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onymous
0
0
0
说点什么...
发送
1/17
台儿庄区
秋雨.秋夜.台儿庄
拉萨回来,身回心未归,“漂”在路上的心还没收回来,休息了两天后遂与友相约去附近转转,一时没想到去什么更好的地方,台儿庄古城便成了此行的目的地。 几年来,走过了很多“远方”的我却没到过仅仅几十公里的枣庄台儿庄,说起来是个“笑话”,但这是事实,不能不承认。
这次的出行不是为了去哪里,只是为了出去走走,只是为了慢慢回收那颗漂泊的心。
于是,就在涟涟秋雨中来到了枣庄台儿庄。冒着秋雨在枣庄市区“徒步”,我没找到丁点儿感觉,以至于相机都没拿出来,直到夜晚来到台儿庄古城我才有了点拍摄的“欲望”,秋雨中的台儿庄古城夜色就这样摄入了我的镜中。
PS:本帖谢绝转载,如需要请站内短信联系。
之前,我对台儿庄的“印象”还仅仅是那场著名的抗日战役,前段时间无意中在网站上看到了影友拍摄的台儿庄古城,让我吃了一大惊,原来台儿庄不仅是个抗日战场,更是一个有着深厚历史积淀的运河古城,这次的出游也正是奔着这个“天下第一庄”而去。
翻开台儿庄这“天下第一庄”的历史,在明朝万历年间,京杭大运河徐州段因黄河多次淤塞,南北交通中断,不得不耗费国力“开泇行运”,从微山湖的东南段韩庄出口,取道泇河水,经台儿庄,向南直通邳州。泇运河的这段比起徐州段不仅水道畅通,而且又避了“黄河夺运”之害,还缩短了路程七十里。于是,这段运河便成为了清时期京杭大运河山东段的主要通道。由此,使得坐落在运河边上的重镇台儿庄成为了傍水而筑、因河而兴的“水旱码头”。
至清代咸丰九年,运河重镇台儿庄,逐渐变成了一座繁华的城镇,城市人口最多时高达6万多人。这里作为重要的商品集散地,每年通过运河漕运,向中国东南地区运送四五百万石的煤炭,台儿庄云集了大批的晋商、徽商、浙商、闽商、粤商,是辐射苏鲁豫皖地区一座重要的商埠城市。
历史上的台儿庄是一座商旅所萃、居民饶给的运河名城,它形成于汉,发展于元,繁盛于明清,据《峄县志》记载:“台(儿)庄跨漕渠,当南北孔道,商旅所萃,居民饶给,村镇之大,甲于一邑,被乾隆皇帝称为‘天下第一庄 ’”,呈现出“商贾迤逦,一河渔火,歌声十里,夜不罢市”的繁荣景象。但这座美丽的古城却毁于一九三八年台儿庄大战的炮火。一九三八年春发生的台儿庄大战,使这座古城化为废墟。台儿庄大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在《中央日报》头版头条曾宣布要重建台儿庄古城,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最终成了镜花水月。正因为如此,重建台儿庄古城成了几代台儿庄人民的梦想,现在,经过台儿庄人的努力,一座有着古河道、古码头,可以舟楫摇曳、遍游全城的东方水城已经重建了起来,如今,古城区内仍保留着长达3公里的古运河河道及明清繁荣时期的街巷、码头等遗址,因之被中外专家誉为“活着的运河”、“京杭运河仅存的遗产村庄”。江北水乡·运河古城,目前已经成为台儿庄的城市名片。在干旱缺水的江北,有一座如江南水乡般的水城,也堪称一绝了。
重建的古城框架以运河为文化轴线,设计了关帝庙景区、西门安澜、纤夫村、“运河街市”、板桥—花门楼、水街商市、清真寺—九龙口、湿地公园等八大景区。分别对应了“九水汇川、台城旧志、土村绿荫、庙汪浮玉、柳岸卧虹、古柏望月、运河街市、杰阁凌波”等运河古城八景,规划建设了参将署、泰山行宫、兰陵书院等29个景点。为了重建此城,设计者还真是花足了心思。
在重建古城时,设计者将北方大院、鲁南民居、徽派建筑、水乡建筑、闽南建筑、欧式建筑、宗教建筑、客家建筑等八大建筑风格进行有机结合,建设了以徽派建筑风格为主的繁荣街,以欧式建筑为主的丁字街,以水乡建筑为主的水街、水巷和以晋商民居为主的关帝庙景区等,真可谓是风格迥异,精彩纷呈。
。。。。。。。。
在重建古城时,设计者将北方大院、鲁南民居、徽派建筑、水乡建筑、闽南建筑、欧式建筑、宗教建筑、客家建筑等八大建筑风格进行有机结合,建设了以徽派建筑风格为主的繁荣街,以欧式建筑为主的丁字街,以水乡建筑为主的水街、水巷和以晋商民居为主的关帝庙景区等,真可谓是风格迥异,精彩纷呈。
参将署,俗称大衙门,始建于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为清朝正三品参将行署。参将统领600兵马,负责管辖220华里运河河道的工程防护和漕运治安。1937年1月,国民政府在此设立山东峄县警察局台儿庄分局。1938年初,为第3集团军副司令沈鸿烈的军火库。在台儿庄大战中,这批军火发挥了作用。现为“台儿庄古城重建博物馆”。
广汇桥,俗称“拱桥”,系花岗岩单孔全环形石拱桥。清顺治五年(1648年),由赵家出资兴建,桥长11.5米,高3米,跨度5.7米,桥面宽2.96米。1938年毁于战火,后搭建为简易石板桥供人行走,现在原址复建。这座“广汇桥”,取“汇八方商贾”之意。
步云桥
顾名思义,此桥取平步青云之意,有游客称,当官的肯定都得上去走一走。
虽然我不当官,也上去走了走,主要是为了登高望远看远处的河景。
古城牌坊
 牌坊正面:南来北往,灯影桨声,河蕴人间千古景;神荡心驰,水乡渔火,世称天下第一庄。牌坊正侧:一湾江北水;多彩鲁南风。牌坊背面:天风浩荡,水韵悠扬,桨摇齐鲁千年月;漕运繁忙,渔歌起伏,帆织京杭万里霞。牌坊背侧:岸柳河桥,要平摊邗水二分明月;桨声灯影,岂独让秦淮十里轻歌。牌坊背侧:文脉北乘辉赵壁,雄风南彻淬吴钩。  古城牌坊为台儿庄“水陆通衢”牌坊,她见证了台儿庄往日的繁荣。这条街道被称为衙门大街,1947年,驻守在这里的国民党军队,把衙门街改为繁荣街,建国后继续沿用这一街名。重建古城时,恢复衙门街的旧名。
水上街市。一个以传统商业街购物为主题的景区,主要有万家大院、赵家大院、吴家票号、新河街一王楼街等商业街市、天后宫码头、复兴楼、小碱洲等景点。
据说历史上的台儿庄集八种建筑风格、72庙宇(寺庙、文昌阁、道观、泰山娘娘庙、妈祖阁、清真寺、基督教堂、天主教堂等)于一体,这在中国是极为罕见的。此城是在基于丰富的可证资料的基础上重建的,毁于战火中的历史原貌已不可见,后人们只有凭想象去进行“复原”了。
台儿庄古城是重建了起来,也成为了运河申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游览下来的感觉是,城是建了起来,但城内除了各种复古建筑外,没有真正的原住民在此居住,只是一座仅供游览的空城,这个“活着的运河”并没有真正的活起来,称之为“京杭运河仅存的遗产村庄”有点差强人意,毕竟村庄不仅仅是由房子构成的,更重要的是要有人——当然不是指来此一游的游人。没有人的“村庄”,只能算是个遗址博物馆,个人认为,对于现今的台儿庄古城而言,称之为“重建运河古城博物馆”则更为贴切一些。
2016-03-29发布拍摄于2018-01-30
暂无评论
抢个沙发,给作者一点鼓励~
打开携程App,查看更多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