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等(6)
漫步在云端——两个人的风雨秦岭行
写在前面的话:
旅行的魅力之一,就是历经千辛万苦后,赫然发现一份意料以外的惊喜在前方等着你
这是去年九月走的太白,一直没有发帖,现在补上
太白之巅的日出
上帝之光(拍摄者:酱铺)
更新在此
很喜欢这组图片(拍摄者:酱铺)
出来行走这么多年,还头一次有专职摄影师为我照相,真是泪奔啊
继续这组图片(拍摄者:酱铺)
很喜欢这组图片(拍摄者:酱铺)
SONY的奶昔拍摄这样的全景照片确实很给力
在开始讲述行程之前还是先介绍下此行的同伴:酱铺
西安人,海龟工科博士,性情温稳,大气豪爽,是山崩于前而色不改的主儿。国内知名的户外爱好者,骨灰级综合型户外驴友,装备控,GPS达人。体能、技术、经验均一流,主攻徒步穿越。对秦岭了若指掌,曾73小时穿越鳌太。现在网上能搜到的秦岭GPS资料大部出自他手。
和他一起走,很放心。
“铺子,最近忙不?我想来秦岭走走鳌太线。”
“成,哥们儿,你来呗,家门口的路线好说。”
之前我和西安的酱铺计划国庆去新疆乌孙走走,可后来我得在十一带队出行,就把计划提前到九月初,结果酱铺这时间没空走不了。我又报名九月中旬新疆本地的一支队伍去乌孙,结果临行的时候连我才三个人,出行计划再次泡汤。可脚痒得厉害,所以半月前和铺子通了电话,两句话就确定了秦岭之行。
本来预计中秋节一过就动身去西安,但九月正值我变动之际,中秋出行、工作交接、国庆准备……一通瞎忙,迟迟没有订去西安的票,眼瞅着距离十一越来越近,再不动身就没时间了,于是去售票点,只要有最近的的票就直接买下,结果15日晚上买了17日一早的车票,只给自己留下短短一天的时间来准备。
拨通酱铺的电话,通知出行时间,他却告诉我坏消息:西安已经下了快一个周的大雨,到处是塌方和滑坡,这天气上秦岭条件会很恶劣!欧啦,只要你酱铺觉得能上去我就上去,上不去,就当来西安转转。于是,成行!
很长时间,我的生物钟已经彻底打乱,总是半夜两三点后才睡觉,早上七点过就起床,把自己搞得很累,出发当天也是如此,上午10点的火车,7点出门,跑到渝北两路将国庆期间的租车协议签下才放心前往火车站。
甫一上车,我就爬上属于自己的小床,塞上耳机,将自己与周遭的喧闹隔开,静静地卧在床上,静静地凝视窗外不断掠过的农舍、田野,任凭久石让的《天空之城》、《The Rain》、《Memory》、《初恋》….慢慢将自己浸入丝丝淡淡的孤单、缕缕微微的伤感中,并在恍惚中沉沉睡去。
列车在无数的隧道中穿行,明暗不停交替,我在这黑白的变幻中沉睡,惊醒,沉睡,清醒……
夜色中的西安笼罩在一片烟雨迷蒙之中,列车在灯火阑珊的东站没有缘由地停下,硬是在距离终点只有一步之遥的地方晚点了四十分钟,害得酱铺在火车站等了我一个小时。
大半年多的时间没有见面,没有什么客套话,上了车,酱铺直接拉我去吃夜宵。那边还有两位朋友已静候多时, 朋友相聚,没有客套,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店外是初秋的凄风冷雨,店内却是暖旭的情谊。
晚上住酱铺家附近的快捷酒店,不知是因为园博会还是什么原因,快捷酒店的价格通通在200以上,最后在如家住下。小小的房间,橙黄的灯光,带给人一丝暖意,打开电视,随便调了个热闹的台,给寂静的房间增添一点生气。旋即酒意上头,一头扑倒在床上昏睡过去。睡梦中的场景很恍惚,很魔幻,白蛇、法海、许仙….群魔乱舞依依呀呀、各种稀奇古怪的角色竞相登场。半夜冷醒拉被子的时候才发现,电视上放的是CCAV戏曲频道,难怪了。
来个自拍
温暖的灯光
此行的背包
早上起来,雨下得更大。铺子开着车来接我,知道我没有带羽绒服,拉着我去户外商场现买。在店里,共采购了一件奥索卡羽绒服、一双手套,还有一大一小两个高山气罐。大罐KOVEA,小罐火枫,居然要了我99元,我嘞个去!你还不如直接抢我得了。
再次感叹西安的户外用品市场之繁荣,人家户外店那真叫商场,四五层的楼面,每一层都数百平米,品类齐全,顾客熙熙攘攘,好的品牌能有个8折就已经是很给力了,关键是这样的折扣,买的人还跟抢似的。啧啧!
采购完毕,和酱铺还有酱嫂一起吃午饭,找了家名小吃整肉夹馍,香香软软的肉夹馍,咬下去油汁四溢,胃口大开。吃饭的时候才知道,酱铺和酱嫂,这些天正准备带着女儿,还有女儿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全家老小去阳朔过家庭日。现在为了我酱铺放弃了和家人一起去阳朔,心下不禁歉然!
铺子,够义气!!
一点半出发,先坐大巴到周至县,车上人不多,我和铺子坐最后一排,一路熟睡,舒服啊!
铺子准备了不少避孕套,10块钱一大盒,套在手机等电子产品上防潮用。头天在饭店吃饭的时候,服务员态度不好,有点小摩擦。结账的时候,一掏零钱,顺带着掏出一大把劣质套套。服务员眼睛毒:就看你这套儿,就知道服务的都不是有钱的主儿,还闹虾米?绝倒!
戴套的机机
雨继续下,道路两边的条条河渠早已变成奔腾的黄河。去往目的地的大桥被洪水冲毁,所以转了三次车,总共耗费6个小时才到今天的目的地——鹦哥柴胡山村
乡镇公交车,上车时正赶上中学生返校,拥挤不堪
公交坐了坐柴油中巴,然后换出租车进山。前方遇上泥石流,正在等待道路疏通
一路的塌方和滑坡
仍然是路上的滑坡
刚掉落在公路上的大石
平素潺潺的小溪变成了汹涌的洪流
来到柴胡山村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七点半,天已经黑尽。出租车司机载着我们在广场周围兜了一圈,找寻住处。我正坐在后排无聊,突然听见前排的酱铺“哇哇哇哇”大叫起来,司机猛踩了一脚刹车,我定睛一看才发现因为夜黑雾大,出租车司机看不清路,差点从这牌坊下的阶梯冲出去~~要是依着酱铺斯文滴说话习惯,司机肯定开下去了。记得今年元旦在秦岭上汽车转体一周半之前,酱铺也仅仅很温柔滴说了一声小心哦,难得看到酱铺也有惊慌失措的时候,我没心没肺滴狂笑了一阵!
这张牌坊是早晨起来拍摄的,昨夜的出租车差点就从阶梯上飞出去了。
晚上在农家住宿,总共20元。铺子怕床上有虫,把驱虫剂在床上抹了个遍,睡袋上到处都蹭了驱虫剂,难闻死。不过当夜睡得很舒服
早上的早餐很简单:自己熬的巧克力炼乳小米粥
这只小狗像打了鸡血一样,看到我们很兴奋,扭着肉呼呼滴小屁股在我们周围转啊转。只要我往地上倒一点点小米粥,它的粉红色小舌头就像一支拖帕,把地上添得干干净净。
吃饱了,就趴到酱铺的背包罩里睡觉,被酱铺抖出来,又跑到我的背包边身子一卷睡下,真想把它塞进包里带走。
早上从柴胡山出发,一路上都能看到这样的景象,大大小小的滑坡和塌方不下二三十处。据当地人说,这场大雨,是82年以来最大的一场雨。心下不禁惴惴。感觉像是回到了512地震现场,威力巨大啊!!
路
路基因为雨水的冲刷而沉降,像极了当年地震之后的路面
仅仅经过几次塌方,鞋子就变成了皮蛋,还好CRISPI的鞋子很给力,一路上的各种雨水露水,都未能使我的脚打湿
一路浆糊路
从柴胡山村出发的时候雨停了,但是在途中又开始下起了濛濛细雨。走完公路,就看到烟雨迷茫的小山,酱铺迫不及待开始进行拍摄创作。
到下白云的道路一直向上延伸,路面泥泞不堪。地面到处是这种肉呼呼的叫不出名字的果实,果核像虫卵,果肉摊开像一朵朵的大蘑菇,看上去有点恶心。
路上农民搭建的窝棚,结果雨水太大,整个洼地已经变成了水塘。你还别说,这种半圆锥结构的窝棚很稳定,要是没有积水,只需在木头上铺上一层塑料薄膜,就是一个很好的临时居所。
虽然天上只是飘着濛濛细雨,穿着GORE面料的冲锋衣,防雨完全没有问题,但一路上的露水与雾气极重,雨水、露水、汗水、雾水内外夹击,整个身体变得潮湿不堪。冷,阴冷!我算是不怕冷的体质,冬天从来都不用穿毛衣,但在这样的环境下,穿着冲锋衣,我仍然觉着冷。加了件MARMOT的神衣后略好点,可稍微停下来,仍然是止不住地发抖!!
上山后不久,拐过一个弯道,我突然发现前面绿色的林中闪现出几个红艳的身影,定睛一看,居然是五六只红腹锦鸡,拖着长长的雉尾,在山道和林荫中蹦跳!这真是意外的惊喜,我停下脚步,静静地看着这群美丽的山野精灵自在嬉戏。遗憾的是,因为距离较远,相机无法把它们拍下来。
经过一小时的跋涉,来到下白云寺,说是寺庙,其实就是一小小的土屋子。以前查询攻略的时候,看到下白云、上白云、平安寺、大殿等地名,还以为是多气派的地方,结果这趟下来才知道,全是小小的土屋。
白云寺屋内的墙上留下了不少驴友的笔迹,来看看有没有你......
继续上行,来到大殿,这里有三四栋房子,算一路上规模最大的建筑群了,但空无一人。
酱铺和我身上完全湿透,就像水里捞出来一样,冷得不行。在别的地方我还没有体会过这样的感觉,就算今年元旦在秦岭山顶,零下25°的冰天雪地,因为体表干燥,所以虽然冻得厉害,体内是暖和的,可这次失温非常厉害,感觉就像掉进了冰窖,从体内到体表冰凉透顶,我甚至冷得无法握紧手杖。长时间的失温如果不赶快处理后果会很严重,于是我俩推开大殿的门,在神龛边拿出柴火炉升起柴火暖暖身子,烤烤衣服,阵阵水汽瞬间从身上袅袅升起。我泡了两杯咖啡,一人一杯,暖暖的咖啡进了肚,一丝暖意从胃慢慢弥散开来,这才感觉好一些。
酱铺坐在门口瑟瑟发抖
熊熊的大火给我们带来了温暖
过了大殿的道路岔路很多,一不小心就会迷路,我们在这附近徜徉了半个小时,总算找到正确的道路
岔道上的松木桥,下面是六七十米深的崖壁,酱铺走上去,我在后边能见着他脚下的木头渗出水,这样的湿度,这样的朽木,实在有点触目惊心
2000米以上海拔树叶已经渐渐开始变黄。枯黄的落叶铺满山中小径,和着黑色的土壤渐渐腐烂,正所谓尘归尘土归土
此行中与云海的第一次邂逅不期而至,给疲惫的我们带来一丝安慰
路上见到的云海,让我们心旷神怡。后来才知道,这样的景色实在是太普通了,今后两天我们见到的云海奇观可比这个强了太多太多
绿树成荫,林中小径
都说秦岭是天然的基因宝库,这里有众多的珍珍稀野生动物,此话一点不假。我们此行见到了红腹角雉,戴胜,苍鹰,獾子,一路上还到处可见大型野生动物,国家一类保护动物羚牛的蹄印和便便
晚上在平安寺住宿。说是寺庙,其实就是一个平台,加一间能遮风挡雨的土屋。有六位来自宝鸡的摄影爱好者在下雨前久已经上来了,在这里一住就是好几天,等候雨后的云海。很佩服这些老头子的精神。
当晚云海翻腾,活脱脱一幅幅黑白的水墨山水画
宛若丹青水墨
今天的行程,从海拔800米的柴胡山村一直到海拔2750米的平安寺,净提升高度为1950米,相当于7栋重庆的世贸中心加起来的高度,路程总长大约接近30公里。虽然路程不长,但因为一直是上坡,加上一路严重失温,所以体能消耗巨大~!当晚烤了会儿火,下了挂面,草草吃完就睡觉休息。
兴许是疲劳过度,当晚虽然一屋子的老头子呼声震天,我仍然睡得酣畅淋漓,一觉睡到天明。
清晨,天蒙蒙亮,就听到几位老人家正在聊摄影界的是是非非。睡袋里暖暖和和,睡着不想起来,于是静静听他们胡侃。猛然间,意识到早起的晨雾应该很漂亮,于是率先爬出睡袋,推开庙门一看,呵,好一派云遮雾霭。
回头朝屋里吆喝一声:老同志些,别闲聊了,快起来拍云海。于是一个个老人家全爬起来了。可就这一小会儿功夫,我们这边已经起雾,再看不到绝佳的云海,把几个老同志悔得捶胸顿足。
铺子拿着他的奶昔3噼里啪啦
铺子依然坚持不懈守候
早餐一如既往是小米粥,酱铺和我的口味差不多,直接掏出一大块奶油芝士丢了进去,我也喜欢这个调调,奶油小米粥,能量够高
早餐后磨磨蹭蹭十点钟才出发,几位摄影老头子继续蹲守平安寺。
今天雨停了,可现在的高度正好是雨云的高度,雾水露水极重,才十多分钟,我又再次无情湿身。和昨天相比,今天的道路明显多了很多石板路。常年不见阳光和近期雨水的双重侵润,道路变得湿滑不已,石头上长满了青苔,硬质鞋底走在上头,一摇三滑,石头外的稀泥,就像融化的太妃糖,走在上边也是滑不留脚,所以今天的道路需要12分的小心。
很喜欢这张照片,初秋的意韵
路上的风景
铺子在创作
在明星寺看到的云海
看起来像黄橙橙的鸡油,在阳光的照射下油光水亮,极有食欲,但是不知道是否有毒,不采摘了
平日里,走太白的人很多,但是除了我们俩,没有谁会疯到在这样的雨季穿行秦岭。从平安寺向上的路程一会儿上一会儿下,行进了很远,也始终是在2700左右的海拔,这样七上八下的路程很是耗费体力。酱铺背着他28升的小包,走得很快。我一个人在后面慢慢走。偌大的原始森林,一个人走的感觉真好,除了偶尔会有一声鸟啼打破寂静外,周遭没有任何声响。我脑子里可以东想西想,想啥都可以,没有人来打扰。
脚下的道路依然是泥泞不堪,因为下过雨的缘故,原本没有水的地方,也已经出现了潺潺的溪流,溪水沿着道路四溢开去,周遭可以看到很多羚牛的蹄印。有那么一段时间,我总感觉身后有头硕大的羚牛在某个地方窥视着我,很想扭过头去大吼:再跟踪,小心我撅断你的牛鞭!
简陋的放羊寺,一群松鸡在这里嬉戏,其中一只飞进了祠堂,酱铺差点逮着它
放羊寺之后总算是摆脱七上八下的路况了,可接下来的路程却是一路拔高,只有上坡没有下坡,体力耗费也不小。不过值得庆幸的是,我们总算是走出云层,开始看到阳光。
绿树成荫,绿草如茵
走出潮湿阴冷的云层真好,蓦然看见氤氲的云雾在山谷中回旋升腾
道路就从这样的石海中穿行,很多石头不稳,翻越的时候需要小心
石海从山顶一直延伸到山腰,绵延数百上千米高度,壮观
云海,又见壮观的云海
蓝天白云
照片一次上个够
要到大文公庙了,天是如此的蓝,下面的照片没有任何PS,就用卡片机照的,效果特好
云海
酱铺早已等候我多时,我算是第一次享受了明星般的待遇,给虽然镜头只有一个,但确实前所未有,鸡冻啊
站在山顶远眺云海
云海壮丽无比
享受了一场精彩的视觉盛宴,秦岭的云海日落,晚霞将整座山脉笼罩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色。绚丽的云彩有如一条飞龙,直扑夺目的落日
享受了一场精彩的视觉盛宴,秦岭的云海日落,晚霞将整座山脉笼罩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色。绚丽的云彩有如一条飞龙,直扑夺目的落日
住在大文公庙接待站,站里有三位工作人员,这些天下雨,没有别人上来,我和酱铺两人上来,额头上亮晶晶的两个大字:肥羊。于是晚餐是番茄炒鸡蛋、青椒炒腊肉,就这两个菜,收费100元,味道还很难吃。不过从山下背东西上来,确实不容易,忍了。
睡觉的地方是上下两层的通铺,酱铺在下铺睡。我呢,为了能够让明天的第一缕霞光叫醒我,于是选择了上铺,透过玻璃窗就能看到东方的日出。
当晚无事,和铺子俩围坐在柴火炉边,边烤火边剥瓜子儿唠嗑。屋外冷风清冽,屋内却洋溢着一丝暖意。
该到点睡觉,酱铺今天一直没能把柴火炉烧旺,心有不甘。在我已经爬上了床的时候,这家伙手犯贱,顺手丢了一把蜡烛进去,瞬间,带蜡油味道的烟雾在整个屋内升腾弥漫。越往上烟气越盛,我被呛得涕泪交集,想跳下来,无奈已经赤身进了睡袋,没那雅兴裸奔。
夜里,月华如水,透过玻窗,映照在脸上,不知远方的她,今晚是否也能见着这轮明月?
酱铺头天晚上把闹铃设在了六点半,可他的闹铃仍然抵不过我的生物钟,天刚蒙蒙亮,我就自己醒了,一看东方的天边,已经露出了红色的霞光,赶紧起床,拿起相机,一把拖起酱铺就往外跑。
太阳露头之前,远处只有黑色的山峰和洁白的云海,沉寂。然而当太阳升起的那一刹那,红色的霞光映照整个天幕,原本安宁的云海瞬间仿佛有了生气,在我们的脚下奔流,涌动,气势磅礴。
等到太阳钻进云海,又是另一幅气象
两个矫情的身影(居然是两个纯爷们,我热)
一个人坐在石头上看着云海,仿佛自身也已与天地化为一体。很希望此时某人能在身边一起静看日升日落
回首西望,仍然是气壮山河,万千气象
回首西望,仍然是气壮山河,万千气象
面对气象万千的云海,必须抓紧时间多拍几张,美景转瞬即逝
第一天的行程,我俩从海拔800米的柴胡山村上升到2700米的平安寺,拔高了1900米,相当于7座重庆世贸大厦。而正常情况下,一天的海拔提升应该在1000米左右。提升过高,加上严重的失温,体能消耗很大。
第二天的行程,也处于失温状态,加上头一天疲累的延续,所以走的速度很慢,只到了大文公庙,而我们的计划是当天到东源。算下来没有实现既定目标。
铺子问我:累不?
累,你呢?
也累,要不咱们撤?
好
于是第三天看完日出,咱俩就开始下撤。这次鳌太穿行,因为恶劣的天气,导致我们没有穿行成功,却也因为恶劣的天气,让我们见过了日落,见过了云海,见过了漫天星汉,见过了日出,正所谓塞翁失马安知非福,此行无憾了。
出发前看到的一只戴胜
我来自海上
回望大文公庙
蓝天白云
云海升腾
风雪交加,避险勿出家
意思就是,千万不要在风雪交加的时候看破红尘出家当和尚或者尼姑,否则会有危险
酱铺此时的模样,很像某个指点江山的“伟人”
稍微上个单人照,没法,出行这么久了,还是第一次有人给我拍照,确实激动
站在山巅回望云海
远山是秦岭的最高峰——太白八仙台
行走在云上的时光,是惬意的,有种在天上的感觉,很梦幻
遥看太白景区
半山腰的小文公庙
写在前面的话:
旅行的魅力之一,就是历经千辛万苦后,赫然发现一份意料以外的惊喜在前方等着你
这是去年九月走的太白,一直没有发帖,现在补上
太白之巅的日出
上帝之光(拍摄者:酱铺)
更新在此
很喜欢这组图片(拍摄者:酱铺)
出来行走这么多年,还头一次有专职摄影师为我照相,真是泪奔啊
继续这组图片(拍摄者:酱铺)
很喜欢这组图片(拍摄者:酱铺)
SONY的奶昔拍摄这样的全景照片确实很给力
在开始讲述行程之前还是先介绍下此行的同伴:酱铺
西安人,海龟工科博士,性情温稳,大气豪爽,是山崩于前而色不改的主儿。国内知名的户外爱好者,骨灰级综合型户外驴友,装备控,GPS达人。体能、技术、经验均一流,主攻徒步穿越。对秦岭了若指掌,曾73小时穿越鳌太。现在网上能搜到的秦岭GPS资料大部出自他手。
和他一起走,很放心。
“铺子,最近忙不?我想来秦岭走走鳌太线。”
“成,哥们儿,你来呗,家门口的路线好说。”
之前我和西安的酱铺计划国庆去新疆乌孙走走,可后来我得在十一带队出行,就把计划提前到九月初,结果酱铺这时间没空走不了。我又报名九月中旬新疆本地的一支队伍去乌孙,结果临行的时候连我才三个人,出行计划再次泡汤。可脚痒得厉害,所以半月前和铺子通了电话,两句话就确定了秦岭之行。
本来预计中秋节一过就动身去西安,但九月正值我变动之际,中秋出行、工作交接、国庆准备……一通瞎忙,迟迟没有订去西安的票,眼瞅着距离十一越来越近,再不动身就没时间了,于是去售票点,只要有最近的的票就直接买下,结果15日晚上买了17日一早的车票,只给自己留下短短一天的时间来准备。
拨通酱铺的电话,通知出行时间,他却告诉我坏消息:西安已经下了快一个周的大雨,到处是塌方和滑坡,这天气上秦岭条件会很恶劣!欧啦,只要你酱铺觉得能上去我就上去,上不去,就当来西安转转。于是,成行!
很长时间,我的生物钟已经彻底打乱,总是半夜两三点后才睡觉,早上七点过就起床,把自己搞得很累,出发当天也是如此,上午10点的火车,7点出门,跑到渝北两路将国庆期间的租车协议签下才放心前往火车站。
甫一上车,我就爬上属于自己的小床,塞上耳机,将自己与周遭的喧闹隔开,静静地卧在床上,静静地凝视窗外不断掠过的农舍、田野,任凭久石让的《天空之城》、《The Rain》、《Memory》、《初恋》….慢慢将自己浸入丝丝淡淡的孤单、缕缕微微的伤感中,并在恍惚中沉沉睡去。
列车在无数的隧道中穿行,明暗不停交替,我在这黑白的变幻中沉睡,惊醒,沉睡,清醒……
夜色中的西安笼罩在一片烟雨迷蒙之中,列车在灯火阑珊的东站没有缘由地停下,硬是在距离终点只有一步之遥的地方晚点了四十分钟,害得酱铺在火车站等了我一个小时。
大半年多的时间没有见面,没有什么客套话,上了车,酱铺直接拉我去吃夜宵。那边还有两位朋友已静候多时, 朋友相聚,没有客套,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店外是初秋的凄风冷雨,店内却是暖旭的情谊。
晚上住酱铺家附近的快捷酒店,不知是因为园博会还是什么原因,快捷酒店的价格通通在200以上,最后在如家住下。小小的房间,橙黄的灯光,带给人一丝暖意,打开电视,随便调了个热闹的台,给寂静的房间增添一点生气。旋即酒意上头,一头扑倒在床上昏睡过去。睡梦中的场景很恍惚,很魔幻,白蛇、法海、许仙….群魔乱舞依依呀呀、各种稀奇古怪的角色竞相登场。半夜冷醒拉被子的时候才发现,电视上放的是CCAV戏曲频道,难怪了。
来个自拍
温暖的灯光
此行的背包
早上起来,雨下得更大。铺子开着车来接我,知道我没有带羽绒服,拉着我去户外商场现买。在店里,共采购了一件奥索卡羽绒服、一双手套,还有一大一小两个高山气罐。大罐KOVEA,小罐火枫,居然要了我99元,我嘞个去!你还不如直接抢我得了。
再次感叹西安的户外用品市场之繁荣,人家户外店那真叫商场,四五层的楼面,每一层都数百平米,品类齐全,顾客熙熙攘攘,好的品牌能有个8折就已经是很给力了,关键是这样的折扣,买的人还跟抢似的。啧啧!
采购完毕,和酱铺还有酱嫂一起吃午饭,找了家名小吃整肉夹馍,香香软软的肉夹馍,咬下去油汁四溢,胃口大开。吃饭的时候才知道,酱铺和酱嫂,这些天正准备带着女儿,还有女儿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全家老小去阳朔过家庭日。现在为了我酱铺放弃了和家人一起去阳朔,心下不禁歉然!
铺子,够义气!!
一点半出发,先坐大巴到周至县,车上人不多,我和铺子坐最后一排,一路熟睡,舒服啊!
铺子准备了不少避孕套,10块钱一大盒,套在手机等电子产品上防潮用。头天在饭店吃饭的时候,服务员态度不好,有点小摩擦。结账的时候,一掏零钱,顺带着掏出一大把劣质套套。服务员眼睛毒:就看你这套儿,就知道服务的都不是有钱的主儿,还闹虾米?绝倒!
戴套的机机
雨继续下,道路两边的条条河渠早已变成奔腾的黄河。去往目的地的大桥被洪水冲毁,所以转了三次车,总共耗费6个小时才到今天的目的地——鹦哥柴胡山村
乡镇公交车,上车时正赶上中学生返校,拥挤不堪
公交坐了坐柴油中巴,然后换出租车进山。前方遇上泥石流,正在等待道路疏通
一路的塌方和滑坡
仍然是路上的滑坡
刚掉落在公路上的大石
平素潺潺的小溪变成了汹涌的洪流
来到柴胡山村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七点半,天已经黑尽。出租车司机载着我们在广场周围兜了一圈,找寻住处。我正坐在后排无聊,突然听见前排的酱铺“哇哇哇哇”大叫起来,司机猛踩了一脚刹车,我定睛一看才发现因为夜黑雾大,出租车司机看不清路,差点从这牌坊下的阶梯冲出去~~要是依着酱铺斯文滴说话习惯,司机肯定开下去了。记得今年元旦在秦岭上汽车转体一周半之前,酱铺也仅仅很温柔滴说了一声小心哦,难得看到酱铺也有惊慌失措的时候,我没心没肺滴狂笑了一阵!
这张牌坊是早晨起来拍摄的,昨夜的出租车差点就从阶梯上飞出去了。
晚上在农家住宿,总共20元。铺子怕床上有虫,把驱虫剂在床上抹了个遍,睡袋上到处都蹭了驱虫剂,难闻死。不过当夜睡得很舒服
早上的早餐很简单:自己熬的巧克力炼乳小米粥
这只小狗像打了鸡血一样,看到我们很兴奋,扭着肉呼呼滴小屁股在我们周围转啊转。只要我往地上倒一点点小米粥,它的粉红色小舌头就像一支拖帕,把地上添得干干净净。
吃饱了,就趴到酱铺的背包罩里睡觉,被酱铺抖出来,又跑到我的背包边身子一卷睡下,真想把它塞进包里带走。
早上从柴胡山出发,一路上都能看到这样的景象,大大小小的滑坡和塌方不下二三十处。据当地人说,这场大雨,是82年以来最大的一场雨。心下不禁惴惴。感觉像是回到了512地震现场,威力巨大啊!!
路
路基因为雨水的冲刷而沉降,像极了当年地震之后的路面
仅仅经过几次塌方,鞋子就变成了皮蛋,还好CRISPI的鞋子很给力,一路上的各种雨水露水,都未能使我的脚打湿
一路浆糊路
从柴胡山村出发的时候雨停了,但是在途中又开始下起了濛濛细雨。走完公路,就看到烟雨迷茫的小山,酱铺迫不及待开始进行拍摄创作。
到下白云的道路一直向上延伸,路面泥泞不堪。地面到处是这种肉呼呼的叫不出名字的果实,果核像虫卵,果肉摊开像一朵朵的大蘑菇,看上去有点恶心。
路上农民搭建的窝棚,结果雨水太大,整个洼地已经变成了水塘。你还别说,这种半圆锥结构的窝棚很稳定,要是没有积水,只需在木头上铺上一层塑料薄膜,就是一个很好的临时居所。
虽然天上只是飘着濛濛细雨,穿着GORE面料的冲锋衣,防雨完全没有问题,但一路上的露水与雾气极重,雨水、露水、汗水、雾水内外夹击,整个身体变得潮湿不堪。冷,阴冷!我算是不怕冷的体质,冬天从来都不用穿毛衣,但在这样的环境下,穿着冲锋衣,我仍然觉着冷。加了件MARMOT的神衣后略好点,可稍微停下来,仍然是止不住地发抖!!
上山后不久,拐过一个弯道,我突然发现前面绿色的林中闪现出几个红艳的身影,定睛一看,居然是五六只红腹锦鸡,拖着长长的雉尾,在山道和林荫中蹦跳!这真是意外的惊喜,我停下脚步,静静地看着这群美丽的山野精灵自在嬉戏。遗憾的是,因为距离较远,相机无法把它们拍下来。
经过一小时的跋涉,来到下白云寺,说是寺庙,其实就是一小小的土屋子。以前查询攻略的时候,看到下白云、上白云、平安寺、大殿等地名,还以为是多气派的地方,结果这趟下来才知道,全是小小的土屋。
白云寺屋内的墙上留下了不少驴友的笔迹,来看看有没有你......
继续上行,来到大殿,这里有三四栋房子,算一路上规模最大的建筑群了,但空无一人。
酱铺和我身上完全湿透,就像水里捞出来一样,冷得不行。在别的地方我还没有体会过这样的感觉,就算今年元旦在秦岭山顶,零下25°的冰天雪地,因为体表干燥,所以虽然冻得厉害,体内是暖和的,可这次失温非常厉害,感觉就像掉进了冰窖,从体内到体表冰凉透顶,我甚至冷得无法握紧手杖。长时间的失温如果不赶快处理后果会很严重,于是我俩推开大殿的门,在神龛边拿出柴火炉升起柴火暖暖身子,烤烤衣服,阵阵水汽瞬间从身上袅袅升起。我泡了两杯咖啡,一人一杯,暖暖的咖啡进了肚,一丝暖意从胃慢慢弥散开来,这才感觉好一些。
酱铺坐在门口瑟瑟发抖
熊熊的大火给我们带来了温暖
过了大殿的道路岔路很多,一不小心就会迷路,我们在这附近徜徉了半个小时,总算找到正确的道路
岔道上的松木桥,下面是六七十米深的崖壁,酱铺走上去,我在后边能见着他脚下的木头渗出水,这样的湿度,这样的朽木,实在有点触目惊心
2000米以上海拔树叶已经渐渐开始变黄。枯黄的落叶铺满山中小径,和着黑色的土壤渐渐腐烂,正所谓尘归尘土归土
此行中与云海的第一次邂逅不期而至,给疲惫的我们带来一丝安慰
路上见到的云海,让我们心旷神怡。后来才知道,这样的景色实在是太普通了,今后两天我们见到的云海奇观可比这个强了太多太多
绿树成荫,林中小径
都说秦岭是天然的基因宝库,这里有众多的珍珍稀野生动物,此话一点不假。我们此行见到了红腹角雉,戴胜,苍鹰,獾子,一路上还到处可见大型野生动物,国家一类保护动物羚牛的蹄印和便便
晚上在平安寺住宿。说是寺庙,其实就是一个平台,加一间能遮风挡雨的土屋。有六位来自宝鸡的摄影爱好者在下雨前久已经上来了,在这里一住就是好几天,等候雨后的云海。很佩服这些老头子的精神。
当晚云海翻腾,活脱脱一幅幅黑白的水墨山水画
宛若丹青水墨
今天的行程,从海拔800米的柴胡山村一直到海拔2750米的平安寺,净提升高度为1950米,相当于7栋重庆的世贸中心加起来的高度,路程总长大约接近30公里。虽然路程不长,但因为一直是上坡,加上一路严重失温,所以体能消耗巨大~!当晚烤了会儿火,下了挂面,草草吃完就睡觉休息。
兴许是疲劳过度,当晚虽然一屋子的老头子呼声震天,我仍然睡得酣畅淋漓,一觉睡到天明。
清晨,天蒙蒙亮,就听到几位老人家正在聊摄影界的是是非非。睡袋里暖暖和和,睡着不想起来,于是静静听他们胡侃。猛然间,意识到早起的晨雾应该很漂亮,于是率先爬出睡袋,推开庙门一看,呵,好一派云遮雾霭。
回头朝屋里吆喝一声:老同志些,别闲聊了,快起来拍云海。于是一个个老人家全爬起来了。可就这一小会儿功夫,我们这边已经起雾,再看不到绝佳的云海,把几个老同志悔得捶胸顿足。
铺子拿着他的奶昔3噼里啪啦
铺子依然坚持不懈守候
早餐一如既往是小米粥,酱铺和我的口味差不多,直接掏出一大块奶油芝士丢了进去,我也喜欢这个调调,奶油小米粥,能量够高
早餐后磨磨蹭蹭十点钟才出发,几位摄影老头子继续蹲守平安寺。
今天雨停了,可现在的高度正好是雨云的高度,雾水露水极重,才十多分钟,我又再次无情湿身。和昨天相比,今天的道路明显多了很多石板路。常年不见阳光和近期雨水的双重侵润,道路变得湿滑不已,石头上长满了青苔,硬质鞋底走在上头,一摇三滑,石头外的稀泥,就像融化的太妃糖,走在上边也是滑不留脚,所以今天的道路需要12分的小心。
很喜欢这张照片,初秋的意韵
路上的风景
铺子在创作
在明星寺看到的云海
看起来像黄橙橙的鸡油,在阳光的照射下油光水亮,极有食欲,但是不知道是否有毒,不采摘了
平日里,走太白的人很多,但是除了我们俩,没有谁会疯到在这样的雨季穿行秦岭。从平安寺向上的路程一会儿上一会儿下,行进了很远,也始终是在2700左右的海拔,这样七上八下的路程很是耗费体力。酱铺背着他28升的小包,走得很快。我一个人在后面慢慢走。偌大的原始森林,一个人走的感觉真好,除了偶尔会有一声鸟啼打破寂静外,周遭没有任何声响。我脑子里可以东想西想,想啥都可以,没有人来打扰。
脚下的道路依然是泥泞不堪,因为下过雨的缘故,原本没有水的地方,也已经出现了潺潺的溪流,溪水沿着道路四溢开去,周遭可以看到很多羚牛的蹄印。有那么一段时间,我总感觉身后有头硕大的羚牛在某个地方窥视着我,很想扭过头去大吼:再跟踪,小心我撅断你的牛鞭!
简陋的放羊寺,一群松鸡在这里嬉戏,其中一只飞进了祠堂,酱铺差点逮着它
放羊寺之后总算是摆脱七上八下的路况了,可接下来的路程却是一路拔高,只有上坡没有下坡,体力耗费也不小。不过值得庆幸的是,我们总算是走出云层,开始看到阳光。
绿树成荫,绿草如茵
走出潮湿阴冷的云层真好,蓦然看见氤氲的云雾在山谷中回旋升腾
道路就从这样的石海中穿行,很多石头不稳,翻越的时候需要小心
石海从山顶一直延伸到山腰,绵延数百上千米高度,壮观
云海,又见壮观的云海
蓝天白云
照片一次上个够
要到大文公庙了,天是如此的蓝,下面的照片没有任何PS,就用卡片机照的,效果特好
云海
酱铺早已等候我多时,我算是第一次享受了明星般的待遇,给虽然镜头只有一个,但确实前所未有,鸡冻啊
站在山顶远眺云海
云海壮丽无比
享受了一场精彩的视觉盛宴,秦岭的云海日落,晚霞将整座山脉笼罩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色。绚丽的云彩有如一条飞龙,直扑夺目的落日
享受了一场精彩的视觉盛宴,秦岭的云海日落,晚霞将整座山脉笼罩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色。绚丽的云彩有如一条飞龙,直扑夺目的落日
住在大文公庙接待站,站里有三位工作人员,这些天下雨,没有别人上来,我和酱铺两人上来,额头上亮晶晶的两个大字:肥羊。于是晚餐是番茄炒鸡蛋、青椒炒腊肉,就这两个菜,收费100元,味道还很难吃。不过从山下背东西上来,确实不容易,忍了。
睡觉的地方是上下两层的通铺,酱铺在下铺睡。我呢,为了能够让明天的第一缕霞光叫醒我,于是选择了上铺,透过玻璃窗就能看到东方的日出。
当晚无事,和铺子俩围坐在柴火炉边,边烤火边剥瓜子儿唠嗑。屋外冷风清冽,屋内却洋溢着一丝暖意。
该到点睡觉,酱铺今天一直没能把柴火炉烧旺,心有不甘。在我已经爬上了床的时候,这家伙手犯贱,顺手丢了一把蜡烛进去,瞬间,带蜡油味道的烟雾在整个屋内升腾弥漫。越往上烟气越盛,我被呛得涕泪交集,想跳下来,无奈已经赤身进了睡袋,没那雅兴裸奔。
夜里,月华如水,透过玻窗,映照在脸上,不知远方的她,今晚是否也能见着这轮明月?
酱铺头天晚上把闹铃设在了六点半,可他的闹铃仍然抵不过我的生物钟,天刚蒙蒙亮,我就自己醒了,一看东方的天边,已经露出了红色的霞光,赶紧起床,拿起相机,一把拖起酱铺就往外跑。
太阳露头之前,远处只有黑色的山峰和洁白的云海,沉寂。然而当太阳升起的那一刹那,红色的霞光映照整个天幕,原本安宁的云海瞬间仿佛有了生气,在我们的脚下奔流,涌动,气势磅礴。
等到太阳钻进云海,又是另一幅气象
两个矫情的身影(居然是两个纯爷们,我热)
一个人坐在石头上看着云海,仿佛自身也已与天地化为一体。很希望此时某人能在身边一起静看日升日落
回首西望,仍然是气壮山河,万千气象
回首西望,仍然是气壮山河,万千气象
面对气象万千的云海,必须抓紧时间多拍几张,美景转瞬即逝
第一天的行程,我俩从海拔800米的柴胡山村上升到2700米的平安寺,拔高了1900米,相当于7座重庆世贸大厦。而正常情况下,一天的海拔提升应该在1000米左右。提升过高,加上严重的失温,体能消耗很大。
第二天的行程,也处于失温状态,加上头一天疲累的延续,所以走的速度很慢,只到了大文公庙,而我们的计划是当天到东源。算下来没有实现既定目标。
铺子问我:累不?
累,你呢?
也累,要不咱们撤?
好
于是第三天看完日出,咱俩就开始下撤。这次鳌太穿行,因为恶劣的天气,导致我们没有穿行成功,却也因为恶劣的天气,让我们见过了日落,见过了云海,见过了漫天星汉,见过了日出,正所谓塞翁失马安知非福,此行无憾了。
出发前看到的一只戴胜
我来自海上
回望大文公庙
蓝天白云
云海升腾
风雪交加,避险勿出家
意思就是,千万不要在风雪交加的时候看破红尘出家当和尚或者尼姑,否则会有危险
酱铺此时的模样,很像某个指点江山的“伟人”
稍微上个单人照,没法,出行这么久了,还是第一次有人给我拍照,确实激动
站在山巅回望云海
远山是秦岭的最高峰——太白八仙台
行走在云上的时光,是惬意的,有种在天上的感觉,很梦幻
遥看太白景区
半山腰的小文公庙
2016-03-16发布拍摄于2018-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