。。。。。。。。。。。。。。。。。。。。。。。。。。。
第三章:长城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这首诗就是描写古代边关将士的。这是万里长城的最西边,这里是嘉峪关。
嘉峪关,自古就是军事咽喉要地。明朝初,元朝王室贵族逃往塞外,自立为可汗,国号鞑靼,威胁凉、甘、肃、瓜、沙等州。明朝为保护肃州(酒泉),修筑嘉峪关附近长城。“五里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百里一城”,筑成严密的军事防御体系。众所周知,明朝修筑城墙为历朝之最,南京、北京、西安等重镇皆筑城墙。嘉峪关作为长城的一个城堡,像今天的军区。这个城筑在酒泉附近,显然它就是肃州的门户。
从秦汉到宋明,在这茫茫西北风沙线上,三关傲勃苍野,巍然天地,耸立起一尊尊历史的大风景,展示着一代代王朝的胆略、气魄,也透出帝王们对于边患的怯懦、惶恐的复杂心态。他们的心境并不那么坦然和大度,当然也不能高枕无忧。长城、关楼、垛堞、烽燧,都是历史的产物,随着历史的发展,其历史作用也越加黯然。朱明王朝是从那淫逸成性、二十六年不上朝的万历皇帝一路衰败下去,至崇祯皇帝,虽宵衣旰食,然而已无回天之力了。他的几代爷们修筑加固的长城和关楼已经失去了防御功能,吴三桂开关纳清,一代长辫子马蹄袖的王朝便从容分娩了。
后来康熙皇帝登上宝座,有大臣提议修筑长城,康熙道:“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亦常修理,其实岂无边患?明末我太祖统大兵长驱直入,诸路瓦解,皆莫能挡,可见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所谓众志成城者,是也。”
诚哉,康熙皇帝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一代明君,气魄宏伟,襟怀壮阔,他知道万里长城,巍巍边关,并未阻挡住他先辈驰骋的马蹄,那么筑城建关有何用哉?这是他从实践中悟到的真理。我们一路上相临高速公路旁残破的长城用自己身躯证明这位皇帝英明决策,诚然,一个民族,一个王朝已经衰败不堪,腐朽不堪,纵有雄关千叠,长城万里,怎敌得列强的铁甲利舰,长枪大炮的轰击?
城楼里有一处碑廊,从这些表面斑驳脱落,字迹模糊不清的古碑中,我们知道了嘉峪关初修、重修的经过,我们也知道了戍边将士们的功过赏罚,我们还知道了曾有无数的先人也曾和我们一样在此凭古吊今,直舒胸臆。“建筑是历史的年鉴,当歌曲和传说已经缄默的时候,而它还在说话”,我没有理由不相信:只要嘉峪关还屹立在这里,它就不会缺少它应得的朝拜者!
只觉得时光、岁月、历史,从那厚重古拙的城砖缝隙里丝丝地流淌,浸满我的全身,使我感到一阵阵惊悸。
游击将军府
初建于明隆庆年间,是明清两代镇守嘉峪关的游击处理军机政务的场所。
嘉峪关游击将军府陈列分为两个部分。前院以议事厅为中心,着重展示古代游击将军及文武官员指挥御敌、签发关文等情景。后院是游击将军及家眷生活的场所。
关公殿
“天下雄关”碑
长城第一墩于明嘉靖十八年(公元1539)年由肃州兵备道李涵监筑,北距关城7.5公里,墩台矗立于讨赖河边近56米高的悬崖之上。对于它的雄险,罗哲文先生曾经有过生动的吟咏:“嘉峪关,雄险画皆难,墩堡遥遥相互望,长城道道连关山,猿臂也难攀”。在一万多华里的明代长城线上,墩台无数,密如繁星,而嘉峪关长城第一墩与河北山海关渤海之滨的“老龙头”遥相呼应,共同构筑起中华长城“龙”的首尾。
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为了加强嘉峪关的防御,肃州兵备道李涵在暗壁以外,峡南侧的山头上开始,监筑了一条长15公里的片石夹土墙。工程完成于嘉靖十九年(1540年),使关城防御更加严密,古称“断壁长城”。 因城墙自山上陡跌而下,在山脊上似长城倒挂,铁壁悬空,从山上陡跌而下,封锁了石关峡口,俗称“悬壁长城”。
站在山下眺望,山上那风蚀后的长城,没有了那感人的伟岸,倒像是残垣断壁,延伸至茫茫戈壁的深处。
近看悬壁长城,临蹬山脊处的那段攀爬式的长城,像凌空挂在绝壁似的半山坡上,山顶的墩台显得雄姿犹在。再顺着山体向远处遥望,长城蜿蜒起伏,像给黑山山坡上装饰着一条弯弯曲曲的金色腰带。
2016-07-08发布拍摄于2018-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