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携程App,查看高清大图
哥廷根
哥廷根大学
哥廷根大学— 世界学术中心
哥廷根大学,世界一流综合研究型大学,德国精英大学,也是德国U15大学联盟、全球大学高研院联盟、科英布拉集团的重要成员。大学因德国汉诺威公爵兼英国国王乔治二世创建而得名。
哥廷根大学坐落于德国西北部的下萨克森州南部哥廷根市,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世界学术中心,在计算机科学、物理学、社会科学等方面有传统优势。
哥廷根大学名人辈出、蜚声世界,设有马克斯·普朗克生物物理化学研究所以及马克斯·普朗克太阳系研究所,在生物物理领域以及空间理论领域长期保持世界领先地位。
 截止至2017年,从哥廷根大学走出的诺贝尔奖获奖人数为45人,数量为德国第2位、世界第15位。

知名校友:

高斯、海森堡、季羡林、普朗克、格林兄弟、俾斯麦、海涅、叔本华、奥本海默、费米、施罗德

让哥廷根成为世人瞩目的科学中心的是其自然科学,尤其是数学。被称为“最重要的数学家”的高斯就于18世纪任教于此并开创了哥廷根学派。此后,黎曼、狄利克雷和雅可比在代数、几何、数论和分析领域做出了贡献。到19世纪,著名数学家希尔伯特和克莱因更是吸引了大批数学家前往哥廷根,从而使德国哥廷根数学学派进入了全盛时期。到20世纪初,哥廷根已成为无可争辩的世界数学中心和麦加圣地。当时全世界学数学的学生中,最响亮的口号就是“打起你的背包,到哥廷根去”。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这一时期,哥廷根大学在全欧乃至世界上的学术地位达到了顶峰。在这半个世纪从这里走出的诺贝尔奖得主人数位居世界大学第八位,创造了“哥廷根诺贝尔奇迹”。

此外,德意志帝国时期的“铁血宰相”奥托·冯·俾斯麦,联邦德国前总统里夏德·冯·魏茨泽克及前总理格哈特·施罗德均曾于哥廷根大学学习法律。德国大诗人海涅也在此取得法学博士。格林兄弟在此任教并编写了第一部德语词典。现象学大师埃德蒙德·胡塞尔在此任教,哲学家亚瑟·叔本华,社会学大师马克斯·韦伯与尤尔根·哈贝马斯等也先后求学于哥廷根。

纳粹时期,1933年希特勒上台,对犹太人进行残酷迫害。在1933-34年间,德国大学就有大约7000人左右逃往美国。到1940年间,德国大约损失了500多名自然科学教授,450名医学教授,和300名人文科学教授,导致德国学术倒退了几十年的水平。哥廷根大学也因此受到致命重创,大批知名的犹太籍科学家和学者被迫离开哥廷根,前往美国。

1922年10月,朱德抵达工人运动蓬勃发展的德国。他先在柏林落脚,在这里结识了先期抵达欧洲、当时正在柏林进行革命活动的周恩来,在周恩来的帮助下,朱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3年5月4日,朱德抵达哥廷根,开始求学生活,初到时住在文德·朗特路88号,后迁至普朗克街3号。
如今,在当时朱德居住过的地方,即普朗克街3号,可以看到一座红砖砌成的德国老式楼房,墙上嵌有一块精致的大理石纪念牌匾,上面用德语镌刻着“朱德,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等字样。

1935年至1945年,我国著名学者季羡林在哥廷根大学学习和研究10年之久,主修印度学,学梵文、巴利文,在专业学术领域做出了杰出贡献。

中国著名科学家陆士嘉,她是世界流体力学大师普朗特教授的唯一女弟子,中国籍留学生,博士学位获得者。她是著名的流体力学家,是新中国空气动力学创始人,流体力学的奠基人之一,她倡导旋涡、分离流和湍流结构的研究,她为磁流体力学和生物流体力学的大力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她是著名的教育家,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原北京航空学院)的建校元老,她创办了中国第一个空气动力学专业,为发展中国力学事业和培养航空工业的科技人才作出了贡献。1938年至1942年间陆士嘉赴德国哥廷根大学留学并获博士学位。
#世界名校游 #德国旅行 #欧洲老城
2023-10-212023-10-21
12
打开携程App,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