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携程App,查看高清大图
太原
晋祠博物馆
山西太原晋祠(北魏)
晋祠,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晋祠镇,原名为晋王祠,初名唐叔虞祠,是为祭祀周朝晋国的开国诸侯唐叔虞(西周武王第三子)邑姜所建,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皇家祭祀园林。
晋祠最早为封地在今山西翼城的唐叔虞宗族支系所建的唐叔虞祠,最早可见的文献记载则是在北魏年间。北宋年间,宋太宗赵光义火烧晋阳城后,宋仁宗赵祯追封唐叔虞为汾东王,并为唐叔虞之母邑姜修建了规模宏大的圣母殿。之后数代,以圣母殿为主体的中轴线建筑物次第告成,逐渐形成了今日晋祠的建筑格局。晋祠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二级博物馆,
据《史记·晋世家》的纪载,周武王之子周成王封同母弟叔虞于唐,称唐叔虞。叔虞的儿子燮,因境内有晋水,改国号为晋。后人为了奉祀叔虞,在晋水源头建立了祠宇,称唐叔虞祠,也叫做晋祠。
晋祠的创建年代,现在还难以考定。最早的记载见于北魏郦道元(公元466年或472年?——527年)的《水经注》,书中写道:“际山枕水,有唐叔虞祠,水侧有凉堂,结飞梁于水上。”其时风景文物已大有可观,祠、堂、飞梁都已俱备了。由此可见,晋祠的历史,即使是从北魏算起,距今也有一千余年。
南北朝时,北齐文宣帝高洋,推翻东魏,建立了北齐,将晋阳定为别都,于天保年间(公元550-559年)扩建晋祠,“大起楼观,穿筑池塘”。
隋开皇年间(公元581-600年),在祠区西南方增建舍利生生塔。唐贞观二十年(公元646年),太宗李世民到晋祠,撰写碑文《晋祠之铭并序》,并又一次进行扩建。
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宋太宗赵光义火烧晋阳城。之后,在晋祠大兴土木,并立“太平兴国碑”以志。宋仁宗赵祯于天圣年间(公元1023-1032年),追封唐叔虞为汾东王,并为唐叔虞之母邑姜修建了规模宏大的圣母殿。自圣母殿和鱼沼飞梁建后,祠区建筑布局大为改观。此后,圣母殿逐渐成为祠中主殿,原来居于正位的唐叔虞祠则迁至北侧,退处次要位置。
晋祠三绝”。
难老泉位于圣母殿以南,为晋水主要源头。泉名为北齐时撷取《诗经·鲁颂》中“永锡难老”的锦句所取。泉水晶莹透明,常生萍四季一色,常年水温保持在17℃,常年不息,历朝历代的诗人多吟诗赞美,唐代著名大诗人李白为此留下了“晋河流水如碧玉,微波龙鳞莎草绿”的佳句。泉上建有难老泉亭,为北齐天保年间(公元550年-559年)所创建。亭为八角攒尖顶,难老泉水便从其下石洞中汩汩流出。
宋塑侍女像:圣母殿内有宋代的彩塑43 尊,主像圣母端坐木制的神龛里,其余42尊侍从分列龛外两侧,圣母凤冠蟒袍,神态端庄,侍从手中各有所奉,或侍饮食起居,或梳洗洒扫等,是宫廷生活的具体写照。塑像十分生动,充分地表现出人的神情,各个塑像神态自然,神情各异,塑工高超,是中国宋代彩塑中的精品。
周柏相传为西周时所植,位于圣母殿左侧,树身向南倾斜约与地面成四十度角,枝叶披覆殿宇之上,因形似卧龙故又称“卧龙柏”。宋代文学家欧阳修赞曰:“地灵草木得余润,郁郁古柏含苍烟”,九百多年前就如此赞叹它的古老了,至今它依然苍劲挺拔。隋槐在关帝庙内,老枝纵横,盘根错节。
晋祠三宝
鱼沼飞梁位于献殿以西,起连接圣母殿之用。全沼为一方形水池,是晋水的第二泉源。池中立三十四根小八角形石柱,柱顶架斗拱和梁木承托著十字形桥面,就是飞梁。东西桥面长十九点六米,宽五米,高出地面一点三米,西端分别与献殿和圣母殿相连接;南北桥面长十九点五米,宽三点三米,两端下斜与地面相平。整个造型犹如展翅欲飞的大鸟,故称飞梁。 根据《水经注》记载,北魏时已有飞梁之设。现存此桥是1955年按原样翻修的,依照的1955年之前尚存的原物可能是北宋时与圣母殿同时建造的。建筑结构有宋代特点,小八角石柱,覆盆式莲瓣尚有北魏遗风。这种形制奇特、造型优美的十字形桥式,虽在古籍中早有记载,古画中偶有所见,但现存实物仅此一例。它对研究中国古代桥梁建筑很有价值。
献殿最早为金代所建,是祭祀时陈列供品的场所。为晋祠三大国宝建筑之一。四壁立柱之间不是墙壁,而是栅栏,以达到通风的效果。
圣母殿始建于北宋天圣年间,是现今晋祠内最古老的建筑。圣母殿高19米,重檐歇山顶,面阔七间,进深六间,黄绿琉璃瓦剪边,雕花脊兽,四周围廊,殿前廊柱上木雕盘龙八条。殿的内部采用减柱法,扩大了空间,是中国规模较大的一座宋代建筑。
13天前2024-04-17
4
打开携程App,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