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onymous
0
0
0
说点什么...
说点什么...
发送
快捷回复:
加进旅行计划
1/63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湘西印象-浪漫边城、矮寨大桥、宁静苗寨(已更新完)
先上几张图片,免得没人看,呵呵...
(边城)
矮寨大桥雄姿
苗寨中黄村
风水宝地矮寨镇
2014年6月19-22,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线路及旅行方式:长沙(汽车,约450公里)花垣(骑行,约25公里)边城镇(骑行,约60公里)-矮寨镇(徒步,约6公里)-家庭村(骑行,约40公里)-中黄村(骑行,约30公里)-吉首市(汽车)长沙。
人员:老李、天师、大老李、老何、老周、老金、老华、土豆及本人。
总费用:600元/人。
头天晚上紧急找车架,两个车店都没有配套的,幸好老周及时赞助了一个。露营装备及其他必需品装上驮包,份量不轻。
一行九人,从长沙市四方坪出发,骑至西站,将车带包塞进大巴车,奔向湘西。
(车厢够大,可以完整地将车推进去…)
(啤酒和卤菜,是旅途中不可或缺的…)
临近花垣时,高速路两边的湘西景色,引来众人阵阵惊叹,好一幅水墨画。
(有没有张家界的味道?)
(田园、山水、云雾、农庄…)
5小时后顺利抵达花垣县城,天降大雨。收拾好东西,盖好防雨罩,义无反顾骑向茶峒镇,即边城。
沈从文的《边城》以这样朴素而动人的语调来描述: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方名叫茶峒的小山城时,有一条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家人只有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
小说描绘宁静古朴的湘西乡间景致、淳朴的民风、温柔的河流、翠竹与渡船、那还有纯纯的爱情,如诗、似画,象音乐,吸引着我们前往。
从花垣县到边城镇,二十几公里的路程,一路大雨。自天而降的和前轮带起的水珠,扑面而来,而我们未觉凉意,更未觉疲惫,只感兴奋。这样的天气,又是非周末,正好感受宁静的烟雨边城。
老天似乎看这样的大雨也阻止不了我们前行的决心,于是挥了挥手,在快要到达边城的时候,让雨停了下来。
宿翠翠客栈,洗完澡收拾妥当后,正好是边城的傍晚时分。雨后傍晚的边城,是宁静的、清新的,三三两两的当地居民或坐于台阶上,或聚于河岸边,带孩子、聊天……
(住宿的客栈…)
(烟雨边城…)
(我们划过河流,到岛上与翠翠像合影…)
(边城之夜…)
(寻常人家,正在吃晚饭、聊天,光线透过窗户,似乎连生活的气息也透了出来,安静而从容,淡淡的,淡淡的…)
(就连酒吧也是静静的,让人忍不住放慢脚步,唯恐打破了边城的宁静…)
第二天一早,我们起床,收拾好行李后,花了几个小时再次感受边城气氛。
(门上有木雕,台阶有青苔,还有小植物,小镇小巷充满传统的味道…)
河对岸就是重庆地区,也是原来泛指的边城一片。和老金一早就背上相机,通过拉拉渡到对岸重庆洪安古镇,打电话给老李:你在哪呢?快来河对岸,重庆这边,好地方。老李:我在贵州呢,哈哈,原来再过去一段就是贵州区了。
这边的古建筑保存得较为完整,更成规模
(清晨的古镇,时有当地人挑着新鲜蔬菜去赶集…)
此处有个三不管岛,据说解放前一直是悍匪、山贼、犯命案逃犯的避难所,也是发生茅盾的决斗场。
(我们在通往三不管岛的桥上合影…)
回到湖南区,吃过早饭,开始骑向矮寨镇。今天预报大雨,一直阴天,实在是骑行好天气。
(我们在途中合影…)
(路过一村庄,偶遇当地人正在自己训练大鼓,很是投入,我们被感染,纷纷驻足观看…)
中途有段长长的麻粟坡,老华爬完后说,我当时差点就掉头往下骑了,我的个妈呀,这坡太长了。哈哈……
老周说:我总觉得车子档位不够,每次都拨到底了,忍不住又去拨一下。
土豆同学在各种坡前也低下了高昂的头,一头扎进小店买了段绳子,把自己的车牵在强驴大老李的车上。不过事后据土豆讲,自大套绳后,压力实在是大,都不好意思不使劲蹬,呵呵……
在临近矮寨的时候,大老李因为蚊虫叮咬,导致皮肤过敏严重,决定一个人先行返回长沙。
终于到达矮寨大桥,事情都是两面的,骑行好天气,拍片差天气。云雾中的大桥时隐时现,远处的景观更是不见踪影。
这里驻足观赏的人还不少,可惜天气不行,视野也不够开阔,我在想,要是到桥的那一头,山高视线好,就爽了。还好,在这附近会呆两天,所以也不着急,拍一张,沿盘山公路而下,直达矮寨镇。
矮寨特大悬索桥,位于湖南湘西矮寨镇境内。矮寨悬索桥,距吉首市区约20公里,跨越矮寨镇附近的山谷,德夯河流经谷底,桥面设计标高与地面高差达330米左右。桥型方案为钢桁加劲梁单跨悬索桥,全长1073.65m,悬索桥的主跨为1176m。该桥跨越矮寨大峡谷,主跨居世界第三、亚洲第一。工程计划投入7.2亿元,占吉茶高速公路计划总投资的15%。2012年3月底,创4项世界第一的湖南矮寨特大悬索桥正式通车。
(初见矮寨大桥,比图片更有冲击力…)
一路紧捏双刹,下行至谷底,见天气尚早,于是拐进峡谷,奔向德夯苗寨,如果合适,就准备夜宿此处,图的是清静啊。
到了门口一问,还要100元门票,晕…不就一苗寨,至于嘛。合影走人,明天上更原始的苗寨。
(德夯门口留一影…)
夜色与浓雾接蹱而至,我们也如愿住进了小镇上的宾馆。洗漱完毕,就近农家菜,配两箱啤酒,小日子过得太好。微熏的我们,疲惫的我们,回到房间很快就入梦。
睡得早,也就起得早。今天规划的行程较为轻松,从矮寨镇出发,轻装徒步到家庭村吃中饭,然后穿越到中黄村,所有装备由车送至中黄村。
行进途中,见红墙黑瓦的小村庄座落于峡谷山脚下,河流旁,小桥边,我们都觉得美得象一幅画,赞叹不已。
(我们中途休息,不见云雾中的矮寨大桥,只好回眸一笑看镜头…)
(盘山公路奇观…)
一路行进,几乎不见人烟,很长时间才会驶过一辆面包车。在我们一路感叹美景的时候,不觉间开始下起了雨,大家加快速度,中午时按计划到达家庭村,这才是真正的苗寨,虽然没有德夯的名气,但它更清静,罕有人至,原汁原味。
(先在村口来一张…)
在前面人多处随便问了下,问有人中午愿意搞饭吃不?就有秧木匠热情地带我们去他家。
此时雨已变大,我打着伞,基本上走遍了整个村落,用心感受了它的美。作为一个农村人,我对这些感觉有些熟悉,又有一丝陌生。
(这网,网住了这村落的静与美,漏掉了浮与喧…)
雨下大了,据当地老乡讲,这种天气穿越到中黄村,有困难和危险,而且路相当难走。好吧,调整下,临时决定下午不走了,就地住下,第二天早上再走,装备也直接送至这里。
一部分要打跑得快,一部分人烤火烤土豆吃,趁雨小点,我鼓动老金,骑上车,秧木匠的带路,一起奔向矮寨大桥,希望能拍几张好片。
到达垭口,把自行车藏在山里,踏上泥泞的小路,艰难前行至昨天梦想到达的地方,桥的另一头。果然角度极好,可惜云雾缭绕,不见真容。
随着一阵阵的风来雾去,大桥和矮寨镇时隐时现,我和老金都感慨不虚此行,可惜相机无法还原当时梦幻般的场景。看我们这么陶醉于美景中,热情的秧木匠甚至要带我们横穿高速公路,说那边角度更好,把我吓坏了,最后还是没过去。
回来的时候,老金说把泥洗掉,别让他们看到,免得他们明天不上去,嘿嘿…
(一阵风来,矮寨镇露真容…)
(浓雾中的大桥,只见一半…)
当晚,老李亲自下厨弄了一桌菜,叫上秧木匠一家,痛快地喝了几杯。在屋子里扎了几个帐篷,睡得很香甜,不过据说老华一直没睡好,晚上干脆在那看球赛。
睡眠质量高,自然也就醒得早。凌晨四点多,大家就起来洗脸、收拾行李。天蒙蒙亮的时候,我们就出发了。
离开家庭村时,与秧木匠合影于村口,感谢秧木匠的热情款待…
(凌晨时分,我们告别…)
雨后的黎明果然是清新的、美丽的。看了一路的云海,可惜高度不够,所以看到的云海也没层次。
(清晨现云海…)
到达垭口位置,老金留守看车,我带大家抄昨天走过的牛道上山。刚一上去,大家就叫苦连天,我忙说就这一段烂路,前面就是好路了,还有水泥路。老周反应极快:水泥路,嘿嘿,恐怕就是这种水和泥的路吧。哈哈,我笑而不答,不敢接话。
(美景的背后-“水泥路”后的合影…)
近小半时的“水泥路”后,终于到达目的地。既然走的是牛道,当然罕有人至,看的也就是牛景了。
一般人都在对面看桥看矮寨镇,这边的角度比对面好太多。视野极开阔。
(在桥的隧道口顶,来一张大桥特写…)
(峡谷、云海、大桥…)
(俯看矮寨镇,果真是风水宝地…)
欣赏完大桥雄姿与峡谷美景后,我们骑至谷底的矮寨镇吃早餐,然后沿吉首市方向,骑向与德夯齐名的中黄村苗寨。
临近岔路,土豆说骑不动了,留下老何陪她,我们六人骑行中黄村。
从大路拐上去中黄村的乡村公路,值得一提的是这条十几公里的乡路,实在是骑行的好线路。车少人少,几乎没坡度无颠簸,在青山之间,在绿水旁边,在鸟鸣声中,一路欢快地行进。
(不觉间,已到中黄村寨口…)
(远眺中黄村…)
(懒懒的帅哥们,会偶遇小芳吗…)
趁午饭前,再次感受苗家风情,与家庭村一样,村落里的年轻人大都外出打工了。
(传统的织布机,都快要失传了…)
(屋檐与瓦片,昭示着这是传统的村落…)
午饭后,直奔吉首汽车北站,于最后10秒赶上3:50的班车,晚上九点多顺利到达长沙。
致谢各位同行,大老李的带路、老李的厨艺、天师的规划、老周的财务……
湘西行,是相当圆满的,是欢声笑语的、是可以回味的,是值得发贴的。
--------贴子完结线,谢谢捧场,大山户外QQ群28784583----------
2016-03-28发布拍摄于2018-01-31
暂无评论
抢个沙发,给作者一点鼓励~
打开携程App,查看更多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