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携程App,查看高清大图
江永
独属于女性的文字:女书
“女书”是湖南省永州市江永县及其毗邻的道县、江华部分地区,历史上出现过的一种只在妇女之间使用的神秘文字,当地称之为“女字”

女书的使用者主要是汉族妇女,也有当地一些放弃瑶语只用汉语的平地瑶妇女使用,是汉语方言的音节文字。女书靠母亲传给女儿,老人传给少年的自然方式,一代代传下来。“女书”是人类历史上一个独特而神奇的文化现象,也是中国语言生活中的一个奇特现象。
江永女书是世界上唯一一种特为女人存在的文字,它诞生在汉朝,是汉字的另一种表达形式。

女书记录的语言是女书流行与众不同的永明土话。女书文字呈长菱形,笔画纤细均匀,似蚊似蚁,民间叫它作长脚蚁字或蚂蚁字,因其专为妇女所用,学术界便将其称为"女书"。

女书所有字符只有点、竖、斜、弧四种笔画,可采用当地方言土语吟诵或咏唱。女书作品绝大部分为七言诗体唱本,其载体分纸、书、扇、巾四大类;内容大多是描写当地汉族妇女的婚姻家庭、社会交往、幽怨私情、乡里逸闻、歌谣谜语等。女书作品所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因而从这些女书作品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当地妇女的整体形象。
女书作品内容可以分成以下类型:

1.喜庆作品,例如《三朝书》、《哭嫁歌》等;

2.祭祀作品,包括追悼刚刚去世的亲人和祈祷神灵;

3.交际作品,涉及交往、感谢、慰问、责骂等信件;

4.记忆作品,包括日记和传记;

5.教育娱乐作品,例如《四字女经》等伦理作品,《太平军过永明》等历史故事,《孟姜女》等传说故事,还有歌谣、谜语等;

女书作品书写在精制布面手写本(婚嫁礼物)、扇面、布帕、纸片上,分别叫做“三朝书”、“歌扇”、“帕书”、“纸文”。有的绣在帕子上,叫“绣字”。

这里妇女有唱歌堂的习惯,常常聚在一起,一边做女红,一边唱读、传授女书。妇女们唱习女书的活动被称作“读纸”“读扇”“读帕”,形成一种别具特色的女书文化。
“女书”是一种独特的文化“化石”,对研究人类文字和文明的起源、女性文化和民族的起源都有很重要的价值。女书具有文字学、语言学、社会学、民族学、人类学、历史学等多方面的学术价值,因而被国内外学者叹为“一个惊人的发现”、“中国汉语文字历史上的奇迹”。

可惜的是,“女书”的传承都认为,人死后有阴间世界,沿袭着“人死书焚”的习俗,临终前嘱咐子女或亲人,将自己所有的女书焚化,以便死后还可以在阴间继续读纸读扇。有的妇女在丈夫去世后,亦将女书焚化,以表示将自己最珍贵的东西送给丈夫。她们还视女书为私人秘密,或许不愿让世人知晓。所以女书虽然流传久远,但民间遗传的实物甚少,且年代最早不过清代末期。江永“女书”的流传,史书不载,方志不述,当地族谱碑文,可说无一蛛丝马迹,外界少有知晓。这也给后人研究“女书”留下了不少阻力和遗憾。

关于女书文字的史料记载,至今最早见到的是太平天国发行的“雕母钱”。该钱背面用女书字符铸印有“天下妇女”、“姊妹一家”字样。史载太平天国曾过江永北上。

2005年9月,在湖南省东安县芦洪市镇斩龙桥上首次发现一块刻有女书文字的石碑,打破了对女书材质、流传地域、时间年代等的传统认识。据推测,可能是太平天国时期由妇女将“女书”带入东安后的流传作品。

2006年5月20日,“江永女书”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随后,海内外专家学者纷纷深入江永考察、学习、发掘。永州积极实施抢救和保护女书文化工程,通过兴建女书文化村,建立女书博物馆,组织开发女书工艺品,发展女书文化产业,使女书文化薪火相传,发扬光大。

江永“女书”,世上唯一为女性专用的文字,以其独特的魅力和表现形式,在历史的长河里随岁月静静的流淌,熠熠生辉,与世长存!
#城市人文手记 #值得去的古镇古村 #捕捉城市人文 #国内浪漫旅行地 #小众发现社
03-252024-03-25
6
打开携程App,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