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onymous
0
0
0
谈谈感受
说点什么...
发送
快捷回复:
我向往你的生活
1/348
贡嘎
2011年九月贡嘎西南无向导重装穿越(全文结束)
我不是没有梦想,而是正在实现。那些静如海洋的思绪,牢固地盘踞在心海深处,未可或忘。没有人能逃避这世俗的红尘,我们只能在这滚滚红尘里保持一点自己。只有勇于面对,才能证明是真的自己。每一次的行走,不需要理由,本身就是目的。所谓的飞花幻影、星月流云虽然是属于我们的,毕竟是暂时。真正的人生不是旁若无人,而是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看到贡嘎的预备帖,原本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因为那一段我正在准备阿里。一次冬季的酒后,没有信誓旦旦也差不多。甚至都在探讨出行的方式。结果是在草原风正浓时,其中的一个跑到蒙古骑马去了。。。。而那时的我正在小五的雨中狂奔,以致差点失温。人生中的好多约定可以用一句诗来形容:青山不碍白云飞
回过头来,再看贡嘎召集的帖子,居然不见了。8264、绿野、磨坊、蚂蜂窝逐一看过去,看过来。贡嘎渐渐在心中明晰。纠结的是召集帖上注明是负重无后援无向导无马帮。我虽然到过高海拔地区,也曾经在珠峰大本营住宿,可是轻装,还是坐越野车上去的。这次从攻略上看,最高处约4900米,而且是爬升,是负重。以前出去,背负的东西最多的一次是小五,时间最长的是太白北南的三天半。这次要整整六天。户外虽然是体验自己的,但是前提是不连累别人。
最终成行的四个人都是多次在一起行走过:腾格里、库不齐、小五台、太白、贺兰、九峰和桦背,彼此十分了解,也非常合拍。九月的贡嘎就在眼前,没有什么能够阻挡。GPS不带了,估计领队带上了。手台不带了,就四个人。算计了好多次,为的就是减轻重量。稻草在关键时刻可以救命,也可以压死骆驼。
-20羽绒睡袋、抓绒睡袋、冲锋衣、冲锋裤、速干裤、速干T恤(2)、百变头巾(2)、抓绒百变头巾1、手套、雪套、防水脚套、速干袜(4)、单人帐篷、手杖(2)、毛巾、皮肤风衣、羽绒服、羽绒裤、登山鞋、凉鞋、防潮垫、沙滩垫、地席、屁垫、 高山炉头套锅、D90套机、备用电池、音箱、头灯、眼镜、药水、太阳镜、碗、勺子、筷子、水袋(2)、登山表、护膝、帽子、防水袋(3)、手机、充电器 、风干牛肉500克、奶渣500克、黄油250克、压缩饼干500克、红枣20颗、奶茶粉250克、巧克力7块、士力架7块、紫菜汤12包、盐50克、红糖姜茶5包、咖啡5包、宝矿力水特3包、面条二包。海米500克、奶皮3张、 气罐5个、面巾纸7包、800毫升保温杯一个。来来回回打了三次包,才把东西安置妥帖。到达康定后,在车站遇到二个来自上木居的藏族小伙子,一番讨价还价后.150元把我们拉到一家驴友客栈,明天再把我们送到老榆林水电站。康定号称情歌故里,不过对我这种乐盲来说不起什么作用。一条澎湃汹涌的河穿城而过,使这个小城显得生气勃发。在一家叫苍鹰的饭店我们四个人要了5个菜,一盆半米饭一扫而光,因为领队下了戒酒令。
第二天:一早约定七点出发,没想到那个小面的里又拉了二个广东的驴友,也是重装无向导,可惜我们只在早晨见了一面,再以后就没了他们的消息。
说不清那里的天气是怎样的,像雾像雨没有风。一种迷朦而湿凉的感觉遍袭全身。脚下的路很明显,这是一条成熟的路线。40分钟后来到了往常大家的第一天营地--大草坝。看到了一些扎营的痕迹,周围风景很好。左面是连绵的山脉,右面是咆哮的河水。比较艰难的行走,毕竟很久没有背这么重的包了。腰带下坠明显,很快衣服就湿了,不知道是雨雾的原因还是汗水。让我想起了太白穿越时第一天的崩溃,在如此海拔上,一定不能让自己心率过快,解决的办法就是放慢速度,减少休息次数。
从大草坝附近过河后,沿着咆哮的河水右面进入了莽苍苍的森林。各种奇珍异草接连入眼。第一次休息时,我们每个人吃了一个昨天在进入康定城附近休息站时买的苹果,3块钱一斤,刚摘下来。卖苹果的是一个典型的四川老年女性,身材消瘦,目光柔和,每日从自家果树上摘下一竹筐来,弥补生计。看着她身边的大竹筐,一方面感觉到生存的艰难另一方面感受到了人性的坚强和执著。我们走过属于他们的土地,欣赏他们早已习惯的风景,也应该为他们带来些收入,虽然不能为此改变什么,但是还是应该以行动去求得内心的平静,也许是那么的微不足道。
许许多多的植物都叫不上名字,相机不停的拿出来,放进去,生怕错过每一株植物。
有一座很小的木桥,二边有风马旗。要从这里过河走到河水的右面。
河水不是很宽,可是水流很急,声音巨大。过河后切坡而行,路比较泥泞。
湍急的河流边是大堆的红色石头,其实是一种苔藓敷在石头之上,据说要好多年才能形成,必须是在没有任何污染的情况下。
沿着河水继续行走,到处都是山坡上留下的溪水,在这条路上行走,水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在看到这个巨大的风马旗时,马上就要再次过河,不过不用着急,前面有牧民的帐篷,在帐篷的左侧有坐木桥,很容易的就过去了
在一个比较舒缓的草坡上,塞上为了给大家驱寒,煮了一锅红糖姜水。就在我们休息喝水时,云雾突然散去,两旁的山峰乍然出现,高而陡峭。远处的雪山也微微漏出容颜。霎那间感觉时空停滞。
可惜这样的天气只是偶然,云雾在10几分钟后又重新笼罩了山野,同时我们悲催的发现,后面有骑马的同学过来,轻盈的脚步里满是欢快。从这里开始,每隔不远就有一个堪称完美的营地。而我们今天的目标是上日乌且,后来被当地告知,第一天估计上不去。重装高海拔爬升大大降低了我们行进的速度。不时有轻装的同学从我们身后赶了过去,交流中才知道今天应该有二支队伍,一支12人,一支8人,都是轻装。
感谢月芽儿版主在行前给我们准备了充足的药品:阿士匹灵、诺迪康、速效救心丸、感冒冲剂、阿莫西林、创可贴、诺菲沙星胶囊、芬必得、去痛片、板蓝根冲剂、双黄连胶囊、西洋参含片、金施尔康、草珊瑚含片、地塞米松 、肌苷片、复方丹参片。我们每个人都用上了。 雨雾迷朦中,行进的速度越来越慢,塞上还是按每2小时左右熬一次姜糖热水为我们驱寒。为了此次出行我们两各自购买了专门用于高海拔的个人炊事系统,他的是1.7升,我的是一升。炉具的电打火在湿度很大的情况下暂时失灵,需要用打火机或者火柴。走到下日乌且附近,我们已经决定扎营,可是水源不太理想,就试着往前走了一会,看到了一个模糊的建筑,原来是一户牧民的牧场。女主人很客气,简单沟通后,收取了我们每个人10元,就让我们住在一个抗震救灾的大帐篷里。后来听男主人说,是看我们背包很辛苦,要是骑马每个人就20元。在湿度很大的情况下,我们免却了扎营的辛苦。每个人都很疲惫,毫无食欲。熬煮了若干锅奶茶后,用高压锅焖了米饭。我没有吃。穿上羽绒服和羊绒裤钻在-20的羽绒睡袋里,大脑好像停止了思维,大家都不怎么说话、期间,男主人还特意过来看望了我们,闲聊了一会,得知我们原定的目标上日乌且还有些距离,并且都是大幅度的爬升。很庆幸我们选择在这里扎营。点评
整晚都在似梦非醒中辗转反侧,温度不是很冷,但是晕晕沉沉。半夜觉得心口好堵,起来到帐篷外面,看满天繁星,似伸手可摘。满心寂寥,懵懵懂懂。大家几乎在同时醒来,也许有人一夜未眠。
今天注定是更加艰难的一天,我们要翻越到海拔4930米的日乌且垭口。从一开始就是不断的爬升。整理好背包,7.30正式出发,走了几分钟,看到了昨天轻装队伍的营地。
沿着河的右侧,山坡上全是碎石,远远望去好像很是危险。其实经过多年来的徒步已经隐隐约约有了路的痕迹。
每个自由的灵魂都以行动去证明存在,奔涌而下的河水也自有它的追求。从下日乌且到上日乌且这一段,是连续不断的缓慢爬升,先是碎石坡,然后还是碎石坡。道路很明显,不会有走错路的担忧,除非你要独辟蹊径。
第一次休息是在100分钟以后,阳光明媚,大家的状态在连续的行走后已经适应,不像刚开始走那么艰难。看着眼前的美景,放松着疲惫的身体。
休息后不久就翻到了垭口,眼前豁然开朗,水流变得平缓,雪山豁然出现,河谷无限扩大,一片高山草原的景象。风吹起山的积雪,轻柔中有一丝凌厉。面对苍茫的大山,每个人都在默默欣赏。山峰无语而屹立千年,我们在尘世中不过匆匆几十年,还要纷争不休。。。
回复
有谁同行 的帖子
由于大家早晨出发时,状态都不是很好,没吃什么东西。现在该及时补充一下了。领队塞上在熬红糖姜水。很好的饮品。在高海拔地区,人体会通过体表流失大量的水分,加上我们重装爬升,汗流浃背,失水更多,热量也损失的不少。可是大家都没有太大的胃口,平时爱吃的食物也不想吃。个人经验,在高海拔地区,最好多带一些粉末冲剂:奶茶、果珍、咖啡、红糖姜茶。。。。甜味的东西很受欢迎。如果队伍小,和我们一样,可以现场熬制。队伍大,就自己带个保温壶。压缩饼干和风干牛肉以及士力架虽然能量很高但是很难下咽,有一种划破嗓子的感觉。咬的牙叉骨都痛。倒是我带了一些红枣和葡萄干很受欢迎。杜姐带了各种口味的小饼干也很受欢迎。上了4000以后,我感觉自己开始隐隐约约的头痛,每天下午流鼻血,不想说话,并且也不愿意别人说话,只想自己安静的走。有时候听河水的声音都烦。
宽阔的河谷一直向上延伸,我们要切山坡而上,漫山遍野的灌木林中有一条蜿蜒的羊肠小道。不知名的各种野花在绽放着最后的绚烂。雪山与草地是如此的和谐,不时能看到牦牛在悠闲的饮水吃草。后面的轻装队伍已经渐渐赶了上来。各种色彩的冲锋衣蜿蜒曲折地散布在碎石坡和河谷间,为这冷漠的高原增添了些许活泼的色彩。马帮铃声悠扬,透着欢快。行走的意义在一霎那变得毫无意义,其实行走本身就是一种象征和意义。在这荒寂的山谷里,何必作秀,为谁作秀?没人请你来,也没人逼你走。走不动与走得快慢都是你自己的事情。自讨苦吃也好,享受孤独也罢,都是自己的感受,与雪山无关,与河流无关,与蓝天也无关,白云任自漂移,顾不得体会你疲惫的身躯和挣扎的步伐。
那一刻,其实天地都属你,而你只属于你自己。放下了纷争与欲念,体会纯净与大爱。恍若如梦却又极端清醒。
终于看到了河流的源头---雪山和冰川融水形成的一个海子。一个绝美的营地,站在大草坝上,自由的呼吸,刚才爬升的疲惫也稍有缓解。在爬坡的过程中有一只小鸟一直在我前方,可是我连拿出相机的愿望都没有。只是走10步,深呼吸30下,有时候给自己个理由---好像有几口气没有完全呼吸?所以再增加几下!二根手杖顶在背包肩带上,身体弯曲,一副垂头丧气的样子。看着帽檐上的汗水慢慢滴落,大脑是一种麻木的状态。持续不断的重复上述动作,其中伴随着偶然的咳嗽,我竭力把自己的心率控制住,不要让自己感觉到呼吸困难,这样虽然慢些,但是感觉能持续。看着漫无边际的高坡,这不是一鼓作气的事情,淡定而坚定才是正道。喝了几口山上流下来的溪水,感觉到的不是清爽,也不是冰凉。一种很特别的感觉,虽然解渴了,却感觉肺部憋闷。估计是身体温度高而水凉,激着了。其实每一次的停留也不到一分钟,太久了,身体就感觉迅速冷了下来,外面的衣服已经全部湿透了,尤其是腰部和肩部。因为背包太重,老有往后坠的感觉,过一会就以为腰带松了,不停的调整腰带、肩带、背包拉带、胸带,自欺欺人的让自己认为舒服了许多。灵魂好像出窍,站在半空中看着受罪的肉体。不时给一些鼓励,让那个躯壳继续行进。四周寂静无声,唯有白云缓慢的移动。时光好像凝结了一般,而思绪却如丝如梦,胡乱飘摇。。。
恳请在此休息的驴友给我们拍了张全体照,因为反差太大,面貌模糊,后来的几张,我用闪光灯补光,才稍微能看清我们的嘴脸。在这里我们休整了一会,几乎想把这里作为营地。可是看看海拔,离日乌且垭口还有好几百米爬升。想想算了。
远处黑乎乎的就是日乌且垭口的山脉,用相机拉近了看,貌似有人已经登了上去。回头看,漫坡还有人在努力向上。。。
从看到雪山后,我们四个人就慢慢拉开了距离。杜姐把仅有的红牛给我喝了,我按照自己的节奏慢慢向前挪移,直到上垭口都没有再拿出相机。一是因为景色单一,二是源于体力衰竭。每一次的喘息后都缩短了休息的时间,不停的看海拔,估算剩余的高度,其实垭口就在眼前。整个人迷迷糊糊,处于清醒与幻梦的边缘。不再顾忌形象,休息时闭上眼镜,能听得见一个又一个的驴友从身边走过,关切的声音不时响起:加油。。。而我连回应的力气都没有。有时候甚至连抬头的力气都没有。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感觉红牛有了些许作用。脚步没有加快,但是疲惫的感觉减轻了不少。大腿的肌肉不再酸痛,肋间隐隐作痛的感觉也减轻了不少。仍然是大口的喘气,仍然是不间断的休息。但是也慢慢靠近了垭口。垭口附近因为冬季积雪很大,基本没有植物,全是碎石,显得十分狰狞而无味。没有一点高山的雄伟态势,像一个猥琐的跟班。
从日乌且垭口下来,景色又不相同。大片的云朵投影在起伏的山峦上,行成变幻万千的图案。
沐浴在下午柔和的阳光下,每个人都慵懒不堪。原本打算在莫西沟尾营地扎营,也因为休息的时间太长没有到达。

云雾在傍晚沿河谷而上,天地间一片茫然。我们很快就扎营了,虽然营地很勉强,但是已经没有精力再往前走了。营地海拔大概在4500左右。离传统营地大概50分钟的路程。
一整夜都在雨雾迷蒙中,帐篷也因为湿气太大而漏水。大家都没有休息好,晚上基本没吃什么东西。喝了几锅蔬菜汤就进帐篷了。连续的重装徒步,精力消耗非常大。补充又不够。翻来覆去不能成眠,各种胡思乱想接踵而来。第二天早晨又是阳光灿烂,看着脚下的云雾,恍若仙境。
慢慢的感觉我们走进云雾,没有多久。看到了昨天遇到的队伍。在莫西沟尾的营地。
昨天先我们而走的队伍在传统营地扎营,也是一片潮气。雾蒙蒙中大家在忙乱,我们只是轻轻走过。
穿过云雾,天气又逐渐好了起来。沿山而行,不时有溪水从山坡上流下。
沿河而下,很快就下降到云雾以下,阳光也穿破云层,给了我们一个明媚的早晨。走走停停中,感觉今天是最惬意的一天。谁知道马上就有打击追随。
随手拍的一些花花草草,大部分不认识。
来之前就知道有这么个小河要收费,不是花不起这个钱,也不是赌气。就是要表明一种态度。我也不反对给钱的人,也能理解。可是我们不愿意这样做。就这样强行渡过了。。。损失惨重。
无兄弟,不登山。后面没拍,因为我也下水了。许多事情的发生就是刹那间,过去就过去了。下次如果还去,领队塞上说:依然强渡。我同意。
这个小屋就是收费站。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记忆。也是见过收费最和蔼的,但也是最坚持的
想用身体的热量逼干身上的衣物,匆匆忙忙烧了一锅咖啡和姜茶的混合物,我们把湿透的衣服外挂,继续前行。
走了一段,感觉身体极度疲惫,不得已,又把衣服拿出来拧水,还是感觉很重。遇到一对来自北京轻装的年轻人,给了我一支手杖。说也是捡的,先让我用着,如果遇到主人就还给人家。谢谢他们。我的二只手杖已被河水冲走了。很幸运我们看到一间房子,里面还有藏式炉子。虽然时间还早,我们决定就此扎营,烘烤衣服。
一晚上虽然烟熏火燎,但是也还温暖。外面下着小雨,里面热气腾腾。几个人或坐或躺,看着炉子发呆。慢慢聊着,慢慢吃着。偶尔会有很常时间的静默。不知道都在想什么。总得来说,这个晚上过得比较舒服。身体虽然没有完全恢复,可是有屋子的遮挡,免却了扎营的辛苦。第二天走的时候,把屋子打扫干净。还有点依依不舍的感觉。因为昨天我们走得少,所以今天必须要把路赶出来,到不了贡嘎寺,我们就得在半路扎营。
悠然是没完没了的过河,稀烂的路。几个人逐渐地拉开了距离。默默走着,看着地上新鲜的马粪,知道轻装的队伍已经走了。心里明知道追不上,却还是幻想着能遇到。
其实今天前半段基本是下降,可是都腿软的走不动。不想吃东西,也不想喝水。说意识模糊吧,又好像不是。但是都不爱说话。默默无语的。尤其走到森林里,没完没了的小路很让人崩溃。
杜姐背着她的湿衣服,我爱莫能助。心里很是愧疚。
原野感觉到累了,他的包里有个高压锅。
过了这条河应该到对面山坡上,不要顺河而下。在这里我差点走错。感觉要沿河而走,幸好塞上及时制止。
慢慢地我们走到了丛林中,路依然是泥泞不堪。腿软乏力,脚步漂移。虽然是下坡,速度依然上不来。
这是今天第一次集体休息。享受着午后的阳光,慵懒的心不再思考。疲惫一阵阵袭来,有困意,然而不能停留。从这里以后我们四个人忽前忽后,交叉前行。不再等待,只是留意不要相距太远。
走不动了就拍些花花草草,权当休息。感受一下一个人在路上的感觉。
望见子梅村时,很快就到了岔路口,我们选择去贡嘎寺。看看自己的人品如何?能不能看到梦寐以求的贡嘎山。
疲惫的真实状态。在这里我们等杜姐和原野。阴冷潮湿的空气里,感觉到压抑。一路上只遇到送完轻装队伍的一队马帮,全是女的,骑马在泥泞的路上,让人感觉提心吊胆。
从这里到贡嘎寺的营地大概还有1.8公里,对于我们这些强弩之末来说,真是痛苦。尤其还稍微有些爬升。照例是雨雾迷蒙的天气,我心里都感觉看不到贡嘎山了。果不然,到了贡嘎寺,能见度很低,都看不清周围的环境。也顾不得许多了,踉踉跄跄爬上贡嘎寺的房间,赶快熬汤、熬汤。可喜的是现在贡嘎寺有了小卖部,买了6罐啤酒,却喝不下。只想喝热水。
晚饭是大米粥和鸡蛋汤,每个人都喝了不少。我感觉自己已经失温,灌了一保温瓶热水,穿着羽绒服钻到羽绒睡袋里,一晚上不停的咳嗽,流鼻血。不能平躺,只能靠着床喘息。很奇怪自己的状态,按道理海拔已经降低,怎么反而严重起来了?一夜无眠,凌晨才小睡了一会。踉踉跄跄起来,看看天色,一团墨漆,心里充满无奈。腰酸腿软,去个卫生间还要歇二次,很为自己的状态着急,按攻略我们还有二天的行程。翻了翻药包,感冒药已经没有了,只有一袋板蓝根冲剂,聊胜于无。又吃了点消炎药,弄得胃又不舒服起来。一早晨去了三趟厕所。
可是奇迹就在一瞬间发生了,云雾在迅速下降,隐约可以看见阳光从贡嘎山的背后照来。我们每个人都在静静的等待。。。昨天贡嘎寺还有一拨五人队驴友,从子梅垭口过来的。
五天来的艰辛在这一刻得到回应。从9.23号下午我们坐火车到现在已经8天,徒步是第五天。脑海里一片茫然,面对着蜀山之王,任何言语都是多余。你来与走,不过是个过程。随着山体渐渐清晰,每个人都默默无语。不在探究行走的目的与意义,在那一刻,一切都失去了意义。你在看山,山就在你面前。
面对美景总是不忍离去,直到贡嘎又隐入云雾,我们才恋恋不舍地向子梅村出发。
去子梅村的路下降的很快,有一种往前冲的感觉
子梅村人少地大,除了养殖还有种植。大片的青稞预示着丰收。这里的村民已经被市场经济所同化,在每年 的5-10月份旅游带来的收益占 全年收益的很大一部分。我们走到村口。
看到大大小小好多车辆,都是预备送游客去子梅垭口的。从巴望海到子梅村有一条砂石路,可以通车。藏民的房子都很漂亮,气势宏伟,结构庞大。在村里已经有了小卖部。也有了电,现代化的冲击力无法阻挡,我们也没有理由要求别人保持怎样的生活状态。毕竟我们只是过客。
从子梅村到巴望海的路并没有多少风景,就是无尽头的砂石路。走得人脚板生痛。路过子梅村看见藏民家种植的白菜是那么可爱。我们已经五天没有吃过任何青菜了。因为时间的缘故,在子梅村基本没有停留。因为早晨已经看过了贡嘎。原来子梅垭口也是备选。从子梅村到子梅垭口要爬升1100米左右,我们到子梅村村已经中午,今天要是爬升也不可能到了。坐车是违反我们原则的,不在考虑 范围。看看云雾缭绕的天气,估计看贡嘎山也得明天早晨。几方面的原因我们决定到巴望海。
巴望海的风景静怡优雅,悲催的是我们在巴望海营地的岔路口,直接朝烂碉房方向极速前行了。等感觉不对时,天色已暗。多亏命好,遇到一对马帮。说我们早已过了巴望海营地。不过值得庆幸的是离烂碉房不远了。就这样稀里糊涂地结束了我们的贡嘎之行。现在的烂碉房已经成为驴友接待站,我们把自己的队旗钉在墙上,合影留念后,包车返回了草科。享受了温泉和草科鸡。
几点个人说明:一、这条线路轻装应该在4.5天(康定-烂碉房)。前提是马帮要同意。估计同意的概率不大。从康定出发,早一点。大概八点左右从水电站开始徒步就可以,没有必要在大草坝扎营。
二、多带粉末状冲剂,尤其是红糖姜水类的。
三、因为高反大概饭量最多是平时的三分之一
四、手杖和护膝必备
五、控制好心率,不要希望一鼓作气,而是应该慢而持续的走。
六、做好保温工作,不要嫌麻烦,到营地赶快换衣服。我在贡嘎寺就是因为换的晚了,很快感觉失温。
七、多带几个塑料袋吧,结实一点的。
八、现在贡嘎寺有小卖部,可以补充啤酒。红牛、脉动、方便面、餐巾纸
九、子梅村也有小卖部。
十、重装穿越的队伍应该第一天在下日乌且扎营,运气好的话可以不用扎帐篷。每个人10-20元住在救灾大帐篷里(貌似只有一个),免却的第二天的收拾。做饭也很方便。
十一、第二天爬升垭口很累,不一定去莫西沟尾营地,我们和轻装的不一样。可以在莫西沟尾前扎营。
十二、第三天应该比较舒服,在进入森林后有几座房子可以扎营,救灾山坡右侧。
十三、第四天可以到贡嘎寺,不用扎营,每人门票加住宿50元。有电有热水。
十四、第五天,从贡嘎寺到子梅村都是极速下降,可以在子梅村午饭。爬升到子梅垭口估计今天不太可能。如果要上去,就要增加行程,在子梅村休整半天,第六天一早重装爬升,扎营。
十五、如果不去垭口,今天完全可以走到懒碉房。巴望海沿路要走很长,就走就看也差不多了。
十六、不要在懒碉房扎营了,包车回草科。享受温泉和草科鸡的美味。包车费用大概200多。温泉10元,住宿不会超过每人40元,标间。
补一些去往子梅村的相片。
这就是子梅村的村口
村子真是很大,走得人有点绝望
子梅村的河,水流很急。这就是那个小卖部
子梅村民居
还是有点环保意识的。看到那小白菜,五天没吃青菜的我们是怎样的渴望
去往巴王海的路上
巴王海门口的小卖部,貌似国庆期间才有人
美丽的巴王海
从这里已经偏离了巴王海营地了
2016-03-24发布拍摄于2018-01-31
暂无评论
抢个沙发,给作者一点鼓励~
打开携程App,查看更多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