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携程App,查看高清大图
武宣
武宣竹编技艺
竹编是用篾片或篾丝并编织成各种用具和工艺品的一种手工艺。工艺竹编不仅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更具深厚的历史底蕴。武宣的竹编技艺则以东乡镇的竹箩筐、竹篮子而盛名。其中龙甫村竹编自祖上张冲至今,已有了九代的历史了。东乡镇盛产竹类,为竹编提供了丰富的物资资源。村民在传统竹编的基础上,采用有图案纹样的编和织的技法,编成了小箩箩、小箩篮、竹果篮等与众不同的竹编工艺,颇受群众的好评。
武宣县地处低纬度,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属亚热带气候区,非常适合竹子的生长环境。因为竹子为喜热熟水的常绿植物,故在我县的湿热山区地带中极易生长,到处都是郁郁葱葱的竹林。竹子的种类非常丰富,有黄竹、大头竹、撑高竹、青竹、毛竹。
东乡镇竹编技艺世代流传已有过百年历史,一般都是传男不传女。村民都会编织很多生活用品的竹器,如竹手提、菜篮、茶篓、背篓、竹箕、箩筐、饭盒、菜盒、鱼笼、鱼篓、烤火笼、竹帽等几十种竹编的生活用品,家家户户都是自家编织生活用品,自给自足,男童年龄过10岁跟着父亲或爷爷学习竹编技艺,代代相传至今。最鼎盛时期应该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竹编的生活用品有了市场需求,家家都编织,白天在生产队干活,晚上在昏黄的煤油灯下加班编织补贴家用。改革开放以后,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塑料制作的生活用品种类越来越多,代替了许多竹编制作的生活用品,外出打工的人越来越多,懂得编织技艺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了。现在村里五十岁以下的极少人会编织竹器了,现在这种竹编技艺几乎面临着失传。
竹箩筐、竹篮子是东乡镇竹编手工艺技艺的典型代表。在传统编织的基础上,从原料到编织,都不断做了改进,形成自己独具的特色,很受周边群众的赞赏。为我们了解当地人民群众的社会发展水平、生活方式、农耕文化等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
2022-11-212022-11-21
7
打开携程App,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