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onymous
0
0
0
说点什么...
说点什么...
发送
快捷回复:
已永久收藏
1/409
阿里
(屋脊的屋脊)2015国庆16天环阿里大北线

多年前朋友发给我一个ppt,里面是他阿里之行拍的片子。
从此后阿里这个名字就放在了我的旅行清单上。
考虑到阿里的高海拔(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同时也需要比较长的假期,所以一直没有成行。
14年连续走了甘南,川西两条高海拔的路线后,感觉至少身体上应该没什么问题。
同走川西的小伙伴们对阿里也都相当有兴趣,
所以这次的国庆阿里之行就正式的确定下来。
包车:
此行8人,包了两部车。16天的费用是23000,
比前几年已经涨了很多,但是在今年国庆问下来已经算是便宜的了。
西藏的
户外巴士
旅游包车
这两年也全部淘汰了老式的4500,换成了新的丰田PARADA。
管理变得规范了。
这是旦巴和旦增,靠谱兄弟二人组
摄影装备
机身是佳能 6D ,
镜头三个佳能17-40/F4L,适马35/1.4, 佳能 70-300/F4~5.6L(胖白)
其实在阿里广角的用途不是很大,用广角拍的风景相对容易比较单调
长焦必不可少,为此特意去入了一个佳能的胖白。
一来焦段比我的70-200多了100,二来胖白比较短,便于携带
虽然光圈比较小,但是如果风景的话小光圈用的多,所以大部分情况都可以应付。
其实最好是两个机身,全幅装广角头,半幅装长焦头
否者就要频繁的换镜头,有时候会错过一些精彩的瞬间。
行程
D1:拉萨集合
D2:拉萨 ⇒ 羊湖 ⇒卡诺啦冰川 ⇒ 江孜
D3:江孜 ⇒日喀则
D4:日喀则 ⇒ 希夏邦马,佩估错 ⇒萨嘎
D5:萨嘎 ⇒ 雅鲁藏布江源头 ⇒ 玛旁雍错 ⇒ 塔钦
D6:冈仁波齐转山
D7:转山
D8:塔钦 ⇒ 札达 ⇒ 扎不让(土林日落)
D9:古格日出⇒ 托林寺 ⇒ 普兰
D10:玛旁雍错日出 ⇒ 拉昂错(鬼湖)⇒ 仁多
D11:仁多⇒ 措勤
D12:措勤 ⇒ 扎日南木错 ⇒ 文布南村
D13:文布南村
D14:文布南村 ⇒文布北村 ⇒ 尼玛
D15:尼玛 ⇒ 色林错 ⇒ 纳木错
D16:纳木错 ⇒ 拉萨
此行的海拔:
拉萨 3650m
江孜 3980m
日喀则 3840m
萨嘎 4600m
塔钦 4560m
止热寺 5210m
札达 3650m
措勤 4700m
文布南村 4600m
尼玛 4700m
纳木错 4730m
大北线的的海拔多在4000m以上,此行的住宿点最高是在转山第一天,住的止热寺海拔5200m,如果去珠峰的话,住绒布寺的海拔也在5000m以上。所以高反是必须要重视的问题。各种止痛片,高原安,红景天能带上就带上吧。止痛片必备,高反的一大症状就是头痛,晚上睡觉时由于耗氧量较大,症状尤其严重。推荐在拉萨的药店可以买,2块钱一板,包装简单,很多片。说是藏族同胞都吃这个,队员吃过也有效。
D1: 集结号,两个小伙伴出了状况
拉萨是此行的起点和终点,第一天为集合日。
我是上海经成都飞拉萨,在成都逗留了一天,蹭吃蹭喝先预热了一天。
成都飞拉萨的航班提前选了左手靠窗的位置,这样就可以航拍到雪山。
飞起来后发现云层很厚,有时候其实雪山很近,能看到就在脚下
但是被云层挡得只是偶尔露出一点山脉的形状。
直到接近拉萨,云层才渐渐散开。
拍了几张,又发现了问题,30-700的镜头似乎隔了舷窗拍出来都是虚的,
应该是双层的窗户影响了聚焦,但不是每个镜头都会这样的。
至少手里其他镜头都没这个问题。所以只能凑合拍了些。
不知道下面的是什么江,地理知识要补补了。
快降落时拍到拉萨河,像一幅抽象画。
住宿:拉萨吉雪宾馆
地址:拉萨林廓东路47号(公安厅斜对面)
电话:0891-6349333
相对来说,我不太倾向于住青年旅社。现在的青年旅社除了床位,价格并不便宜。
这次的吉雪就蛮好,房间干净,洗澡也热水充足,价格在国庆期间也才100多。
除非你想体验青旅的气氛,否者还是推荐住宾馆。
当天中午除了最后两个小伙伴,其它队员都到齐了。
第一天没有具体的安排,而且大部分人也都不是第一次来拉萨,
所以大家随自己喜好,吃吃喝喝拍拍,同时适应下高反。
因为去年走川西的时候,我在色达4000m的海拔也只小晕了一下,
本来以为拉萨3700的海拔毫无压力,
结果却高反了,不严重。但是之后的几天都一直在反,直到冈仁波齐转山才好。
所以高反不但因人而异,也因时而异。
到了下午,传来了不好的消息。
最后两个小伙伴明明在昆明机场已经登机,却因为一个相当搞笑的原因没有飞成,
最后只能在昆明逗留一晚,坐第二天一早的飞机飞拉萨。
在和师傅商量后我们决定立即调整行程。
原计划第二天一早出发的,改成中午到机场接上她们俩直接出发。
目的地也由日喀则改成了江孜。
光明琼甜茶馆,好像有新老两家
强推一家牦牛肉火锅:「玛禄藏餐」
地址:拉萨八角街翁堆兴卡路15号
火锅超赞,反正在接下来两周的苦旅中,
回拉萨吃一顿美味的牦牛肉火锅简直成了我们精神支柱之一。
D2: 气愤,羊湖出现”土匪路霸"
剩下的两位小伙伴顺利的到达拉萨,机场会合后直接出发。。。。。啦啦啦
好景不长,愉快心情没维持多久就被一个小小收费站拦住了,
羊卓雍错要买门票了,要买门票了,要买门票了,40元/每人,40元/每人,40元/每人,
心里十万匹草泥马在奔腾。
感情改革开放,土匪也进入文明社会了。
一样是光天化日的抢劫,人家抢了你还给发(门)票呢。
罢liao罢liao,好歹羊湖还是一如既往的美丽。
羊湖不是最大的,也不是最蓝的。但一定是形状最美的。
路边突然出现的“白屁股”是此行第一次遇见野生动物
卡若拉冰川,每年都在退化,不知道还能存在多久
住:江孜饭店,这是江孜最大的酒店,还是涉外酒店,就是有点旧了。
饭店离宗山古堡很近,就在饭店的背后。天气好爬到楼顶的就能很近距离的拍摄古堡。
D3 : 在扎什伦布寺拍high了,遇到彩虹
早起先逛白居寺。白居寺里最有名的还是白居塔,亦称“十万见闻解脱大塔”。塔有九层,高达32米多,有77间佛殿、108个门、神龛和经堂等,在中国建筑史上是独一无二的珍品。殿堂内绘有十余万佛像,因而得名十万佛塔。
残念的是佛塔正在维修,所以只有最下面一层才可以进入。给了看守佛塔的喇嘛5块钱参观了一下第一层,每间佛塔的壁画都不一样。
秀一下我们的队服
听小伙伴说扎什伦布寺已经很景区化了。几年前他们来的时候,寺庙里到处能看到盛开的格桑花,喇嘛们也都保持着正常地生活状态,虽然略显混乱但是很真实,很生活化。如今的扎寺干净整洁了许多,却没有了原汁原味的真实。就好像一碗地道的盖浇饭,硬被改造成了肯德基的东方既白,结果只能堕落成了快餐食品。
加上没多久还下起雨来,我们准备赶紧把「快餐」吃完走人。。。。。结果一会儿雨却停了,阳光又再出现,另外还附赠彩虹一条。既然老天那么好客咱就暂时不走了,一顿狂拍,直到最后一道阳光照在寺门上我们才意犹未尽的撤了。
这个,看着有点像鬼片
日喀则的住和吃:吃我只记得是在扎寺门口的一家藏餐,也有很多老外,吃了什么忘记了,味道
还可以。至于住我完全断片儿,死活想不起来住哪儿了。
D4: 希夏邦马,海拔8000米以上高峰
原来计划是要去吉隆沟和乃村的。但是师傅说因为15年4月的那次大地震,吉隆和乃村破坏的比较严重,风景已经大不如前。真是太太太遗憾了,万幸我在去年地震前不久去了尼泊尔,否者真是要后悔莫及。不知道哪位大虾最近有去过吉隆,如果有请告知那边的真实情况。
那天早晨的光线相当地赞,加上云层的配合,在草原上画出各种光影。
第一站是萨迦寺,它是藏传佛教萨迦派的主寺。
萨迦寺分南寺和北寺,北寺历史更久一些,但也比较破败,但也不需要门票。南寺是需要门票的。
因为我们更喜欢原(没)始(有)感(钱),所以就看了下北寺,哈哈,也不错啦
继续上路,路上的风景已经开启了天路模式。公路,草原,蓝天,白云,湖泊,牛羊,各种元素不停的变换排列组合,让人眼花缭乱。只恨当年语文学的实在太差,没法形容啊。还是看图说话。
傍晚6点多,师傅用手远远一指,那儿,黑云之下的就是希夏邦马了。
不是说海拔有8000多,怎么看起来。。。。。。就是个大一点的土堆呢。
再复习一下,希夏邦马峰海拔8012米,在世界14座8000米级高峰中排名第14位。也是唯一一座完全在中国境内的8000米级山峰。
好吧,随着车子的飞驰,左手边山峰的形状也在不断变化,应该说是越来越有形了。
而右手边也出现了一汪碧蓝的湖水 -------佩枯错,日喀则地区最大的湖泊。
记得西藏的神话里神山都是男性,而神山脚下的湖都是女性,而且往往是神山的妻子。好像纳木错就是念青唐古拉的老婆一样。不知道希夏邦马和佩枯错有没有这一层关系。
阳光已经开始西斜,因为还要赶路,所以没办法看到日落,也算一个遗憾。
不过上天待我们还是相当不薄的。竟然在路上有扔了条彩虹出来,哎呀呀,人品太早就用完了。
其实仔细看,这还是双彩虹,但是即使是当时拍照的时候我都没有发觉。
这天住的是萨嘎,关于吃饭和住宿继续断片儿。
D5:初见神山圣湖
雅鲁藏布江源头集合了草原,沙漠,湖泊,雪山,这样的组合简直神奇爆了。
只要光影合适,这里绝对是个出大片的地方。尤其适合人像大片啊,喜欢拍照的色淫师和美女们记得下次留足时间哦。
不过那天早上我高反症状略严重,头痛的要死。给大伙拍了几张合影就喘得不行。
不然绝对要去那个沙丘上蹦达一下。
继续上路。。。。。。。。
正式进入阿里
已经看到纳木纳尼了,想拍一张我们的头车向雪山驶去的照片。不是错过了角度,就是因为车子太抖,构不好图。只能凑合挑两张。
终于终于,见到了神山和圣湖。虽然在照片里,资料里已经预习了无数遍,但是当真正见到的时候,依旧是无比激动
接下来的两天我们要转山,所以没有选择住在玛旁雍错湖边,而是直接进塔尔钦。安排好住宿后稍微休息了下就出来看冈仁波齐的日落了。
D6:转山第一天,高反竟然转好了
塔尔钦就是一座为转山而生的小镇。其实本身都不是一个建制镇,最初只有20来户人家,是一个乡,只是随着转山的人越来越多,规模渐渐扩大,才发展到目前的规模。
塔尔钦虽然就在冈仁波齐的脚下,但是反而看不到冈仁波齐的全貌。倒是可以清楚地看到远处的纳木纳尼雪山。
外圈转山一共53公里,我们计划两天转完。第一天相对比较轻松,所以大家悠哉地吃完早饭,9点半左右才开始出发。
本来这一路过来我一直都有高反的症状且不见好转,前一天晚上也照列睡得不是很好,所以多少有点担心是不是能转下来。
结果,一旦开走顿时就来了精神,而且状态还越来越好,越来这一路不是太辛苦,而是太轻松,真是不虐不舒服斯基。
吼吼吼吼 ,what ever“ 滚蛋吧,高反君 ”。
出发。建议转山带着登山杖,一来节省体力。二来路上会有很多狗,虽然绝大多数都很温柔。但是师傅提醒我们在天葬台那边有一群狗,貌似比较野一些,反正我们是汇合在一起通过那一段的。
天气那是极好的,天空那是极蓝的。
第一天的路也是比较好走,没有什么大的起伏。真真的是轻松加愉快。
快接近止热寺的,有一座铁桥。不过桥往右手边走可以到希夏邦马宾馆,过桥往前可以到止热寺。当然,从止热寺也是可以走到希夏邦马宾馆的。
我们选择了止热寺,止热寺住宿也有两种,老的木头房子都是多人间,还有新的水泥房子有2人间,3人间,新的条件好一些。
3点半左右,我和另一个男生最先到了止热寺。喊了几声才跑出个“小伙子”招呼我们。可能不是旺季,整个止热寺的住宿点就我们一个队伍,房间任选啊,顿时感觉很豪。“小伙子”带我们两个先去屋里休息,屋里生着火炉,阳光透过窗户撒在铺着羊毛毡的长椅上,躺下了懒得再动一下,真是太写意了。这条件比我想象的好太多。
没事跟“小伙子”聊天玩儿,然后把带的当路餐用的零食拿出来分了他一些,乘他吃的开心让他给我们的住宿费打了个折扣
本来以为这里卖的东西应该很贵,结果问了下便宜的惊人。方便面才5块钱1桶,我以为怎么也要卖个15块的,可乐啥的好像也是5块,真是业界良心啊。不过最后发现我们摆了一个大乌龙,原来被我一直“小伙子”“小伙子”喊着的竟然是个姑娘,额~~~幸亏没去勾肩搭背。难道给我们那么优惠是看在我帅的份上么。哎,想多了想多了。不过真的想不到会是一个姑娘在这里看店,然后头发又是剪得短短的。小姑娘还真挺热情的,帮我们烧水泡面,安排房间,第二天一大早还帮我们准备早饭。
唯一后悔忘记和她合影了,问了一圈竟然没有一个队友记得拍照片。也是,这帮孩子到了都直接瘫在长椅上了。两个队友还因为身体原因第二天原路撤回塔尔钦,可以,且只能联系景区的车来接。
止热寺是看神山北面的最佳角度了,很神奇的是冈仁波齐向阳的一面,也就是南面,也就是有十字架那面是终年积雪的。反而背阳这面背面是不积雪的,即使下雪,一出太阳就会化掉,还真有点神。
右手边就是老房子,左手是新建的,条件略好
D7:转山第二天,有点小虐
第二天为几点出发纠结了一下。一种选择是看完日出再出发,因为止热寺是看日出最好的角度。但是冈仁波齐的日出要到8,9点,而今天有30多公里要走,还要翻越海拔5700的卓玛拉垭口。出发晚了很可能走到天黑也走不会塔尔钦。如果选择日出前出发,则因为角度问题,可能看不到冈仁波齐的日出,那也将是一大遗憾。最后大家还是决定日出前就出发,毕竟大家体力不同,安全的回到塔尔钦才是第一位。
原计划是6点半出发,但是等我们吃完早饭,整好行装,我们的背夫还没出现。等小姑娘帮我们找到我们的背夫,再出发已经晚了半个多小时。
其实后来发现,在攀登卓玛拉垭口的路上也是能看到冈仁波齐的日出的,最佳的点在上坡上的天葬台附近。但是我们晚出发了半个小时,后果就是,当冈仁波齐的日出开始时我还没走到这个最佳的点,虽然我已经是走在队伍最前面了。于是我就在海拔5000多米的山坡山狂奔了一把,最后喘成了狗也只拍到了大半个山峰。
接近中午,终于爬上了垭口,不知不觉已经走了5个多小时。
下山的路也不轻松,尤其有一段的坡度相当陡,千万小心。
山脚下有一个帐篷休息点,可以吃点东西,补充下体力。
别以为翻过了垭口,后面就轻松了,不是得。
垭口到楚祖寺庙一路没有什么风景,只是一味的蒙头走路。过了楚祖寺是一个又一个的缓慢上坡,明明老远就可以看到山外的纳木那尼峰,明明感觉翻过了这个山口应该就到,但是迎接你还是另一个上坡。
终于走到了宗堆,万里长征还有最后4公里。从宗堆到塔尔钦的4公里早些年可以让师傅开车来接的,但是现在已经不允许了。只能靠自己的11路慢慢走,又体验一次什么叫看得到走不到。明明塔尔钦就在眼前,但是脚下的路却好像没有头。
终于,在下午7点左右我们回到了塔尔钦。第二天走了整整12个小时,所以提前出发的决定是对的。
D8:塔钦--古格, 壮观的土林
一早出发从塔钦去古格,此行的另一个重点。
再见了,冈仁波齐
路上会经过札达土林。进入土林景区,一路的景色都很壮观。土林的形态千变万化,小伙伴说状态程度完全不输土耳其的卡帕多西亚。我大中华果然地大物博哎。土林景区听说我好几个观景台,我们这次应该没有都去。如果是摄影爱好者是推荐多转转的,土林的变化实在太多,同一个点,换一个角度可能都有不同的效果,如果有好的光影配合,又是一个出大片的圣地。
在古格,很多队伍会选择住在札达。师傅建议我们住在了札布让村,就在古格脚下。事实证明这是个相当好的选择。我们住的是一个典型的藏家小院,很干净,最关键还可以洗澡,算起来应该有4,5天没洗澡了。Oh my ladygaga,绝对男人味儿十足。我们到的还比较早,先做饭,老板家厨房的菜自己选自己做,全自助式。酒足饭饱,大家洗澡的洗澡,洗衣服的洗衣服,晒太阳的晒太阳,这小日子太美啦。我简直不想走啦。
日落的大餐是少不了的啦
D9:神秘的古格;错过了神湖日落
来古格不就是为了看古格的日出么。
今天在观景平台上的人并不算多,很容易就找了个机位的。不过奇葩的是明明天气很好,但偏偏在太阳升起的地方有一片云。所以等太阳钻出云层,已经有点高了。已经过了光线最红的时间,可惜了。
关于这张照片很多人问怎么拍的,实在没办法一一回答,我就简单讲一下。首先这是用了双重曝光的方法。具体来讲,因为我知道古格的日出大致是怎么个样子,但是觉得只要古堡略微有点单调。所以我在头一天晚上,先用长焦镜头拍下了月亮,正好那天差一天就是中秋节,所以月亮已经基本满月了。拍的时候要选好月亮的位置,其实我拍了很多张月亮,各个位置的都有。第二天拍日出的时候,用相机自带的多重曝光功能,调出前一天拍的月亮,换上广角镜头,把月亮和古堡叠加起来。
在胶片时代,拍出类似的照片也就只能用多重曝光。也就是在一张底片上曝光几次。现在进入数码时代,其实完全也可以用后期叠加的方法得到一样的效果。
我的面具正式登场
这张做了一个前阵子流行的爆炸效果。标题叫:再见了,地球人
还有人问这个爆炸效果的制作方式。这是用国外的高手开发的一个ps的动作来做的。稍微有一点点小复杂而已。
接下来是莲花生寺,说是转完山一定要去莲花生寺看看。蛮新的一个寺庙,没啥太特别的。但是在寺庙的边上有一眼温泉,就是露天的,散发着浓浓的硫磺味儿,可以去洗下脚哦。
一路上玩的太high,忘记了今天我主要项目还有玛旁雍错的日落。结果尽管师傅已经拼命赶路,还是差了半个多小时没有赶上。罢了罢了,出来玩总要有点遗憾不是,总结教训,下不为例吧。
又见冈仁波齐,那么美不拍不行。
今天是中秋,可是就为了错过的这场日落。队员们起了一点小矛盾,虽然最后和平解决,但是回头想想真不应该,多大的事儿啊。
D10:玛旁雍错的壮美日出
普兰 ----仁多乡
为了补上日落的遗憾,两位师傅帮我们开了回头路来看玛旁雍错的日出,赞一个。
玛旁雍错的早晨能把人冻成狗,但是能看到那么美得日出,还有什么可抱怨的呢。
看完日出,再来到一路之隔的鬼湖,一样是美得让人肝儿疼。
今天开始离开柏油马路,走上了土路。好像我的人品也用的差不多了,后面几天每天都是万里无云。有人说万里无云不是好天气么?天气是好天气,但是对我们摄影人来说需要的是云,是光影。万里无云咋拍啊
这个错是此行见过最蓝的一个错,简直蓝的发黑,名字忘记了
住仁多乡,条件很一般,旅店的老板还坐地起价要涨房费。哎,进入国庆期间了,就是这样。
上厕所要去走几十米路,半夜小伙伴们组团上厕所,发现去厕所的路已经被野狗们占领了,赶紧撤。各自找了辆车,在轮胎边搞定。这帮死狗,你们敢占领我们的厕所,我们就敢用你们的。两位师傅别担心,我们当然用的别的车队的车。
D11:仁多--措勤;忘记这无聊的一天吧
本次行程最无聊的一天,没有之一。
基本上就是上车睡觉,下车撒尿模式。
D12:扎日南木错和当惹雍错,到达文布南村
措勤 -----文布南村
一错再错,今天就占了两大错----扎日南木错和当惹雍错。
早餐吃的藏面。这只小猫一直缩在客人的身边睡觉,直到我们吃完才醒。
扎日南木错是西藏的第三大错。湖边有个山包可以上去看全景,恩,是挺大的。
水很蓝,天很蓝,就这样。
倒是湖边的牦牛群里有一对儿相偎相依的,甜蜜得很。
差不多下午1点半左右,拐过一个弯儿。当惹雍错就出现在眼前。
虽然比扎日南木错要小不少,天上也是一样没云,没光影。
但是怎么就感觉当惹雍错要美很多呢。
比起扎日南木错的宽广,当惹雍错就像个安静秀丽的女子。
师傅在吃早餐的饭店给我们打包了牛肉和蔬菜和馕,
我们就地在湖边赏着湖景就把午饭解决了,没想到牛肉的味道还超级赞。
美景美味,这顿路餐大超预期啊。
当惹雍错是西藏最古老的雍仲本教徒崇拜的最大的圣湖,也是西藏第四大湖。当惹雍错为南北走向,形如鞋底的大湖泊,三面环山。唯南岸达尔果山东侧有一缺口。达尔果山一列七峰,山体黝黑,顶覆白雪,形状酷似7座整齐排列的金字塔。它和当惹雍错一起被雍仲本教徒奉为神的圣地。湖边的玉本寺是一座建于悬崖山洞的寺庙,据说为象雄雍仲本教最古老的寺庙之一。
“达尔果”和“当惹”都是古象雄语,意为“雪山”和“湖”,它们一个是神山,一个是圣湖, 公元五世纪以前,在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曾经存在一个有自已的语言和文字,文明高度发达的古象雄王国。最辉煌的时候,象雄王国的疆域西起今阿里地区的岗仁波齐(上象雄),横贯藏北的尼玛、申扎一带(中象雄),东至今昌都丁青一带(下象雄),疆域极其辽阔,是青藏高原最早的文明中心。而这其中,中象雄的中心就位于达果雪山和当惹雍措的附近。时至今日,人们仍然可以在这里看到古象雄国王宫的遗址。
以上这段是网上抄的,哈哈。另外据说当惹雍错的水深达到200多米,是除了长白上天池外中国最深的湖,但天池又不是百分百属于中国。所以当惹雍错可以说是中国境内最深的湖。圣湖果然还是有其神圣之处。
让你们走个模特步,怎么都那么凌乱
文布南村,远远的望见在湖边的山脚下有一片房子,师傅说那就是文布南村了。
以前文布南村不通车的时候是需要走进去的,现在已经通车了,随着游客的增多,村里也有很多住的地方。
而且家家都是湖景房额,口水啊。
我们住的这户是姐妹三个打理的,这是年纪小的两个。都是美女哦,我拍的不好。
最小的女儿还管着个舞厅,就在房子后面的小坡上。
每晚都是歌舞升平啊,现在跳锅庄都不用在室外了。
我们必须地去见识了一下,感觉以我的四肢协调能力,看是看不会的了。
而且即使已经没有高反,在海拔4600的地方扭几下还是会气喘吁吁的。
D13:文布南村,奢侈地宅了一天
文布南村休整一天,哈哈,好奢侈,我喜欢。
休整么,自然要睡到自然醒。吃过早饭后师傅开车带我们去了趟象雄遗址。说是遗址,但是真的看不出什么东西。
难道这就是曾经辉煌的象雄文化?其实也不能说象雄文化已经完全消失,苯教现在仍旧存在。即使藏传佛教也是在融合和苯教的很多东西后才发展成现在的样子。
文布南村也是被一条小沟给隔开,分成了“北村‘和’南村”,据说那条沟里有一片面积百多平米,在藏北唯一能称得上树林的树木。和这一路的荒芜比起来,这确实算得上奇迹,当然这得益于文布南村独特的地理位置,文布南村也是在藏北唯一可以种植青稞,蔬菜的地方。季节合适的话还能看到油菜花。
另外,相较于南村的‘南村’,北村更加原始些。不过,,,,这也是我事后才知道的,事实上那天除了晒晒太阳,打打牌,好像啥都没干,照片都没拍几张,休整过度了
村里的孩子们似乎对拍照很有兴趣,或者说只是对我手里的相机很有兴趣。于是我现场开了个体验班,小朋友们排好队,排到就可以拍一张。所以上面的几张照片有可能还是某个小朋友的作品。对他们来说却根本不在乎拍到了什么,按了快门马上跑到队伍后面拍下一轮去了。
PS:文布南村的物资不丰富,东西可能也挺贵。但是可以自己做饭哦,我们把这次带的物资全都用上了,又买了一些菜,再加上方便面,解决了这两天的伙食,虽然不丰富,但是自己动手,很开心哈。建议在拉萨,或者在日喀则要多买些物资。阿里一路可以补充的地方很少,过了日喀则,像个城镇的地方也就措勤和尼玛,而且选择的范围很小。所以最好提前多买一些,水果啊什么都可以,反正有车不是么。
D14:不该错过的文部北村
今天的目的地是尼玛,距离不远所以安排在下午出发。
于是到了两天才第一次跑到当惹雍措湖边,哎这是有多懒。湖边看着很近,走过去也是老大一段。回来时一路的小上坡也爬的气喘吁吁。
从文布南村出发没多远就到了当穹错。在很久以前当穹错和当惹雍错是连在一起的,因为地质变化而分开。而文布北村就在当穹错湖边。
远处山脚下的一片房子就是文布北村。
湖水能见到几种颜色,靠近岸边的一圈是浅绿,中间是蓝色,还夹杂着红色的带状颜色,很神奇。
从这个角度可以同时看到三种颜色的水,据说湖水一天内可以变换三个颜色,是何道理呢。
其实文布北村比南村要更原始,同样的傍山面水。即使不住在这里也非常值得过来看一下,反正离南村也不远。这次属于攻略没有做到位,错过了有点可惜。
D15:纳木错的日落大餐
出了尼玛不久就是西藏的第一大湖-----色林错,而晚上我们还会住在纳木错,西藏的第二大湖。第一,第二都在今天,不可谓不重要。
听说刚开始纳木错是西藏的第一大湖,色林错第二。两个湖随着气温变化导致的冰川融化都在持续变大,但是色林错变大的速度更快,而纳木错没有那么明显,所以也有科学家怀疑这两个错是否有地下的暗河相连,纳木错通过暗河把水送到了色林错,并最后被色林错反超。
今天天还没亮就出发了,因为色林错附近能看到藏羚羊,而藏羚羊在清晨出来活动比较多。
即使没有朝霞,日出依旧很美。路边的原羚似乎也不太害怕我们,等我们离得老近了才慢悠悠的离开。
RP依旧不行,没有能在近处看到藏羚羊。师傅说远处那一群就是藏羚羊,是在安慰我们么?
色林错真的是蛮大的,这又是废话。
接近纳木错时,多日不见的云终于又出现了,一场光影大戏又开始上演。当然,云是一把双刃剑,结果不是很好就是很坏,全凭人品。但是较之于平淡无奇,我一定愿意赌一把。
到扎西半岛的时候日落大戏已经上演一半了。连行李也没卸,一帮人连滚带爬就往湖边去了。
正好在国庆期间,纳木错人潮汹涌,再加上之前也来过。所以真心对它没有期待,但是为了这个美极的日落,我也要给它一个大大的赞。
当天幸亏我们定的早,还拿到了两个房间。很多游客就是睡在大厅的躺椅上。
D16:回到拉萨
不能起早的摄影师不是好司机,好吧,我又起晚了。
不过有失必有得,下面的这张可以说此行最满意。
一直想绕过去看看正面,最终也没有看到,只留下这个孤寂的背影。
开过那根拉垭口的时候,还下起雪来。总算也是见到了一场雪。
原本计划坐青藏铁路到西宁再转机回上海的,甚至票都买了。结果还是懒癌发作,选择了从拉萨直飞。青藏铁路还是留到下次好啦。
D17:后记,在拉萨做一天幸福的吃货
一整天,没有去任何的寺庙,景点。唯一的主题就是吃。这一路真是吃够了川菜,中间偶尔的一顿火锅啥的根本治疗不了我们的胃溃(亏)疡(羊肉)。其实头一天晚上已经把之前的牛肉又去吃了一顿,今天准备继续把拉萨吃出魔都的感觉来。
吃饭还早,先来布宫广场装个小清新
早餐推荐这家,很小的招牌,窄窄的楼梯,一不小心就错过了。
不过环境不错,东西也很美味啊。
还有这家,饭店本身就是历史建筑,做的主要是尼泊尔菜,人气很旺,饭点的话很可能没有位子。我们也是二顾茅庐才吃到的。
另外,传说中的仓姑寺茶馆不怎么样,脏兮兮的。我还是倾向于光明琼这样的。
最后放几张拉萨的杂篇和回程飞机上拍的雪山,就此收尾
写完这篇的时候,刚做了个8天穿越了4个省的急行军。虽然没拍多少照片,却发现家里的硬盘已经被撑爆了,等新的移动硬盘到了再整理照片吧。下次发帖又不知道要什么时候。再说再说了
2016-03-09发布拍摄于2018-01-31
暂无评论
抢个沙发,给作者一点鼓励~
打开携程App,查看更多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