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
梅里是有灵魂的,只一眼便是永恒(初行丽江、雨崩、中虎眺)
离开雨崩已数月有余,但仍在忙忙碌碌中怀念起梅里的圣神威仪,怀念起雨崩的朴质秀美,我不喜欢用天堂来形容雨崩,因为她确实存于人间,是自然赐予人类瑰宝。天堂虚无缥缈无迹可寻,雨崩和卡瓦格博一起在那千辛万苦后的泥泞尽头等待着我们。一直都在犹豫到底要不要在论坛上发游记,因为论坛中有太多关于雨崩的游记,看着那些精美的图片,自己用卡片机拍的确实有些不好意思拿出手。昨日在课堂上听老师分析一些旅行社线路时,我突然觉得自己是幸运的,这次旅行绝对是最好的19岁礼物,还有什么比驴行更能亲进自然呢。所以小女就厚着脸皮发游记了,各位见笑啦
。
我们一行六人从广州和贵阳到昆明汇合,再一起前往丽江。在丽江得到的小和家的盛情款待,好生安逸啊。在丽江住一晚后,第二天一大早我们九人就在酥油茶浓郁的味道中上路了。小和、duck、峰妹、lem、js、kingston与你们一起的这个暑假是这个夏天最美的风景。ps.凡节假日丽江的火车票都十分紧张,建议大家在出发地就提前定好
。
火车因大雨所以晚点两小时到达丽江,我们还是有些许担心这意料之中的大雨耽误行程。其实无奈选择雨季前往雨崩我已经做好看不到雪山的打算了,没想到也许是我们够虔诚吧,梅里毫不吝惜地向我们展现他的容颜,那一刻确实很感动。好,言归正传。也许自己并不是一个有小资情调的人,所以对于丽江古城确实也没什么特别的感觉,只是觉得每家店铺门口都挂有“看书、咖啡、发呆、艳遇..."之类的词有些不太自然,暗想,哦,原来发呆是发给别人看的啊
。不过走在一些人烟较稀少的小巷时还是感觉得到沧桑与古朴的气息,我想,这才应该是丽江能够放松神经的理由吧。
大家猜猜这是什么意思啊,是学校门口照到的哦
我们在丽江并没有住在古城里面,虽然没有体会到古城中小客栈的情调,但是却也乐得安静,于是乎也省下不少旅费。小和的叔叔是位纳西汉子,也是我们此行的司机兼向导,技术真是一流,带着我们再能见度不足一米的山间公路穿行,车旁就是滚滚的金沙江水与万丈悬崖峭壁,纵使小女胆大也不免有些心悸,心想若是车一打滑我们就可就要英勇漂流金沙江了,呵呵,玩笑话玩笑话。第二天就要踏上真正的旅途了,心中还是有些激动,在8264上看过太多有关雨崩的帖子,让我对雨崩寄予了很大的期望,事实证明他确实没让我失望。
远行是内心的行走,越往内走越逼近生命的本真。无法想象如果我们的灵魂与肉体都没有行走在路上,那内心世界将会是怎样的空虚与寂寞。我们往往说行者无疆,行者无敌,只是因为旅行途中的人一直都相信他们一直都在追寻宇宙时空留下的奇迹,一直都坚信没有到不了的明天。
在香格里拉县城吃完午饭后我们继续上路前往德钦,晚上准备住在飞来寺。由于下雨的缘故,路异常难走,叔叔开车也是小心翼翼,小和爸爸还要抬头看车外,担心会有落石。这一路还是比较惊险的,峭壁下汹涌的金沙江,还有一路上不时从山上滚落的小碎时砸落在车顶发出的嗒嗒声也让我们有些许不安起来。突然车停了下来,原来前方不足十米处刚落下一块大石,想想还是有些后怕的,由于前方石块多,导致车无法通行,我们无法只好下车搬移石头,速速移开碎石后,我们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回到了车里,真是有惊无险呐
。滇藏公路不愧为“颠藏”公路,颠得五脏六腑都错位的感觉,不过没关系,回程时又可以颠回原位的
,十分佩服我们几位,可以在臀部时不时会离开座位的情况下酣然大睡,这是一种怎样的境界啊。于是乎,在奔子栏由于前方事故又被耽误了不知多久后我们再傍晚终于到达传说中的白马雪山垭口。ps.各位如果有机会一定要去试试奔子栏派出所的厕所,那味道令人难忘啊啊。
车经过白马雪山垭口后我便有些兴奋,我深爱着高原的每一寸土地,虽然窗外是一片大雾,但是我心中关于目的地的轮廓却越发清晰。车在缓行途中遇到一队骑行者,我很佩服他们。每个真正的旅行者心中都有不同的旅行方式,不论怎样,他们的目的就只有一个,就是踏上目的地的土地,用双目定格心中天堂的轮廓。但我想也许这样如苦行僧般旅行的人们是否最后看到的风景会比我们所看到的更加美丽呢?
在飞来寺住了一晚后,第二天一早我们就出发前往雨崩。
到达西当温泉后lem、duck、kingston、js四人决定骑骡子上垭口(后证明kingston、js两男体力超好,只是初到高原有点担心高反),我和小和、峰妹还有小和爸爸叔叔五人徒步前行。其实路途远远没有我想象中艰苦,就是走到后期有点喘不上气,需要走走停停。我们大约花了五个多小时到达了南宗垭口,这给初次驴行的我们增添了不少信心,结果后两天走的路还是有虐到我们。
终于,当我看到一号垃圾桶弟弟时,我知道我们马上就要到垭口了。我喜欢五彩的经幡,有着圣神与吉祥的美丽。
就如前面所说我真的有做好看不到雪山的心理准备的,没想到梅里是如此厚待我们这一群没有冲锋衣裤,没有什么装备,初次户外就上雨崩的孩子。浓雾背后是我梦想了无数次的雪山,此刻心情真是难以言表。回复
随风而影 的帖子
还好看见了美景,要不然那种稀泥混着骡粪的路真会走得不甘心啊,嘿嘿
回复
泪水冲咖啡 的帖子
没有啦,其实远远没有想象中困难滴
面朝雪山,我终于还是有些明了为何古往今来无数登山者都渴望登顶一座座高峰。有些追求是可以以生命为代价的,但切记,莫扰了灵魂,脏了信仰
去雨崩一定要有一双好点的鞋啊,不然还是会比较惨的。我们从雨崩出来后基本上每个人都买了双军胶。
雨崩,卡瓦格博守护的村落。至今没有公路可以通往村中,唯有靠马帮为村庄送来生活必需品。没有手机信号,隔离了外界的纷纷扰扰;靠太阳能供电,一下雨,客栈内的灯就忽明忽暗,所有人家都掩入浓浓的雾色中。客栈老板娘带着明显兴奋的语气说,今年10月雨崩村要实现全村大通电。听之莞尔一笑。不知通电后雨崩是否还会有如此湛蓝的天空,梅里十三峰的冰雪是否还能在阳光下闪耀。是的,我们无法剥夺村民融入文明社会的权利,但那些自然千万年造化留下的瑰宝又将何去何从呢?
至于在雨崩住宿么基本上是没有什么卫生条件可以讲的,记住带上硫磺软膏,小女被跳蚤咬得很惨啦。
生命最终沉寂于雨崩,不知灵魂是否在神山脚下欢腾
世界上最好的镜头是我们的双眼,只要闭眼回想,走过的每一寸土地都是如此清晰,存于脑海中胶片上的风景又再次环绕着我。
第二天一早我们就准备出发去冰湖,先到笑农大本营,在上冰湖。路比起前一天要好走,但是觉得比前一天要耗体力,时间也花得久一些,想起当年的悲剧,心情不免还是有些沉重。
17名登山者用自己的生命祭奠了梅里,用生命弥补了对卡瓦格博的冒犯。今日再论孰是孰非已无意义,毕竟探索未知的世界是人类本性使然,然而任何不尊重信仰的行为最终也会受到惩罚。回复
npxjb 的帖子
不好意思了,因为那是同学的亲戚,他现在好像不怎么带人去雨崩了。
不过可以推荐你一个。白马次仁,QQ:17722498
由于是夏天的缘故,冰川有些脏,不过还是蛮漂亮的之前看过不少游记都说只要日本人一进村天气就会变差,本来我还有些不信,结果没想到就被我们给碰上了。从冰湖下撤的路上就开始下起小雨,而且有渐猛的趋势。无奈雨衣未带,我们只有冒雨回到客栈。待我们回到客栈时外面已然倾盆大雨,雪山早已在浓雾中不见了踪影。等我们坐下等吃饭时,才发现旁桌座了一队日本旅游者,心里不免一惊,问过才知他们是刚刚到达雨崩村,准备明日去冰湖,所以现在的大雨令他们无比担心。不知他们来之前是否知道当年17人登山队的悲剧,也许这是卡瓦格博的哭泣。但我还是心想这也许只是巧合,第二日我询问客栈老板娘,没想到她也说只要日本人进村,夏天就会下雨,冬天就会下大雪,反正他们是见不到雪山真容的。晚上,我看见一对日本夫妻坐在房间门口朝缅茨姆方向望去,眼中隐隐有些迷茫担忧与不甘。回复
abbyliu 的帖子
是啊,这绝对会是我终身难忘的旅行之一。有了信仰的土地,他的美就绝不仅限于山水之美。有机会真相秋天再去一次呢
由于下雨的缘故,客栈大厅内仅有的一盏灯变得忽明忽暗,在暗淡的灯光下我不禁也有些担心起来,怕大雨影响了明日去神瀑的行程,心中不免暗骂一句,可恨的日本人。声明一下,这里绝无民族仇恨情绪,只是担心去不了神瀑。嘿嘿。吃过饭后与同桌两对母子攀谈起来。原来他们是座了七八天车从西藏赶来雨崩朝圣的。上了初中的藏族小男孩汉语不是很好,红着脸磕磕巴巴的与我交谈着,他不好意思地说他觉得汉语很难学,觉得雪山很漂亮。其实旅行带给我们最大的快乐不仅仅是美景带来的感官冲击,更是在旅途中结交不同的朋友,与有不同文化信仰的人攀谈,在他们或朴实或有深意的话语中走向一个个未曾涉足的世界,这只有旅行可以带给我们。走到母子炉旁与duck,lem还有另一队游客一起烤火,看着平日凶巴巴的客栈小姑娘被那队游客的向导逗得红扑扑的脸颊,还有门外大雨中站着一头似乎想进门烤火的骡子,觉得前所未有的放松,也渐渐有些困意。
第二天早上起来,窗外的雨已经小了不少,我们觉得来了就不要留什么遗憾吧,决定冒雨去神瀑。吃早餐时发现几个没有见过的游客,才知原来是几位东北游客,昨天夜里十一点多才冒大雨到的雨崩,听说他们昨夜在路上一脚踩下去泥已可以没到小腿了,所以路上耽搁不少时间,走得他们心惊胆颤的,似乎隐约听到他们在抱怨日本人,诶。。。。这冒雨去神瀑的决定还真让我们吃了点苦头,路上雨越下越大,没穿冲锋衣,雨衣帖在身上很是难受,小和带的帽子已经开始滴水了,还没去到神瀑下朝拜我们就已经全身湿透,是否这样更加虔诚呢,嘿嘿。一路上遇到很多去神瀑的村民,看着已经走不动的我和小和,都很友好地说着扎西德勒,和前日去往南宗垭口时一样,听得我心口暖暖的。其实神瀑看上去很近了,可惜怎么走都走不到啊。lem与duck两位童鞋由于体力实在不支,就留在客栈休息了。
湿身吃糌粑中
游玩神瀑就要离开雨崩了,由于雨下得实在太大,加上时间比较紧所以我们选择骑骡子出山。注定骑骡子还是要淋雨,真是很冷啊。而且俺骑的那头骡又无比争强好胜,一心想当头骡,这可苦了咱啊。 就这样我们一行人骑着骡子晃晃悠悠地在大雨中离开了雨崩,走前热心的老板娘还让我秋天再来。在陡坡上往回望去,雨崩村已渐渐淹没在浓雾中,好似从不曾在这个星球上出现过,是否真如武陵渔夫寻到的桃花源,不想被世俗所玷污。没有太多离开的不舍,没有太多要回到尘世喧嚣的兴奋亦或是烦躁,似乎也没有太多疲惫之感,心中真的很平静,人类不过百年却可以领略自然亿万年的造化,这是恩赐。
回到飞来寺我们终于洗了热水澡,一个字“爽”,悲剧的是发现登山鞋已经不能穿了,太多泥,只好每人去小卖部买了双军胶,25元/双,其实感觉不错,呵呵。
最后看一眼梅里,也许我们还会再见,望你如今日般美丽圣洁
又见白马雪山,感谢上苍赐予我们的好天气,让我们有幸朝圣梅里,近观白马
就算7月份去大家也要稍微多带点儿衣服啊,两个可怜的孩子,特别是附近还有几位穿羽绒服的。。。。。
别了圣洁的雪山,又迎来一碧千里的草原。纳帕海,伊拉草原。伊拉草原位于中甸县城西北6公里处,总面积13平方公里,是迪庆香格里拉最大最美的草原,依拉藏语意为“豹山”,因传说中依拉草原门户内北边坐落的豹山是一座“神山”而得名。既可以在依拉草原领略藏区草原一派牧歌式风光,又可切身感悟迪庆香格里拉藏民族神秘人文风情。 7月的依拉草原,宛如碧波荡漾的海洋,上面浮满数不清的鲜花、玫瑰红的野芍药、野菊和说不出名的各色香花野草,与秀丽的纳帕海、美丽古老的依拉村连为一体,形成一幅美丽的画卷。
尽头是什么?在极高山上看见更高的山,在云端之上感受更飘逸的云,在前人走过的路的尽头发现无人之路,在生命的终点感悟新生命的起点。生命循环往复,生生不息。我们一直行走在路上,也许只为寻找通往不同世界的大门。
回复
橙子11 的帖子
十月稻城亚丁很美啊,鞋子的话因为登山鞋比较防滑,防水效果也相对来说要好,走起路来会舒服点。如果是雨季去的话最好还是有一双的好。
离开纳帕海我们驱车前往香格里拉,外国人很多,所以咖啡厅西餐厅很多。怎么说呢,有人说香格里拉是离天堂最近的地方,想必也不是我们所到的这个香格里拉吧。
中虎跳入口的厕所,囧。虎跳峡,中国最深的峡谷之一。峡谷长16公里,南岸玉龙雪山主峰海拔5,596米,北岸中甸雪山海拔5,396米,中间江流宽仅30∼60公尺。虎跳峡的上峡口海拔1,800公尺,下峡口海拔1,630公尺,两岸山岭和江面相差2,500∼3,000公尺,谷坡陡峭,蔚为壮观。江流在峡内连续下跌7个陡坎,落差170公尺,水势汹涌,声闻数里,为世界上最深的大峡谷之一。旧时曾因山崩截断江流,至今尚有崩积物遗留。
其实徒步中虎跳前大家都已经不太想走了,不过想想还是不要留遗憾的好。在“军事化”的管理下
我们两小时不到就走完了中虎跳。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砰崖转石万壑雷,飞湍瀑流争喧虺。回复
一头残驴 的帖子
如果未曾触碰信仰之地,又怎能触碰自己的灵魂。
这句话说得好
离开雨崩已数月有余,但仍在忙忙碌碌中怀念起梅里的圣神威仪,怀念起雨崩的朴质秀美,我不喜欢用天堂来形容雨崩,因为她确实存于人间,是自然赐予人类瑰宝。天堂虚无缥缈无迹可寻,雨崩和卡瓦格博一起在那千辛万苦后的泥泞尽头等待着我们。一直都在犹豫到底要不要在论坛上发游记,因为论坛中有太多关于雨崩的游记,看着那些精美的图片,自己用卡片机拍的确实有些不好意思拿出手。昨日在课堂上听老师分析一些旅行社线路时,我突然觉得自己是幸运的,这次旅行绝对是最好的19岁礼物,还有什么比驴行更能亲进自然呢。所以小女就厚着脸皮发游记了,各位见笑啦
。
我们一行六人从广州和贵阳到昆明汇合,再一起前往丽江。在丽江得到的小和家的盛情款待,好生安逸啊。在丽江住一晚后,第二天一大早我们九人就在酥油茶浓郁的味道中上路了。小和、duck、峰妹、lem、js、kingston与你们一起的这个暑假是这个夏天最美的风景。ps.凡节假日丽江的火车票都十分紧张,建议大家在出发地就提前定好
。
火车因大雨所以晚点两小时到达丽江,我们还是有些许担心这意料之中的大雨耽误行程。其实无奈选择雨季前往雨崩我已经做好看不到雪山的打算了,没想到也许是我们够虔诚吧,梅里毫不吝惜地向我们展现他的容颜,那一刻确实很感动。好,言归正传。也许自己并不是一个有小资情调的人,所以对于丽江古城确实也没什么特别的感觉,只是觉得每家店铺门口都挂有“看书、咖啡、发呆、艳遇..."之类的词有些不太自然,暗想,哦,原来发呆是发给别人看的啊
。不过走在一些人烟较稀少的小巷时还是感觉得到沧桑与古朴的气息,我想,这才应该是丽江能够放松神经的理由吧。
大家猜猜这是什么意思啊,是学校门口照到的哦
我们在丽江并没有住在古城里面,虽然没有体会到古城中小客栈的情调,但是却也乐得安静,于是乎也省下不少旅费。小和的叔叔是位纳西汉子,也是我们此行的司机兼向导,技术真是一流,带着我们再能见度不足一米的山间公路穿行,车旁就是滚滚的金沙江水与万丈悬崖峭壁,纵使小女胆大也不免有些心悸,心想若是车一打滑我们就可就要英勇漂流金沙江了,呵呵,玩笑话玩笑话。第二天就要踏上真正的旅途了,心中还是有些激动,在8264上看过太多有关雨崩的帖子,让我对雨崩寄予了很大的期望,事实证明他确实没让我失望。
远行是内心的行走,越往内走越逼近生命的本真。无法想象如果我们的灵魂与肉体都没有行走在路上,那内心世界将会是怎样的空虚与寂寞。我们往往说行者无疆,行者无敌,只是因为旅行途中的人一直都相信他们一直都在追寻宇宙时空留下的奇迹,一直都坚信没有到不了的明天。
在香格里拉县城吃完午饭后我们继续上路前往德钦,晚上准备住在飞来寺。由于下雨的缘故,路异常难走,叔叔开车也是小心翼翼,小和爸爸还要抬头看车外,担心会有落石。这一路还是比较惊险的,峭壁下汹涌的金沙江,还有一路上不时从山上滚落的小碎时砸落在车顶发出的嗒嗒声也让我们有些许不安起来。突然车停了下来,原来前方不足十米处刚落下一块大石,想想还是有些后怕的,由于前方石块多,导致车无法通行,我们无法只好下车搬移石头,速速移开碎石后,我们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回到了车里,真是有惊无险呐
。滇藏公路不愧为“颠藏”公路,颠得五脏六腑都错位的感觉,不过没关系,回程时又可以颠回原位的
,十分佩服我们几位,可以在臀部时不时会离开座位的情况下酣然大睡,这是一种怎样的境界啊。于是乎,在奔子栏由于前方事故又被耽误了不知多久后我们再傍晚终于到达传说中的白马雪山垭口。ps.各位如果有机会一定要去试试奔子栏派出所的厕所,那味道令人难忘啊啊。
车经过白马雪山垭口后我便有些兴奋,我深爱着高原的每一寸土地,虽然窗外是一片大雾,但是我心中关于目的地的轮廓却越发清晰。车在缓行途中遇到一队骑行者,我很佩服他们。每个真正的旅行者心中都有不同的旅行方式,不论怎样,他们的目的就只有一个,就是踏上目的地的土地,用双目定格心中天堂的轮廓。但我想也许这样如苦行僧般旅行的人们是否最后看到的风景会比我们所看到的更加美丽呢?
在飞来寺住了一晚后,第二天一早我们就出发前往雨崩。
到达西当温泉后lem、duck、kingston、js四人决定骑骡子上垭口(后证明kingston、js两男体力超好,只是初到高原有点担心高反),我和小和、峰妹还有小和爸爸叔叔五人徒步前行。其实路途远远没有我想象中艰苦,就是走到后期有点喘不上气,需要走走停停。我们大约花了五个多小时到达了南宗垭口,这给初次驴行的我们增添了不少信心,结果后两天走的路还是有虐到我们。
终于,当我看到一号垃圾桶弟弟时,我知道我们马上就要到垭口了。我喜欢五彩的经幡,有着圣神与吉祥的美丽。
就如前面所说我真的有做好看不到雪山的心理准备的,没想到梅里是如此厚待我们这一群没有冲锋衣裤,没有什么装备,初次户外就上雨崩的孩子。浓雾背后是我梦想了无数次的雪山,此刻心情真是难以言表。回复
随风而影 的帖子
还好看见了美景,要不然那种稀泥混着骡粪的路真会走得不甘心啊,嘿嘿
回复
泪水冲咖啡 的帖子
没有啦,其实远远没有想象中困难滴
面朝雪山,我终于还是有些明了为何古往今来无数登山者都渴望登顶一座座高峰。有些追求是可以以生命为代价的,但切记,莫扰了灵魂,脏了信仰
去雨崩一定要有一双好点的鞋啊,不然还是会比较惨的。我们从雨崩出来后基本上每个人都买了双军胶。
雨崩,卡瓦格博守护的村落。至今没有公路可以通往村中,唯有靠马帮为村庄送来生活必需品。没有手机信号,隔离了外界的纷纷扰扰;靠太阳能供电,一下雨,客栈内的灯就忽明忽暗,所有人家都掩入浓浓的雾色中。客栈老板娘带着明显兴奋的语气说,今年10月雨崩村要实现全村大通电。听之莞尔一笑。不知通电后雨崩是否还会有如此湛蓝的天空,梅里十三峰的冰雪是否还能在阳光下闪耀。是的,我们无法剥夺村民融入文明社会的权利,但那些自然千万年造化留下的瑰宝又将何去何从呢?
至于在雨崩住宿么基本上是没有什么卫生条件可以讲的,记住带上硫磺软膏,小女被跳蚤咬得很惨啦。
生命最终沉寂于雨崩,不知灵魂是否在神山脚下欢腾
世界上最好的镜头是我们的双眼,只要闭眼回想,走过的每一寸土地都是如此清晰,存于脑海中胶片上的风景又再次环绕着我。
第二天一早我们就准备出发去冰湖,先到笑农大本营,在上冰湖。路比起前一天要好走,但是觉得比前一天要耗体力,时间也花得久一些,想起当年的悲剧,心情不免还是有些沉重。
17名登山者用自己的生命祭奠了梅里,用生命弥补了对卡瓦格博的冒犯。今日再论孰是孰非已无意义,毕竟探索未知的世界是人类本性使然,然而任何不尊重信仰的行为最终也会受到惩罚。回复
npxjb 的帖子
不好意思了,因为那是同学的亲戚,他现在好像不怎么带人去雨崩了。
不过可以推荐你一个。白马次仁,QQ:17722498
由于是夏天的缘故,冰川有些脏,不过还是蛮漂亮的之前看过不少游记都说只要日本人一进村天气就会变差,本来我还有些不信,结果没想到就被我们给碰上了。从冰湖下撤的路上就开始下起小雨,而且有渐猛的趋势。无奈雨衣未带,我们只有冒雨回到客栈。待我们回到客栈时外面已然倾盆大雨,雪山早已在浓雾中不见了踪影。等我们坐下等吃饭时,才发现旁桌座了一队日本旅游者,心里不免一惊,问过才知他们是刚刚到达雨崩村,准备明日去冰湖,所以现在的大雨令他们无比担心。不知他们来之前是否知道当年17人登山队的悲剧,也许这是卡瓦格博的哭泣。但我还是心想这也许只是巧合,第二日我询问客栈老板娘,没想到她也说只要日本人进村,夏天就会下雨,冬天就会下大雪,反正他们是见不到雪山真容的。晚上,我看见一对日本夫妻坐在房间门口朝缅茨姆方向望去,眼中隐隐有些迷茫担忧与不甘。回复
abbyliu 的帖子
是啊,这绝对会是我终身难忘的旅行之一。有了信仰的土地,他的美就绝不仅限于山水之美。有机会真相秋天再去一次呢
由于下雨的缘故,客栈大厅内仅有的一盏灯变得忽明忽暗,在暗淡的灯光下我不禁也有些担心起来,怕大雨影响了明日去神瀑的行程,心中不免暗骂一句,可恨的日本人。声明一下,这里绝无民族仇恨情绪,只是担心去不了神瀑。嘿嘿。吃过饭后与同桌两对母子攀谈起来。原来他们是座了七八天车从西藏赶来雨崩朝圣的。上了初中的藏族小男孩汉语不是很好,红着脸磕磕巴巴的与我交谈着,他不好意思地说他觉得汉语很难学,觉得雪山很漂亮。其实旅行带给我们最大的快乐不仅仅是美景带来的感官冲击,更是在旅途中结交不同的朋友,与有不同文化信仰的人攀谈,在他们或朴实或有深意的话语中走向一个个未曾涉足的世界,这只有旅行可以带给我们。走到母子炉旁与duck,lem还有另一队游客一起烤火,看着平日凶巴巴的客栈小姑娘被那队游客的向导逗得红扑扑的脸颊,还有门外大雨中站着一头似乎想进门烤火的骡子,觉得前所未有的放松,也渐渐有些困意。
第二天早上起来,窗外的雨已经小了不少,我们觉得来了就不要留什么遗憾吧,决定冒雨去神瀑。吃早餐时发现几个没有见过的游客,才知原来是几位东北游客,昨天夜里十一点多才冒大雨到的雨崩,听说他们昨夜在路上一脚踩下去泥已可以没到小腿了,所以路上耽搁不少时间,走得他们心惊胆颤的,似乎隐约听到他们在抱怨日本人,诶。。。。这冒雨去神瀑的决定还真让我们吃了点苦头,路上雨越下越大,没穿冲锋衣,雨衣帖在身上很是难受,小和带的帽子已经开始滴水了,还没去到神瀑下朝拜我们就已经全身湿透,是否这样更加虔诚呢,嘿嘿。一路上遇到很多去神瀑的村民,看着已经走不动的我和小和,都很友好地说着扎西德勒,和前日去往南宗垭口时一样,听得我心口暖暖的。其实神瀑看上去很近了,可惜怎么走都走不到啊。lem与duck两位童鞋由于体力实在不支,就留在客栈休息了。
湿身吃糌粑中
游玩神瀑就要离开雨崩了,由于雨下得实在太大,加上时间比较紧所以我们选择骑骡子出山。注定骑骡子还是要淋雨,真是很冷啊。而且俺骑的那头骡又无比争强好胜,一心想当头骡,这可苦了咱啊。 就这样我们一行人骑着骡子晃晃悠悠地在大雨中离开了雨崩,走前热心的老板娘还让我秋天再来。在陡坡上往回望去,雨崩村已渐渐淹没在浓雾中,好似从不曾在这个星球上出现过,是否真如武陵渔夫寻到的桃花源,不想被世俗所玷污。没有太多离开的不舍,没有太多要回到尘世喧嚣的兴奋亦或是烦躁,似乎也没有太多疲惫之感,心中真的很平静,人类不过百年却可以领略自然亿万年的造化,这是恩赐。
回到飞来寺我们终于洗了热水澡,一个字“爽”,悲剧的是发现登山鞋已经不能穿了,太多泥,只好每人去小卖部买了双军胶,25元/双,其实感觉不错,呵呵。
最后看一眼梅里,也许我们还会再见,望你如今日般美丽圣洁
又见白马雪山,感谢上苍赐予我们的好天气,让我们有幸朝圣梅里,近观白马
就算7月份去大家也要稍微多带点儿衣服啊,两个可怜的孩子,特别是附近还有几位穿羽绒服的。。。。。
别了圣洁的雪山,又迎来一碧千里的草原。纳帕海,伊拉草原。伊拉草原位于中甸县城西北6公里处,总面积13平方公里,是迪庆香格里拉最大最美的草原,依拉藏语意为“豹山”,因传说中依拉草原门户内北边坐落的豹山是一座“神山”而得名。既可以在依拉草原领略藏区草原一派牧歌式风光,又可切身感悟迪庆香格里拉藏民族神秘人文风情。 7月的依拉草原,宛如碧波荡漾的海洋,上面浮满数不清的鲜花、玫瑰红的野芍药、野菊和说不出名的各色香花野草,与秀丽的纳帕海、美丽古老的依拉村连为一体,形成一幅美丽的画卷。
尽头是什么?在极高山上看见更高的山,在云端之上感受更飘逸的云,在前人走过的路的尽头发现无人之路,在生命的终点感悟新生命的起点。生命循环往复,生生不息。我们一直行走在路上,也许只为寻找通往不同世界的大门。
回复
橙子11 的帖子
十月稻城亚丁很美啊,鞋子的话因为登山鞋比较防滑,防水效果也相对来说要好,走起路来会舒服点。如果是雨季去的话最好还是有一双的好。
离开纳帕海我们驱车前往香格里拉,外国人很多,所以咖啡厅西餐厅很多。怎么说呢,有人说香格里拉是离天堂最近的地方,想必也不是我们所到的这个香格里拉吧。
中虎跳入口的厕所,囧。虎跳峡,中国最深的峡谷之一。峡谷长16公里,南岸玉龙雪山主峰海拔5,596米,北岸中甸雪山海拔5,396米,中间江流宽仅30∼60公尺。虎跳峡的上峡口海拔1,800公尺,下峡口海拔1,630公尺,两岸山岭和江面相差2,500∼3,000公尺,谷坡陡峭,蔚为壮观。江流在峡内连续下跌7个陡坎,落差170公尺,水势汹涌,声闻数里,为世界上最深的大峡谷之一。旧时曾因山崩截断江流,至今尚有崩积物遗留。
其实徒步中虎跳前大家都已经不太想走了,不过想想还是不要留遗憾的好。在“军事化”的管理下
我们两小时不到就走完了中虎跳。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砰崖转石万壑雷,飞湍瀑流争喧虺。回复
一头残驴 的帖子
如果未曾触碰信仰之地,又怎能触碰自己的灵魂。
这句话说得好
2016-03-30发布拍摄于2018-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