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携程App,查看高清大图
莒南
卧佛寺旅游区
天佛圣威护莒州——临沂莒南天佛风景名胜区

二零二四年二月十一日十三时三十分至十五时三十分

卧佛寺公园(即天佛风景名胜区的核心部分)位于莒南县城北边,是目前全国最大的3A级县级免费公园(占地三千四百亩),也是古代沂州四大古寺之一。
今天是龙年正月初二(每年正月初一到十五,公园都举办庙会),几乎所有的人都不上班。离公园南门还有几百米远,路两边就已经停满了各式各样、标志不同的汽车。所以不仅本地人,甚至几百公里之外的居民,也都驱车前来观光游览,体验一下新年的欢乐氛围。

一,“一山三景”的神奇
公园门口,”天佛风景名胜区”镶嵌在橫匾上,两边是一副对联:“山色湖光碧水一泓 托九连世间影壁,宝云佛影青峰数座 卧三景天下奇观”。
走进大门,一幅栩栩如生的天佛吉祥图扑面而来。转到背面,“莒南天佛 世界奇观”八个大字耀眼夺目(原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佛界泰斗茗山法师题词)。
前行不远,便是观佛台,位于公园的最中心位置。观佛台由三层四角的正方体组成,寓含着佛教“三学四谛”。观佛台基层有二十八级台阶,上面两层有四十五级台阶,寓示着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参悟和在世间传法之数。
站在观佛台中心,天气晴朗的时候,人们就能看清卧佛山上闻名遐迩的“一山三景”。而在阴雨连绵的时候,这些景象又隐藏在云雾之中,给人一种时隐时现、随缘而定的神秘之感。这也酝酿了诸多的民间传说,更增添了人们对天佛的敬仰之心。
天佛由三千八百米长的山体组成,头枕西南青山,脚抵东北明湖,五官清晰可见,似在抿嘴而笑,仰观天象。换个角度瞭望,恰如头朝西北的菩萨,秀发飘逸,仰卧静思。转身再瞧一眼 ,又似傲视东南的猛虎,伏地欲起,仰天长啸。无论从哪个角度观望,他们都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
据悉,王母娘娘的一只狸猫私自下凡,在此处化作猛虎祸害人间。山下的虎园村住着一位化方老人,养着一匹白色长鬃马(系东海小白龙所化),白马曾与老虎搏斗。由于化方误把马鬃剪短,白马失去神威而败,最后双双而亡。此事惊动了天庭,玉皇大帝派天兵天将前去捉拿,结果未能降服。
玉皇大帝又请如来佛祖和观音菩萨前去伏虎。老虎兽性未改,意欲反扑。如来佛祖念动咒语,定住老虎;观音菩萨挥动拂尘,把老虎化作青山。为了护佑这一方百姓,他们又把自己的法身变成山体。这便是现在人们看到的“一山三景”:天佛、菩萨和猛虎。

二,八卦阵的神奥
公园东边的山坡上,坐落着闻名于世的八卦阵,为纪念智圣诸葛亮,仿制八阵图而建。山门橫匾“妙道自然”,两侧对联分别为:“莲花玖顶 翠映澄澄碧水”,“卧佛独尊 泽被芸芸众生”。
沿着石阶缓慢而上,遂走近了八卦阵。入门处,和尚与道士(雕塑)在阵外谋划布局,诸葛亮(雕塑)端坐阵眼掌控全局。而游客在阵中急促行走,寻找着到达阵眼的捷径。
我曾经几次出入不同的八卦阵。第一次出入这个八卦阵的时候,揣摩、观察、兜转了几次,才走到阵眼中心——诸葛亮身边。八卦阵的设置略有不同,有的设有阵眼中心,有的却只有出入口。
这一次,我在外面端详了一下整个阵势,发现了生门(八卦阵源于《周易》,分为休 伤 杜 惊 死 生 开 景八门)后,便小心翼翼踏入了阵中。一边揣度,一边前行,经过九曲十八拐,我终于轻松的踏上了阵眼,顿觉心旷神怡,禁不住开怀畅笑。
围绕着诸葛亮转了一圈,我俯瞰着整个八卦阵:布局严谨,环环紧扣,看似通畅,实则闭塞。稍一不慎,阵中人就会陷入死局,而阵外人也不敢茫然踏入,否则就秒杀了生存的希望。
我不禁感慨古人的慧心灵性远超现世,他们的修心养性也胜似今朝。现在的考古发掘证明,人类文明是周而复始的,而史前文明也是真实而存在的,只不过因为历史的久远而湮没了。

三,莲花山的神传
观佛台的东边,八卦阵的北边,便是登临莲花山的台阶。 台阶高约二十厘米,宽约五十厘米,由光滑的大理石铺成,但上下山非常累人,超出了人们抬脚的高度和迈步的距离,系不懂人体结构和行走规律的人而为之。而原来铺设的长条石台阶合情合理,也非常适合人们登山的步履,游客能够轻而易举的上山和下山。
莲花山海拔一百多米,山势险峻,坡度陡峭。山腰中部,有一块巨石形似金龟伸颈,据传是南海金鳌听禅忘归,化为巨石镇山。山腰南侧,又有巨石形似鳄鱼,似乎刚刚浮出水面,准备吸取日月精华。山腰西侧,还有一个深不见底的青龙洞,据说是巨蟒听闻佛法后,飞升之前所蛰伏的洞穴。
接近山顶,台阶越来越陡,最窄处不足二十厘米,仅仅容得下一只脚,抬头只见一线天。山顶奇石耸立,形色各异。有的形似一根玉柱,传说共工怒触不周山后,天地倾斜,洪水滔天,女娲曾用此石擎天。有的象猿猴翘首凝思,如孙悟空倾听须菩提祖师讲道一样,似乎在聆听着卧佛寺的禅音。还有的象两人携手并肩,传闻一对青年男女相恋,因家中反对而上山,遂化为永不分离的巨石。
站在山顶上,翘首四望,东西南北,景色殊异。西边:莲花湖波光潋滟,菩提桥古朴生辉。北边:莲花山起伏连绵,针叶松碧绿常青。东边:动物园群兽撒欢,牡丹园百花含苞。南边:新楼宇高耸林立,特快车穿城飞驰 。
举目望向东北,观音阁似乎就在眼前。沿着石板铺成的山路前行,谁知却在几百米之外。行至中途,有一片山石突兀,陡峭异常,登临顶部,却又巨石相邻,平坦可卧。真是:云深不知处,仙台居其中。
站在观音阁的东边(原来的望海楼位置),黎明时分,就能看到黄海(当地人称为东海)的日出。东、北两侧则是悬崖峭壁,令人望而生畏。转身而视,又有油漆路通往山下。我欲行之,游客告知,此路绕山而修,非常偏远,还是沿着原路返回吧。
我环顾了一下四周,在路边的杂草枯枝中,捡到了一段类似于拐杖的树枝,以备下山之用。走了十多分钟,才接近上下山的台阶。因为游客众多,台阶上人头攒动,摩肩擦踵,稍一不慎,就有碰撞的可能。
为了避免与人拥挤,我便拄着树枝,顺着台阶旁边的斜坡向山下滑行。我的这一举动,惊呆了上下山的游客,他们的脸上充满了惊愕。只见我的背影从他们眼前一闪而逝,片刻之后,我就滑到了山脚下(请勿效仿)。

四,卧佛寺的神源
走过菩提桥,越过莲花湖,就到了千年古刹——卧佛寺,它因紧靠卧佛山、供奉天佛而得名。卧佛寺始建于东晋咸和七年(公元332年),高僧图澄大师在此布道弘法。东晋义熙九年(公元413年),高僧法显在莲花山青龙洞旁边结庐修行,定名卧佛寺。
唐开元年(公元725年)间,著名天文学家一行大师为修“大衍历”,重新奠基卧佛寺,并在此栽一棵国槐,与天佛形成了子午观测点(全国十三个观测点之一)。目前唐槐依然存活,生机勃勃,枝繁叶茂,傲然屹立在寺院门前(此地禁止拍照)。
1994年4月25日,莒南县政府决定重建卧佛寺公园,1996年5月1日在此举行了奠基仪式。随后,分阶段建成了大雄宝殿(弥勒佛)、卧佛殿(天佛)、钟楼(地藏殿)、鼓楼(菩萨殿)、五百罗汉堂、东西偏殿、藏经楼等,整个建筑群古朴庄严,飞檐斗拱。而七级浮屠舍利宝塔(四十八米高)就在莲花湖西侧,般若桥对过。
卧佛寺公园自1997年10月1日开园以来,香火旺盛,朝拜众多,已成为鲁南、苏北重要的佛教文化中心,也是沂蒙山区仅有的佛教合法活动场所。
沿着湖边西行,游客就能看到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写的“卧佛寺”中的“佛” 字,被镶嵌在一块天然形成的长条石上,正对着公园的西门。从远处凝望,这个“佛”字活灵活现,飘飘欲升,这也正应验了那句老话:佛在西,道在东。

迂回兜转,几个小时过去了,也没游遍公园的每个角落,更不用说品味景点的深厚内涵了。虽然游兴未尽,但天色渐晚,也只好回家啦。
26天前2024-03-03
3
打开携程App,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