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携程App,查看高清大图
贝希特斯加登
鹰巢
《兄弟连》原款鹰巢-贝希特斯加登山巅明珠
🚩 从《兄弟连》到贝希特斯加登
阳光露台上,温特斯少校向部下念出了二战中至为重要的一条命令:所有部队原地驻守。德国投降的这一天,在 鹰巢(The Eagle's Nest, Kehlsteinhaus),开始了《兄弟连》101空降师506团E连百战荣归的大结局。
终于,轮到《兄弟连》原款鹰巢出场了。
或是斯皮尔伯格的《兄弟连》太过经典,抑或是二战对人类历史影响的深远。从出发欧洲开始,走过苏黎世,去过欧洲乐园,到过天鹅堡,游过慕尼黑,这座 贝希特斯加登·贝希特斯加登县(Berchtesgaden) Kehlstein山巅的度假小屋始终是最为感兴趣的所在。从山地公路驶向德(德国)-奥(奥地利)边境,曾经在照片中见过无数次的瑞士山地风光快速掠过。
这晚我们住在奥地利 利岑·施泰尔马克州(Bezirk Liezen),准备第二天进攻鹰巢。

🚩 住在邻国,欧洲省钱的小秘诀
咦?是不是搞错了,鹰巢应该在德国呀!
这里也小小分享下一个欧洲自驾旅行的有趣体验,也是减省住宿费用的小窍门,就是习惯住在邻国。很多时候知名景点的住宿会贵得吓人,特别是爱旅行的暑期的欧洲。幸好在欧洲只要很短路程,不知不觉就能穿越国境线。所以住在邻国,也是非常有效的省钱秘诀哦。
第二天早上,带着好心情和好天气,在油画一样的阿尔卑斯山地连片草甸和黑森林之间,轻松驶向曾经的纳粹之城-贝希特斯加登(Berchtesgaden),探访“帝国的最后堡垒”。

🚩 名副其实的纳粹之城-贝希特斯加登
就像萨尔茨堡大学恩斯特·哈尼施教授曾说:“希特勒一手握着上萨尔茨堡,另一只手控制着奥斯威辛。前者是个景色秀丽而宁静的度假胜地,后者如同一座死亡工厂,诞生了无尽的恐怖。”
贝希特斯加登不仅因为是鹰巢所在,更靠近希特勒的故国奥地利,拥有上萨尔茨堡山(Obersalzberg)绝美的阿尔卑斯山地和国王湖相伴,真·湖光山色之地,成为了当年纳粹的第二大本营。
1939年,鹰巢作为希特勒的50岁生日礼物正式建成。纳粹的高管们也没有闲着,1933年起上萨尔茨堡山陆续建起了纳粹领袖马丁·鲍曼、赫尔曼·戈林和阿尔伯特·斯佩尔的住所、党卫军基地、礼宾所和地下碉堡,许多柏林的官员也纷纷搬迁到了贝希特斯加登。鹰巢的山脚下,成为纳粹德国除柏林外的第二政府驻地。

🚩 鹰巢易守难攻,终是一场空
鹰巢的参观是免费的,从山脚乘坐旅游专线攀上1834米的Kehlstein,是游览鹰巢的必经之路,同时也是世间少有的惊险之路。往返票价格给大家报备下:成人16.1欧,6-14岁儿童和青少年9.3欧
一路向上,山路沿着山壁修建而成,坐在窗边只能看见下方的悬崖和远处的阿尔卑斯山山谷景色。
宽体的大巴走在上面,将整条道路遮盖盖得严严实实,就像量着大巴得宽度造的一般。碰上转弯处,悬空视觉让人的心情酸爽无比。半山腰会有稍为宽阔的上下行错车点,大巴司机会通过对讲机沟通位置,先到先停靠,待对向车先驶过再出发。两车擦肩而过仅在咫尺,兴致勃勃的游客纷纷向对面车的乘客say hello,我想如果车窗能够打开,以欧美人的疯批性格,来个Give me five也是大有可能的。
而我们表面上努力说说笑笑,心里却从来没有这么深切地关注司机的每一下油门、每一次转向。不夸张地讲,只要一块不大的山石,一段折倒的朽木,就能阻塞上下山之途。
就像《兄弟连》中向鹰巢的最后“冲锋”,各种武器用上,也奈何不了一堆塌方的碎石一样。
以登山之路的险峻与艰难而言,当年鹰巢的选址确实是一夫当关,万夫莫敌,可二战的结果也证明了,逆正义而行,再是固若金汤,终究注定也是一场空。

🚩 挖空心思后挖空山顶的工程
车到终点停靠,站在停车小广场上,低头,整个贝希特斯加登尽在眼里。抬头,鹰巢的一角屋顶隐约可见。
124米长的穿山隧道,黝黑的入口就在眼前,1938的字样清晰刻在门头。
那座金色电梯就在幽暗隧道的尽头。要进入鹰巢,无路可走,只有穿过挖空山体的隧道,再坐上穿透山巅的垂直镀金电梯才能登临。不得不说,慕强与趋利,人的劣根性在这种挖空心思的谄媚创意中,表达得淋漓尽致,不禁让人有一丝恶心的感觉。
走进阴冷潮湿的隧道,气温立刻下降了几度,朝着尽头昏黄微弱的灯光走去,电梯大厅很快就看到了。
岩石砌成的穹顶,透出一种坚不可摧的坚固感,而昏黄暗淡的灯光又折射出口人心弦的神秘,镀金电梯的门楣毫不起眼镶嵌在圆形电梯大厅的墙面中。
一刹那,电梯门打开,倾泻出一片灿然金光芒。传说中的镀金电梯打开了,宽阔的轿厢,四壁金色的镜面镶板,在顶灯照射下,熠熠生辉。乘上传说中的镀金电梯,终于到达鹰巢本巢了。
电梯出来,好一片湖光山色。环绕鹰巢一圈是一条观景小道,阿尔卑斯山脉大大小小的山峰环绕在四周,一些山峰上依然点缀着亮眼的积雪,山脚下的国王湖露出一角淡蓝。高踞山巅,俾睨天下,鹰巢之名确实传神地刻画出野心家独揽天下的狂妄和自大。

🚩 寻找《兄弟连》原款的鹰巢
看过风光,迫不及待进入室内。
凭着对《兄弟连》的记忆,一眼就认出了希特勒的会客厅。
虽然现在已经改建成咖啡厅和旅游纪念品商店,但是置身史迹中的兴奋仍然令人激动不已。
冰冷的岩石砌成的四壁,非常德国式的冷静与理性,还有一丝不苟。装饰稀少的寡淡空间里,客厅当中的壁炉十分显眼,颇像送出它的主人那种张扬、自大、跋扈、粗鲁的个性。这就是最早的法西斯,当时轴心国意大利的墨索里尼送给希特勒的礼物。此物没有意大利设计的精致时尚,通体用红色大理石做成,宛如恶魔的血盆大口,吐纳着地狱之火,一副随时准备吞噬世界的模样。
另一堵门内的咖啡厅中,那是希特勒与手下群魔议事的会议室。由于布置已经大变,根本看不出原来的模样,只好匆匆掠过。
穿过会议室出门右转,走下一段阶梯,开头所说的《兄弟连》名场面所在——阳光露台到了。
首先当然是标准的打卡角度来一张“真剧照”。
露台是宽阔通透柱廊形式,直面山下的国王湖,拱形的廊柱,就像一个个画框,将景色定格在明媚夺目的阳光中。这里是整个鹰巢景色最为优美的地方,阳光穿过廊柱间,照亮水磨石地板,无论春秋或是冬夏,让变换着的四季山景,成为最令人赏心悦目的画卷。
看来希特勒这个落第的美术生,还是放不下做个画家的小目标呀!
露台的墙上,设置了小小的展览,讲述鹰巢的故事。
如希特勒与赫尔曼·戈林的讨论;与党卫军头子希姆莱散步;1945年盟军最高统帅艾森豪威尔亲临视察等照片,简洁刻画出贝希特斯加登小城和鹰巢所承载的二战历史。
其实鹰巢不大,刚才走过的就是它的全部,此处巅峰之所,仅是为了接待正式客人之用,没有居住功能,反而险峻的山路,莅临顶峰的雄壮,倒挺有宣示威风的作用。
来到阳光露台,鹰巢参观就算结束了。

🚩 凝视罪恶的雪绒花
再次走出室外,灿烂阳光照射在山顶,一条砂石小路延伸到稍远的1834米的Kehlstein最高点。
沿着小路向上,一众小山峰拱卫的鹰巢,很有皇冠上的明珠的感觉。
路的尽头,是一个十字架“纪念碑”。暂且这样称呼吧,这个十字架并没有水泥、金属这些耐久材料,只用粗大原木构成,其上镶嵌一朵象征勇敢的雪绒花(高山火绒草),其下刻有树立的年份:1951。
匿踪高山之巅,平常难得一见的高山火绒草,向来就是欧洲山地国家奥地利和瑞士,对能够征服参天高峰的勇士的赞誉象征,也是两个国家非官方的国花和标志。出于对于勇士的敬佩,和同为日耳曼民族的原因,二战时德国伞兵部队也奉亲手在高山绝岭中采摘到雪绒花的人为精英中的精英。这种尊崇勇士的传统,在《兄弟连》中也有专门的着墨。
走到此处,站在碑下可以完全俯瞰堪称临绝顶的鹰巢。瞬间也明白了树立十字架所蕴含的深邃用意。
遥对鹰巢的雪绒花十字架,像是一个勇士,以坚毅不屈目光永远注视着暴政的伤疤:鹰巢,也像虔诚的卫道士,在群山间高举追求正义与良知的旗帜,忏悔人类的弥天之过。

🚩 结束
“进攻”鹰巢的行动圆满结束。
行驶在下山的险峻路上,看着周遭的高山悬崖,想起78年前,曾经走在同一路上的战士。脑中挥之不去的不是鹰巢所张扬的不可一世,而是与之要对的纪念碑,像千百万为二战牺牲的,如雪绒花一样顽强而且独立的勇士,正在凝视着曾经的罪恶之源,永不止息。
#城市人文手记
#小众发现社
2023-11-232017-07-04
3
打开携程App,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