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onymous
0
0
0
说点什么...
发送
1/66
德令哈等(4)
梦幻团结峰!!
本打算写个登山报告,但一想,“报告”未免显得太正式,登山是自己的业余爱好,更愿意用游记的方式来描述这次攀登。
今年一直想找个合适的山峰去登一下,其实心里有很多选择。
鱼游天一直惦记团结峰,这个山峰虽然海拔不高,但确是祁连山脉的最高峰,这几年祁连山的山峰也登了一些,我的第一座5000米也是在祁连山完成的,登团结峰对我个人来说也显得具有意义了。并且山下的哈拉湖,很早就开始关注,印象中充满神秘感,单单去哈拉湖也非常有价值。
鱼游天建议去团结峰,嗯,确实是不错的建议。
从8月初开始制定出行计划。其实准备工作鱼游天很早就开始了,联系进山的车辆,解决火车不能携带气罐的问题,安排行程等,还联系到户外品牌BIGPACK,并且BIGPACK愿意给我们提供赞助。这次活动的成行,鱼游天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大家各自带着家眷在吉祥的沙漠探险工作室汇合。
大唐游虾在08年去过团结峰,虽然因为接应车辆的时间关系未登顶,但是他对那里地形熟悉,可惜由于他孩子快出生了,这次不能同行。游虾登山风格稳健、冷静、细致。2011年和5%带领男男女女十几人以自助形式全部登顶岗什卡,年龄最大的有68岁。如果有他去,大家信心会更足。这次聚会他提了很多宝贵的建议。
在兰州工作并安家的5%,回银川看望父母,聚会他也来了,5%在09年和大唐游虾一起去的团结峰,他熟悉祁连山的很多山峰,经验非常丰富,对山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崇尚快速、简洁的登山方式,富有探险精神,攀登风格独树一帜。这次他也在我们团队。
翠花他哥这几年我俩一直搭档登山,一起去了很多地方,体能强悍,速度超快,是个难得的好搭档!聚会没有带家眷,看来家属的安抚工作提前就做好了。
吉祥是这次活动唯一的未婚青年,很多聚会都是在他的沙漠探险工作室,每次出来玩,吃住行都是吉祥负责。高海拔也很有经验。曾经单人自行车冬季沿唐藩古道骑行至拉萨。2011年无后援东西横穿腾格里沙漠,每年也带领不少人去巴丹吉林沙漠。如果有想去沙漠玩的朋友,可以去找他,(顺便宣传一下,沙漠探险工作室电话是09512023021 13895183021)
耳朵是第一次去5000米以上的海拔登山,他在未得知去团结峰之前就购买了全套的登山装备,知道这次活动后,他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也对这次出行做了充分的准备,以致我无法拒绝他来参加这次活动。
兰州的大罗,这次准备和我们在西宁汇合,我们俩去年一起攀登阿尔金峰时认识。身体健硕,体能超强,胆大心细,为人直爽。曾经当过举重运动员。
由于这次进山路况难以预测,没有像以往去高海拔地区攀登,一去就是十几二十人。加上对山峰也不是很了解,也就没有通知更多的朋友。回来免不了遭了不少埋怨,在此抱歉一下。
自认为自己在运动方面没什么天赋,后天锻炼也不够努力。好在还有点吃苦耐劳的精神,加上每次都运气不错,队友也很给力,虽然有时候感觉很艰苦,也都顺利登顶。很庆幸在身边有一群热爱攀登的朋友,很容易就能促成一次出行。我想这也是这几年能够有不少机会去登山的主要原因。
绿线是这次我们的攀登路线,停车位置在岗纳楼冰川中段,高度约4700米。车辆到达这个位置是8月25日中午1点多,下车后收拾好装备,两点多直接出发。26日凌晨4点50分 5% 大罗 迈克老狼顺利登顶。26日下午4点撤回停车点。整个过程用时25小时左右。
对路线的选择,虽然规划过三条路线,其实出发前一直没有确定。吉祥在前车指挥行车路线,没想到车辆在石头堆里居然出乎意料的盘旋到了岗纳楼冰川4700米处,在这个高度和位置对选择岗纳楼路线攀登很有利。5%下车后,大胆提出不设营地,直接从岗纳楼冰川连续夜攀。去年的阿尔金峰没设C1营地尝试过连续攀登,对此我心里多少还是有底。经过商议,考虑到司机的过夜等候问题,还有天气的变化,大家同意了这个方案。
2013年8月22日晚上10点,大家在老婆、孩子、女友、弟弟各种家眷的送行中,从银川坐上了去西宁的火车。在西宁停留了几小时后,转乘进藏的火车在23日晚上到达了青海的德令哈。
大罗对这里很熟悉,第二天24日一早他带领大家吃德令哈最著名的羊杂。
早饭回来后见到了德令哈的柴达木人给我们联系的车辆,并且带来了气罐。感谢柴达木人给我们提供的大力帮助。
准备装车出发,前往哈拉湖。
沿途风光很美。
车辆到了湖的南岸,有蒙古族牧民在这里开设的帐篷旅社。
已经是下午了,我们简单点了一些羊肉饺子。膻味很大,好在平时习惯吃羊肉,大家风卷残云一扫而光。
哈拉湖南岸远眺祁连山!
湖的西岸
在湖北岸我们的车辆通过冰河,差点被陷,车里进去差不多20公分的水。好在司机小王经验丰富,顺着水流方向冲上了岸,背包底部全湿,导致睡袋被水浸泡。
就是身后那个河沟差点让我们陷车。
天色已晚,距离山脉其实还有很远的距离,趁天没有黑,我们就地扎营了。
利用发动机余热烤包。
天空的晚霞照射在团结峰上。
陡峭的山体就是09年李勇,黄宗华,袁伟他们三人的攀登路线“暗夜迷墙”。看了这个陡峭的山体,会觉得“暗夜迷墙”的攀登不愧为2010年的金犀牛最佳攀登成就奖的提名。
25日早上,运气不错,睡袋羽绒服都基本干了。大家收拾营地,并且全部人员合影。包括我们的年轻司机,小王和小刘。
5%捡到了一个羊角。
远处的山峰如油画般充满质感
吃过早饭后,继续出发。地势渐渐上升,前车陷入泥地。
拖车
哈拉湖边生机勃勃!
车俩不断在戈壁和石头堆里盘旋,在快接近山脉时,前车意外水温过高,检查后发现风扇停止工作。好在耳朵动手能力超强,很快就排除了故障。此时后车在吉祥的指挥下,已去前方探路,不一会儿对讲机传来好消息,他们的车居然奇迹般的攀升到了4700米左右的位置,非常靠近岗纳楼冰川的中端。这个停车高度比我们预想的4500米好太多。
我们顺车辙很快也和他们汇合。此时大概8月25日中午1点多。
考虑到预报的天气这两天会有大的变化及停车的位置,在5%的提议下,经过大家商讨,决定车辆在原地等候一夜,我们补充点食物后,直接从岗纳楼冰川攀登。
后来发现这个决定是正确的。第二天下山后开车至湖南岸,下起了罕见的瓢泼大雨,如果晚下来几个小时,必定被河水困住。如果是扎营后第二天攀登,很可能会在攀登过程中遇到恶劣天气,也会导致下撤到哈拉湖南岸等候的车辆在第三天不能上来接应我们。
整理好装备后,开始出发。此时大约为8月25日中午2点多。
翻过一个碎石坡后见到了巨大的岗纳楼冰川。
从这个位置下到了冰川上。
进入了冰川
冰川非常复杂,翠花他哥肩负重任负责收尾,还负责在后面权衡下撤的路线并插上路旗。所以几乎没有他的相片,反倒是他给大家拍了很多珍贵的相片。
这项重任最后也间接导致他放弃了登顶机会。
后来大家分批下撤,如蛛网般的裂缝与冰塔林给寻找路线时造成了一定困扰。翠花他哥插的路旗为指引路线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冰川上能听到远处传来冰塌的轰隆声。
横切到了冰川的拐弯处。
巨大的冰川让人叹为观止,这张相片只是拐弯处的一个小角,人在上面现得非常渺小。
眼神好的话可以找到四个人。当然我是放大后找到的。
在这个巨大的拐弯处,冰川被撕裂的支离破碎。
在这个转弯处,天色已晚,我们商量了一下,我和5% 大罗继续冲顶,其余人下撤。分手时把他们的水和食物及一些公用装备分给了冲顶队员,场景很是感人。
蓝色箭头依稀可以看到他们远去的身影。
这个位置雪开始变厚,裂缝变得忽隐忽现。开始结组行进。
太阳渐渐落下,冲锋衣也都加上了。
因为透气原因,平时登山很少穿冲锋衣,这次
BIGPACK
赞助的服装,刚好测试一下。这次实际使用中
BIGPACK
采用EVENT防水透气膜制作的硬壳表现很好,第一次穿EVENT材料的服装,感觉在透气上确实有独到之处,也可能是海拔高节奏慢的原因,身体一直保持干燥。
大约在海拔5300米------5500米这一段,暗裂缝很多,虽然结组有保障,还是走得很小心。中间被裂缝陷过几次,也都无惊无险。
红圈位置是大面积的裂缝区。远处箭头指的雪峰从这里看,我们都以为是主峰。准备上山脊时才发现主峰还要靠后一些。我们沿着冰川的西侧行进,在5450米左右,有一个不到100米的高度损失。在冰川上形成一个大的凹陷。凹陷底部是个很小的冰湖。
由于结组原因,我的节奏完全打乱,加上持续行进没有补充食物,此时状态非常不好。在5500米处停下准备挖雪洞休息,由于雪不厚,找了个裂缝位置挖,大罗挖了一通,效果不是很理想,遂放弃继续前进。经过短暂休息,状态似乎好很多。
接近顶峰时,开始上山脊,登上一个雪平台后,休息了一下,继续翻过一个不大的雪檐,到了平坦的山脊。不远处就是主峰。周边的山峰似乎就在眼前,环顾四周,雪白的群山在月光下呈现出梦幻般的光彩!经过了12个多小时的连续攀登,终于在26日凌晨4点50分登顶。
主峰有个大约二 三层楼高的雪尖,上去的话其实非常容易。这个位置已经登顶,我们就在这里拍照留念。回来后看相片发现两个相机在同一位置照的GPS高度居然不一样。难道是GPS没有稳定下来?仰或是GPS出问题了?之前查资料团结峰高度的各种数据都是5800以上,这次只有5776米,加上8、9米的雪尖高度,也不过是5785米啊。不论对错还是上图,希望后来登顶的人能核对一下。如果下次我还有机会来登顶,一定多带个GPS比较比较。
后来5%给我说,其实他当时考虑是否踩在最高处,后来想到多年在祁连山脉,登顶了不少山峰,此时到了这里,应当给予他尊重。我能理解他,他对祁连山脉充满感情!
我们按上升的路线原路返回,天亮时到了这个小冰湖。
从小冰湖上来时,这个不到100米高度的上升让大家都觉得很吃力。中途停下休息时都躺倒了。
经过一夜的低温,雪冻得很硬,上来时的脚印和下撤时的脚印形成鲜明对比。
在冰川里盘旋了很久,根据翠花他哥插的路旗,在下午4点左右,我们回到了出发点,下撤用了11个多小时。司机和昨天下撤的兄弟们在这里焦急的等候了一夜!见到我们安全回来非常高兴。
写到最后,让我感慨的是团队的精诚合作是多么重要,鱼游天出发前的各项联络及大量的准备工作,耳朵靠他的动手能力修好了车辆,翠花他哥勘察下撤路线插路旗,吉祥负责全程的吃喝拉撒住及指挥车辆上到了理想位置,5%靠他的经验做了很多正确的判断,大罗在我状态最差时给予我的帮助及鼓励,司机小刘和小王不畏路途的艰险配合我们在崎岖的石头和河沟里驾车越野.........所有的点点滴滴促成了这次我们这个七人队伍的成功登顶!我想这也是自主登山的魅力所在!!!
2016-03-14发布拍摄于2018-01-31
暂无评论
抢个沙发,给作者一点鼓励~
打开携程App,查看更多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