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onymous
0
0
0
谈谈感受
说点什么...
发送
快捷回复:
加进旅行计划
种草了
刷到了宝藏
1/124
九寨沟
翻山越岭的非鱼在路上之多彩的七穿九
我与自然
彼此聆听
我听见她的流水落花
她听见我的逝水年华
我与自然
彼此相爱
我爱她的生灭变化
她爱我的静如莲花
----加措活佛
加措活佛用心与大自然交流,这种感悟是纯真而美好,而生活在世俗中的我们,每天劳力又劳心,在这样的环境中要做到放松心灵,显然是徒劳的,给自己的心放个长假,让身体跟随他去大山旅行,才能重拾一些纯真而美好的感觉。
于是,在这个美丽的秋天,带上虔诚的信念出发,向川北的大山而去。全程自己背负,用脚步丈量大地。一路上,七藏沟和九寨沟身披彩衣相迎,温柔而美丽。
夜里,伴着落花与流水,我们安睡在她的怀抱,我们相信彼此心有灵犀,我们会翻山越岭而来,她会口讼菩提为我们祈祷平安,于是在这个一直多雨的川北的秋天,我们一路阳光明媚,一路云淡风轻,雨和雾都成了点缀。多彩的七藏沟毫无保留,先睹为快。
远眺雪宝顶方向
神秘的则藏海
八年前随旅行团在人山人海中领略了夏季九寨沟的美景,于是便想象着秋天的九寨沟到底会美成什么样子?这个想法在心中象爬山虎一样疯狂地生长,只要看到有关七藏沟穿越到九寨沟的户外帖子,必然认真研读,心里默记关键地点上的地形地貌,同时还下载了轨迹在GOOGLE上分析线路、河流、营地。
期间,约伴、订票、请假等每一件事都可以写出千字的故事。这些繁琐的事件,都是AA户外的必修课。AA户外的意义在于:我们身体力行,基本不依靠外力的协助,按自己的节奏完成行程,我们走过的地方,我们身体到过,心也到过。
七穿的帖子也很多了,但是不同时间都有各自的美景,发帖分享是美德,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由于经常探路和导航,美景照片的遗漏,本帖用到了同伴折翼、不懂、落落、狼哥等人的照片。
DAY0,全国各地赶往成都,成都到松潘县唐成人家客栈集合12人。
DAY1,一早包车到卡卡沟口,卡卡沟口尾营地,海拔3820
DAY2,卡卡沟口尾营地过海拔4200垭口到鱼海子营地
DAY3,鱼海子营地到三道坪,此时因天气和路线分歧分成两队
DAY4,三道坪休整
DAY5,三道坪过海拔4250米垭口进入则藏沟,在海拔3100原始森林宿营
DAY6,经过长海南端,沿右侧穿越,夜宿水边小型营地
DAY7,继续,沿长海右侧穿越,下午到达长海北端,等景区下班由小货车送至树正寨。七九穿越成功结束。
DAY1,一早包车到卡卡沟口,此处长期住着一批藏民,收取十元的过桥费。
出发前的合影
第一天的行程是轻松的,沿卡卡沟缓慢地上升。
一路需多次过河,好在都有小桥和独木,不用涉水。
无边的秋色,天气也由早上的阴天逐渐转变为晴天,温度适中,略微有点晒。
高处的山还隐在云雾里。
一座金字塔形状的山峰很有特点。
令人惊艳的卡卡沟长海子。
第一天的路程有点长,后半段开始有了明显的上升,大家都有点疲倦。正当我奋力爬上一个台地时,猛然看到长海子时,心里一惊,那宛如翡翠的湖水荡漾着午后的波光,那样神秘。
过了长海子继续向上走大约海拔3820米的一处草滩就是营地。由于我们的队伍前后拉开的太远,把队伍聚拢是一个难题。大批的马帮已事先占据了较好的几块地方,我达到营地后,在能够看到来路的地方选择了一块相对平整的地方,招呼随后赶到的队员扎营。到达营地前有一座独木桥,水深、木细,有点难度。天黑前,大家都顺利到达。
DAY2,从卡卡沟口尾海拔3800营地过海拔4200垭口到海拔3600鱼海子营地,行程中最为轻松的一天。早晨阴天,中午晴天,晚上多云,未来的几天几乎都是这样的循环模式。
上到垭口万里无云,由于精力充沛的小伙伴们决定寻找4000米之上飞的感觉。
认识的,不认识的都露个脸,笑得多灿烂。
垭口之上极目远眺。
今天早早就到达鱼海子营地,此处收费30元,有厕所和专门存放垃圾的地方。这地方有面条、稀饭、烤肉串等供应,假期走七九的驴友可以考虑少带一到两餐的食物,鱼海子营地的伙食可以在藏民处解决,以烤肉串3元衡量,此处物价尚可接受。
七穿九回来,参加了两个马拉松训练及比赛季大部分空闲时间,今天继续发贴。
DAY3,鱼海子营地到三道坪,此时因天气和路线分歧分成两队
出发前部分队员合影,去红星海的可以轻装前往,我们五人小队直接往三道坪方向去了。
刚起床时多云天气,但出发后天完全放晴了,晴得万里无云。
往三道坪的路基本都沿河谷前进。
此处是一个无人和牛的牧场,适合扎营,具体地点在鱼海子营地往三道坪方向走一公里左右。
在烈日下行走温度上升很快,仿佛又到了夏天。
刚开始的路非常平缓,小队行进得轻松。
我们走在幸福的阳光大道上。
11点多,我们找到一处树阴处午餐,烈日下,人特别容易犯困,最好的方案只能是打开地布午休。
明净的天空、寂静的山谷,潺潺的流水,雍懒的午后,伴着无边的秋色,有生以来令人难忘而又独特的一个午觉。
闭目间竟忘记了自己身处何处,如灵魂出壳一般在山里游荡。靠在包上的身体滑落的瞬间才猛然惊醒。
后半段地形开始上升,开始的路我们一直沿溪流走,多次过河,多数可以打到垫脚石,仅有一次无奈脱鞋过河。随着地方形上升,我们依然在河谷里行走,此时视野受限,五人商量后果断放弃溪水边的路,往左边拔高。
多彩的山谷除了我们空无一人,我们徜徉在琳琅满目的树从中,走走停停,流连忘返。
2点过后,天空上方的云彩开始聚集,特别是垭口方向逐渐升腾起浓雾,一阵阵冷风吹来,我们随之心头一紧,接下来的路前途未卜。
跨过一条雨水冲刷出的深沟,地形过渡到碎石和草甸,没有了灌木,天开始下走了小雨。整个往三道路坪的垭口,坡并不急,一路缓慢上升,有并不明显的路迹通往垭口。
垭口风很大,在垭口麻尼堆上加了块石头,找了块大石头避风,稍作休息就开始下坡。一路经过一个巨大的滑坡体,天空云层很低,有一种黑云压城的感觉。不过总算翻过垭口了。前方三道路坪方向电闪雷鸣。
经过滑坡体后,逐渐赶往灌木地带,树木也高大起来,加上雨天能见度差,天色很快暗了下来。打开头灯疾行近一小时后,来到一处溪边草地,我和先到了不懂商量一下,不能再前行了,此处有水源,还算开阔,后续队员陆续赶到,顶着小雨大家迅速扎营,说时迟那时快,刚扎好帐篷,一场大雨倾盆而下。不知下了多久,雨小了,各自在帐篷里煮了点热食。休闲的一天竟然以一场大雨结尾,好在我们五人小队都顺利到达营地。
一路的劳顿,让我们一觉睡到天明。早晨起床,仔细打量昨晚的营地,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宛若仙境。
坏顾四周,群山之中的一块平地
以往的长线,总有几样糟心的事情,不是天气就是线路,不是丢东西就是营地太吵,而这一次居然通通是阳光道,昨天的风雨雷电也是只纸老虎,一个夜晚过后,立刻收起了自然界狂暴的那一面,变得无比的温柔可人.她那么真诚地邀请我们放下匆匆的脚步,我们欣然效纳。在群山环抱中,我们聊天,煮早餐,晒装备,自拍,晒日光浴,享受这安逸的晨光,这不就是我们行走户外所追求的体验吗?它就象是翻越一个垭口,跨越一条河流一样,值得我们细细回味。
将休闲进行到底。
喝茶聊天,洗头、洗澡,折腾到中午,吃过一锅香肠闷饭,悠闲地拔营。今天要进则藏沟是不可能的了,合理的选择是尽可能将营地向前推进。
我们从传统的三道坪牧场营地上方经过,有牧民向我们大声打招呼。
还是沿溪水上行,在垭口前找到一个小型营地,早早扎营。今天只行走了两三个小时,为此行最轻松的一天。
营地里居然有人劈好了一大堆柴,显然是马帮留下的。很快升起篝火。
没多久,山间又起了雾,气温也迅速下降。
篝火让营地有了点生气,也给大家提供了温暖。
大家围着篝火而坐,做面膜,用废气罐烧水泡脚,不亦乐乎。黑夜中篝火给大家提供了安全感,也让来自大江南北的我们拉近了距离,我们畅谈着各种话题,那根巨大的木柴一直到第二天仍然没有烧尽。
DAY5,三道坪过海拔4250米垭口进入则藏沟,在海拔3100原始森林宿营
早晨,天晴得出奇的好。
一段持续的爬升,我们登上了4200米的则藏沟垭口
飞跃则藏沟
雄鹰展翅从则藏沟上飞过
各种飞
则藏海边下午茶
这杯午后红茶是今天的岭,刚过则藏海,云雾开始升腾起来,冷风迎面而来,不一会,下起雨来。海拔快速下降,从4000多,下降至3000左右,地形也从碎石过渡到林地。则藏沟进入九寨沟处有一片相对开阔的草地,是不错的营地,但我们到得比较早,扎营还太早,决定继续前行。此处地点的大致位置如下图:
上两张图是刚过则藏海,下图可以看出,云雾已经上来了。
不久开始下起了雨,我们进入森林之中。这些路显然长期没什么人走过,植被也很原始,只是在十一期间,有马队走过。
一路会经过多个这样的小型海子。
源海是较大的一个,这个季节水位较高,源海边无法找到适合的营地。
继续向前。
沿途地面都是深达五十厘米以上的苔藓,遍地倒木,地上有昨天马帮走出来的路迹。但是整个下午都没有找到合适的营地,森林中天色暗是比较早,心里有点慌。
多次过河,有大型树木做桥,否则水流太急,无法通过。
本来四川的天黑的比其他地区的要晚,一般10月份要7点多才会完全黑下来。但是今天阴天,又处在高大的原始森林中,5点多天就开始变暗,而营地还没有着落。大家合拢商量,决定必须在天黑前找到营地,具体为我往前探路,其余四人慢慢跟进。背着大包,我一路小跑,感觉已经路出二公里以上了,还没有一点营地的迹象,天开始逐渐暗下来,但还可以看到路的大致轮廓,我正被暗夜所包围,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心情更加地紧张。
已完全没有后队的声响,夜死一般沉寂。我取出头灯,打算做最后的努力,往前再冲十分钟,如果还没有营地,也只能原地等后队,然后围坐到天明。
在黑暗中人完全没有时间概念,不知过了多久,身边已经完全暗下来了,但抬头看,树稍以外的天上还是些许明亮,心想再走一会儿吧,等天上也暗下来,就不走了。
不知不觉中,我出了进山以来的一身大汗,也许是因为紧张、也许是因为快速行走,这种要拼命一捕的感觉让我不知疲倦的行走,但其实身体已经透支了。在绝望中,我来到几株大树下,隐约中看见几棵烧过的木头,再一打量,是一个火塘,显然是马帮过夜的地方,旁边还堆了一堆塑料垃圾,地虽然不太平整,但仍能扎下四五顶帐篷。
就是这里了,我定了定神,大声呼叫后队,没有回音。除了我的头灯所及之处,我已看不到别处,更糟糕的是,下起了小雨。我必须升起火来,但是面对淋湿的木头,难度可想而知。我尝试着用火机点塑料垃圾,但是因为雨水也法持续燃烧。我找到一张干的卫生纸和相对干一点的破雨衣,抖去雨衣上的水分,撕下一片塑料弄干,和卫生纸拧在一起点火,效果好了很多,可以持续燃烧了,往上加塑料雨衣,火旺了起来,找出树枝架在燃烧的塑料上慢慢烘干,篝火终于升起来了。升腾的火苗映亮了夜空。想必后队能够看到火光的方向。我终于松了一口气。但是心中的疑问仍然有,后队会跟上来吗?他们会不会就地扎营了?在等待中,慢腾腾地支起帐篷。
也不知过了多久,树后闪出一个人影,是不懂,我们的后队来了。接着狼哥、折冀、落落相继出现了,心中狂喜,这堆火没有白升起来呀!
经历了这么多,我突然想躺着休息了,钻进帐篷让自己放松一下。今天总算有着落了。这时雨也停了,队友们显然还有很高的兴致,烧水做饭,而我随便吃了点他们煮好的面条,快速的睡去。在梦中,我看到了篝火晚会正在进行,还有烤全羊。也许那晚,有真的晚会呢!
DAY6,经过长海南端,沿右侧穿越,夜宿水边小型营地
昨夜睡得无比的香甜,早晨起来早餐时昨夜的火还没的熄灭。今天要通过此行最难的九寨长海边的横切路。上图为长涨南端。
开始横切,一路与长海相伴。一开始路并不难走,照这样的路,今天晚上就可以到九寨沟权正寨住下了。
然而,路越走越难,有些路迹走着走着就没有了,显然,前面走过的人也是乱走的,走不通又改道路了。有的路被倒下的大树拦住了,或者要通过不稳定的滑坡体,再或者脚下踩到枯木,人瞬间失去平衡。临近中午时,我们还没有走出三分之一的路。也就是说四小时走了不到二公里。这时巡逻船驶来,也许是我们的大声招呼同伴把他们招来了。我们不知他们的意图,都躲藏在大树后面。巡逻船无趣的在湖面上晃了一圈,没有再出现。我们走走停停,来到一处湖弯处,勉强可以扎下我们的帐篷。是去是留?照这个速度,天黑也到不了长海北。一歇下就不想走了。三公里路走了一天?不可思议!下图是水边营地大致位置。
夜里,营地上方出现几处人声,过了一会,几只明亮的头灯把我们的营地照的雪亮。我心里暗想,景区抓逃票这么卖力?晚上还追到这里来。过了一会,更多的人和头灯出现在我们的上方,好大一只队伍。显然来的不是什么工作人员,都是驴友,陈大胡子的队伍,还有我们在鱼海子分开的原来的队伍。天下驴友一家亲,我们也让不出扎营的地方了,烧好的开水可以放开享用。显然,有的驴友已经断水了,连我杯子里的水也不介意,倒过去就喝了。由于他们人多,只能四处散开山坡上扎营。
DAY7,继续,沿长海右侧穿越,下午到达长海北端。
临近下午,我们可以看到长海北端的游人和公路了。
大家躺在松软的苔藓上等待接我们的车,5点以后,景区下班树正寨的车子地能进来接人。
下图为长海边横切的最后一段路,红色为参考轨迹,绿色为实际修正后的可以走的线路。
从昨晚的营地出来,一直在离湖面不远的高度行走,遇断崖后开始拔高,原轨迹是翻过断崖,到山脊上行走,而我们在断崖的上部横切通过碎石坡往下走,过溪流。此处可以做为营地。
过溪后,又开始拔高,上到一片茅草和石头的山脊上,从右边绕过(原轨迹从左边过)。
直到可以看到长海北停车场处,不要直接往下去,那里有护林员的往处,也有景区工作人员,我们需要尽量往右横切一点,从他们后方通过,来到一处移动的信号塔下面,旁边就是游客栈道,再外面就是公路。
后 记
七天的行走就在厢式货车中结束了,我们和陈大胡子的队伍和在鱼海子分队的队友又齐聚一堂,旅途总是充满各种聚散离别,充满着各种不确定性,但是确定的是我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乐观的驴友精神。
一路走来,我们后半程的五人小队相互信任,分工合作,不赶路,每天充分的享受户外时光,一日三餐加下午茶,原来完全自助的户外长线也可以这么腐败。
这个秋天我们陶醉在七藏沟和九寨沟无边的秋色中,狂暴的山野,尽显温柔的一面,连下场雨都是雷声大雨点小,稍微使点脸色,第二天马上笑相迎。知足吧!
2016-03-31发布拍摄于2018-01-31
暂无评论
抢个沙发,给作者一点鼓励~
打开携程App,查看更多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