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onymous
0
0
0
来条神评
说点什么...
发送
快捷回复:
以后请多写一点
1/23
仙台
龙背上的行走——秦岭鳌太穿越的几点思考
前言:2010年9月30日至10月5日,一行4人有目的、有计划地完成了秦岭鳌山至太白山穿越,具体行程日志如下:
9月30日,下午14:00从塘口村加油站出发,16:30左右发现未上山脊小路,跟着动物的足迹进入山脊小路东侧山谷,考虑方向一致,GPS显示山谷上方垭口处与山脊小路能够汇合,加之天色渐晚,安排扎营休息。今天一直下着中、小雨,道路泥泞,密林穿越体能消耗较大。
10月1日,山中雾起、雾散交替进行,继续向山谷上方垭口处攀爬,显示与小路的距离越来越近,林子也越来越密,当然路也是没有的,走的人多了才有了路。找到路后,急速向线路上所设的药棚子营地行进,营地全是垃圾,拾荒般打扫干净。路遇浙江杭州因高反下撤的两人,巧的是居然在今年7月份看过他们的空间,按他们提供的线路带朋友穿越了太行山南麓西部——山西陵川双底村至马武寨至河南辉县抱犊村八里沟。随着海拔的升高,雨并无停止的意思,反而随着东北风的加力,逐渐变成暴风雪,到线路营地药王庙扎营已不可能,全身单衣都已潮湿,冒雪行走也不可能了,只能再次应急扎营。在帐篷的睡袋里捂了3个小时身体才如冻僵的蛇般暖和过来。
10月2日,都说风雨过后是彩虹,风虽猎猎,太阳却照上了三竿,全部收拾完毕,3个小伙子把半干的衣服穿在身上,象神仙冒出白烟后,我们继续前进。快速到达导航架、药王庙,在这里赶上了昨天下撤的两位浙江人队员。我们4个人的身体状态极佳,继续超车前行,居然看到了大部队,人多太吵,路窄速慢,3位小伙子连续超车,终于走在了队伍的最前面。在最清静的感觉中16:00左右率先到达水窝子营地,并将营地扎在垭口北侧150米左右的平地上,方便第二天直接上飞机梁。天黑后仍有队伍陆续到达,并有三顶帐篷扎在周边,还算清静。有人摔伤,为求救人员提供了半瓶热水和半瓶西洋参冷水(身边仅有的)。
10月3日,早起,8:00出发,仍是万里风高云淡的好天气。一眼就看到远在天边、近在眼前的拔仙台。小伙子们仍要走在最前面,说这样有探路的乐趣,跟在其它队伍后面有些郁闷。于是有小路就沿小路,路失踪就登顶翻越,或南坡横切,下午14:50到达2800米营地。又是一片垃圾,和张超、小虎打扫干净。因为要在这里补充水源,而另一名队员小潘16:30到达,当夜在此宿营。大部队再次陆续到达,18:00达到高峰,粗粗地数了一下,50多顶帐篷,今年国庆的鳌太那是相当地热闹。
10月4日,天不亮就被隔壁帐篷的山东大哥和妹妹们吵醒,那是非常地郁闷。给3个小伙烤了饼,夹火腿肠,自己吃不下,平时就不吃这种饼,再加上也不是双汇王中王,勉强啃了半个干饼,带上米花糖、猪尾巴、果干,饿了吃就行。今天我和小潘背了自己的饮用水,张超和小虎除自己的饮用水外,各背了一升的公用水,如果只能走到西源扎营,水源是个麻烦的问题。在路上遇到了从太白山过来的两个人,和小虎交换了水源GPS位置,虽然如此,也没有放松警惕,水是不能喝光的!结果是:小潘不要指望,他只要想喝,谁都挡不住,喝的光光,好在还遇到水源补充了一瓶。小虎信任了那两个人和自己的判断,还没有找到水源就喝光了身上背负的水,张超喝了一小瓶水,并在发现一股小水源时及时补充,我喝掉一瓶水,还有一升备用。14:50到达西源,因为小潘迟到两小时,无法翻越太白梁顶,就地扎营。今天各队拉开了距离,山东两支由陕西资深领队的队伍抓紧时间翻越了太白梁顶,在东源扎营,深圳一队4人也过太白梁顶在坡下扎营,一单人过太白梁顶在东源扎营,我队在西源扎营,南京雇陶川镇小潘向导及背夫队在西源扎营,另有一小队在太白梁下扎营,好象还有一小队在西源扎营,其它在后不详。因为要留明天的饮用水,不允许晚上做饭,吃干粮混过。
10月5日,早上6点起,不允许做早饭,分发米花糖、猪肉脯,装满水瓶起程。小潘想侥幸翻上太白梁顶即可找到水源,我让他放弃这一想法,必须做最不可能的打算。如果能在一个小时内翻越太白梁顶,两个半小时到达东源,中午到达跑马梁,下午两点到达大爷海,今天可以下撤回西安。心里有想法,脚下就生风,51分钟翻完太白梁顶,准时到达东源,却因找水源耽误一个小时,14:00从大爷海开始下撤。
至此,穿越跨时6天,用时5天,4名队员全部完成计划,身体状况非常好,在西安海底捞火锅城由本大姐请客,挥泪告别。
关于秦岭鳌太穿越的几点思考
秦岭鳌太地理位置、山体构造、线路设置、气候条件等等,在这里不再一一细说,谈几点自己的思考。
思考之一:秦岭鳌太穿越的意义。站在导航架高处,遇到晴好天气向东方远望,能清楚地看到太白山的最高点——拔仙台,观望徒步线路整个山势,犹如一条巨龙,蜿蜒而卧,拔仙台便是那高昂的龙头,不知道为什么,我想到了秦国,想到了秦朝,因秦而得名的这条山脉有可能就是华夏民族的龙脉。仔细看看我们要走过的路,近处的山头还可以数数,再远去,似乎一座比一座高,甚至心里赖皮,右手正方向那个很高的梁应该不是我们要走的路。那一刻已经下了决心,无论前途如何,看到了目标就必须前进、到达。在龙背上的行走,我感受到了一种踏实,作为中华儿女的一种踏实,知道根,知道脉,有血有肉,生命如此旺盛,而我就在这里,在这里顺着你的脊梁盘行。
让我又心生别意的是:在这里一起穿越的人是不是都和我有同一种感受和想法,虽然我幻想,但答案肯定是否定的。从遇到下撤的人、遇到需要保姆式服务的人、遇到在营地乱丢垃圾的人、遇到把水源破坏掉的人、遇到取水如此艰难还洗手的人、遇到惊扰就出口不逊的人等等,我就知道答案是否定的。
思考之二:秦岭鳌太穿越的条件。由于秦岭特殊的地理环境,虽然海拔不高,穿越路线起伏不大,但由于冷暖气流交汇,气候阴晴不定,说白了,遇上下大雨、刮大风、暴风雪是家常便饭,在穿越的日子里,如果你没有遇到这些强对流天气,那是基本不可能的,加上石海路漫漫,秦岭鳌太穿越无疑增加了难度。不仅需要穿越者有日行20公里山路的体力,6-7天甚至更长的穿越耐力,而且需要穿越者有一定的毅力,虽然山梁翻越落差不大,但每天在平均3400米海拔上下4-5座山峰,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加上必须承受的恶劣天气。
在这里行走,比的不是你行,我行,他不行,比的是自己,自己的信念和自己的勇气。
至于装备,身体能力再好,也不要超负荷,如果你是一个真正喜爱户外运动的人,如果你有一些经济能力,请配备相应装备,防风透气的冲锋衣裤、排汗速干的保暖内衣、防水透气的一双登山鞋等等,都会给你一份安全的呵护,这不是唠叨,这是科学,这是你实现下一次目标的保证。
思考之三:秦岭鳌太穿越的看法。如果你喜欢秦岭鳌太穿越,千万别把它做为一项挑战,也不要轻狂地说些如何如何的话,真的喜欢,那就去吧。人是地球万物中的一类,和所有的动物一样,本来就可以在地球任何适合自己活动的地方生存,人不排斥环境,环境自然也不会排斥人。如果你不具备站在导航架下一眼就能看到走到拔仙台路线的能力,又或者你对自己走在羊走的山坡上毫无安全感,或者无法单独面对突如其来的狂风暴雪,但你又太喜欢鳌太,那你就跟上具备能力的职业俱乐部,在他们的带领下,你一定能实现目标。如果上述的一切你不具备,又自认为具备,莽然行事,那我以最最唠叨的方式劝你把鳌太留在心间。
思考之四:秦岭鳌太穿越的忧伤。张超告诉我,秦岭的羚牛少了很多,这次只在第一天走错路的山谷里遇到了两只羚羊,之后再也未遇,但时常能看到新鲜的脚印,这一点多少令我们欣慰。对了,在到达2800营地时,还意外地遇到了一群雉鸡。张超和小虎喜爱这里的动物,我对动物的热爱远没有对自然环境那么强烈,小虎是学宠观生物学研究生,带着一个专用的高倍望远镜,只要到高处,都会举镜远眺。张超会看一些小生命,一次发现了小螺丝,一次发现了一只没有翅膀的蚂蚱,只要发现动物的迹象都会象孩子一样欢愉,让我惊奇、感染和感动。看到很多被羚牛翻开的草皮,张超都会问我:“大姐,你说他们翻开草皮,是找水喝还是吃草根?”虽然我们不是动物科考,问题问的如孩子般幼稚,但那是一种关注,一种心思。张超告诉我他最理想的职业是野外动物摄影师,很美好,也很理想,因为这也是我敬佩的一个职业。23岁是一个做梦、并努力将梦变为现实的年龄,我希望他能用现实实现梦想,这一点他在鳌太的穿越中明白了。
我们总是大喊小叫地说:“我们来了,除了脚印,我们什么也不要留下!”但事实总是不如愿,因为不是所有人都如我们一般忧伤。走完跑马梁,遇到越来越多看上去和我们一样的户外徒步爱好者,穿着花花绿绿的户外服装,背着硕大无比的包包,扎着五彩的头巾,大吆小喝地从我们身边走过,嘴里的口香糖还没有变成垃圾,手里的食品包装袋还没有丢到石头缝里,包里的饮料瓶还等待着洒向旷野,几公里的路,张超手里的大垃圾袋已经再也装不下了。张超告诉我,如果可能,在秦岭无人区呆上半个月,看到成群的、白白的、长着U型犄角的羚牛,那是一件无比快乐的事。无语的同时,我想看羚牛的眼睛,一定是如玻璃般透明、清亮。
我想:秦岭鳌太穿越不是不可以来,来了,满足了自己愿望的同时,不说做什么有益的事,至少我们不要成为破坏者。我不是发烧级的环保主义者,但在鳌太我触动,龙背上的穿越让我思考了很多,我想最后用一句话结束:挥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用的不是很合适,但当时就想到了这一句。
羚牛!!!很漂亮吧!
22#
鹰之翔舞
你喜欢的羚牛,我这次没看到,但看照片也很喜欢!
33#
鱼仔
我没见到,见到会躲远的!我比它小多了!!!感觉大家都喜欢看热闹,好笑的贴子,对我这样的贴都麻木,过时了!
自己顶顶,相互借鉴一下!大家都穿越的起劲,不知道这两年鳌太的状况如何了?只看到穿游记多多,无人提情况如保,自己顶一下,提醒所有还未去鳌太的人!
2016-03-30发布拍摄于2018-01-30
签证
日本签证在线办理
个人旅游签证 | 商务签证 | 探亲访友签证
加急
拒签全退(符合条件)
简化办理
携程推荐
去App查看全部
文中提及 (1)
签证
日本签证在线办理
个人旅游签证 | 商务签证 | 探亲访友签证
加急
拒签全退(符合条件)
简化办理
携程推荐
日本出境必备
WiFi电话卡
交通工具
外币兑换
暂无评论
抢个沙发,给作者一点鼓励~
打开携程App,查看更多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