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onymous
0
0
0
说点什么...
说点什么...
发送
快捷回复:
加进旅行计划
1/83
敦煌
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敦煌城
人的一生必须要有几次说走就走的旅行!从决定出行敦煌到成行用了2天时间,这次出行选择北京飞兰州在乘坐敦煌号到达敦煌,只因对2014年7月10日开行的旅游列车敦煌号早有耳闻,列车中的14节车厢与14个市州相配套,每个车厢展示一个市州的风景名胜、文化风光,让旅客更加了解甘肃14个市州的人文景观,真正做到了“一车一景、一车一馆”。
经过严密筛选严格培训的“动姐”、“动哥”也是一大亮点,说话温文尔雅坐落大方。车厢内酒吧与餐车还配有wifi。从兰州发车时间安排的很好,Y667从兰州18点出发,豪华车厢内好好休息一个晚上,早晨6点46到达敦煌,车站离市区很近,安排好住宿就可以到景点游览了。
冬日的敦煌8点多天才微亮,不到7点到达敦煌,下车后敦煌给我第一印象,充满现代气息的豪华火车站,金碧辉煌!{出站口的出租车很多,还是西北特色“拼车”,10元把你送到市区}
敦煌城市标志-反弹琵琶飞天雕像
反弹琵琶雕像是敦煌市的标志,位于市区正圆花坛环岛的中心,沙洲南、北路和阳关大道交汇于此。雕像通高约5米,姿态婀娜,体形丰满,女舞神慈眉善目,重心放在右脚,左腿提起,琵琶背朝前置于身后掌心朝上反弹。该雕像是根据敦煌壁画中的其中一幅——中唐112窟中的《观无量寿经变》内的“反弹琵琶”所制,该壁画同飞天并称敦煌乐舞壁画中的两大代表作,举世闻名,是敦煌艺术中最优美的舞姿。《西方净土变》中写,伎乐天伴随着仙乐翩翩起舞,举足旋身,使出了“反弹琵琶”绝技时的霎那间动势。她神态悠闲雍容、落落大方…
敦煌城
有一方异域,漠色无疆而盈绿一掌。长2000余年而通达亚欧!落河西,而成就丝绸之路!以商之名,探四海之谊,拓先途之视线。舶世界珍品,扬全球文明。
驼铃悠悠载千古道,海市蜃楼昔日繁华照。在这条千年隧道上,各种文化摩肩接踵,互相包容。在这片万里荒芜中,多地域文明,纵情恣意,挥写奇迹!
凿洞、刻石、绘画,传承千年,历多代而不歇。宗教、民俗、艺术,丰富多彩,博大而精深。仅一门石窟,便凿开了千古四方之文明!历世精华,在这里绽放着奇光异彩!举世精萃,与这里灼灼生辉,璀璨耀眼!
霞光落地,万重山壑着朱帔!万物聚集,一城汇尽天下秀!伸臂指丹霞,春风不到魔鬼家!壮阔异景,绝伦景观,已让人瞠目不已。转身遥望,沙舞奏乐,水流成月,千古相依,成就了仁、智之乐。
商旅重地,边关重重,北上南下,丝路通畅!屯兵边塞,筑防御敌。大漠巍长城,要塞筑烽火。虽经千年风吹日晒,断壁残垣中依然伟岸着霸气威仪,朔朔黄沙中,依然叱咤着金戈铁马里的壮怀激烈!
豪迈莫过于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性情难比沙场醉骚客!一杯苍凉,谱一曲万古流芳!
而今再踏古域旧城,重赏千古一轮关山月。
干净整洁的街道灯火通明,沿路大红灯笼高高挂,增添了喜庆色彩,从出租车窗看外面,敦煌夜景真的太美了{一个城市的发展可以从夜景展现出来}。
酒店安排入住后前往此行的第一个景点:鸣沙山月牙泉
鸣沙山月牙泉风景名胜区,位于甘肃省敦煌市城南5公里,两个景点是在一个景区内。古往今来以“山泉共处,沙水共生”的奇妙景观著称于世,被誉为“塞外风光之一绝”,1994年被定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鸣沙山、月牙泉与莫高窟艺术景观融为一体,是敦煌城南一脉相连的“二绝”,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人民向往的旅游胜地。月牙泉的周围是高高的沙山,中间有一个形似月牙的小湖。
鸣沙山在晴天或有人从山上滑下时会发出声响,所以叫鸣沙山,这里还有一个奇特的现象,因为地势的关系刮风时沙子不往山下走,而是从山下往山上流动,所以月牙泉永远不会被沙子埋没,被称为沙漠奇观。
在河西走廊西端,鸣沙山北麓的沙漠中经年流淌着一弯月牙。泉水清澈,犹如仙女笑颜一样清冽。据据说这里的鱼,吃了可以长生不老。这里的草,可以医治百病。这里的沙都是往沙山上走的。沙漠中居然藏了这样一方绿洲福地。若非亲眼看到,当真如梦里入了阆苑。
月牙泉居身沙漠,风起沙绕,衣身从不沾沙,久经干旱,却历千年而不涸。蓝天映碧水,玉盘对月牙。如此盛景,不是海市蜃楼,不是遥远的传说。因为我今天要亲临仰慕之泉,近距离的来接触圣泉!
景区也紧跟时代步伐,提倡环保出行,取消了纸张票改为手机二维码验票{网上付款后发一个景点二维码},手纹录入后三天内都可以免费进入景区,可以拍日出、日落、夜景,给游人更大的空间。
进入景区右手边就是敦煌民俗博物馆,是展示西北民俗风情习俗的庄院式博物馆,博物馆面积4300余平方米,采用敦煌民间传统的古堡式建筑结构,及敦煌民居建筑中最流行的四合院形式,风格古朴、典雅,室内陈设多样朴实。馆内展示了敦煌地方民间文化、宗教信仰、岁时节令、衣食住行、游艺竞技、玉雕珠宝、民间刺绣等二十余项专题内容,集中反映了丝绸之路上人民的生活风貌。
直行可见前方最高峰的鸣沙山,右前方就是月牙泉。鸣沙山月牙泉因“亘古沙不填泉,泉不涸竭”而成为千年沙泉共存的奇观。
沙漠行走很累的,好在月牙泉鸣沙山景区配有沙漠骆驼、观光车、沙漠越野车、滑翔机、直升机等各类游玩项目。
这次我选择了骑骆驼,从骆驼的右侧两手抓住扶手,左脚站稳后右腿一抬就跨了上去,骆驼的主人发出一声吆喝,骆驼一个一个的站起身来,牢牢地抓住扶手,唯恐从骆驼上掉下去,随着主人的一声令下,我们的驼队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鸣沙山古称神沙山、沙角山。东西长约40公里,南北宽20公里,高数十米,东起莫高窟崖顶,西接党河水库,山峰陡峭,势如刀刃,整个山体由油润细米粒状黄沙积聚而成。
当脚踩在这无边细沙,望向天地一片绵亘沙山,或蜿蜒起伏若蛟龙、或柔软曼妙如仙女...耳边传来各种异域天音。天地当真一片恢弘美妙,不见一丝一弦,却听钟鼓乐鸣,没有一兵一车,只觉万马奔腾、雷鸣怒吼。难不成在这漠漠荒凉之地,真藏了瑶池仙境?非也,是这脚底无垠细沙,演奏了这场无与伦比的神曲!
站在鸣沙山上,身后骆驼悠哉前行,留下一条长长的痕迹。夜间风过,驼铃声再响,脚下已然不见走过的痕迹。神奇的鸣沙山!
鸣沙山,又名神沙山。这里的沙子红、黄、绿、黑、白成五色。色彩绚丽,深藏神技!一粒微沙,成就瀚海奇观!长风万里逐细浪,驻足神山听华章!
再细闻,据说当年西天取经的唐僧走到这个地方的时候,黄沙无边,漫无人烟,却又痛失白马,水尽粮绝,就在奄奄一息的时候,天边出现了观世音菩萨,菩萨从紫金瓶中滴了一滴水,落沙即成一弯月牙形的清泉。
原来这泉是一方圣水,也难怪被世人惊为人间奇观!
当在最冷的时候站在泉边,万木早已凋尽。岸边已不见浓夏里的蓊郁,取而代之的是树、塔、沙浑然一体的大漠风情。就在这风情之外,一尾碧水笑容澹澹,轻盈游弋在这片沙漠中。宛如一块天边自由玩耍的玉,只可远观,稍重些的呼吸,都怕惊了她。
暮色来临,驼行沙漠,在无边翰漠上清灵远去;有声若丝竹管弦,悦耳怡心,在长风中犹若天籁;有声如雷鸣,轰然磅薄,似是千军万马自脚下腾跃厮杀......
夜色下的月牙泉,灯火通明的古刹,泉边柔和的灯光,一轮明月天边挂......鸣沙山怀抱着月牙泉,月牙泉的碧波里又映着重叠银灰的山巅,让我们在月夜来到这里的人陶醉,心旷神怡,大美鸣沙山大美月牙泉!
此行第二个景点:敦煌雷音寺
雷音寺原名解脱庵,亦名观音堂。位于古丝绸之路的重镇-甘肃敦煌市南4公里处鸣沙山下,月牙泉边。占地面积300亩的新寺院对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陈列馆等设施进行了改造、维修和扩建,重现了唐式佛教寺院风格,其扩建后成为敦煌最为重要的汉传佛教宗教活动场所。2013年9月30日,雷音寺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以莫高窟172窟经变壁画的建筑结构布局为蓝图的敦煌雷音寺建成,在“十一”黄金周期间将向游客免费开放。
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经小雷音寺而又遇一劫。据传当时的雷音寺“霞光缥缈龙宫显,彩色飘祆沙界长。”今天再走丝绸之路,在靠着鸡鸣山,依着月牙泉的地方,依旧常盛着一方烟火,敦煌雷音寺!走近雷音寺,虽不见西游记中的仙界华彩,但威严肃穆,清幽安宁的气场,让昔日丝绸之路上的这颗千年古刹,历世越发绚丽!
雷音寺-现是敦煌市境内规模最大的佛教活动场所。莫高窟珍藏的《唐敕河西都僧统洪辩告身碑》中已提及“古雷音”,所以初创年代应在唐代之前,晚唐至宋代沿鸣沙山北麓,西起月牙泉,东至莫高窟,三里一座庙,五里一座桥,塔寺林立,袈裟遍覆,统称为“西天古雷音”。由于时 光的冲刷,生态的变迁,只剩下一点遗迹。
此行第三个景点:敦煌博物馆
敦煌博物馆,成立于1979年10月,前身是县文化馆考古组。建筑面积2400平方米。收藏有敦煌当地的大量珍贵文物。
该馆现藏文物达4000多件。共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重点展出: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即第17窟)文书。
第二部分重点展出:汉、三国、晋、隋、唐等时期墓葬出土的文物,主要是石碑、石塔、陶盒、陶鼎、镇墓兽、莲花砖、麒麟砖等。其中麒麟砖最为罕见。这是一种高浮雕阳刻,麒麟四蹄凌空,犹如奔腾的骏马昂首嘶鸣。
第三部分重点展出:丝绸锦缎、绢、纱、罗等实物,给"丝绸之路"提供了充分的实物和参证。另外,还展出了"汉简"以及铁、铜工具和兵器,为研究中、西政治、经济、文化交往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其中,敦煌历史文物展室2个,展出本地出土收集的珍贵文物2000多件,时代自原始社会至清末,包括各种陶器、写经、货币、
石磨、木哭器、砖瓦、铜器、丝绸、珠玉等;汉代长城展以介绍在敦煌境内的汉长城遗址为主,陈列出土的汉简、麻纸、大麦、谷子,烽火台使用的大炬、小炬实物以及汉长城遗址模型;名人书画展室,以敦煌之名人、书画家所留墨迹为主。其中有著名的莫高窟藏经洞出土的"敦煌遗书"和举世罕见的藏文写经,珍贵的古代地理、气象、军事写本等,都是镇馆之宝。
当走进敦煌博物馆的时候,睹物思旧,那些佛林盛景、旅影穿梭、商旅繁音、甚至是金戈铁马也一并袭来,在眼前一幕幕播放!
这些藏世千年的古物、丝绸之路上的珍品,以及大汉威仪在现的古关长城,在一间屋子里,闪耀着中华以及世界文明的炫丽光辉!
敦煌行第四个景点:敦煌电影城
位于党河中下游绿洲腹地的敦煌古城,原为汉敦煌郡治,唐立沙州、元置沙州路、明设沙州卫,其城址一脉相沿,未曾他迁。
敦煌古城的建筑风格具有浓郁的西域风情,城开东、西、南三门,城楼高耸;城内由高昌、敦煌、甘州、兴庆和汴梁五条主要街道组成,街道两边配以佛庙、当铺、货栈、酒肆、住宅等,敦煌古城再现了唐宋时期西北重镇敦煌的雄姿,被称为中国西部建筑艺术的博物馆,具备拍摄古代西部国边塞军事片的独特优势,现已成为中国西部最大的影视拍摄基地,在这里已先后拍摄了《封神演义》、《新龙门客栈》等二十多部影视剧。
风啸沙扬,漠漠沙场中,不生滴水,不长一叶,却生出风情万种的金镶玉。万里黄沙,难兴土木,鲜经路人,却敞开了一座熙攘千古的客栈,龙门客栈!就当是旷世奇迹。
酒缸坛子列居柜台、酒桌板凳正在待客来。抬头看见客栈大匾牌,街头举扇自摇摆。再来这里,当邀了兄弟一起,大口吃肉,大口喝酒,管他凉州城里多寒凉,大漠深处,这里最江湖!
可是沿着这漠色荒烟再寻时,你不知道这里还藏了一座城。一座活色生香的千年古城,敦煌电影城!来到这里,你确实就穿越回了千年以前,满目古前朝,处处古风烟。
敦煌行第五个景点:白马塔
白马塔位于敦煌市古城南部,党河乡红星村内。白马塔始建于后秦,现塔为清道光二十四年(公元1843年-1844年)重建。据传是著名龟兹高僧鸠摩罗什为他的心爱坐骑白马而建。塔身共有九层,高十二米,用土坯堆砌而成,中有立柱,外涂以草泥、石灰。保留了古时候明朝时期喇嘛庙的风格,基层呈八角形;以砖包砌,每象面宽3米;第2―4层呈折角重叠形;第5层下有突出的乳钉,环绕一周,上为仰莲花瓣;第6层为覆钵形塔身;第7层为法相轮形;第8层为六角形的坡刹盘,每角挂风铎一只;第9层为连珠式塔尖。
今天还得继续循迹西游。还记得唐僧的白龙马吗?据说在唐僧西去取经时,路过敦煌,黄沙遍野,荒无人烟,为唐僧尽职效力,与其经历风雨、患难与共的白龙,在长久的困苦劳顿后,卧身敦煌,再也没有起来。
为纪念这个恪尽职守、辛勤付出的同伴,在白龙马葬身的地方,立起一座白塔,就是现在的白马塔。白马塔头顶大漠苍茫,身侧绿荫香绕,即使最冷的冬天来到这里,也依然感受得到一份宁静。
不惧万里险图、不畏跋涉之苦,一心只为取经造福人间的这份赤诚,在千年后的落日余晖中,依然温暖、恬静。
敦煌行第六个景点:西晋壁画墓
一部《鬼吹灯》和《盗墓笔记》让多少人对盗墓这件事儿,新奇畏惧,而又心神驰往。千百年前,和古人一起沉睡在地底的,都有些啥?要是走到沙漠里,万里沙场底下又会藏着些啥?
跟随脚步在黄沙中漫步,走近居然能看见一抔堆起的黄沙压着成四方角的平台。走到里面,用砖石排高垒起的一座古墓赫然在目,却也着实吓人一跳。
迎面而来的砖块,没有一块是黏合在一起的,全都是排列、垒起的。如此简陋,也难怪时间久远,时间可追溯到西晋了。
其实非也。砖头之间完全按照力学,倚靠建成。只要动一块,墓必定一轰而塌,不懂的人,可能真要与墓主人同居一穴,作千古邻人了。
进得墓穴,右上方可见一个圆洞,这是令人惊奇的盗洞,墓室距地面十几米,盗墓者从地面盘旋向下挖,正挖在了墓室的对角线上,角度分毫不差,并且他取砖的数量也恰到好处,如果再多取几块,墓室也会倒塌,盗墓者进入墓室后拿走了主人的陪葬品。
再看,还有灼目之作!墓葬照墙居然有壁画,且技术高超!想起该墓前立的景点碑名为,西晋画像砖墓。该墓的每块砖上都刻满了壁画!西晋当时的精神文化生活可见一斑,西晋的民俗生活也可由此打开一扇大门!
墓穴中的陶器,据讲解员说都是真品。
墓主人和夫人的画像,因为年代久远,文管部门用玻璃罩了起来,也是为了保护文物。
西晋壁画墓右10米还有一个古墓,据讲解员大姐说是一个西晋艺人墓,墓穴被雨水浇灌过,壁画都是后来补修过的。
经过风吹雨淋,壁画已经没有了绚丽的色彩,轮廓还清晰可见。
墓穴顶部荷花也是后来补修过的
游玩一天也累了,那就找地方去吃吃敦煌特色:驴肉黄面。
酱驴肉黄面是敦煌的一道名吃,号称中华一绝,到过敦煌的人和生活在敦煌的人都会在路边看到很多驴肉黄面馆,正宗的酱驴肉黄面馆只有一家,敦煌人都知道,敦煌市西大桥农贸市场门口有家顺张驴肉黄面馆的,就是享誉敦煌城的酱驴肉黄面代表。
2016-08-12发布拍摄于2018-01-31
暂无评论
抢个沙发,给作者一点鼓励~
打开携程App,查看更多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