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onymous
0
0
0
浅聊一下吧
说点什么...
发送
快捷回复:
感谢大数据推我
1/289
金寨
4+2,5.1骑行大别山。(完结篇)
所谓“4+2”,通常是指汽车加自行车的旅行。5.1期间,我们借用这种方式,在大别山里骑行了240多公里,转了一个很小的圈。
三天的假期,加上目的地之间的往返,骑行的时间就不是很多了。原本我们是想坐高铁往返,在湖北的麻城和安徽金寨之间骑行,后来车友介绍了现在的这段路,说是其中的吴家店镇到天堂寨镇之间非常美,而且需要翻越一个号称“18盘”的大坡(也就是咱们通常说的垭口)。被如此介绍吸引,加上这个线路骑行的起点和终点重合,于是便有了现在的这个环线,便有了这次4+2的旅行。
骑行线路示意,标注点是我们住宿的地方。
骑行印象之一:茶叶
4、5月间,是大别山的茶叶季,满山飘着茶香,到处是茶叶、晾茶、炒茶、卖茶的,相对于很多其他的茶叶产地,大别山的茶叶保留的原始风味更多一些,化肥的使用似乎少些,这对于我这个嗜茶如命的人来说,无疑有着巨大的诱惑。
骑行印象之二:绿色
原本我们打算从湖北麻城开始骑行,原因之一是奔着湖北麻城杜鹃花去的。但可惜的是进入5月,大别山的杜鹃大多已经凋谢,剩下的只会在海拔千米以上的地方开放了。这多少让我们有些失望。但春天永远是充满生机的季节,满眼的新绿绝对不会让人失望。
当然,三天的骑行还有很多的故事,容我平铺直叙,慢慢道来。
1号清晨5点,天光大亮,我们集合装车,高速不用交费,因为时间尚早,车辆也不是很多,旭日初升,路边的田地里,雾气升腾,若隐若现...一切都预示着这是个不错的开始。
2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来到金寨老县城--梅山镇。梅山镇坐落在梅山水库脚下,史河岸边,如果从梅山水库的大坝上看梅山镇,会有一种一旦大坝垮塌,真个镇子会在瞬间淹没的担心,也许正是基于此,金寨新县城重新建设在距离梅山镇10公里左右的地方。
我们需要找一个地方停车,而且需要停三天的时间。于是我们慢慢的在梅山街道上开着,两边看着,希望能有个收费的停车场。
后来就看到了这个学校--金寨师范学校,再后来我们的车就在这里停了三天。:)
我们此行的领队--骆驼
收拾停当,我们决定先骑车去看看梅山水库,看看梅山市容 。
史河,水很清啊! 就冲这水,生活在这儿就很幸福。
站在史河桥上看梅山水库,水库真的是悬在头顶上啊!真的不能出事情。
梅山水库主体工程于1954年3月开始,至1956年4月完工;水库总库容22.63亿立方米,水库大坝是以五百年一遇洪水标准设计、五千年一遇洪水校核的一级水工建筑物,系新中国第二座连拱坝,坝高近90米,在50年代,称世界第一高坝。
这是个不错的镇子,干净、悠闲、怡然自得。
这又是个著名的“将军县”,这地方被称为“将军广场”,1955年授衔的上将、中将、少将近百位。
要进山了,介绍下我们此行骑行的几位伙伴 。
领队--骆驼队长
Ava和金木水清,这两人曾于2011年秋登顶四川半脊雪山。
本人--铁人两项
特别介绍下美女Ava,2011年登顶半脊雪山,2012年骑行青藏线、2013年骑行越南、广西、云南

,是一位看似柔弱,实则非常强悍的户外高手,人送绰号“牛娃”。:)
这动作,是不是很夸张啊 !:)
我们将沿着210省道前行。出了梅山镇,就是这样的标识,上坡没商量。
本来我们是要沿着X063县道骑行的(下面的标注点转弯),这样的话,可以基本上在水库边上骑行。但这样的路况我们只要放弃了。
只好继续沿着210省道向上爬坡....
好在这样的路很短 ...
慢慢的,可以看得到水库了 ...
如果不是修路,我们本来是应该走下面这个大桥的。
刚通知说今天上午不用出去了,哈哈,继续发帖 。
现在在大别山里沿着省道骑行,10公里之内路边通常都会有村、镇、乡等建筑群,都会有商店什么的,所以现在在大别山骑车,补给完全没有问题。
很棒的路,很美的景 ...
没多久,我们就遇上了我们同一个城市的车友。他们和我们一样,也是早晨从蚌埠出发,也是汽车,也是把汽车停在了梅山镇。
他们出发时间稍早,我先赶上了他们,然后同伴陆陆续续也到了,这样,我们的队伍壮大了,有7个人。
这应该是那个悬剑山景区了,出发之前,我的一个老家是大别山的同事专门给我介绍了这儿。
我们没有进去,但我在这景区山脚下一个茶厂门市部买了一些茶叶,把骑行眼镜忘在他那儿了,以至于后来的两天都是裸眼骑车,吃了不少的苦头。:((
双河镇,开国上将洪学智的家乡。
镇子很平实,很热闹。用现在时髦的话来说,就是很接地气。:)
开始没看明白,怎么这婚庆的排场搭到了商店的门口?还以为是搞错了,难道是商店开业庆典?直到看到正面,才确定这是一桩天造地设的姻缘。估计这新郎就是这油漆店的老板吧,祝他们幸福!
洪老将军给家乡题的字。
看得出,老爷子写得很认真!
我们在双河镇午餐,就是在这儿,我很悲催的发现,自己的骑行眼镜忘在某个茶叶店里了。:((
继续沿着210省道前行。
老区人民的创意啊 !哈哈。
悄悄的说,当时拍照的时候真的闻到了很臭的味道,看来,这鲜花真要是插到牛粪上,还真的是需要勇气滴 。
边上的一个老汉看我拍照,很自豪的告诉我他们的这个“树“有很多人停车拍照了。树? 怎么会是树? 那棵树啊? 老汉指给我看,就是下面照片上这个了,没看出什么特别啊 。哈哈~ 看来特别的还是那牛粪!
物是人非,这儿已经很冷清了。
查了下百度,红二十八军重建会议旧址群包括红二十八军重建会议旧址和红二十八军第三次组建暨岳西谈判旧址群。重建会议旧址为汪胡氏宗祠,岳西谈判旧址群分布于岳西县西北片四个乡镇,分别为河图镇红二十八军重建会议旧址、包家乡鹞落坪军政旧址、五河镇小河南会议旧址、青天乡鄂豫皖第二次国共合作谈判旧址四处。
这个吕家大院位于金寨南溪镇,是2007年维修完工的,我们因为赶路也没有进去了,不知道和上面的那个旧址是什么关系。
在南溪镇的这家餐馆要了一点开水。
这次骑行,是我非常难得除了茶水以外,没有买过任何饮料的一次,沿途的商铺、餐馆、人家,只要是开着门,你都可以随意去和他们讨些开水,我只带了这么一个水杯,却保证了我全天都喝上了热水,这样的情况开始想都没敢这样想。感谢他们,感谢淳朴的老区人。
南溪镇。
这次出发之前,我的好朋友极力向我推荐的地方,他说若干年前来过这儿,是个清晨伴着鸟儿的啼鸣睡到自然醒的好地方。
现在的南溪镇好大,估计鸟儿也不敢像以前那么放肆了 。:)
我选择了往斑竹园方向,这是我们中午出发的时候定好的线路。
岔路口有这样一个告示,修路那个脏啊,把我们搞的灰头土脸,这是后话,稍后再提:))
我到达这个路口稍稍早一点,就在这儿一边拍照,一边等其他的队友。
继续发帖 。
5.1那天,大别山和很多地方一样,好热,从那个岔路口往斑竹园,又是一个很大的上坡,没有两公路,我在南溪镇要的热水喝完了,只好再去路边的人家讨水。一如既往的讨水、一如既往的热情、一如既往的亲切,人家和我聊天,问我从哪儿来?往哪儿去? 我一一告知,他们说我走错了,建议我走果子园哪条路,路平、爬坡少、风景好。幸亏去讨了口水喝,不然路都走错了 ! 哈哈~
我从爬了2公里的坡上返回,在路口不远处遇到了同伴,我们一同转向往果子园去的路。这是一条县道(X053),柏油路面,沿着一条山溪修建。
0公里
1公里处 。
这条路少有车辆,幽静祥和,生活气息浓郁。
由于早晨起得早,驾车赶到金寨,又骑了一天的车子,大家都有些疲劳,经过商量,我们决定住在果子园乡,距离预定的目的地还有12-3公里。
这是个乡政府的招待所,平时住着一些下乡挂职或者检查工作的干部,,住宿条件和环境条件都不错,宿舍在二楼,一层是个小有规模的餐厅,有专人伺候和打理,估计这些都是政府买单了。
第二天:果子园-吴家店-天堂寨-燕子河-青山镇
这次旅行,临出发的时候,我才发现自己的码表没有电池,不能显示了。匆忙之间也没能换上,所以就没有了码表的记录。第二天的路程大概100-110公里之间,海拔变化从200米上升到900米左右。还是有一点强度。而最大的问题是吴家店到天堂寨30多公里修路。
  早晨,受冷空气的影响,天有些阴沉,风向也转向了偏北,我们早早起床,准备赶往10多公里外的吴家店早饭。
  这是外出打工的? 不知道,反正他们出门比我们还要早。
早晨6点45分,我们收拾停当,没吃早饭就出发了。
早晨,山里很安静。
路,有些年久失修了...
吴家店镇,当地人称“吴店”,相对于果子园来说,这儿是个交通要道,从西侧进入天堂寨的车辆都要经过这儿。
我们在这儿早餐。
镇政府,很大很排场,不知道干什么要这么大? 也不知道督察办公面积超标有没有检查到这里 ?
同样是大别山的湖北麻城龟峰派出所也是很大很气派,他们在网上出名了,不知道我的这个照片能不能替吴家店镇政府出出名 ?哈哈。
还记得果子园那个路口的告示吗? 再看看这个。明显的是底气不足或者是纵容通行,封路施工就是一个说法,是吓唬那些守法的老实人的。不听这套,我就要从这儿走,看你怎么着? 哈哈,真的到跟前了,告示者自己就底气不足了,明白为什么很多时候令行不止了吧?
再回忆一下20多公里外的那个告示牌,这牌子,差点让我们打道回府。
出了镇子就爬坡,要进山了...
那个写着“封路”的纸牌牌无法阻止进山的汽车大军。
给这位老兄拍照,他很配合,也明显感觉他想做出一些表情,表现出一点什么,只是他可能很少被拍照,我的拍照水平也很烂,所以感觉几张照片没啥区别。由此想到那些“饱经沧桑”的脸,那些“苦大仇深”的表情,都是表演吧?
很想把照片给这位仁兄,真的,很想。
这路修的,有些川藏的感觉了吧 ? 哈哈
俺也露个面,同伴拍的,此时已经没有了骑行眼镜:(
车多、灰大,连个休息的地方都没有。
隧道,高架... 这路修的惊天动地啊!~~
这隧道上面是所谓的“18盘”,也就是说很陡的山路 。估计隧道通车以后就废弃了,所以上面的路面破坏的少。
没有修路,风景破坏的就少,18盘上面这段路很惬意。
到此一游,留个照片,隧道通车以后,也许以后这段路就荒废了...
终于看到了杜鹃花,说明这儿的海拔高度比较高了(中午吃饭的时候,骆驼队长说GPS显示的海拔大概900米)。
这儿就是“垭口”了,不像藏区,没有任何的标志。我停车加了件衣服,然后滑行下山。
这似乎有些灰头土脸。
在一个小桥上遇见的一对父子 。和藏区的孩子相比,这男孩除了天真好奇,还似乎多了份戒备和胆怯。
风景很好,如果不是修路,这儿清新怡人。
又是一块没有作用的警示牌。
新农村还没有都是新房子...
再艰苦的条件,再大的困难,办喜事不能耽误:))
修路依旧,很脏很脏的路依然折磨着我们....
这是个充满喜感的场面:如此修路,车辆难行, 而且灰尘四起的环境下,竟然有这么多人挤在这样的一个小地方玩“漂流”,这样小的水面,需要到这大别山深处来找吗?
可怜的孩子们,你们的快乐真的感动了我。:)
终于走完了修路的路面,来到天堂寨景区门口。请人拍了一张,留做纪念:))
在路边找了一家餐馆坐下休息,重新泡上茶,边等同伴边和老板聊天,很随意,没有陌生的感觉。在大别山骑行真的好,老区人们很热情、淳朴,有种到家的感觉。
不久,同伴们陆陆续续都到了。他们忙着去景区门口拍照、游览,我继续留在这儿喝茶、看摊:))
队友们游玩的照片,基本上也都是到此一游类型吧 ? 哈哈~
我们决定在这儿午餐,尽管这儿的价格稍稍贵一点。
再出发,就全部是这样的油路了,从天堂寨到燕子河这段路是三天骑行最好的一段路。
又遇上了这样的一个“漂流”点,说实话,这样的漂流不收我的钱我也不一定去耽误那时间。
距离天堂寨景区3公里,是天堂寨镇,选择在这儿吃饭、买东西估计比景区那儿要实惠一些。
咱们骑行,认同的是“最美的风景在路上”,对吧?:)
这只白鹭,我等了它足足有5分钟的时间,希望它能飞起来,在这青山碧水间飞翔一定很美!
可惜我离它太远了,喊叫、用小石子袭扰都没法惊动到它,只好就这样眼睁睁的看着它闲庭信步,最终作罢。:)
车非常多,想踏踏实实拍张照片都很困难。
这就是车友金木水清用手机给我拍的两张照片:)
下午3.40分,队友似乎有些累了!:)
燕子河大峡谷,好多好多的车,按照惯例,我们骑车不进景区滴。
景区里面啥样? 呵呵,网上有图片,可以自己找找看。
我感觉这个峡谷远不如大别山主峰附近的龙井河,那边开发的少,瀑布水流大。
这是我2009年在龙井河骑车游玩时拍摄的,我们找了当地的一个导游,进入龙井河景区,人很少,瀑布下面还是可以游泳的:))
燕子河峡谷再往前,就是燕子河镇了,3年前的2011年秋天,我们也来过这里,当时是两支队伍在燕子河汇合,好像就是在这家吃的午餐。
三年了,这儿好像基本没变化。
三年前的合影。(我在拍照)
燕子河往青山镇,开始是个三公里左右的上坡,然后就基本是下坡或者平路了。
天开始有点下雨,我和先到的骆驼、Ava在燕子河镇等了一会,决定先出发,前往燕子河。
这段路我们三年前也走过,没什么风景。和那时候相比,路况依旧,只是更加的破烂了,天下着小雨,大家都埋头赶路,不一会,我便看不到了队友。
这是三年前这段路骑行的照片,那时候是秋天,天气晴好。:)
到了一段稍稍平整的路面,我停下车,百无聊赖的在路边找野花拍,这时候骆驼和Ava赶了上来。
雨还在下,青山镇就在前面不远了,抓紧赶路:))
六安的一家三口在一座钢索吊桥上拍照留影。金寨属于六安市,这一家人家显然是假期郊游性质的,这样的桥自然就成了道具。这种桥西藏很多,现在看来,建设这样的桥主要还是成本比较低吧?
当地的孩子。女孩看到我在拍照,似乎有点拘谨:))
这小帅哥开始对我似乎还有些戒备,后来眼神就友好多啦 。哈哈~
一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
骆驼和Ava 又骑到了我的后面,这次骆驼也是带了个单反,只是没装车头包,每次从后驼包里拿相机都是一件很费事的事情。
这是他在路上给俺拍的。:)
看了他拍的照片,我发现我错过了不少的美景。
猜猜这摔了没 ? 哈哈~
在这个吊桥处,又等到了骆驼他们,经不住美景的诱惑,他没拿单反,直接用手机拍了。:)
活泼的队长。
拍照也非常专注 ...
这咋就拍虚了呢 ?
撞衫了? 哈哈~~
路边的一片茶园,茁壮的茶叶芽头吸引了我。
茶园的边上,有一户人家,里面有人在打麻将,不明白这么好的茶叶不抓紧采摘,还有时间打麻将?
这几只狗狗明显是在防范我,这是我拍完茶叶之后才发现的。估计我如果再试图走进这户人家,它们会一拥而上的吧? 好险.....
青山镇。从山坡上看,这是个挺大的镇子。
和两年前比,这牌子更破了...
两年前拍的
在青山镇看到的火凳子。山里冷,冬天的时候,他们会把木炭火盆放在凳子的下面,这样人坐在凳子上就会很暖和。
文物了,各位骑友下次去的话,记得收藏啊,哈哈!~~
这次在青山镇,我们住的是和三年前同一家旅店,甚至是同一个房间。只是旅店的名字换了,老板也换了。
5月3号,出发前的合影
现在的老板娘 :)
2011年的照片
第三天的行程是从青山镇回到梅山镇,这段路大约50多公里,将要经过响洪甸水库。2011年的时候我们也骑行过。现在的这段路重新修过了,路面质量很好。
队长不知道怎么就拉到了后面 ,哈哈~~
安静的山村....
这是个在离路边很远的地方。 没有看见有明显的路通过去,没闹明白这是个什么地方? 这三个人在干嘛?
这就是响洪甸水库的一个水面了,在210省道的路边上。2011年的时候,我们曾计划在这儿下水游泳的。:))
2011年的照片
我是第二次骑行这段路了,照片多是在骑行中随手拍的,显得有点潦草。呵呵,主要是给朋友们看看这段路的路况。
骆驼队长在这段路上拍了不少照片,长焦距特写,很美!:)
看到这个桥,就意味着到了金寨高铁车站了,很多人不知道这儿是高铁站,路边也没有提示。 2011年的时候,我们就是从这儿骑过去,快要到梅山的时候,问当地人高铁站在哪儿? 人家告诉我们走过了,我们又返回的。
这个丁字路口左转2公里,就是高铁站了。
这是我们2011年在这儿坐动车返程的照片。
这一次,我先到的,在这个路口等同伴,和两位环卫工人聊天。
他们说,他们每天要工作10小时,工资2000元不到... 他们告诉我路边的都是板栗树,板栗花儿马上就要开了...
队长过来了,开始得瑟 :))
小女子就文雅很多,哈哈~~
这个猴子岭隧道三年前是没有的,那时候从高铁站去梅山,需要翻越猴子岭山坡。现在这个隧道通了,路一下子好走了。
骑在车上随手拍的。金寨是个出美女的地方。:))
进入梅山之前,有这么一个液化石油气储配站,估计这里供应着全金寨县城的燃气,这个储配站的储罐好像锈蚀的很厉害,有点不合要求,哈哈,这是我的专业。
在梅山午饭,然后打包装车,开始返程,时间稍早,还没有到返程高峰,我们一路顺利,安全到家。
此贴完结,谢谢各位朋友关注和支持。:)
2016-03-09发布拍摄于2018-01-31
暂无评论
抢个沙发,给作者一点鼓励~
打开携程App,查看更多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