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
清明,孤身女子与凤凰的美丽邂逅。(完整版)
凤凰,这个听起来就是一道风景的名字,我与她的浪漫邂逅已经几年的时间过去了。可是,对于她的爱恋,总是不能成文。生怕自己的文字笨拙,描绘不出她本有的美丽和浪漫,生怕我的笨拙掩埋她生长在那里的许多风情,所以一直沉淀,沉淀。。。。。。
认识凤凰,是从沈从文先生的《湘行散记》开始的。湘行散记里,冬季的小船,如画的长堤,两岸的吊脚楼,绿树青山,深潭险滩,最重要的是新婚初别离时,由这些光影引发的思念。沈先生对三三的挚爱,全部由一景一描述来体现。
“这是桃源上面简家溪的楼子,全是吊脚楼!这里可惜写不出声音,多好听的声音!这时有摇橹人唱歌声音,有水声,有吊脚楼人语声......还有我喊你的声音,你听不到,你听不到,我的人!”
“在这种光景下听橹歌,你说使人怎么办?听了橹歌可无法告给你,你说怎么办?三三,我的......橹歌太好了,我的人,为什么你不同我在一个船上呢?”
听着这些喃喃低语,闭着眼睛去想那些光景,已经陶醉。
读着《湘行散记》的深夜,不仅为湘西的山水所感动,更是每每被沈先生一声声"三三"的呼唤所泪湿。一定要去一趟凤凰,一定要去!
由于工作原因,每个月的月底和月初是离不开的,所以对于“五一”“十一”“元旦”之类的法定假期,于我是没有什么作用的。刚刚好,法定假期由长假改为小长假,增添了清明这个假期。太振奋了!这个假期一定要出去走一走!
那么,清明,去祭奠沈先生不是一个绝好的活动吗?
和女儿约好,清明陪我一起去。
太兴奋了!
看游记攻略,找旅行社......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假期临近,女儿打了退堂鼓。她说假期不够,我破例告诉她,可以帮她给老师请假。可是,那重友轻妈的女儿啊,竟说还是和同学一起玩两天好了。真崩溃啊!
不行,就是没有伴,我自己也要出行。因为有太长时间的憧憬和准备工作了,什么也阻挡不了我南下的脚步。
就是因为一直在等女儿的假期,所以和旅行社没有做最后敲定。现在赶紧联系凤凰的旅行者俱乐部,食宿到时好有个着落呀。然后是定车票,准备出行物品......
终于,在2008年4月3日,我的凤凰之旅正式开始了。
2008年4月3日,上午11点从保定出发,我踏上了北京——怀化的K267次列车。。
从保定上车,和我同一节车厢的是一个保定的夕阳红老年团。他们的行程是张家界,凤凰是最后一天的点缀。带团的导游告诉我,这么远去趟湖南,单去凤凰,不划算。他们带团都是去张家界,捎带走马观花看凤凰的。
我只是呵呵一乐,算是答谢了导游的好意。他哪里懂得,我对湖南的感情,首先源自于凤凰这个古城呢?再说,他们的行程要8天,我可没有那么奢侈的时间哦~~~
高涨的保定老乡在安顿好自己的座位后玩起了扑克。
车过邯郸,已有油菜花金黄满地了。
此时的照片都是在火车上照的,又是卡片机。没什么好照片,只是行程的一个记录吧。
寂寞旅途寂寞的人,寂寞也是浪漫旅途的一部分。
车过邯郸,卧铺车厢外走廊小凳上听到一个南方女孩的电话声,并且她的手机铃声来来回回地响。开始并没注意,后来听到女孩哽咽的声音,想到就是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
因为我在下铺,又是一个人,加上陌生,黯然的女孩情绪稳定一点以后,开始坐到了我对面的铺上(对面的老乡去玩扑克了吧)。她主动把她的故事讲给我听,向我这个过来人征求意见。
她和她的大学同学相恋了八年,期间肯定有甜蜜,也不会没有苦涩。毕竟,婚姻有个七年之痒,我想八年的恋情,就是再保鲜也会有摩擦。她是湖北人,因为男友在邯郸开创了自己的事业,把她 也带到了邯郸,她们开始了同居的生活。既然是同居,无论有没有婚姻那张纸,每天面对面着,每天柴米油盐酱醋茶着,也就逃避不了对彼此的视觉疲劳。不能免俗地,男友生意走上正轨以后,自愿也好,被迫也罢,风月场是没少参加的。这个湖北女孩遭遇了《手机》带来的恐慌。晚上经常有打错的电话,半夜有不明的短信,直至男友到家就关机......
听着女孩的低泣,看着她纸巾湿了又湿,旅途就是生活,生活和旅途一个都不能免俗啊!本想上一张美女的照片,唉,考虑网络的无所不能性,万里有个一就有那个女孩或者男孩的朋友,想想还是罢了~~~
等这个伤情美眉下车以后,我对面换过来一对年轻母子。情况大转,这是个美丽能干的古丈姑娘,在北京安家,这次是一个人带着两三岁的儿子从北京坐车回古丈。一路上给孩子冲奶粉,逗他乐,拉拉抱抱,全是她一人,并且那么不厌其烦,满眼满脸的爱意。
那段时间我失眠,加上一个人出门,晚上我几乎不怎么能入睡。听到那个年轻的妈妈一会冲奶粉,一会换尿不湿(路上为了孩子少上厕所吧,用了尿不湿),一会吃水果,一会吃火腿。这个妈妈忙活着,整个晚上也没怎么见她睡,但从没见她急躁。真是佩服这个条件不错的80后妈妈,那么耐心,难得!母爱啊,赞一个!
后来听她介绍,宋祖英也是古丈人,古丈出美女,还出吃得苦享得福的美女啊!呵呵
虽是一个人的旅程,可是身边的都是动人的故事。她们一个个那么可爱,那么鲜明,虽凄楚的也不乏美丽,浪漫的又那么朴实。
途中有青黛削斩的石壁,有蓝天倒映成的碧水,有夕阳烘制下的七彩屏障。我又爱又恨的那可怜的卡片机啊~~~
第二天中午12点,K267次正点到达吉首站。
从火车站出来,步行200米到汽车站。
记得吉首到凤凰当时是15元左右吧。汽车站环境有点差,好像是这个眼镜店的后面是汽车站吧。
上了车才知道,沈先生的湘西之行,走的是水路,坐的是小筏子。可是我走的是旱路,不会有橹歌,不会有险滩和骂着野话的水手,更不会遇到什么“骂娘滩”,也就 只能想象一下那种险滩的滩水如何发吼,如何奔驰。
但是终于还是看见了随处可见的浩瀚的油菜花的黄色海洋,还有那巍峨而错落有致的梯田。
在这样的茂盛的梯田和油菜花的陪伴下,大约两个小时车程之后,终于看见了凤凰的标志性建筑——青砖白瓦的虹桥。
“那桥上有洋广杂货店,有猪牛羊屠户案桌,有炮仗铺与成衣铺,有理发馆,有布号与盐号...”
“我很满意那个桥头,那是 一个 社会的雏形,从那方面我明白了各种行业,认识了各种人物...”
这就是先生若干年前儿时玩耍和牵挂了他满满整个人生的虹桥啊!
虽然经过这么多年,这个虹桥我相信已经不是 那个虹桥,但是那份牵挂,至少还能安置于此。
穿过虹桥,北望。
桥上两侧悬出桥外的吊脚楼廊房,开设有酒家烟铺和各种旅游纪念品的商店。
从虹桥下来,顺着青石板的石阶,进入到了这个吊脚楼群风情街。
来个虹桥到吊脚楼群风情街的全景图。
老东家姜糖垂直位置,那个门洞上面的木牌牌就是吊脚楼风情街的牌子。
赶紧找组织吧!去旅行者俱乐部。
经过根据地酒吧——流浪者酒吧——后面这个是个寺庙叫准提庵。。然后就到了旅行者俱乐部了 。
很好找的组织。这就是传说中的张大呀!他正忙得不亦乐乎。一看来的都是和他贼熟的,虽然没谋过一面,但是四面八方来投靠他的人都和他 像 亲人一样,很亲热!呵呵
因为我来凤凰之前,女儿一直没定准,所以只是和张大眼镜他们聊过,约定过,肯定来,但是毕竟是清明假期呀!傍临沱江的客房没有了。正好有一对武汉的母女和我情况差不多,张大很热情,赶紧帮我们联系了其他住处。
还不错,要是没有他们,这么拥挤的凤凰,还不得给我们撂街上啊?
张大把宾馆电话给了我们,我和新认识的母女二人结伴去我们的安身地!不远,环境也可以。还是政府宾馆呢。三人间,200元,均摊,我付70元。蛮便宜哦,俱乐部,顶一下!
我们住的就是青山如是楼,这个名字也蛮喜欢的。
找到了落脚处,把行李安排妥当,一个人的旅程算是心不悬着了。离天黑还早,赶紧去古城溜达溜达吧。
从宾馆出来,脚步轻松了许多。因为是一个人的背包旅行,也就不会有旅行社那急促的喊叫和时间规定多长时间后在哪集合了。只要我不累,一个晚上不集合,也没人管哦!嘿嘿,好放肆的女子~~~
看看,我信步就来到了悠闲的意大利水上城市——威尼斯,不信?俺有照片为证!哈
继续前行,就是凤凰古城中心了。旅行者俱乐部所在的回龙阁是河街,在沱江边上。这里是凤凰古址和新标。上张片片...
回复
李二哥 的帖子
回复
李二哥 的帖子
当时确实也有这种感觉,不过好长时间过去后,还有值得回忆的东西,那就值了!
在这里 ,有一个当地女子过来和我搭讪,要我坐她的船游沱江。我告诉她我刚到,想在街上转转,暂时先不坐船。可是她不急不火,说可以陪我走走,正好做我的向导,只要转完以后去坐她的船。
看她的热情,我也友好地 笑笑,感叹她的生意经,原来人家的生意就是这样谈成的!
我是既有了免费的向导,又成全了别人的一份生意,这么两全齐美的事,何乐而不为呢?
上几张有凤凰建筑风格的片片
再往里走,心颤了一下。我魂牵梦绕的沈先生终于出现了,嘿嘿 ~~~
还有沈老部分大作,好亲切啊.....
杨家祠堂。
此建筑是镇竿总兵杨芳捐资修建的。我认为该祠堂就是湘西历史的一部分吧。当时的凤凰厅是“苗疆咽喉”的“靖边”重镇,县城则变成所谓“六千居民八千兵”的屯边要塞。部队统辖,宗祠信仰,是二十世纪初期湘西的特点。
呀!拐到沱江边上来了。江边的吊脚楼,排排对对的大红灯笼,连接沱江两岸的石块——跳跳崖,如织的游人,盎然的春水.....
一切的一切,是那么地令我激动。
这个美女,有没有一点苗家妹妹的风情呢?
你能猜出“梦里水乡客栈”旁边的花灯笼是个什么艺术品吗?
去过凤凰的朋友,你一定也经过了这里,你留意了这件大自然的艺术品吗?
和这个创意景致留个影吧。
吊脚楼的背面,不临街的一面。
这里的客栈,只听名字,就很有浪漫故事可以发生吧,哈哈
顺着这条傍山的小巷,再往前就到了沈先生墓地了。
这几天一直忙于琐碎的事情。其实也是因为要写到沈先生,有点惴惴然,总是怕了解得太少,写不出沈先生的感情。
其实,假如我了解得先生很多,对湘西文化太有研究,又如何能写出他对凤凰的感情呢?
先生是一生在温习那个业已消失的童年梦境,汪曾祺称他是“少见的热爱家乡,热爱土地的人”。
顺着这条带有青苔的石板路,满心虔诚地拜访沈先生墓地。
凤凰县政府为先生修建的墓地简介
还没看见先生墓碑,先看见著名画家黄永玉为表叔 沈从文先生立的石碑。
黄永玉手迹:一个士兵要不战死沙场便是回到故乡。
这也是先生自己的话,表达着他对养育自己的故乡的一片深情。
沈先生的墓地位于听涛山 下,这里没有豪华的墓穴,没有造价高昂的墓碑,只有一块天然五色石。正面的碑文是沈从文先生自己的手迹: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
墓碑前有母校文昌阁小学献的花圈,那洁白,撼动着我,温暖,但不焦灼。
周围有稀稀疏疏的人,虔诚地敬拜。我站在沈先生墓前,手中既没有鲜花,也没有纸花要献,但是我有满满的祝福,祝福先生牵挂了一生的故乡,和先生在一起。
背面的 碑文是张兆和的四妹张充和书写的“不折不从,亦慈亦让;星斗其文,赤子其人。”
墓碑周围的石子路。
在墓碑前静默,想到沈从文一生淡泊名利、官方没有给他应有的地位,但他以自己的创作和研究,在读者心目中建立了一座永远不会被岁月侵蚀的丰碑。
顺着墓地的石子路,渐渐出了墓园。那个一直伴我的免费导游,把我带到了墓园旁边的沱江岸。
原来她家的船是她丈夫撑得,客源归她,丈夫出力,分工合作,相得益彰。哈
回复
老黑神士 的帖子
这里不是西部,一个人没多大风险吧。
独自乘一叶小舟,在沱江粼粼波光里游荡。那,暮色中的沱江水,别有一种潋滟。一个人的游荡,适宜沉寂。先生一半的骨灰撒在墓园,一半缓缓融入江流。
清明怀古的情绪一直回荡,沈先生怀念故乡,我怀念沈先生。
天气彻底暗了下来,四月的沱江水面上有了阵阵凉意,我倘佯在沱江不忍离去。下得小船,沿着沱江岸漫游,路中间都是夜市,多卖小吃。网上攻略的时候都说社饭有名,那就来点尝尝,说实话,我吃不惯,饭太硬了。野葱挺香的,呵呵~~~
沿江的酒吧很多的,算凤凰的一景吧。因为我没泡过吧,又是一个没有艳遇的单身,酒吧对我来说,就是当作景致来欣赏吧......
凤凰夜景
逛到累,回住处。同屋的母女不久也回来了,谈着凤凰的初感受,睡着了。
4月5日,一早起来,随便走走,正好路过一家集贸市场。进去看看,有不小的收获。
虽然没有沈先生笔下的绒线铺,但是依然有湘西的肥鸭,有腊肠,有白糖,有红烛和炮仗,还有远远近近运来的青菜......
看了这个,才知道为什么在沈先生的笔下,说上坟都是“挂坟”了。原来,这里的纸钱都是竖起来成串的,然后插在坟上或者靠在坟堆上。
而我的家乡北方,都是把纸钱用火来点燃祭祀祖先的。
凤凰两个很有特色并且很讲究的饭店,光听听名字就够水准吧?
“大使饭店”和“万木斋”,因为是大早上,不会去这么大型的饭店吃饭。再走走,看看有什么特色的,并且小份的,作为 早点品尝一下?
继续搜街中......
嘻嘻,想必您也看到了,有些特色的饭店,就是咱想进去,人家还大门紧闭呢。
特色瓦罐汤!对了,就是这里了 。看见那个女子旁边的大瓦罐了吗?这个女子就是这里的老板娘,听她介绍说,瓦罐汤很有讲究的。煨汤的时候,大瓦罐是不能开盖的,为的是煨汤的时候不散味。
顾客想吃的时候,再把它盛进小瓦罐中。我吃的是金针菇鸡块汤。
这种汤 ,看着有油花 ,但是不腻的。出门爱上火的 朋友,一定喜欢喝汤。咱也可以按人家的原理,试着在自己厨房做一下。
回来我试过,效果不错,也不难做。赞一个
上大片了,快来踩 呀~~~
早晨的沱江,早晨的凤凰,早晨的吊脚楼,不一样的感受......
回复
大笨虫 的帖子
呵呵 ,吓着您了?
还是您跟着心动了?
沱江上的石板桥和跳跳崖
回复
大地鹰飞 的帖子
有图的,可能是网络原因。再看看
回复
桃源夭夭 的帖子
不好意思,这些是我电脑开着的时候我家丫丫回的。
4月5日一早溜达到了旅行者俱乐部,今天的行程安排的是湘西剿匪名地——乌龙山,还有苗寨勾良。散客还没集齐,在河街溜达溜达。
酒吧门外的石凳,摆在河街上,有特色吧。
这些是女人最爱的饰品,可是我担心它不是老银,卖的时候说是老银的。没敢买,欣赏一下。
张大带我们到公路上去集合,旅游车来了。散客也真多呀,一辆一辆的旅游车排着队,游客还是难挤上去。
绕出城外,来一张沱江和吊脚楼的图片。
路边这样的梯田很多,还有水 ,种的是水稻吗?
写到这里,体会到了不及时把游记写下来,会丢掉很多东西。但是,沉淀下来的,都是影响最深在记忆里抹不去的。
先去乌龙山,2个多小时的路程,路况极不好,并且有水有泥的道路也走了不少。
好像远离了人烟一样,才到达那土匪隐蔽的地方。
这云中雾里的匪道,真是难攻啊:)
在这一段悬崖绝壁中,是最需要相扶相依的道路。孤身一人的旅程,在这时是多么的落寞呀!真后悔怎么没提前积攒个知己红颜什么的,孤苦时才倍加显现你的需要啊!
嘿嘿,就是在这种顾影自怜的心境中,我同室的母女二人指给我一个秘密。有两个女孩和一个男孩子在一起,说是他们是一起吧,感觉不是那么捻熟;说他们是刚刚认识的吧,那种关系又有点暧昧。
我的室友(暂且这么称呼他们母女吧)告诉我,她们观察了一路了,那个男的可能是两个女孩其中之一的网友,可能网上聊得不错,甚至很好,结果见了面又觉得跟预期值相差甚远吧。
这纯粹是我们三个女人的八卦,事实如何,有待继续观察。
上一张母女照片,哈,我们三个侦探,算是卖给大家了。
乌龙山远景,据导游介绍,左侧的山沟对面就是贵州的地界了。
这是乌龙山骆驼峰,本人照相技术有限,凑合看,像不像只骆驼?
这条大峡谷逶迤于整个乌龙山。
土匪,是一个早已消亡了的群体,但是在湘西,特别是在这乌龙山里,有多少个土匪“英雄”除暴安良,又有多少解放时期招安或者抗衡的故事啊!顺着这云中匪道前行,我们这么一大队游客,悠闲嬉戏,拍照弄姿,完全没有了当年土匪隐居这里的不安和豪放。我们 在这深谷幽壑中享受着这里的乐趣去穷。
从匪道出来,一片农村丘陵现于眼前。踏在光秃秃的田埂上,白色的杏花似雪,压满枝头。蓝天白云,山峦起伏。灰墙乌瓦,平静祥和。
南方到处都是这种油菜地,大片或者小角,处处可见。赶紧没入黄花丛中,也顾不得对油菜花的践踏了。嘿嘿~~~
我们就是在这里解决的午饭问题。之前去过一些地方,对旅行社的饭菜真是害怕了,满桌子的饭菜汤俱全,可是没一样能下咽。
这是我在乌龙山的饭菜,吃起辣口味来,还真不错,吃得很饱 。
去勾良的路上,有幸经过路边一个小镇是大集。有几个年龄大些的穿着苗族服装,特别是头帕还有不同的讲究。其实,现在的少数民族,我真的不知道她们什么时候是穿民族服装的,什么时候又是和我们汉人穿的一样呢?按年龄?按节日?
到得勾良民俗村口,导游去买票进村。我们的队伍在旁边等待,这里有专门招待客人的什么茶(酒)?我对异味的东西不太敢尝试,只拍照做了留念。
顺利进的寨来,民俗演出还没有开始,但是周围已经坐满了人。
演出开始,上来的是一群女娃娃鼓手,她们的姿态,力量,步伐,绝不输于男人!
接下来是表演苗族人民的生活场景。
然后是互动节目跳竹竿。参与者还是真踊跃呀!
耕牛生产!
恋爱,娶亲。
这种节目参与者更多,不分男女,不分老幼。
下一个重头戏是上刀山。
真人版的上刀山,表演者每上一把刀,观众都是一片尖叫!
太震撼了!
下面是下火海。下火海的是一个白皮嫩肉的小姑娘,好怜惜呀。不忍看!
她光脚在烫红的铁板上走,那铁板还发出嗞嗞的声音!
某些人争相与表演者留影。
从勾良出来,就在村口就看见了林林总总的坟堆好些就在家门口。
开始不明其意,后来从一些影视作品中了解到,这是苗族人的风俗,传说人有三魂六魄,先把亲人埋于野外,等剩最后一魂的时候就把故去的亲人请到家门口和活着的人一起居住,让亲人永不分离。
我不相信轮回,但是惧怕鬼魂。所以对这种习俗还是很胆颤心惊的。
回复
金涛拍岸 的帖子
谢谢鼓励,其实旅游就是心境吧。
从勾良苗寨出来,旅游车带我们去一个漂流的地方,现在不记得叫什么名字了。这样的山路在湘西算是见惯不怪的了。
站在这个角度拍的照片,现在怎么觉得旅行社怎么把我们忽悠到这么不起眼的溪流里来漂流了?过了还不到N年后,我记不起它的名字也在情理之中了。
人面桃花
熟悉的人群中的我是没有勇气带这么高调的花环的,但是之所以会写到这想不起名字的小溪,正是因为忘不了那群编花环的孩子们。
他们为了卖出自己编的这些花环,为游客们唱着音调不准声音不齐、但是让人心颤的歌。这些孩子,据说是因为要赶在假期游客多些的时候,早早就去野地里采花,然后用自己亲手挣来的钱交学费的。看着这些通红的小脸,想着我家中的女儿,忍不住有些泪湿。
我们的车要走了,这群孩子追上来,恳求司机和苗家导游妹妹带他们回家,导游妹妹说这得征得游客的同意才行。我们有什么理由拒绝这群可爱的真诚质朴的孩子呢?
为了感谢我们带他们少走很远的一段山路,苗家导游妹妹提议再次让他们给我们唱歌,我忍不住又在心里泛酸。不是可怜,是感动,感激,感恩。看着那些可爱的淳朴的诚挚的孩子们热烈的眼神,我自己在和自己交流。
苗族服饰特写,老银饰品和手工苗服。
回到凤凰县城,天已经黑透了。可是凤凰的夜晚比起它的白天还要热闹些。
去了早上没去成的大使饭店吃了饭,然后回到酒吧林立,风车做景的沱江边放河灯。
做了这么浪漫的事情之后,是不是该无憾地结束我的凤凰之行了?
艳遇有多种。我的凤凰之行,艳遇得不是人,而是这个本身就涵盖了无数风情的凤凰古城。回复
huaye718 的帖子
可能今年又要去凤凰一趟了。如果有机会,看看重游和第一次游有什么心理上的差别呢?
风景估计还是原来的风景等在那里。回复
天晓的 的帖子
天晓的PP好。
可能今年我们单位组织去张家界,线路路极有可能有凤凰。期待再次一游。
凤凰,这个听起来就是一道风景的名字,我与她的浪漫邂逅已经几年的时间过去了。可是,对于她的爱恋,总是不能成文。生怕自己的文字笨拙,描绘不出她本有的美丽和浪漫,生怕我的笨拙掩埋她生长在那里的许多风情,所以一直沉淀,沉淀。。。。。。
认识凤凰,是从沈从文先生的《湘行散记》开始的。湘行散记里,冬季的小船,如画的长堤,两岸的吊脚楼,绿树青山,深潭险滩,最重要的是新婚初别离时,由这些光影引发的思念。沈先生对三三的挚爱,全部由一景一描述来体现。
“这是桃源上面简家溪的楼子,全是吊脚楼!这里可惜写不出声音,多好听的声音!这时有摇橹人唱歌声音,有水声,有吊脚楼人语声......还有我喊你的声音,你听不到,你听不到,我的人!”
“在这种光景下听橹歌,你说使人怎么办?听了橹歌可无法告给你,你说怎么办?三三,我的......橹歌太好了,我的人,为什么你不同我在一个船上呢?”
听着这些喃喃低语,闭着眼睛去想那些光景,已经陶醉。
读着《湘行散记》的深夜,不仅为湘西的山水所感动,更是每每被沈先生一声声"三三"的呼唤所泪湿。一定要去一趟凤凰,一定要去!
由于工作原因,每个月的月底和月初是离不开的,所以对于“五一”“十一”“元旦”之类的法定假期,于我是没有什么作用的。刚刚好,法定假期由长假改为小长假,增添了清明这个假期。太振奋了!这个假期一定要出去走一走!
那么,清明,去祭奠沈先生不是一个绝好的活动吗?
和女儿约好,清明陪我一起去。
太兴奋了!
看游记攻略,找旅行社......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假期临近,女儿打了退堂鼓。她说假期不够,我破例告诉她,可以帮她给老师请假。可是,那重友轻妈的女儿啊,竟说还是和同学一起玩两天好了。真崩溃啊!
不行,就是没有伴,我自己也要出行。因为有太长时间的憧憬和准备工作了,什么也阻挡不了我南下的脚步。
就是因为一直在等女儿的假期,所以和旅行社没有做最后敲定。现在赶紧联系凤凰的旅行者俱乐部,食宿到时好有个着落呀。然后是定车票,准备出行物品......
终于,在2008年4月3日,我的凤凰之旅正式开始了。
2008年4月3日,上午11点从保定出发,我踏上了北京——怀化的K267次列车。。
从保定上车,和我同一节车厢的是一个保定的夕阳红老年团。他们的行程是张家界,凤凰是最后一天的点缀。带团的导游告诉我,这么远去趟湖南,单去凤凰,不划算。他们带团都是去张家界,捎带走马观花看凤凰的。
我只是呵呵一乐,算是答谢了导游的好意。他哪里懂得,我对湖南的感情,首先源自于凤凰这个古城呢?再说,他们的行程要8天,我可没有那么奢侈的时间哦~~~
高涨的保定老乡在安顿好自己的座位后玩起了扑克。
车过邯郸,已有油菜花金黄满地了。
此时的照片都是在火车上照的,又是卡片机。没什么好照片,只是行程的一个记录吧。
寂寞旅途寂寞的人,寂寞也是浪漫旅途的一部分。
车过邯郸,卧铺车厢外走廊小凳上听到一个南方女孩的电话声,并且她的手机铃声来来回回地响。开始并没注意,后来听到女孩哽咽的声音,想到就是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
因为我在下铺,又是一个人,加上陌生,黯然的女孩情绪稳定一点以后,开始坐到了我对面的铺上(对面的老乡去玩扑克了吧)。她主动把她的故事讲给我听,向我这个过来人征求意见。
她和她的大学同学相恋了八年,期间肯定有甜蜜,也不会没有苦涩。毕竟,婚姻有个七年之痒,我想八年的恋情,就是再保鲜也会有摩擦。她是湖北人,因为男友在邯郸开创了自己的事业,把她 也带到了邯郸,她们开始了同居的生活。既然是同居,无论有没有婚姻那张纸,每天面对面着,每天柴米油盐酱醋茶着,也就逃避不了对彼此的视觉疲劳。不能免俗地,男友生意走上正轨以后,自愿也好,被迫也罢,风月场是没少参加的。这个湖北女孩遭遇了《手机》带来的恐慌。晚上经常有打错的电话,半夜有不明的短信,直至男友到家就关机......
听着女孩的低泣,看着她纸巾湿了又湿,旅途就是生活,生活和旅途一个都不能免俗啊!本想上一张美女的照片,唉,考虑网络的无所不能性,万里有个一就有那个女孩或者男孩的朋友,想想还是罢了~~~
等这个伤情美眉下车以后,我对面换过来一对年轻母子。情况大转,这是个美丽能干的古丈姑娘,在北京安家,这次是一个人带着两三岁的儿子从北京坐车回古丈。一路上给孩子冲奶粉,逗他乐,拉拉抱抱,全是她一人,并且那么不厌其烦,满眼满脸的爱意。
那段时间我失眠,加上一个人出门,晚上我几乎不怎么能入睡。听到那个年轻的妈妈一会冲奶粉,一会换尿不湿(路上为了孩子少上厕所吧,用了尿不湿),一会吃水果,一会吃火腿。这个妈妈忙活着,整个晚上也没怎么见她睡,但从没见她急躁。真是佩服这个条件不错的80后妈妈,那么耐心,难得!母爱啊,赞一个!
后来听她介绍,宋祖英也是古丈人,古丈出美女,还出吃得苦享得福的美女啊!呵呵
虽是一个人的旅程,可是身边的都是动人的故事。她们一个个那么可爱,那么鲜明,虽凄楚的也不乏美丽,浪漫的又那么朴实。
途中有青黛削斩的石壁,有蓝天倒映成的碧水,有夕阳烘制下的七彩屏障。我又爱又恨的那可怜的卡片机啊~~~
第二天中午12点,K267次正点到达吉首站。
从火车站出来,步行200米到汽车站。
记得吉首到凤凰当时是15元左右吧。汽车站环境有点差,好像是这个眼镜店的后面是汽车站吧。
上了车才知道,沈先生的湘西之行,走的是水路,坐的是小筏子。可是我走的是旱路,不会有橹歌,不会有险滩和骂着野话的水手,更不会遇到什么“骂娘滩”,也就 只能想象一下那种险滩的滩水如何发吼,如何奔驰。
但是终于还是看见了随处可见的浩瀚的油菜花的黄色海洋,还有那巍峨而错落有致的梯田。
在这样的茂盛的梯田和油菜花的陪伴下,大约两个小时车程之后,终于看见了凤凰的标志性建筑——青砖白瓦的虹桥。
“那桥上有洋广杂货店,有猪牛羊屠户案桌,有炮仗铺与成衣铺,有理发馆,有布号与盐号...”
“我很满意那个桥头,那是 一个 社会的雏形,从那方面我明白了各种行业,认识了各种人物...”
这就是先生若干年前儿时玩耍和牵挂了他满满整个人生的虹桥啊!
虽然经过这么多年,这个虹桥我相信已经不是 那个虹桥,但是那份牵挂,至少还能安置于此。
穿过虹桥,北望。
桥上两侧悬出桥外的吊脚楼廊房,开设有酒家烟铺和各种旅游纪念品的商店。
从虹桥下来,顺着青石板的石阶,进入到了这个吊脚楼群风情街。
来个虹桥到吊脚楼群风情街的全景图。
老东家姜糖垂直位置,那个门洞上面的木牌牌就是吊脚楼风情街的牌子。
赶紧找组织吧!去旅行者俱乐部。
经过根据地酒吧——流浪者酒吧——后面这个是个寺庙叫准提庵。。然后就到了旅行者俱乐部了 。
很好找的组织。这就是传说中的张大呀!他正忙得不亦乐乎。一看来的都是和他贼熟的,虽然没谋过一面,但是四面八方来投靠他的人都和他 像 亲人一样,很亲热!呵呵
因为我来凤凰之前,女儿一直没定准,所以只是和张大眼镜他们聊过,约定过,肯定来,但是毕竟是清明假期呀!傍临沱江的客房没有了。正好有一对武汉的母女和我情况差不多,张大很热情,赶紧帮我们联系了其他住处。
还不错,要是没有他们,这么拥挤的凤凰,还不得给我们撂街上啊?
张大把宾馆电话给了我们,我和新认识的母女二人结伴去我们的安身地!不远,环境也可以。还是政府宾馆呢。三人间,200元,均摊,我付70元。蛮便宜哦,俱乐部,顶一下!
我们住的就是青山如是楼,这个名字也蛮喜欢的。
找到了落脚处,把行李安排妥当,一个人的旅程算是心不悬着了。离天黑还早,赶紧去古城溜达溜达吧。
从宾馆出来,脚步轻松了许多。因为是一个人的背包旅行,也就不会有旅行社那急促的喊叫和时间规定多长时间后在哪集合了。只要我不累,一个晚上不集合,也没人管哦!嘿嘿,好放肆的女子~~~
看看,我信步就来到了悠闲的意大利水上城市——威尼斯,不信?俺有照片为证!哈
继续前行,就是凤凰古城中心了。旅行者俱乐部所在的回龙阁是河街,在沱江边上。这里是凤凰古址和新标。上张片片...
回复
李二哥 的帖子
回复
李二哥 的帖子
当时确实也有这种感觉,不过好长时间过去后,还有值得回忆的东西,那就值了!
在这里 ,有一个当地女子过来和我搭讪,要我坐她的船游沱江。我告诉她我刚到,想在街上转转,暂时先不坐船。可是她不急不火,说可以陪我走走,正好做我的向导,只要转完以后去坐她的船。
看她的热情,我也友好地 笑笑,感叹她的生意经,原来人家的生意就是这样谈成的!
我是既有了免费的向导,又成全了别人的一份生意,这么两全齐美的事,何乐而不为呢?
上几张有凤凰建筑风格的片片
再往里走,心颤了一下。我魂牵梦绕的沈先生终于出现了,嘿嘿 ~~~
还有沈老部分大作,好亲切啊.....
杨家祠堂。
此建筑是镇竿总兵杨芳捐资修建的。我认为该祠堂就是湘西历史的一部分吧。当时的凤凰厅是“苗疆咽喉”的“靖边”重镇,县城则变成所谓“六千居民八千兵”的屯边要塞。部队统辖,宗祠信仰,是二十世纪初期湘西的特点。
呀!拐到沱江边上来了。江边的吊脚楼,排排对对的大红灯笼,连接沱江两岸的石块——跳跳崖,如织的游人,盎然的春水.....
一切的一切,是那么地令我激动。
这个美女,有没有一点苗家妹妹的风情呢?
你能猜出“梦里水乡客栈”旁边的花灯笼是个什么艺术品吗?
去过凤凰的朋友,你一定也经过了这里,你留意了这件大自然的艺术品吗?
和这个创意景致留个影吧。
吊脚楼的背面,不临街的一面。
这里的客栈,只听名字,就很有浪漫故事可以发生吧,哈哈
顺着这条傍山的小巷,再往前就到了沈先生墓地了。
这几天一直忙于琐碎的事情。其实也是因为要写到沈先生,有点惴惴然,总是怕了解得太少,写不出沈先生的感情。
其实,假如我了解得先生很多,对湘西文化太有研究,又如何能写出他对凤凰的感情呢?
先生是一生在温习那个业已消失的童年梦境,汪曾祺称他是“少见的热爱家乡,热爱土地的人”。
顺着这条带有青苔的石板路,满心虔诚地拜访沈先生墓地。
凤凰县政府为先生修建的墓地简介
还没看见先生墓碑,先看见著名画家黄永玉为表叔 沈从文先生立的石碑。
黄永玉手迹:一个士兵要不战死沙场便是回到故乡。
这也是先生自己的话,表达着他对养育自己的故乡的一片深情。
沈先生的墓地位于听涛山 下,这里没有豪华的墓穴,没有造价高昂的墓碑,只有一块天然五色石。正面的碑文是沈从文先生自己的手迹: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
墓碑前有母校文昌阁小学献的花圈,那洁白,撼动着我,温暖,但不焦灼。
周围有稀稀疏疏的人,虔诚地敬拜。我站在沈先生墓前,手中既没有鲜花,也没有纸花要献,但是我有满满的祝福,祝福先生牵挂了一生的故乡,和先生在一起。
背面的 碑文是张兆和的四妹张充和书写的“不折不从,亦慈亦让;星斗其文,赤子其人。”
墓碑周围的石子路。
在墓碑前静默,想到沈从文一生淡泊名利、官方没有给他应有的地位,但他以自己的创作和研究,在读者心目中建立了一座永远不会被岁月侵蚀的丰碑。
顺着墓地的石子路,渐渐出了墓园。那个一直伴我的免费导游,把我带到了墓园旁边的沱江岸。
原来她家的船是她丈夫撑得,客源归她,丈夫出力,分工合作,相得益彰。哈
回复
老黑神士 的帖子
这里不是西部,一个人没多大风险吧。
独自乘一叶小舟,在沱江粼粼波光里游荡。那,暮色中的沱江水,别有一种潋滟。一个人的游荡,适宜沉寂。先生一半的骨灰撒在墓园,一半缓缓融入江流。
清明怀古的情绪一直回荡,沈先生怀念故乡,我怀念沈先生。
天气彻底暗了下来,四月的沱江水面上有了阵阵凉意,我倘佯在沱江不忍离去。下得小船,沿着沱江岸漫游,路中间都是夜市,多卖小吃。网上攻略的时候都说社饭有名,那就来点尝尝,说实话,我吃不惯,饭太硬了。野葱挺香的,呵呵~~~
沿江的酒吧很多的,算凤凰的一景吧。因为我没泡过吧,又是一个没有艳遇的单身,酒吧对我来说,就是当作景致来欣赏吧......
凤凰夜景
逛到累,回住处。同屋的母女不久也回来了,谈着凤凰的初感受,睡着了。
4月5日,一早起来,随便走走,正好路过一家集贸市场。进去看看,有不小的收获。
虽然没有沈先生笔下的绒线铺,但是依然有湘西的肥鸭,有腊肠,有白糖,有红烛和炮仗,还有远远近近运来的青菜......
看了这个,才知道为什么在沈先生的笔下,说上坟都是“挂坟”了。原来,这里的纸钱都是竖起来成串的,然后插在坟上或者靠在坟堆上。
而我的家乡北方,都是把纸钱用火来点燃祭祀祖先的。
凤凰两个很有特色并且很讲究的饭店,光听听名字就够水准吧?
“大使饭店”和“万木斋”,因为是大早上,不会去这么大型的饭店吃饭。再走走,看看有什么特色的,并且小份的,作为 早点品尝一下?
继续搜街中......
嘻嘻,想必您也看到了,有些特色的饭店,就是咱想进去,人家还大门紧闭呢。
特色瓦罐汤!对了,就是这里了 。看见那个女子旁边的大瓦罐了吗?这个女子就是这里的老板娘,听她介绍说,瓦罐汤很有讲究的。煨汤的时候,大瓦罐是不能开盖的,为的是煨汤的时候不散味。
顾客想吃的时候,再把它盛进小瓦罐中。我吃的是金针菇鸡块汤。
这种汤 ,看着有油花 ,但是不腻的。出门爱上火的 朋友,一定喜欢喝汤。咱也可以按人家的原理,试着在自己厨房做一下。
回来我试过,效果不错,也不难做。赞一个
上大片了,快来踩 呀~~~
早晨的沱江,早晨的凤凰,早晨的吊脚楼,不一样的感受......
回复
大笨虫 的帖子
呵呵 ,吓着您了?
还是您跟着心动了?
沱江上的石板桥和跳跳崖
回复
大地鹰飞 的帖子
有图的,可能是网络原因。再看看
回复
桃源夭夭 的帖子
不好意思,这些是我电脑开着的时候我家丫丫回的。
4月5日一早溜达到了旅行者俱乐部,今天的行程安排的是湘西剿匪名地——乌龙山,还有苗寨勾良。散客还没集齐,在河街溜达溜达。
酒吧门外的石凳,摆在河街上,有特色吧。
这些是女人最爱的饰品,可是我担心它不是老银,卖的时候说是老银的。没敢买,欣赏一下。
张大带我们到公路上去集合,旅游车来了。散客也真多呀,一辆一辆的旅游车排着队,游客还是难挤上去。
绕出城外,来一张沱江和吊脚楼的图片。
路边这样的梯田很多,还有水 ,种的是水稻吗?
写到这里,体会到了不及时把游记写下来,会丢掉很多东西。但是,沉淀下来的,都是影响最深在记忆里抹不去的。
先去乌龙山,2个多小时的路程,路况极不好,并且有水有泥的道路也走了不少。
好像远离了人烟一样,才到达那土匪隐蔽的地方。
这云中雾里的匪道,真是难攻啊:)
在这一段悬崖绝壁中,是最需要相扶相依的道路。孤身一人的旅程,在这时是多么的落寞呀!真后悔怎么没提前积攒个知己红颜什么的,孤苦时才倍加显现你的需要啊!
嘿嘿,就是在这种顾影自怜的心境中,我同室的母女二人指给我一个秘密。有两个女孩和一个男孩子在一起,说是他们是一起吧,感觉不是那么捻熟;说他们是刚刚认识的吧,那种关系又有点暧昧。
我的室友(暂且这么称呼他们母女吧)告诉我,她们观察了一路了,那个男的可能是两个女孩其中之一的网友,可能网上聊得不错,甚至很好,结果见了面又觉得跟预期值相差甚远吧。
这纯粹是我们三个女人的八卦,事实如何,有待继续观察。
上一张母女照片,哈,我们三个侦探,算是卖给大家了。
乌龙山远景,据导游介绍,左侧的山沟对面就是贵州的地界了。
这是乌龙山骆驼峰,本人照相技术有限,凑合看,像不像只骆驼?
这条大峡谷逶迤于整个乌龙山。
土匪,是一个早已消亡了的群体,但是在湘西,特别是在这乌龙山里,有多少个土匪“英雄”除暴安良,又有多少解放时期招安或者抗衡的故事啊!顺着这云中匪道前行,我们这么一大队游客,悠闲嬉戏,拍照弄姿,完全没有了当年土匪隐居这里的不安和豪放。我们 在这深谷幽壑中享受着这里的乐趣去穷。
从匪道出来,一片农村丘陵现于眼前。踏在光秃秃的田埂上,白色的杏花似雪,压满枝头。蓝天白云,山峦起伏。灰墙乌瓦,平静祥和。
南方到处都是这种油菜地,大片或者小角,处处可见。赶紧没入黄花丛中,也顾不得对油菜花的践踏了。嘿嘿~~~
我们就是在这里解决的午饭问题。之前去过一些地方,对旅行社的饭菜真是害怕了,满桌子的饭菜汤俱全,可是没一样能下咽。
这是我在乌龙山的饭菜,吃起辣口味来,还真不错,吃得很饱 。
去勾良的路上,有幸经过路边一个小镇是大集。有几个年龄大些的穿着苗族服装,特别是头帕还有不同的讲究。其实,现在的少数民族,我真的不知道她们什么时候是穿民族服装的,什么时候又是和我们汉人穿的一样呢?按年龄?按节日?
到得勾良民俗村口,导游去买票进村。我们的队伍在旁边等待,这里有专门招待客人的什么茶(酒)?我对异味的东西不太敢尝试,只拍照做了留念。
顺利进的寨来,民俗演出还没有开始,但是周围已经坐满了人。
演出开始,上来的是一群女娃娃鼓手,她们的姿态,力量,步伐,绝不输于男人!
接下来是表演苗族人民的生活场景。
然后是互动节目跳竹竿。参与者还是真踊跃呀!
耕牛生产!
恋爱,娶亲。
这种节目参与者更多,不分男女,不分老幼。
下一个重头戏是上刀山。
真人版的上刀山,表演者每上一把刀,观众都是一片尖叫!
太震撼了!
下面是下火海。下火海的是一个白皮嫩肉的小姑娘,好怜惜呀。不忍看!
她光脚在烫红的铁板上走,那铁板还发出嗞嗞的声音!
某些人争相与表演者留影。
从勾良出来,就在村口就看见了林林总总的坟堆好些就在家门口。
开始不明其意,后来从一些影视作品中了解到,这是苗族人的风俗,传说人有三魂六魄,先把亲人埋于野外,等剩最后一魂的时候就把故去的亲人请到家门口和活着的人一起居住,让亲人永不分离。
我不相信轮回,但是惧怕鬼魂。所以对这种习俗还是很胆颤心惊的。
回复
金涛拍岸 的帖子
谢谢鼓励,其实旅游就是心境吧。
从勾良苗寨出来,旅游车带我们去一个漂流的地方,现在不记得叫什么名字了。这样的山路在湘西算是见惯不怪的了。
站在这个角度拍的照片,现在怎么觉得旅行社怎么把我们忽悠到这么不起眼的溪流里来漂流了?过了还不到N年后,我记不起它的名字也在情理之中了。
人面桃花
熟悉的人群中的我是没有勇气带这么高调的花环的,但是之所以会写到这想不起名字的小溪,正是因为忘不了那群编花环的孩子们。
他们为了卖出自己编的这些花环,为游客们唱着音调不准声音不齐、但是让人心颤的歌。这些孩子,据说是因为要赶在假期游客多些的时候,早早就去野地里采花,然后用自己亲手挣来的钱交学费的。看着这些通红的小脸,想着我家中的女儿,忍不住有些泪湿。
我们的车要走了,这群孩子追上来,恳求司机和苗家导游妹妹带他们回家,导游妹妹说这得征得游客的同意才行。我们有什么理由拒绝这群可爱的真诚质朴的孩子呢?
为了感谢我们带他们少走很远的一段山路,苗家导游妹妹提议再次让他们给我们唱歌,我忍不住又在心里泛酸。不是可怜,是感动,感激,感恩。看着那些可爱的淳朴的诚挚的孩子们热烈的眼神,我自己在和自己交流。
苗族服饰特写,老银饰品和手工苗服。
回到凤凰县城,天已经黑透了。可是凤凰的夜晚比起它的白天还要热闹些。
去了早上没去成的大使饭店吃了饭,然后回到酒吧林立,风车做景的沱江边放河灯。
做了这么浪漫的事情之后,是不是该无憾地结束我的凤凰之行了?
艳遇有多种。我的凤凰之行,艳遇得不是人,而是这个本身就涵盖了无数风情的凤凰古城。回复
huaye718 的帖子
可能今年又要去凤凰一趟了。如果有机会,看看重游和第一次游有什么心理上的差别呢?
风景估计还是原来的风景等在那里。回复
天晓的 的帖子
天晓的PP好。
可能今年我们单位组织去张家界,线路路极有可能有凤凰。期待再次一游。
2016-03-24发布拍摄于2018-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