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携程App,查看高清视频
上犹
赣南森林小火车
打卡赣南客家民俗地:山水茶石上犹县
山明水秀,物产丰饶,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上犹素有“水电之乡、旅游之乡、茶叶之乡、观赏石之乡、中国天然氧吧”的美誉。
它是千年古邑,于南唐保大十年(公元952年)置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底蕴深厚,人文璀璨,是客家摇篮赣州的纯客家县之一,具有丰富的客家文化资源。勤劳智慧的上犹客家先民在生产生活中不仅创造了丰裕的物质财富,也孕育了丰厚的精神食粮,其中就包括大量具有上犹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
九狮拜象
九狮拜象源于1614年,距今400余年,是上犹客家人在长期生产生活过程中,综合中原龙文化和闽粤麒麟狮象文化创造的造型式民间艺术,深受当地群众喜爱。#发现旅途的色彩
九狮拜象由9狮、1龙、1象、1麒麟、1牌灯和1座锣鼓彩亭组成,在每年的正月初二至元宵节期间和其他重要节庆日进行表演。
它是一门综合性艺术,融音乐、绘画、舞蹈等艺术于一体,表演队伍由数十人乃至百余人组成,体现了客家人对和谐、文明、进步的追求和向往。
九狮拜象的表演程式有开厅、暖厅、赠须、团龙、参圩等;表演手法有小狮戏龙、金龙穿花、金龙缠柱、金龙戏水、龙狮相耍、群狮相戏、麒麟逗狮、九狮拜象、麒麟狮象团龙等;艺术造型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梅岭温氏花灯
上犹梅岭温氏花灯是满清顺治年间从广东省嘉应洲长乐县返迁的客家人闹的花灯,迄今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值得去的古镇古村
梅岭温氏花灯习俗是上犹县油石乡梅岭村温氏家族为头年出生的男丁(添丁)在次年正月十六日举行“闹花灯”的庆祝活动,是为新生男丁举行入族仪式的象征,一代传一代,代代相传,一直沿袭至今,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在客家话中,“灯”与“丁”谐音,“灯”就是“丁”,“灯”旺就是“丁”旺,故将“提灯”“闹灯”视为人丁兴旺的佳兆。客家人通过元宵节闹花灯的习俗来庆祝家族兴盛,花灯中有许多传承子嗣的表现形式,南迁的客家人在“闹灯”习俗中祈盼添丁。闹花灯队伍浩浩荡荡,声势浩大,热闹非凡,是目前江西省保存最完好、程序最完整的客家花灯之一。
客家“等伴茶”
“等伴茶”是上犹县擂茶,以新鲜采摘的老茶叶为主要材料,加上适量炸好的花生米、生姜、莲子、时令蔬菜等,再倒入当地的木梓油,于擂钵内捣碎成茶粉之后,倒入锅里烧好的开水中煮,并不断搅拌。快要煮沸时,加入芝麻,然后将兑好凉水的米粉倒入锅内勾芡,最后撒入少许细盐便可起锅食用。#当地才能吃到的美食
“等伴茶”茶味纯、香气浓,历史悠久,在当地独树一帜,深受客家人的青睐。
何为“等伴茶”?根据当地的风俗,新娘子嫁入婆家后,为了使自己尽快融入新的家庭和环境,都会在婚后的第一个春节制作这种茶。制作好后,邀请家人及左邻右舍来品尝,尤其是妇女们坐在一起品尝。在喝茶的过程中,新娘子往往会表达自己已经嫁到了这里,大家就是一家人,借此希望在今后的生活及劳作中,大家能够等到自己一起去,使自己有个伴,可以多关照自己,同时让自己尽早融入新的大家庭。所以,这种茶叫做“等伴茶”。在家中男女老少、左邻右舍利用喝“等伴茶”的机会聚在一起,大家互相交流沟通,让今年嫁入的新娘子认识亲朋好友,向新娘子讲述当地的风俗礼节,同时将为人处世的一些经验教训和成败得失毫无保留地传教给新娘子,并给予新娘子和后辈美好的祝愿。新娘子也在这样的活动中逐渐融入新的家庭。
因此“等伴茶”被赋予了一种教化新人、凝聚人心传承客家优良文化传统的擂茶。
客家门匾
上犹客家门匾有着鲜明的地域色彩和深厚的客家历史文化渊源,具有丰富的内涵和传统文化价值。#城市人文手记
上犹客家门匾习俗的形成、发展与客家先民的多次辗转南迁密切相关,印证着客家文化所蕴涵的强烈寻根意识和乡土意识,是客家先民的智慧结晶。
客家门匾,简单地说就是客家人住居大门额上的匾额,是客家人的一种徽标。上犹客家人在自己的住居,按与大门相同的宽度绘制一幅匾框,融入雕刻、绘画艺术和书法艺术,选取与自家姓氏相关的成语、典故或体现房主理念的词语题写四个字。通过这四个字,人们就可以知道房屋主人的姓氏,门匾相当于是上犹客家人的姓氏名片。
客家门匾起源于客家先民同宗认祖的思想,之后在客家人长期的生产生活中绵延传承,成为客家人崇尚祖训、铭记历史、注重家教、爱惜名节的文化传统。
现在,许多上犹客家人新建民居时,依然会制作门匾,继续讲述门匾里的故事,叙说门匾里的历史。客家门匾习俗的意义在于褒扬先辈功绩、垂训后人,是客家人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其中凝聚着客家人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是客家人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
02-282024-02-28
8
打开携程App,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