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携程App,查看高清大图
杭州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
探秘“锔瓷”技艺,创造新生的残缺之美
民间有一句俗语,“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这讲的就是锔瓷。“锔盆锔碗锔大缸”为常活,应用于古董行被称为“精活”、“行活”。

锔瓷,即像订书钉一样的金属“锔子”,把破损的瓷器修复起来的技术。在破碎的瓷器上打孔,留住岁月的残缺之美,留住器物的前世痕迹。

敬天惜物是古代先民的美德,即使瓷器破损也要尽己所能地修补,修复后的瓷器能达到滴水不漏。早在新石器时代,中国己发展出陶器修补的相关工艺。

从汉代开始,中国即已使用金银装饰器皿。南北朝时期,《玉篇·金部》中已有“锔”字的出现。

因为瓷器的口沿易碎,唐代便出现了以金银包口的瓷器修复工艺。南宋刘履中《田畯醉归图》中所画的酒瓶,更是展现了锔瓷技艺,民间称作锢炉匠。“炉中生日月,锤下定乾坤。”

宋代,包口工艺逐渐平民化,包口材料逐渐从金银转向铜,民间也出现了专门从事包口的行业。明清时,达官贵人享乐的“锔活秀”逐渐兴起,近代的锔瓷手艺人则走街串巷,喊着“锔盆锔碗锯大缸”。

而今,锔瓷慢慢地从最初服务于百姓生活的“常活儿”,逐渐发展出供欣赏玩乐的“细活儿”,锔花钉也被赋予了别样的审美价值。

将金银口镶嵌于宋代官瓷,是清代官廷造办处惯用的瓷器修复做法。留存于海外的外销瓷,也保存了大量锔瓷标本,钉位的形式上有所变化。

传奇文物“马蝗绊”,最早是平安末期,宁波阿育王寺住持佛照禅师回赠平重盛的青瓷茶碗,后被铜瓷工匠在裂纹两侧以六个铁锅钉加固,现珍藏于东京国立博物馆。

只有中国的锔瓷,才能称作艺术。弃之可惜的器物修复后不仅盛水不易漏,还增添了几分韵味,如“天下第一残器”蚂蟥绊。

如今,金缮、錾刻、精工、包边、漆艺、镶嵌等等也加入了锔瓷人的手艺行列。

万物皆有裂痕,坦诚的面对破碎,是一场关于接纳不完美的修行,是匠人为瓷器缝补生命的修复艺术,更是一种涅槃重生的艺术。#冷门景点 #周边游安心好去处 #去博物馆探秘 #我要上热门 #博物馆奇妙漫游
2天前2023-09-18
13
打开携程App,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