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携程App,查看高清大图
浚县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走河卫河印象
流淌千年的卫河,在“卫”这个古老的区域,孕育出灿烂的文化。 《国风·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有幸陪孩子参加绿色中原组织的“亲水行|2018第三季◎云溪燕语卫水舟——大运河之卫河(永济渠)”活动,敬畏自然,感悟沧桑,谨以记之。
卫河是海河水系之南运河水系的主要支流,隋称永济渠。清代因该河发源于春秋卫地,终止于天津卫,取其首末两端"卫"字而名之曰"卫河",一直沿用至今。通常所说的卫河是指新乡合河镇至山东馆陶县称沟弯一段。
卫河的前身基本上是隋代大运河的永济渠,在曹操开凿白沟的基础上,利用一些天然河流和早期黄河故道加以联缀而成。古代,漕运、商运甚繁,帆樯往来,络绎不绝。近代,仍是豫北地区与天津之间物资交流的重要航线。卫河航运1963年停运。
淇河口至老观嘴,大部分河段水位深,流速小,航行条件较好。淇河口是淇河流入卫河的地方,位于浚县淇门南街村。
道口镇,又叫李家道口,滑县政府所在地。宋元以后,黄河改道,道口成为卫河上的一个重要码头。明清以来形成了12条大街,72条胡同,7个城门,2个水门,逐渐发展成为商贸重镇。清光绪年间,卫河上通百泉,下达天津,沟通了河南、河北的数十个城市,从卫河水运可直达天津海河。明清两代,“凡漕粮入津、芦盐入汴,率由此道”。水陆交通的便利,使道口成为商贾云集、人烟辐辏、商业繁荣、远近知名的水旱码头,素有“小天津”之称。
2018-05-272018-05-27
130
打开携程App,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