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携程App,查看高清大图
合阳
千佛洞
陕西合阳千佛洞石窟
千佛洞位于陕西省合阳县梁山上的原梁山寺中,建于金代贞元二年(公元1154年),是陕西境内现存最大的金代佛教造像洞窟。北魏年间,中国佛教禅宗始祖菩提达摩携弟子慧可,访梁山寺般若多罗僧,此后奠定了合阳佛教寺院以禅宗为主的门派基础。唐代梁山寺重修佛殿,寺院规模进一步扩大。在梁山寺的影响下,全县修寺建寺,县境内记名的寺院达到16处之多。虽然宋末金兵南下,山寺遭毁。但金代贞元二年(公元1154年)由道远和尚花费五年时间率众建成的千佛洞,仍然是陕西境内现存最大的金代佛教造像洞窟。到了明代,梁山寺香火重兴,誉满天下。正统九年(公元1445年),梁山东寺为开山祖师楚石建立寿塔。正德初年,水斋禅师多次率众重修千佛洞。从题刻铭文可见,参加修寺的人员中,除周边和山西沿河信士之外,两处留下印度僧人晁宗彝和悟秀的名字。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十一月二十五日的“日月崖”题刻,至今仍存“临济正宗二十四世冰骨老人大贤亲书”铭文。从金代贞元二年修造千佛洞后,经过元代致和元年(公元1328年)、明代正德初年及万历十五年(公元1588年)三次修造,洞内佛像达到千尊以上。从刻于明正德年间的《梁山图》可见,山上庙宇密布,建筑恢弘,其规模绝非普通寺院可比。
清代康熙前后,合阳康乃心等举人再度修庙,富平李因笃等关中大儒为之书额题字,使梁山寺在遭受晚明变故后再度复兴。上述情况说明,明至清初的梁山寺,不但是渭南东部有影响的佛教大寺,而且,影响远及印度地区。清代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的兵火使梁山寺遭毁,但上世纪初,虔诚的佛教居士们在千佛洞重结佛社,聚众讲经,其中有韩城、澄城等周边地区信士参加佛事活动。世事衍变,沧海桑田。晚清之后佛教虽然渐次低落,但透过山寺遗址上一块块残破的造像,一片片残缺的摩崖文字,仍可窥见千年名寺佛塔高耸、屋宇辉煌的壮观景象。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02-102024-02-10
3
打开携程App,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