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等(5)
人生就就像旅途 也许西藏就是归宿(记录我西藏的一年生活)直播到长沙青少年攀岩赛
第一篇: 我的户外导师——喜力
喜力—— 一个中国户外界响当当的名字,喜力一个令辽宁人抚顺人骄傲的名字,是他将我带到了令人魂牵梦里的西藏,是他让我知道未来的路很长,我还需要再前行中继续努力。
2008年五一,那是我和喜力哥第一次见面,地点是抚顺极星户外。记得那是大学的4年里我第一次五一放假回家,之前在网上和喜力哥聊了很久,决定五一回抚顺,回雷锋的家,回喜力的家。
五一前一天下午,到达当时的抚顺极星户外,喜力带队丹东还没回,等了一会,俱乐部门外想起了柴油中巴车那种闷闷的响声,出门迎接,第一个下车的便是喜力,消瘦但却结实的喜力,“雷锋搬行李”,这一句话立刻唤醒了我,似乎我们之间没有任何距离,真的像兄弟一样,大家一起忙,把大大小小的背包搬进俱乐部的库房,然后大家到2楼会议室作活动总结,之后么就是丰盛的FB晚餐,
那次,是我平生我第一次喝酒,
那次,是我第一次醉的不省人事,
那次,是我第一次带家乡驴友做游戏,
那次,是我第一次和喜力和家乡驴友如此亲密的接触。
晕酒状态好像听到第二天有石化的拓展培训,正好我在抚顺,明天就我做吧,我暗暗的想:明年真的能醒酒吗? 结果在我半醉半醒的状态主持的那次的培训效果很好。
之后我和喜力又搭档天华山穿越、核伙沟速降攀岩、天湖桥第一降等多期活动,我们如同亲密的战友。
有人说进藏的线路太多太多,而喜力用自己的脚步丈量了每一条线路,我钦佩他,以至于当他决定永远的留在西藏那一刻,我也有了那种念头与冲动。
我的家乡抚顺
第二篇:西藏我来了(八瓶啤酒的故事)
2009年快过春节的一天,我放假回抚顺过春节,恰巧喜力哥也回抚顺了,我们哥两到他家楼下的狗肉馆喝酒,
一个干了4瓶啤酒,一共八瓶,最终我决定一定要去西藏,一定要成为高山牦牛探险的一员。
2010年3月的最后一天,我到达了拉萨,出拉萨火车站便地都是武警和警察,这就是我对拉萨的第一个印象。
出口处喜力哥早早的等着我,他夺去了我身上的背包,向那台我至今怀念的丰田4500走去。
拉开车门,告诉车上的两个人:“这是我弟弟-雷锋"
后来得知那两个人一个是司机“鬼子”(已故,怀念),一个是一直坚持胶片拍西藏的“胖子”。
当天晚上住进了新暮野,那时候还是栋无比破旧带着浓厚素有味道的民居,住的当然也是一张根本不适合我这东北大个住的藏式窄床,但是,那一刻我感觉到了“家”的温暖,我们抚顺人在拉萨的——家。
到达拉萨的第一天,高反严重,一夜没睡,感觉拉萨的气候无比干燥,而到了下半夜发局听到噼里啪啦的声音,莫非下雨了???
清早一起来发现是下雪了,赶紧电话在老暮野睡的喜力哥,告知下雪了,赶紧去拍片,大概这就是摄影人的职业病吧,因为我也是个好摄之徒。
哪天高反依然严重,没拍照,上几张喜力哥拍的2010年4月第一天的拉萨雪景
喜力哥一直告诉我,高反就是心理问题,从心里客服高反才是最好的方法,我不段得实践着,呵呵,于是慢慢的在装修中的暮野干起活来
中午牛哥来了(高山牦牛),喜力我们三人在新暮野天台聊天,一眼望到了色拉山的大岩壁,三个人不谋而合,下楼整理装备,攀岩去,
喜力开这4500,一路飙到岩壁下边,一看我的表,海拔3850米,哇,太高了,喘气都费劲还能攀岩??? 我不禁问喜力, 喜力哥说没事
干吧。于是我们热身之后开始攀爬,拉萨标志性线路——老人头
我和我的金牌保护高山牦牛
上一张 封面照 这张照片刊登在《山野》杂志的 2010年第六期
你要问西藏 除了岩壁还有什么?我肯定的告诉呢 是她
在拉萨的日子里 创造了N个第一次,2010年得4月
我第一次到羊湖
第一次爬雪山
第一次一个人在车里过夜
第一次花10快钱坐拖拉机
第一次........
这是将桑拉姆大本营海拔
谁说在高原不能喝酒???
我和喜力、牦牛每天都喝,还喝的晕晕忽忽,于是四月初的一天晚上,在好友斌子的藏藏巴我们三人决定第二天早上起程
目标是海拔6000多米的将桑拉姆,由于我刚到高原,充当运输和后后勤工作,进到C1 然后退回大本营
还有个更艰巨的任务 看车哈哈 喜力那台宝贝 4500
想必很多人听说过高山牦牛的故事,墓士塔格向导协作,玉珠峰更是熟悉的不能再熟,真正的登山人,便是他——高山牦牛
但是牦牛和喜力长期在高原生活,这一天从拉萨3650的海拔一下到C15300米实属让我有点吃不消,这不 有高反了 哈哈
第一次到羊湖
真漂亮
高山牦牛的背影 在我的印象中牛哥一直是那样默默无闻
在行进中我给喜力拍的一张照片人在山中永远是那么渺小
喜力和牦牛亲密无间的兄弟 最好的诠释了无兄弟不登山
到达冰原地带 我的运输任务完成准备返回大本营喜力给我拍了一张照片留念
这一大片 乱世破差点要了我的命 那一天大风差不多有十级
高反的我 差点一失足直接滚下去
朋友们一直问我为什么要登山,为什么要户外, 尤其是我的同龄人,
当他们在谈恋爱时候,我在户外;
当他们的吃牛排时候,我在野餐;
当他们在睡星级酒店时候,我在露营;
当他们游走于旅游景点的时候,我在无人知晓的大山深处;
究竟为什么户外,为什么攀岩,为什么登山, 说实话我也不知道,
就像去年在四川登山不幸遇难的我最喜欢的登climber,miche和jonny所说的一样
I don't know why, course its just a stupid question
明天要进山开线了,感觉还是睡不着,上来看了一下帖子,那么多热心的朋友在回帖,看来我还是要在努努力,发几贴,
以一篇原创文章带给大家我第二次在西藏登山的亲身感受,感谢我的团队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怀念在西藏和你们共同度过的日子
6674让我懂得梦想永远在前方 5500让我知道生命永远比梦想更重要
好久没有静静的坐下来反思、总结下最近的生活来写点东西了,三前天想写一篇名为“my decemer”的文章,因为登山之前预计顺利的话应该是12月1日登顶,所以计划取一个很有意义的名字“my decemer”。
然而事情没有想的那么容易,可能是太久没有在高海拔运动,而本次又是阿式登山,身体真的吃不消了,而且之前的重感冒有没有完全康复,可以说本次登山活动差点要了我的小命,所以那6674的海拔将永远是我的梦想、将永远在我的前方,然而在5500营地的24小时让我懂得任何光环也无法和我宝贵的生命相比较,我的生命永远比梦想更重要。
2010年12月28号,早上7点不到就起来了,平时拉萨的生活都是10点以后的自然醒加bruch,一夜没睡好,迷迷糊糊的起床穿衣服,仿佛自己提前进入了空气稀薄地带,神智开始不清醒,牦牛也开始找东西,似乎这个老登山家也提前进入了空气稀薄地带,反而一次登山经验没有的小新反而精神极佳。就这样我们在高原的黎明时分向浪卡子出发。小新似乎很有睡意,路上一直再睡,我十分困乏,却没有半点睡意。就这样迷迷糊糊倒了浪卡子吃饭。包饭后本以为可以休息一下,喜力他们决定立刻出发,向大本营(4700M)挺进,不科学的阿式登山开始了。
到达大本营我们并没有建营地进行适应性训练,这也为之后我的严重高反埋下了伏笔,一对4人重装向C1进发,司机熊哥在单人驾车返回拉萨,2天后来接我们。
先是过冰河,我穿了3年的徒步鞋漏了,踩在冰水里过河之后一点点发现脚冰凉的,好在之后一直在行进,不然又会失温,脚可是第二心脏啊,在高海拔地区,脚下的温度将直接影响到全身的温度。
上次攀登将桑拉姆时候,在下扯时发现我们上山的线路绕远了,但是又没有很好的资料可查,这次反复看了北大,人大攀登的视频,最后决定了我们到C1的攀登线路,这一路上,乱石坡、塌方区一个接这一个。最后一段塌方区更是几乎要了我的命,70度的陡坡,海拔直接上升100多米,让我感到心脏开始受不了了,一次次的阵痛让我预料到接下来可能出现很多预料到和预料不到的状况。
但是还是咬着牙登上了C1,当我最后一个到达c1时候,牦牛、喜力、小新正在建设营地,这时山上刮起了大风,至少有8、9级,本来很暖和的手套这一下就冰冷的,不得不换成狼爪的保暖手套,但是厚实的手套行动起来时分不变,大家分工搭建帐篷,但是发现防风绳带少了,而且之前牦牛头把它切成一段段的,由于切割时候切得过短,我又不得不一段段拼接起来,要知道,
在海拔5500的地方、在8、9级大风的情况下、在带着厚厚的手套的情况下,打每一个绳结是多么困难,不过还是在迷迷糊糊情况下协助牦牛将营地建好。牦牛去刨冰,小新准备烧水,喜力在拍照,牦牛准备开始攀冰,太久没接触雪山、冰壁,牦牛兴奋的开始free solo 高达10多米的冰塔林,喜力不停的喊他小心,但是牦牛毕竟是雪山老手,稳健的上去又下来。这时候
我的心脏疼痛有所缓解,但是山上的大风把我的高反提前带来了,我的头开始一点点疼起来,但是曾经还是有了一些高海拔经验,觉得自己应该能够适应,所以没有管他。
但是因为自己的鞋子漏了,这时候脚几乎冻僵,我也不得不躲进帐篷里,贴上暖宝宝赶紧回温。大约半小时后,我的提问基本恢复正常,准备出帐篷攀冰,大家都很兴奋,可以一起爽一下了。这是我的scarpa高山靴第一次亮相,卡上Petzl 冰抓也开始freesolo 冰壁,到顶后做客一个保护站,solo 回到起点,牦牛开始练习冰壁上升下降,我们也互相交流着
更快速、更实用的方法。并且开始回忆起我们在温州一起参加登协培训时候的点点滴滴。
大约半小时后,夜幕缓缓降临,我们收拾东西回帐篷准备吃晚餐,由于我的MSR反应堆炉子没有到达拉萨,我们只携带了一个CAMP4 炉头,要知道在海拔5500的地方,把冰块溶化再烧开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情,后来我们4人决定晚上不煮方便面,改为奶茶加饼干和巧克力。
晚饭后大家开始扯皮,毕竟山里不到6点就黑天了,这才是真正的“夜慢慢”啊。这时候山上的风小些了,但是我的头疼丝毫不减,尽量和大家开玩笑,转移注意力希望能缓解头痛,于是有说有笑的谈起了每个人的过去,俗话说“无兄弟不登山”,一起到了5500的c1我们抛开了一起,无所不谈,从大家的第一次,到谈过几个女朋友,到一次可以多久,诸如此类的男人话题,还有那些要死要活的痛苦经历,似乎我的头痛真的有所缓解。
山上太冷,喜力提前准备好了白酒,他们三人开始喝酒,我头痛没有喝,但是拿出了液态巧克力,也和他们三人不停的“干杯”,还有之前“五月”给我们准备的牦牛肉干,聊着聊着大家似乎有点睡意,或者是到了高原总是迷迷糊糊分不清自己的想睡觉还是神智不清醒,于是纷纷倒下,我也一样,但是倒下头痛更是愈演愈烈,无奈也只能坚持。
就着奶茶我吃了4粒高原安,希望能起点作用。
我和小新、牦牛一个帐篷,用的是狼爪的双人帐帐篷,但是住三个人没一点问题,而且这样还暖和些,背上山有省些重量,喜力主的是BD超轻单人帐,但是空间狭小,喘气费劲,要知道在这种海拔,空气中的含氧量不到海平面的五分只一,半夜时分喜力终于受不了了,于是钻到了我们的帐篷,原本狭小的空间又增加了一个人,但是帐篷里更加温暖,想必这一夜谁也不会冷。
登协的两大忌就是抽烟喝酒,但是牦牛喜力都占了,喜力开始在帐篷里抽起香烟(其实一点都不香),牦牛随后、小新更是烟鬼,无奈的我一直吸着二手烟,后来牦牛问我一句,“雷锋,头还疼么?” 我说疼的不行啊,牦牛回到“抽支烟吧,缓解高反”,这是哪来的谬论啊,但是与其吸二手烟,不如和哥几个一起吸一手烟,于是不吸烟的我也开始吸起来。
但是高反并没有缓解,头痛依然。
差不多12点,午夜来临了,他们开始一点点睡下,我也躺下,但是剧烈的头痛把瞌睡虫赶的而无影无踪。就这样,高反头痛伴随着我一夜没睡。
头痛的不行时候,偶尔起身,透过帐篷的小窗向外瞭望,漫天的星星,还有一颗圆圆的月亮高高挂在天空上,这时候我开始想家,想我远隔千里的父母,开始思考人生,开始问自己“我问什么要登山”,想起了,The sharp end 中爬大岩壁的人们在数百米的大岩壁上问自己“为什么要爬这个破墙”、想起了Jonny和Miche(10年雪崩牺牲于中国四川)、想起了那些为了梦想丢掉了生命的“哥们们”,想想我自己,对自己说“哥们,明天一早天亮了就下去吧”,我一直是个很要强的人,从我姥姥(09年去世)嘴里就一直不停的再说,而在山上我知道,这种“要强”可能将让我以后永远不能再“要强”。
11月30日早上9点,强烈的阳光开始射进被喜力半拉开的帐篷门里,一夜没睡的我见到如此强烈的阳光,顿时觉得眼睛剧痛,头痛没有缓解,觉得自己似乎体力透支,连翻身的力气都没有了,一直在想自己是不是就将永远的躺在这冰塔林、乱石坡上。
想想远方的亲人,想想默默关心支持我的朋友们,想想自己刚刚有的美好生活,想想以后将会拥有的一切一切,我不能就这样栽倒在这,
我要下去—我要回家
当喜力、牦牛小新他们在拍照的时候我开始挣扎的爬起来,但是那对我是多么的困难,我问小新我的红牛是不是冻成冰块了,喜力回答道“那肯定啦”,小新帮我吧红牛用气炉加热开给我喝,似乎有了点力气,但我知道那都是心里作用,
这个时候能救我的不是什么加热了的红牛,就
能救我的只有我自己
使出浑身的力说了一句“喜力哥,营地就交给你们了,我先慢慢往下蹭”,于是迷迷糊糊中穿好衣服,摸了两个登山杖,准备下扯,看看来时的路,真不知道自己前一天是怎么爬上来的。咬紧牙关一点点向下挪动。塌方区、乱石坡,还有那一看就让我腿软的悬崖,那时候我知道谁也救不了我,能就我的只有我自己,一步一步的向下挪动,一点点的原理C1,一点点可可以看到左手湖,一点点的接近,仿佛自己又重生了,仿佛我的亲人、朋友就在山下接我让我赶快下山,但是步履蹒跚的我只能一步一个脚印的慢慢下行。
将近4个小时,几乎和重装上来时候用的时间一样,我一点点接近左手湖,休息,我知道自己可能还活着,不知道是真是假,我拿了块石头向冰冻的湖面砸去,但是坚硬的冰湖纹丝不动,我想我是不是应经死了,那么薄的一层冰,我用那么坚硬的石头还没砸动,我有捡起一块更大的石头,用尽浑身的力气扔出去,还是不动,三块,四块,“卡擦”冰冻的湖面开了一个大洞,我知道我这是真的
“我还活着”
躺在地上,看了看天空,格外的蓝,似乎告诉我,兄弟你没死,你还活着。 “家人在等你,快回家吧”。
似乎耳边传来了这样的声音,我立刻占了起来,回头望了望上山,似乎有个影子在动,我想这大概也是幻觉吧(后来证实是喜力在下扯),于是开始向大本营挪动,路过那一条小溪,大部分被冻住,但是还有有那么一小段露出了涓涓的溪流,我想我应该和她一样,即使有死亡笼罩,我还是要坚强的活下去,就这样在艰难的45分钟之后,我爬回了公路,哪一刻
我觉得我重生了,哪一个我觉得亲人、朋友离我不远了、那一刻我告诉自己永远不再登山,为了家人、为了朋友、为了我自己。
6674让我懂得梦想可以永远在前方,5500让我知道生命永远比梦想重要。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能够珍惜生命的只有自己。
不曾记得是我在西藏的第多少天,我听说了他们的噩耗,一时间哽咽了,写了几个字,算是祭奠吧,一路走好,我敬佩的人
It,s the east face of MT.EDGAR that makes you come to China,to make your dream come true, nobody want to hear the infor that you died in that snowfall is true, but,truth is the truth.The unforgetable news and never wanna to talk about it for a second time.
Too many mountains in China are given“no climbing”to climbers around the world,for religion reason and other reasons,but you ,still come to China to climb the mountain,just for your dream ,for no other reasons.
如果问我在拉萨最快乐的事情是什么?最快的时候是什么时候?
我会毫不犹豫的告诉你是2010年夏天我在色拉山岩场与来自世界各地的攀岩爱好者一起度过的美妙时光
这是2010年,我在拉萨做攀岩培训的帖子,当然这是很小的一部分,
大家耐心跟着我回顾我们在拉萨的美好时光吧
我喜欢西藏的阳光,怀念在拉萨的每个午后,当然哪一个个
攀岩场景让我永生难忘,丐帮帮主来拉萨,带着几个美女我们上色拉山
2010年除了来来往往的各地驴友,还有我亲爱的学生朋友们,2010年
我刚刚毕业,怀念大学时光,怀念我的同学们,
北师大登山队来西藏登山,入住暮野旅社,空闲时间我带几个喜欢攀岩的同学到色拉山攀岩
并给他们拍摄了一组照片
这是老杨
一段旅程的结束也意味这新的旅程的开始,我希望北师大登山队能越做越好
2010年得夏天也是收获的夏天,几次攀岩之后我收了一个徒弟,不过我感觉他是我的战友,他叫雷子
和我在色拉山度过时间最长的莫过于我的战友 雷子
现在雷子在bestard 登山鞋公司任北方销售区总监希望雷子 越做越好
我大学导师来拉萨了,硬是被我拖到了岩场,也一起体验了一次攀岩
我喜欢这种教科书式的照片
教大家如何打一个漂亮的八字结
我的东西只有给予那一瞬间才是得到最好的发扬,所以每一天再攀岩培训中虽然很累
我却活的十分充实
这年夏天 抚顺的好哥们 自由马川藏线来拉萨了,还有他弟弟随风,都是我们抚顺的好哥们,在抚顺很少一起活动,这到了拉萨当然不能少了聚聚
先去岩场攀岩再说
我一直很佩服自由马,因为他不仅是户外圈子的牛人,还是个艺术家,呵呵看看他的作品便知
亲手画地地图
马哥 还是有名的 手工皮匠 我的钱包就是他亲手做的
这也是他的作品
就到这把 好久没超过12点没睡觉了 最近养生 睡觉 明天进山
希望2天后回来 能看到大家的更多 留言 我会一一回复
晚安大家有朋友问我,为什么有一段时间看不到雷锋攀岩了,呵呵,因为有段时间我的手骨折了,那就是不得不提的我在西藏的阿里大北线,
2010年8月,那时我人生第一次去阿里大北线,通行的有喜力,鬼子(已故),高山牦牛车队队长熊哥等人一共3台车,很多人问我
阿里究竟是什么样子, 暴风,大雨,有时候是冰雹,大雪,还有每天跟骑马一样的路,4千公里的大北线,公路不到一千公里,
陷车是常事,每天坐车累了就下去推车,绞盘不行了就大家一起拉, 这就是大北线的一撇,看看我路上拍的照片,大家一起和我
回顾下我们的阿里大北线吧
陷车是常事幸好我们的车有绞盘,陷了就拉出来
阿里大北线跑下来,一般的老车四根减震器必换,轮胎至少换2个,仪表盘基本都不亮,转向灯失灵,刹车么,有时候好使,
还有要人的喇叭,有障碍时候按他不灵,你说没人时候大半夜响个不停。
我们的车半轴在羌塘草原出了问题,那排气管子断成3节,后保险杠全部碎掉,幸好前保险杠是该装的才得以保全,一路上幸好
有鬼子,在部队里就学会了修车,不然说实话,我们真的不知道怎么走完这4000公里的路
用一张鬼子修车的照片怀念我们一起走过的路 ( 哥们一路走好 )
我一直是一个怀旧的人,怀念和鬼子在一起的时光,
到拉萨第一天,是鬼子开车接我,
在拉萨吃的第一顿早餐是鬼子带我去的,
第一次去阿里大北线我们一起,没想到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
那天晚上朋友 给我打电话说听说鬼子的事情没有, 我说不知道啊,因为家里没上网,其实群里好多人开始说鬼子“走了”
第二天证实消息是真的 ,昔日一起奋斗在拉萨的好哥们就那么快的离开了我们,不知道该说什么,在拉萨的哥们就那么几个,
结果就没了一个。
怀念鬼子哥
我们在神山下的合影
我和鬼子在珠峰入口
人们总是提到 古格王朝的忧伤,而对于我来说那可能是我一辈子的忧伤
在古格王朝拍夜景时遇到喝醉酒的藏民,收保护费,抢相机,而且向我们的车
扔石头,还把象征着藏族同胞友谊的“拳头”挥向了我们游客,在一场恶斗中,我右手
小拇指掌骨骨折,而阿里地区没法做复位固定,到了拉萨,以为号称是主任医师的藏族哥们
给我的正骨使我现在的手还是断的,以至于攀岩的时候都会隐隐作痛
这使我对藏族的印象大打折扣,也为我离开西藏埋线了伏笔
古格没想象的那么神秘,从我到达那的第一刻起,我就觉得没什么稀奇
而藏族的文化我也是一直不了解也不想了解
在我的印象中藏族仍是个未开化的野蛮民族
昨天 赴辽宁鞍山开发攀岩线路 今天晚上回到抚顺家里,一看帖子 这么多页了感谢大家的 支持,稍后 一一回复在西藏的每一天都是不同的,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射进我住的暮野旅社日多房间的时候,新的一天开始了,
我不知道将会面临多大的调整,因为每一天都在接待者来自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的驴友朋友们,当然,
在西藏的朋友们不都是顺利的,当然也有不顺利的,关键是如何转危为安, 回顾2010年得夏天,回顾我的
好兄弟 ——高山牦牛 带领26名被困墨脱游客安全脱险
喜力前言:
2010年9月6日晚十点,我接到墨脱县背崩乡传来的恶讯:一领队因强行过河被洪水冲走(后证实已经死亡),次日再传恶讯,又一驴友强行过此河,再度死亡!此时我浑身麻木;因为我们高山牦牛探险的一支九人队伍此时也在背崩,而且联系不上领队"高山牦牛"
我经过多方联络查证,证实出事的领队为陕西籍驴友"加措";另一驴友身份未得到证实;而后我通过卫星电话联系到"高山牦牛"得知所有队员全安.次日天亮牦牛和我们队伍的副领队及背崩向导杨老三徒步13公里去搜救失踪的"加措",搜救无果,当日返回崩背乡.由于大水冲断了通往墨脱的路,高山牦牛探险的所有9名队员及其它徒步的游客总计26人只能在背崩等待天晴修桥.被困了72小时后,牦牛决定带领26名被驴友从德兴村徒步50公里绕路到墨脱,9月11日所有游客安全到达墨脱县.
悼念陕西驴友:"加措"天堂一路走好"
拉萨晚报:
高山牦牛的团队中个个都是牛人,最牛的不用说是谁,你懂的,这是喜力接受西藏卫视的采访,
西藏卫视纪录片《云上的日子》主人公喜力 老地方拉萨暮野旅社的天台,我抓拍了一些 采访的花絮
在拉萨玛吉阿米喜力是一个摄影人 相机是最亲密的伙伴
有人问道 泼水节不是傣族的么 应该在云南,雷锋怎么弄个拉萨泼水节呢?
这个不多解释,照片文正,看看便知。
主人公:鬼子与藏族阿妈
5个摄影师 拍的片子
记住 千万不能孤军奋战 不然后果吗。。。。。。
太晚了实在累了 明天继续 直播感谢大家关注
晚安西藏拥有丰富的雪山资源,不忙的时候我们也偶尔尝试登山,我们高山牦牛探险一行4人喜力,牦牛,小新和我
一起攀登卡鲁雄峰。
山峰概况
卡鲁雄峰,海拔6674米,地处拉轨冈日山脉,东经90.3度,北纬28.8度,位于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江孜县和山南地区浪卡子县交界处。
卡鲁雄峰,被当地人尊称为“智慧女神”。从顶峰眺望,卡鲁雄峰周围有6座7000米的山峰,有名的山峰是宁金抗沙(7206米),念青唐古拉(7160米),穷姆冈日,卓姆拉日,加热卡,库拉冈日。20余座6000米的山峰嘎玛(6484米),苯堆(6085米)等山峰。 还有两个美丽的湖泊。 羊卓雍错和普莫雍错是西藏四大神湖中的其中两个湖泊,属于内陆淡水湖泊类型,特别是两大神湖之间, 有众多寺庙, 每年都有大批的虔诚信徒前去敬香拜佛。 始建于14世纪的中叶的桑丁贡巴(海拔4454米)是藏传佛教的重要寺院, 主持寺庙的是西藏唯一女活佛多吉帕姆,意为“金刚亥母”。
从地质构造上讲, 拉轨冈日属于新生代褶皱复背斜的轴部, 核部由麻岩,混合岩组成。
卡鲁雄峰,适合初登雪山的爱好者,难度不大,雪线较长,有冰川地带,适合初学者掌握冰雪作业。西藏登山学校的学生们曾在冰川的末端练习最基本的攀冰技术。
体能超强的 牦牛和小新,当我高反之后,我的装备都是他们背下山的感谢
我兄弟不登山
5500米得海拔 一个帐篷挤4个老爷们 3个烟民 ,我受不了 2手烟 也点了一颗
今晚将坐火车去北京 白河2日攀岩,可能暂时看不到大家了,过两天再见2010年10月底,拉萨开始不忙了,我们几个领队赴温州参加中登协户外指导员培训,很难忘的一次经历,参与了峡谷救援,最后活动唯一的“最佳优秀学员”,感慨万千
从开班的第一天起我就开始了我的为人民服务,大家爬不上岩壁,和教练商讨后,我开始加装岩点,最后大家考试都顺利通过哈哈
户外技能培训结束,3个优秀学员,我是其中一个,但是奖品有点寒酸
初级技能培训通过后我们就开始了真正的领队培训,看i看我们三毛同学上课的认真劲
旁边的XX同学 就知道 睡觉 哈哈哈 所以么 三毛同学在结业时候也拿到了优秀学员称号
我们的班长 来自安徽的主持人
培训至于 我们也回到校园 打打篮球 师生对抗赛
我们这期浙江培训的兄弟们野外实习地点是著名的楠溪江,先来看看楠溪江的介绍
楠溪江1位于浙江省
温州
市北部的
永嘉县
境内,东临
雁荡
,南距温州,西连
仙都
,北接仙居,景区面积达625平方公里,被誉为“中国山水画摇篮”。
楠溪江以“水秀、岩奇、瀑多、村古、滩林美”的独有特色而闻名遐迩,是我国国家级
风景区
当中唯一以田园山水风光见长的景区。它至今遗存着
新石器时代
的文化遗址,
唐
宋
元
明清时的古塔、桥梁、
路亭
、牌楼和
古战场
,并保存着以“七星八斗”和“文房四宝”以及阴阳风水构思而建筑的
古村
落;且留存着大批完整的百家姓宗谱、族谱等。
在楠溪江,山水文化与古村文化的高度结合,耕读文化与宗族
文化的相互交融,人类生活与自然环境无限默契,它犹如一件巨大的艺术瑰宝,天生丽质,至真至美……
车程到达起点 ,别说还有小波折,我经历了 塞车然后“抬车”,经历了将近2小时的车程1小时的等待后,
终于背包准备出发
我们组的教练 周红伟老师,看他到达补给地后多么悠闲,而之后的“扎西”营救行动,让我们之间,患难与共,亲如兄弟
还是在校生的 狗仔今年将毕业与湖南怀化体育学院
这就是我们 训练考核 变成了真正的户外救援的主角:扎西:
正巧本人近期在长沙,8月8号是全民健身日,全国多个城市举行攀岩比赛,长沙也一样,有幸参加并用相机记录了精彩的一幕幕
第一篇: 我的户外导师——喜力
喜力—— 一个中国户外界响当当的名字,喜力一个令辽宁人抚顺人骄傲的名字,是他将我带到了令人魂牵梦里的西藏,是他让我知道未来的路很长,我还需要再前行中继续努力。
2008年五一,那是我和喜力哥第一次见面,地点是抚顺极星户外。记得那是大学的4年里我第一次五一放假回家,之前在网上和喜力哥聊了很久,决定五一回抚顺,回雷锋的家,回喜力的家。
五一前一天下午,到达当时的抚顺极星户外,喜力带队丹东还没回,等了一会,俱乐部门外想起了柴油中巴车那种闷闷的响声,出门迎接,第一个下车的便是喜力,消瘦但却结实的喜力,“雷锋搬行李”,这一句话立刻唤醒了我,似乎我们之间没有任何距离,真的像兄弟一样,大家一起忙,把大大小小的背包搬进俱乐部的库房,然后大家到2楼会议室作活动总结,之后么就是丰盛的FB晚餐,
那次,是我平生我第一次喝酒,
那次,是我第一次醉的不省人事,
那次,是我第一次带家乡驴友做游戏,
那次,是我第一次和喜力和家乡驴友如此亲密的接触。
晕酒状态好像听到第二天有石化的拓展培训,正好我在抚顺,明天就我做吧,我暗暗的想:明年真的能醒酒吗? 结果在我半醉半醒的状态主持的那次的培训效果很好。
之后我和喜力又搭档天华山穿越、核伙沟速降攀岩、天湖桥第一降等多期活动,我们如同亲密的战友。
有人说进藏的线路太多太多,而喜力用自己的脚步丈量了每一条线路,我钦佩他,以至于当他决定永远的留在西藏那一刻,我也有了那种念头与冲动。
我的家乡抚顺
第二篇:西藏我来了(八瓶啤酒的故事)
2009年快过春节的一天,我放假回抚顺过春节,恰巧喜力哥也回抚顺了,我们哥两到他家楼下的狗肉馆喝酒,
一个干了4瓶啤酒,一共八瓶,最终我决定一定要去西藏,一定要成为高山牦牛探险的一员。
2010年3月的最后一天,我到达了拉萨,出拉萨火车站便地都是武警和警察,这就是我对拉萨的第一个印象。
出口处喜力哥早早的等着我,他夺去了我身上的背包,向那台我至今怀念的丰田4500走去。
拉开车门,告诉车上的两个人:“这是我弟弟-雷锋"
后来得知那两个人一个是司机“鬼子”(已故,怀念),一个是一直坚持胶片拍西藏的“胖子”。
当天晚上住进了新暮野,那时候还是栋无比破旧带着浓厚素有味道的民居,住的当然也是一张根本不适合我这东北大个住的藏式窄床,但是,那一刻我感觉到了“家”的温暖,我们抚顺人在拉萨的——家。
到达拉萨的第一天,高反严重,一夜没睡,感觉拉萨的气候无比干燥,而到了下半夜发局听到噼里啪啦的声音,莫非下雨了???
清早一起来发现是下雪了,赶紧电话在老暮野睡的喜力哥,告知下雪了,赶紧去拍片,大概这就是摄影人的职业病吧,因为我也是个好摄之徒。
哪天高反依然严重,没拍照,上几张喜力哥拍的2010年4月第一天的拉萨雪景
喜力哥一直告诉我,高反就是心理问题,从心里客服高反才是最好的方法,我不段得实践着,呵呵,于是慢慢的在装修中的暮野干起活来
中午牛哥来了(高山牦牛),喜力我们三人在新暮野天台聊天,一眼望到了色拉山的大岩壁,三个人不谋而合,下楼整理装备,攀岩去,
喜力开这4500,一路飙到岩壁下边,一看我的表,海拔3850米,哇,太高了,喘气都费劲还能攀岩??? 我不禁问喜力, 喜力哥说没事
干吧。于是我们热身之后开始攀爬,拉萨标志性线路——老人头
我和我的金牌保护高山牦牛
上一张 封面照 这张照片刊登在《山野》杂志的 2010年第六期
你要问西藏 除了岩壁还有什么?我肯定的告诉呢 是她
在拉萨的日子里 创造了N个第一次,2010年得4月
我第一次到羊湖
第一次爬雪山
第一次一个人在车里过夜
第一次花10快钱坐拖拉机
第一次........
这是将桑拉姆大本营海拔
谁说在高原不能喝酒???
我和喜力、牦牛每天都喝,还喝的晕晕忽忽,于是四月初的一天晚上,在好友斌子的藏藏巴我们三人决定第二天早上起程
目标是海拔6000多米的将桑拉姆,由于我刚到高原,充当运输和后后勤工作,进到C1 然后退回大本营
还有个更艰巨的任务 看车哈哈 喜力那台宝贝 4500
想必很多人听说过高山牦牛的故事,墓士塔格向导协作,玉珠峰更是熟悉的不能再熟,真正的登山人,便是他——高山牦牛
但是牦牛和喜力长期在高原生活,这一天从拉萨3650的海拔一下到C15300米实属让我有点吃不消,这不 有高反了 哈哈
第一次到羊湖
真漂亮
高山牦牛的背影 在我的印象中牛哥一直是那样默默无闻
在行进中我给喜力拍的一张照片人在山中永远是那么渺小
喜力和牦牛亲密无间的兄弟 最好的诠释了无兄弟不登山
到达冰原地带 我的运输任务完成准备返回大本营喜力给我拍了一张照片留念
这一大片 乱世破差点要了我的命 那一天大风差不多有十级
高反的我 差点一失足直接滚下去
朋友们一直问我为什么要登山,为什么要户外, 尤其是我的同龄人,
当他们在谈恋爱时候,我在户外;
当他们的吃牛排时候,我在野餐;
当他们在睡星级酒店时候,我在露营;
当他们游走于旅游景点的时候,我在无人知晓的大山深处;
究竟为什么户外,为什么攀岩,为什么登山, 说实话我也不知道,
就像去年在四川登山不幸遇难的我最喜欢的登climber,miche和jonny所说的一样
I don't know why, course its just a stupid question
明天要进山开线了,感觉还是睡不着,上来看了一下帖子,那么多热心的朋友在回帖,看来我还是要在努努力,发几贴,
以一篇原创文章带给大家我第二次在西藏登山的亲身感受,感谢我的团队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怀念在西藏和你们共同度过的日子
6674让我懂得梦想永远在前方 5500让我知道生命永远比梦想更重要
好久没有静静的坐下来反思、总结下最近的生活来写点东西了,三前天想写一篇名为“my decemer”的文章,因为登山之前预计顺利的话应该是12月1日登顶,所以计划取一个很有意义的名字“my decemer”。
然而事情没有想的那么容易,可能是太久没有在高海拔运动,而本次又是阿式登山,身体真的吃不消了,而且之前的重感冒有没有完全康复,可以说本次登山活动差点要了我的小命,所以那6674的海拔将永远是我的梦想、将永远在我的前方,然而在5500营地的24小时让我懂得任何光环也无法和我宝贵的生命相比较,我的生命永远比梦想更重要。
2010年12月28号,早上7点不到就起来了,平时拉萨的生活都是10点以后的自然醒加bruch,一夜没睡好,迷迷糊糊的起床穿衣服,仿佛自己提前进入了空气稀薄地带,神智开始不清醒,牦牛也开始找东西,似乎这个老登山家也提前进入了空气稀薄地带,反而一次登山经验没有的小新反而精神极佳。就这样我们在高原的黎明时分向浪卡子出发。小新似乎很有睡意,路上一直再睡,我十分困乏,却没有半点睡意。就这样迷迷糊糊倒了浪卡子吃饭。包饭后本以为可以休息一下,喜力他们决定立刻出发,向大本营(4700M)挺进,不科学的阿式登山开始了。
到达大本营我们并没有建营地进行适应性训练,这也为之后我的严重高反埋下了伏笔,一对4人重装向C1进发,司机熊哥在单人驾车返回拉萨,2天后来接我们。
先是过冰河,我穿了3年的徒步鞋漏了,踩在冰水里过河之后一点点发现脚冰凉的,好在之后一直在行进,不然又会失温,脚可是第二心脏啊,在高海拔地区,脚下的温度将直接影响到全身的温度。
上次攀登将桑拉姆时候,在下扯时发现我们上山的线路绕远了,但是又没有很好的资料可查,这次反复看了北大,人大攀登的视频,最后决定了我们到C1的攀登线路,这一路上,乱石坡、塌方区一个接这一个。最后一段塌方区更是几乎要了我的命,70度的陡坡,海拔直接上升100多米,让我感到心脏开始受不了了,一次次的阵痛让我预料到接下来可能出现很多预料到和预料不到的状况。
但是还是咬着牙登上了C1,当我最后一个到达c1时候,牦牛、喜力、小新正在建设营地,这时山上刮起了大风,至少有8、9级,本来很暖和的手套这一下就冰冷的,不得不换成狼爪的保暖手套,但是厚实的手套行动起来时分不变,大家分工搭建帐篷,但是发现防风绳带少了,而且之前牦牛头把它切成一段段的,由于切割时候切得过短,我又不得不一段段拼接起来,要知道,
在海拔5500的地方、在8、9级大风的情况下、在带着厚厚的手套的情况下,打每一个绳结是多么困难,不过还是在迷迷糊糊情况下协助牦牛将营地建好。牦牛去刨冰,小新准备烧水,喜力在拍照,牦牛准备开始攀冰,太久没接触雪山、冰壁,牦牛兴奋的开始free solo 高达10多米的冰塔林,喜力不停的喊他小心,但是牦牛毕竟是雪山老手,稳健的上去又下来。这时候
我的心脏疼痛有所缓解,但是山上的大风把我的高反提前带来了,我的头开始一点点疼起来,但是曾经还是有了一些高海拔经验,觉得自己应该能够适应,所以没有管他。
但是因为自己的鞋子漏了,这时候脚几乎冻僵,我也不得不躲进帐篷里,贴上暖宝宝赶紧回温。大约半小时后,我的提问基本恢复正常,准备出帐篷攀冰,大家都很兴奋,可以一起爽一下了。这是我的scarpa高山靴第一次亮相,卡上Petzl 冰抓也开始freesolo 冰壁,到顶后做客一个保护站,solo 回到起点,牦牛开始练习冰壁上升下降,我们也互相交流着
更快速、更实用的方法。并且开始回忆起我们在温州一起参加登协培训时候的点点滴滴。
大约半小时后,夜幕缓缓降临,我们收拾东西回帐篷准备吃晚餐,由于我的MSR反应堆炉子没有到达拉萨,我们只携带了一个CAMP4 炉头,要知道在海拔5500的地方,把冰块溶化再烧开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情,后来我们4人决定晚上不煮方便面,改为奶茶加饼干和巧克力。
晚饭后大家开始扯皮,毕竟山里不到6点就黑天了,这才是真正的“夜慢慢”啊。这时候山上的风小些了,但是我的头疼丝毫不减,尽量和大家开玩笑,转移注意力希望能缓解头痛,于是有说有笑的谈起了每个人的过去,俗话说“无兄弟不登山”,一起到了5500的c1我们抛开了一起,无所不谈,从大家的第一次,到谈过几个女朋友,到一次可以多久,诸如此类的男人话题,还有那些要死要活的痛苦经历,似乎我的头痛真的有所缓解。
山上太冷,喜力提前准备好了白酒,他们三人开始喝酒,我头痛没有喝,但是拿出了液态巧克力,也和他们三人不停的“干杯”,还有之前“五月”给我们准备的牦牛肉干,聊着聊着大家似乎有点睡意,或者是到了高原总是迷迷糊糊分不清自己的想睡觉还是神智不清醒,于是纷纷倒下,我也一样,但是倒下头痛更是愈演愈烈,无奈也只能坚持。
就着奶茶我吃了4粒高原安,希望能起点作用。
我和小新、牦牛一个帐篷,用的是狼爪的双人帐帐篷,但是住三个人没一点问题,而且这样还暖和些,背上山有省些重量,喜力主的是BD超轻单人帐,但是空间狭小,喘气费劲,要知道在这种海拔,空气中的含氧量不到海平面的五分只一,半夜时分喜力终于受不了了,于是钻到了我们的帐篷,原本狭小的空间又增加了一个人,但是帐篷里更加温暖,想必这一夜谁也不会冷。
登协的两大忌就是抽烟喝酒,但是牦牛喜力都占了,喜力开始在帐篷里抽起香烟(其实一点都不香),牦牛随后、小新更是烟鬼,无奈的我一直吸着二手烟,后来牦牛问我一句,“雷锋,头还疼么?” 我说疼的不行啊,牦牛回到“抽支烟吧,缓解高反”,这是哪来的谬论啊,但是与其吸二手烟,不如和哥几个一起吸一手烟,于是不吸烟的我也开始吸起来。
但是高反并没有缓解,头痛依然。
差不多12点,午夜来临了,他们开始一点点睡下,我也躺下,但是剧烈的头痛把瞌睡虫赶的而无影无踪。就这样,高反头痛伴随着我一夜没睡。
头痛的不行时候,偶尔起身,透过帐篷的小窗向外瞭望,漫天的星星,还有一颗圆圆的月亮高高挂在天空上,这时候我开始想家,想我远隔千里的父母,开始思考人生,开始问自己“我问什么要登山”,想起了,The sharp end 中爬大岩壁的人们在数百米的大岩壁上问自己“为什么要爬这个破墙”、想起了Jonny和Miche(10年雪崩牺牲于中国四川)、想起了那些为了梦想丢掉了生命的“哥们们”,想想我自己,对自己说“哥们,明天一早天亮了就下去吧”,我一直是个很要强的人,从我姥姥(09年去世)嘴里就一直不停的再说,而在山上我知道,这种“要强”可能将让我以后永远不能再“要强”。
11月30日早上9点,强烈的阳光开始射进被喜力半拉开的帐篷门里,一夜没睡的我见到如此强烈的阳光,顿时觉得眼睛剧痛,头痛没有缓解,觉得自己似乎体力透支,连翻身的力气都没有了,一直在想自己是不是就将永远的躺在这冰塔林、乱石坡上。
想想远方的亲人,想想默默关心支持我的朋友们,想想自己刚刚有的美好生活,想想以后将会拥有的一切一切,我不能就这样栽倒在这,
我要下去—我要回家
当喜力、牦牛小新他们在拍照的时候我开始挣扎的爬起来,但是那对我是多么的困难,我问小新我的红牛是不是冻成冰块了,喜力回答道“那肯定啦”,小新帮我吧红牛用气炉加热开给我喝,似乎有了点力气,但我知道那都是心里作用,
这个时候能救我的不是什么加热了的红牛,就
能救我的只有我自己
使出浑身的力说了一句“喜力哥,营地就交给你们了,我先慢慢往下蹭”,于是迷迷糊糊中穿好衣服,摸了两个登山杖,准备下扯,看看来时的路,真不知道自己前一天是怎么爬上来的。咬紧牙关一点点向下挪动。塌方区、乱石坡,还有那一看就让我腿软的悬崖,那时候我知道谁也救不了我,能就我的只有我自己,一步一步的向下挪动,一点点的原理C1,一点点可可以看到左手湖,一点点的接近,仿佛自己又重生了,仿佛我的亲人、朋友就在山下接我让我赶快下山,但是步履蹒跚的我只能一步一个脚印的慢慢下行。
将近4个小时,几乎和重装上来时候用的时间一样,我一点点接近左手湖,休息,我知道自己可能还活着,不知道是真是假,我拿了块石头向冰冻的湖面砸去,但是坚硬的冰湖纹丝不动,我想我是不是应经死了,那么薄的一层冰,我用那么坚硬的石头还没砸动,我有捡起一块更大的石头,用尽浑身的力气扔出去,还是不动,三块,四块,“卡擦”冰冻的湖面开了一个大洞,我知道我这是真的
“我还活着”
躺在地上,看了看天空,格外的蓝,似乎告诉我,兄弟你没死,你还活着。 “家人在等你,快回家吧”。
似乎耳边传来了这样的声音,我立刻占了起来,回头望了望上山,似乎有个影子在动,我想这大概也是幻觉吧(后来证实是喜力在下扯),于是开始向大本营挪动,路过那一条小溪,大部分被冻住,但是还有有那么一小段露出了涓涓的溪流,我想我应该和她一样,即使有死亡笼罩,我还是要坚强的活下去,就这样在艰难的45分钟之后,我爬回了公路,哪一刻
我觉得我重生了,哪一个我觉得亲人、朋友离我不远了、那一刻我告诉自己永远不再登山,为了家人、为了朋友、为了我自己。
6674让我懂得梦想可以永远在前方,5500让我知道生命永远比梦想重要。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能够珍惜生命的只有自己。
不曾记得是我在西藏的第多少天,我听说了他们的噩耗,一时间哽咽了,写了几个字,算是祭奠吧,一路走好,我敬佩的人
It,s the east face of MT.EDGAR that makes you come to China,to make your dream come true, nobody want to hear the infor that you died in that snowfall is true, but,truth is the truth.The unforgetable news and never wanna to talk about it for a second time.
Too many mountains in China are given“no climbing”to climbers around the world,for religion reason and other reasons,but you ,still come to China to climb the mountain,just for your dream ,for no other reasons.
如果问我在拉萨最快乐的事情是什么?最快的时候是什么时候?
我会毫不犹豫的告诉你是2010年夏天我在色拉山岩场与来自世界各地的攀岩爱好者一起度过的美妙时光
这是2010年,我在拉萨做攀岩培训的帖子,当然这是很小的一部分,
大家耐心跟着我回顾我们在拉萨的美好时光吧
我喜欢西藏的阳光,怀念在拉萨的每个午后,当然哪一个个
攀岩场景让我永生难忘,丐帮帮主来拉萨,带着几个美女我们上色拉山
2010年除了来来往往的各地驴友,还有我亲爱的学生朋友们,2010年
我刚刚毕业,怀念大学时光,怀念我的同学们,
北师大登山队来西藏登山,入住暮野旅社,空闲时间我带几个喜欢攀岩的同学到色拉山攀岩
并给他们拍摄了一组照片
这是老杨
一段旅程的结束也意味这新的旅程的开始,我希望北师大登山队能越做越好
2010年得夏天也是收获的夏天,几次攀岩之后我收了一个徒弟,不过我感觉他是我的战友,他叫雷子
和我在色拉山度过时间最长的莫过于我的战友 雷子
现在雷子在bestard 登山鞋公司任北方销售区总监希望雷子 越做越好
我大学导师来拉萨了,硬是被我拖到了岩场,也一起体验了一次攀岩
我喜欢这种教科书式的照片
教大家如何打一个漂亮的八字结
我的东西只有给予那一瞬间才是得到最好的发扬,所以每一天再攀岩培训中虽然很累
我却活的十分充实
这年夏天 抚顺的好哥们 自由马川藏线来拉萨了,还有他弟弟随风,都是我们抚顺的好哥们,在抚顺很少一起活动,这到了拉萨当然不能少了聚聚
先去岩场攀岩再说
我一直很佩服自由马,因为他不仅是户外圈子的牛人,还是个艺术家,呵呵看看他的作品便知
亲手画地地图
马哥 还是有名的 手工皮匠 我的钱包就是他亲手做的
这也是他的作品
就到这把 好久没超过12点没睡觉了 最近养生 睡觉 明天进山
希望2天后回来 能看到大家的更多 留言 我会一一回复
晚安大家有朋友问我,为什么有一段时间看不到雷锋攀岩了,呵呵,因为有段时间我的手骨折了,那就是不得不提的我在西藏的阿里大北线,
2010年8月,那时我人生第一次去阿里大北线,通行的有喜力,鬼子(已故),高山牦牛车队队长熊哥等人一共3台车,很多人问我
阿里究竟是什么样子, 暴风,大雨,有时候是冰雹,大雪,还有每天跟骑马一样的路,4千公里的大北线,公路不到一千公里,
陷车是常事,每天坐车累了就下去推车,绞盘不行了就大家一起拉, 这就是大北线的一撇,看看我路上拍的照片,大家一起和我
回顾下我们的阿里大北线吧
陷车是常事幸好我们的车有绞盘,陷了就拉出来
阿里大北线跑下来,一般的老车四根减震器必换,轮胎至少换2个,仪表盘基本都不亮,转向灯失灵,刹车么,有时候好使,
还有要人的喇叭,有障碍时候按他不灵,你说没人时候大半夜响个不停。
我们的车半轴在羌塘草原出了问题,那排气管子断成3节,后保险杠全部碎掉,幸好前保险杠是该装的才得以保全,一路上幸好
有鬼子,在部队里就学会了修车,不然说实话,我们真的不知道怎么走完这4000公里的路
用一张鬼子修车的照片怀念我们一起走过的路 ( 哥们一路走好 )
我一直是一个怀旧的人,怀念和鬼子在一起的时光,
到拉萨第一天,是鬼子开车接我,
在拉萨吃的第一顿早餐是鬼子带我去的,
第一次去阿里大北线我们一起,没想到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
那天晚上朋友 给我打电话说听说鬼子的事情没有, 我说不知道啊,因为家里没上网,其实群里好多人开始说鬼子“走了”
第二天证实消息是真的 ,昔日一起奋斗在拉萨的好哥们就那么快的离开了我们,不知道该说什么,在拉萨的哥们就那么几个,
结果就没了一个。
怀念鬼子哥
我们在神山下的合影
我和鬼子在珠峰入口
人们总是提到 古格王朝的忧伤,而对于我来说那可能是我一辈子的忧伤
在古格王朝拍夜景时遇到喝醉酒的藏民,收保护费,抢相机,而且向我们的车
扔石头,还把象征着藏族同胞友谊的“拳头”挥向了我们游客,在一场恶斗中,我右手
小拇指掌骨骨折,而阿里地区没法做复位固定,到了拉萨,以为号称是主任医师的藏族哥们
给我的正骨使我现在的手还是断的,以至于攀岩的时候都会隐隐作痛
这使我对藏族的印象大打折扣,也为我离开西藏埋线了伏笔
古格没想象的那么神秘,从我到达那的第一刻起,我就觉得没什么稀奇
而藏族的文化我也是一直不了解也不想了解
在我的印象中藏族仍是个未开化的野蛮民族
昨天 赴辽宁鞍山开发攀岩线路 今天晚上回到抚顺家里,一看帖子 这么多页了感谢大家的 支持,稍后 一一回复在西藏的每一天都是不同的,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射进我住的暮野旅社日多房间的时候,新的一天开始了,
我不知道将会面临多大的调整,因为每一天都在接待者来自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的驴友朋友们,当然,
在西藏的朋友们不都是顺利的,当然也有不顺利的,关键是如何转危为安, 回顾2010年得夏天,回顾我的
好兄弟 ——高山牦牛 带领26名被困墨脱游客安全脱险
喜力前言:
2010年9月6日晚十点,我接到墨脱县背崩乡传来的恶讯:一领队因强行过河被洪水冲走(后证实已经死亡),次日再传恶讯,又一驴友强行过此河,再度死亡!此时我浑身麻木;因为我们高山牦牛探险的一支九人队伍此时也在背崩,而且联系不上领队"高山牦牛"
我经过多方联络查证,证实出事的领队为陕西籍驴友"加措";另一驴友身份未得到证实;而后我通过卫星电话联系到"高山牦牛"得知所有队员全安.次日天亮牦牛和我们队伍的副领队及背崩向导杨老三徒步13公里去搜救失踪的"加措",搜救无果,当日返回崩背乡.由于大水冲断了通往墨脱的路,高山牦牛探险的所有9名队员及其它徒步的游客总计26人只能在背崩等待天晴修桥.被困了72小时后,牦牛决定带领26名被驴友从德兴村徒步50公里绕路到墨脱,9月11日所有游客安全到达墨脱县.
悼念陕西驴友:"加措"天堂一路走好"
拉萨晚报:
高山牦牛的团队中个个都是牛人,最牛的不用说是谁,你懂的,这是喜力接受西藏卫视的采访,
西藏卫视纪录片《云上的日子》主人公喜力 老地方拉萨暮野旅社的天台,我抓拍了一些 采访的花絮
在拉萨玛吉阿米喜力是一个摄影人 相机是最亲密的伙伴
有人问道 泼水节不是傣族的么 应该在云南,雷锋怎么弄个拉萨泼水节呢?
这个不多解释,照片文正,看看便知。
主人公:鬼子与藏族阿妈
5个摄影师 拍的片子
记住 千万不能孤军奋战 不然后果吗。。。。。。
太晚了实在累了 明天继续 直播感谢大家关注
晚安西藏拥有丰富的雪山资源,不忙的时候我们也偶尔尝试登山,我们高山牦牛探险一行4人喜力,牦牛,小新和我
一起攀登卡鲁雄峰。
山峰概况
卡鲁雄峰,海拔6674米,地处拉轨冈日山脉,东经90.3度,北纬28.8度,位于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江孜县和山南地区浪卡子县交界处。
卡鲁雄峰,被当地人尊称为“智慧女神”。从顶峰眺望,卡鲁雄峰周围有6座7000米的山峰,有名的山峰是宁金抗沙(7206米),念青唐古拉(7160米),穷姆冈日,卓姆拉日,加热卡,库拉冈日。20余座6000米的山峰嘎玛(6484米),苯堆(6085米)等山峰。 还有两个美丽的湖泊。 羊卓雍错和普莫雍错是西藏四大神湖中的其中两个湖泊,属于内陆淡水湖泊类型,特别是两大神湖之间, 有众多寺庙, 每年都有大批的虔诚信徒前去敬香拜佛。 始建于14世纪的中叶的桑丁贡巴(海拔4454米)是藏传佛教的重要寺院, 主持寺庙的是西藏唯一女活佛多吉帕姆,意为“金刚亥母”。
从地质构造上讲, 拉轨冈日属于新生代褶皱复背斜的轴部, 核部由麻岩,混合岩组成。
卡鲁雄峰,适合初登雪山的爱好者,难度不大,雪线较长,有冰川地带,适合初学者掌握冰雪作业。西藏登山学校的学生们曾在冰川的末端练习最基本的攀冰技术。
体能超强的 牦牛和小新,当我高反之后,我的装备都是他们背下山的感谢
我兄弟不登山
5500米得海拔 一个帐篷挤4个老爷们 3个烟民 ,我受不了 2手烟 也点了一颗
今晚将坐火车去北京 白河2日攀岩,可能暂时看不到大家了,过两天再见2010年10月底,拉萨开始不忙了,我们几个领队赴温州参加中登协户外指导员培训,很难忘的一次经历,参与了峡谷救援,最后活动唯一的“最佳优秀学员”,感慨万千
从开班的第一天起我就开始了我的为人民服务,大家爬不上岩壁,和教练商讨后,我开始加装岩点,最后大家考试都顺利通过哈哈
户外技能培训结束,3个优秀学员,我是其中一个,但是奖品有点寒酸
初级技能培训通过后我们就开始了真正的领队培训,看i看我们三毛同学上课的认真劲
旁边的XX同学 就知道 睡觉 哈哈哈 所以么 三毛同学在结业时候也拿到了优秀学员称号
我们的班长 来自安徽的主持人
培训至于 我们也回到校园 打打篮球 师生对抗赛
我们这期浙江培训的兄弟们野外实习地点是著名的楠溪江,先来看看楠溪江的介绍
楠溪江1位于浙江省
温州
市北部的
永嘉县
境内,东临
雁荡
,南距温州,西连
仙都
,北接仙居,景区面积达625平方公里,被誉为“中国山水画摇篮”。
楠溪江以“水秀、岩奇、瀑多、村古、滩林美”的独有特色而闻名遐迩,是我国国家级
风景区
当中唯一以田园山水风光见长的景区。它至今遗存着
新石器时代
的文化遗址,
唐
宋
元
明清时的古塔、桥梁、
路亭
、牌楼和
古战场
,并保存着以“七星八斗”和“文房四宝”以及阴阳风水构思而建筑的
古村
落;且留存着大批完整的百家姓宗谱、族谱等。
在楠溪江,山水文化与古村文化的高度结合,耕读文化与宗族
文化的相互交融,人类生活与自然环境无限默契,它犹如一件巨大的艺术瑰宝,天生丽质,至真至美……
车程到达起点 ,别说还有小波折,我经历了 塞车然后“抬车”,经历了将近2小时的车程1小时的等待后,
终于背包准备出发
我们组的教练 周红伟老师,看他到达补给地后多么悠闲,而之后的“扎西”营救行动,让我们之间,患难与共,亲如兄弟
还是在校生的 狗仔今年将毕业与湖南怀化体育学院
这就是我们 训练考核 变成了真正的户外救援的主角:扎西:
正巧本人近期在长沙,8月8号是全民健身日,全国多个城市举行攀岩比赛,长沙也一样,有幸参加并用相机记录了精彩的一幕幕
2016-03-11发布拍摄于2018-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