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携程App,查看高清大图
法库
辽宁法库窦氏老窖制曲记
题记:“做酒先制曲,曲乃酒之骨”,作为酿酒的糖化和发酵剂,曲的质量优劣直接决定着酿造酒的口味和风格,在全行业纷纷采用机械化制曲的今天,全部采用人工踩曲工艺的酒企已属罕见,前不久,记者来到辽宁省法库县桃山老窖酒厂,试图揭开这一古老酿酒技法背后的秘密。
伏天再现人工踩曲,古法酿酒后继有人
——辽宁法库窦氏老窖制曲记
“老哥,你过来看看,现在的水温行不”,半夜12点多钟,刚在沙发上眯了还不到一个小时的窦永强就被人叫醒了,他赶紧揉了揉眼睛,一路小跑来到发酵车间。
47岁的窦永强是辽宁省法库县桃山老窖酒厂的厂长,国家高级酿酒师,今天是酒厂制曲的日子,为了这一天,窦永强整整憋了三年。
200平米的厂房里,三盏钨丝灯从头天晚上开始就一直亮着,各种制曲的工具已经准备就绪,一堆小麦被铺在了门口的水泥地面上。
窦永强告诉记者,小麦产自河北唐山,这一堆有1400斤,今天制曲需要用到十堆。
因为小麦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氨基酸等营养物质,是微生物生长繁殖的天然培养基,用它制出来的曲胚粘稠度适中,特别适合微生物生长繁殖,是制作大曲的传统原料。
这时,一位工人拎了一水筲的水走了进来,窦永强问了一下温度后,一手拎把,一手兜底,将水泼洒到小麦上,“咝啦”一声,厂房里瞬间冒起一股白气,随后,几个工人连忙用铁锹翻拌起来。
【图1】
翻的差不多了,窦永强接着介绍,为了让小麦吸足水分,达到麦粒表面柔润收汗,内心带硬和口咬不粘牙的效果,润料的过程需要三四个小时,于是我们回到办公室,继续聊起制曲的事。
“白酒的制曲工艺是我国特有的民族遗产,我们说的这个曲是指酿造大曲酒的糖化发酵剂--大曲,需要用脚踏成型,很多外行人觉得用脚踩曲不卫生,实际上粮食和大曲入窖发酵生成酒醅,酒醅在甑锅中进行蒸馏后才能出酒,所以,蒸馏白酒是我国最洁净的传统饮品。”
说话间,窦永强从里屋拿出两本小册子,上面记载了不少传统的做酒方法,他说自己没事就喜欢收集这些书籍和资料。
“据考证,明代才开始出现大曲,当大曲技术出现后,酒业就得到了规模化、规范化的发展,酒离不开曲,曲决定了酒的风格。俗语说,有美酒必备佳曲,酿酒中我们把粮醅比作肉,水比作血,曲为酒骨,骨若不正,酒体则不会丰满协调。”
窦永强递给记者一杯水,然后说,“法库桃山的地下水是矿泉水,我小的时候有好多泉眼,水质特别适合酿酒。我父亲总说,有氧繁殖,无氧发酵,做大曲就是是一个富集、培养和纯化微生物的过程,茅台是端午制曲,我们桃山则是伏天制曲,因为这个时节微生物最丰富。”
“老哥,你来看看,现在可以磨料了不”,一位工人进屋来找窦永强,打断了我们的聊天。
因为在家里的男孩中排行最小,厂里的工人也都习惯叫他“老哥”,对于这个称呼,窦永强倒也是坦然接受,他说传统做酒和机械化生产不一样,很多环节需要变通,有时候情感管理很重要。
再次返回发酵车间,窦永强用左手抓起一把小麦,右手碾压了几下后,拿出一粒放到嘴里咬了咬,之后冲身旁的工人点了点头。
【图2】
紧接着,润好水的小麦被放进钢辊磨中,挤压成菊花瓣片状的小麦混进适量的豌豆粉和冷水后,再次搅拌均匀,再由几位装模的工人把拌好的小麦分别装入曲模。
“别看豌豆粉用的并不多,但是作用可不小”,为了满足记者的好奇心,窦永强说,“豌豆有个最大的特点是粘性大,容易结块,也就说‘上火慢,退火也慢’,如果控制不好容易烧曲,所以我们会加进去一些大麦,抵消豌豆增加的粘度。添加豌豆,就是利用豌豆中的蛋白质,使培养出的大曲产生更多的微生物和酶,酿造大曲酒时会增加大曲酒的曲香味,使酒体更丰满醇厚,回味悠长。”
【图3】
早上五点钟,院子里开始热闹起来,被找来踩曲的人陆续到酒厂报到,他们多是法库县孟家镇桃山村的村民。
桃山古称桃来山,清朝以前是满蒙之间的关隘,也就是现在老百姓经常说的法库门。桃山老窖酒厂的前身可以追溯到清朝时达尔罕王王府的福祥海烧锅,距今已有三四百年的历史,窦永强的爷爷1920年就开始在这个烧锅酿酒了。
嘟!一声清脆的哨声响起,制曲过程中最精彩最热闹的环节开始了。只见男男女女十几号人,纷纷挽起裤腿,赤脚走上木质的曲模,先用脚跟踩实四角和中间,然后用脚掌抹去多余的曲饼。
【图4】【图5】【图6】【图7】
嘟!哨声再一次响起后,大家把曲模翻过来递给下一个人,接着踩另一面,这个环节的要求比较高,只有踩曲的人同时翻同时踩,整个流程才能顺畅。
踩曲的时候,吹哨的人就是总指挥,他把握着整个踩曲的节奏,因为制曲是酒厂的大事,踩曲又是制曲的重要环节,所以今天窦永强特意把老爷子请来了,让他给把把关。
【图8】
这位老爷子叫窦英杰,是窦永强的父亲,从小就在桃山的老酒厂跟窦永强的爷爷学习酿酒,1966年到1993年担任老酒厂的生产厂长,多次被评为市县劳模,现在是辽宁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桃山白酒传统酿造技艺”的传承人。
踩曲的间隙,老爷子告诉记者,在1980年以前老酒厂都是用人工踩曲,一踩就是好几天,我们那时候也不用哨,全凭嗓子喊。
“猫腰!猫腰!翻起来呦!”说到这里,老爷子还特意喊出几句当年踩曲时的口号来。
可是时过境迁,随着机械化生产的广泛应用和人工成本的增加,老酒厂和全国许多酒厂一样,早已经放弃了用人工踩曲的方式来做酒。
“1996年,我父亲退休后为了不想让这门手艺失传,就组织家人成立了现在的这个桃山老窖酒厂,二十年来一直坚持用传统技法酿酒”说到这里,窦永强插了一句。
“我查过相关资料,也做过一些实验,与机械制曲的方式相比,人工踩曲的优势很明显”窦永强进一步解释说,“以前制曲都是童子踩踏成型,男孩脚底板光滑柔嫩,在踩曲过程中,节奏和弹性好,能很好的把麦浆鬥到曲块表面,形成浆皮,这层浆皮有利于培养大曲时挂霉穿衣,提高大曲的培养温度,延长培养时间,使温度缓慢上升,曲子起大火时温度保持的时间更长,达到了酿酒人做酒讲究前缓、中挺、后缓落的规律。大曲培养充分,曲香突出,微生物丰富,这都是机械化制曲无法比拟的。”
“前几年,我们优先找男孩踩曲就是这个道理,只不过,放眼全国,这种景象现在已经难以见到了”,说到这里的时候,窦永强叹了一口气, “现在我们主要用成年妇女踩曲,只能算退而求其次了”
休息过后,大家重新洗脚上岗,随着一阵阵的哨声过后,一块块曲胚被排尾的磕模工人用力磕下来,放到木板上,码到二十块的时候,再由两位身高力壮的工人抬起来放进曲房,然后由专人分两层摆好安曲,上面覆盖稻草和苍耳草,接下来就是进入漫长的培养阶段了。
【图9】【图10】
据了解,大曲一般需要培养1个月,这期间,窦永强要日夜不停地看护着大曲,调整曲房的温度、湿度和空气中含氧量等条件,还要控制曲温和火候,曲块要经过挂霉穿衣、起潮火、大火、后火等几个阶段,直至最后码曲挤火才能出曲,成曲后还需存放3-6个月后才能进行大曲酒酿制。
临别前,窦永强拉住记者的手,别有一番感慨:“都说做酒如做人,搞技术来不得半点虚头巴脑,我用三年时间做成了一件事,就是把患了十几年的额窦炎调理好了,由于身体原因,这三年没有组织工人做大曲,现在身体养好了,我看看再用三年能不能把好酒做出来。古人说十年磨一剑,我是三年酿一酒,不信它不出彩!”
03-092016-07-17
2
打开携程App,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