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携程App,查看高清大图
太原
“紫禁风华—2018太原•故宫文物展”
2018年10月1号太原博物馆用特别的方式喜迎国庆节,被戏称为“五桶方便面”的太原博物馆开馆啦!了解一座城市的过去和现在是从博物馆开始的。 北京和太原两座千年古都的牵手,为我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绝伦的文物盛宴。“2018太原·故宫文物展”在太原博物馆开幕。 近几天的太原,被这件大事刷屏!无数太原人在长风商务区排起长龙,想要一睹故宫文物的“芳容。
“紫禁风华—2018太原•故宫文物展”共七项专题大展,1000余件珍贵文物亮相太原,这是故宫博物院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院外展览。
《普天同庆—清代万寿盛典展》,主要展示清代宫廷寿庆的礼仪形式、筵宴情况,展品包括玉石仙台、乾隆碧玉交龙钮“古稀天子之宝”和青田石“元音寿牒”组印等,旨在弘扬尊老敬贤之意,倡导孝悌之风。
碧玉交龙钮“古稀天子之宝” 此印为交龙纽,阳文篆书,四周刻的是乾隆45年的御制诗古稀说。乾隆皇帝把自己比喻成千古之中唯一年登古稀的英明君主,为此他特意撰写“古稀说”。乾隆帝在《古稀说》中称:“古稀之六帝元明二祖为创业之君……其余四帝予所不足为法”。乾隆帝借此夸耀自己是古稀全人。“古稀天子”在封建社会中天子就是指皇帝,意思是皇帝享有至高无上的统治权利。
青玉交龙钮“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之宝” 此印为青玉质,交龙钮,印文为阳文篆书,是刻有慈禧太后徽号全称的印玺。徽号即美好的称号,明清两代每逢国有喜庆,皇帝都会为皇太后上徽号,并制作徽号宝(即印玺)与徽号册(即文书)。此徽号宝文为“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之宝”,是光绪二十年(1894年)为慈禧皇太后六旬圣寿之庆所上。
青田石“元音寿牒”组印 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
青玉蝠桃纹如意清代(1644-1911)
青玉松蝠鹤灵芝式如意清代(1644-1911)
铜鎏金无量寿佛银
银花卉纹“万寿无疆”字高足大碗清代(1644-1911)
铜镀金转花变字水法钟清代(1644-1911)
铜镀金八仙水法转花钟清(1644-1911) 
这是朝贺大典所用的编钟,材质为铜镀金,编磬的材质则是碧玉的。为了彰显皇帝的威仪,编钟上端的纽要做成双龙的样式,编磬上面要描上金龙纹。编钟与编磬都是十六个为一组,分别陈设在太和殿屋檐下东西两侧。 这里介绍古代宫廷雅乐中的两件传奇的乐器,一件是用于表示即将乐曲开始的柷(zhù)一件是用来表示乐曲的终结的敔【yǔ】。柷是一种具有特殊音色的打击乐器,在敲响编钟编磬之前,演奏的乐工要用木槌先敲击一下柷的内壁,中和韶乐便正式开始演奏。乐曲即将结束时,再用竹籈jiān上横扫一下敔(yǔ)背上的立片,乐曲便停止了。
木彩画柷(zhù)作为一种具有特殊音色的打击乐器,主要用于清宫各种坛庙祭祀及殿陛朝会时的中和韶乐之中,陈设时置于殿檐下乐队的东面。无论其乐队编制庞大与否,乐器数量仅为一件,且方位固定,列于乐队的东侧,具有较强的典制性。金漆彩画柷形制古朴,装饰华美,是我国历代传承的木质乐器柷的珍贵实物资料。
木彩画中韶乐敔【yǔ】 木制,状如伏虎,表面髹虎皮纹,下承以金漆趺座。虎背正中开槽,列植 27 片长方形木片,木片表面髹五彩颜色,三片为一组排列。木片名称为鉏 ,是敔发音的部位。趺座一侧伸出两耳,用以置放敔的击具籈。籈截竹筒而成,从中劈开并削去一半,剩下的一半析为 24 根细竹条。演奏时,以籈逆刮龃龉而发音。 敔是清代宫廷中和韶乐“八音”之中木属的乐器。在中和韶乐一首乐曲即将结束时,以敔的声音作为终止音。
明黄色缎绣彩云蝠寿字金龙纹男夹龙袍 这是清代高宗皇帝即乾隆帝的吉服之一。吉服多用于元旦、万寿、冬至等时令佳节以及部分吉礼、军礼活动之时穿着,还被称为“盛服”。皇帝、皇后的吉服袍,装饰以龙纹,称为“龙袍”,其余的称为“蟒袍”。此件龙袍样式为:圆领,大襟右袵,马蹄袖,左右及前后开裾,直身式袍,共列十二章纹来装饰。内衬浅湖色暗花绫里。缀铜鎏金錾花扣四枚。附有一黄条,上书:“绣黄缎绵金龙袍,高宗皇帝御用”。此袍在明黄色缎地上,绣制彩云蝠寿金龙纹、海水江崖,以及日、月、星辰、山、龙、华虫等十二章纹样,绣工细腻端整,构图气势宏健,配色辉煌富丽,展现出天子富有四海、气动八方的卓绝风范。
大红色缂丝彩云蝠金龙纹女单龙袍清·道光(1821-1850
这件展品名为玉石“蓬莱仙境”,仙台座落在紫檀嵌银丝的台座上。它以“群仙祝寿”为题材,用紫檀木雕成“蓬莱仙境”、“洞天福地”、“玉宇瑶池”,由近及远上升排列,或巍然屹立于海水中,或位于峻峭的山峰上。西王母手持如意端坐在最上面的“玉宇瑶池”洞内,侍女手持宫扇侍立于两侧。洞外的蟠桃树硕果累累,白猿正在向西王母献寿桃。八仙各自手持宝物从四方八面赶来为西王母祝寿。高岩深谷中植被繁茂,梅花鹿雀跃其间,蝴蝶翻飞翩翩。传说西王母是长寿仙人,她在所居之地昆仑山瑶池的园子里种植蟠桃,三千年才开花结果。每逢蟠桃成熟时,王母就会召集群仙大开寿宴,称其为“瑶池集庆”。因而西王母遂世代相传成为长生不老的象征。 此陈设为内务府大臣福锟等人献给慈禧太后六旬万寿的寿礼。福锟为清宗室,康熙帝次子允礽六世孙,光绪朝声明显赫的大学士,人称“福中堂”。
此绣墩呈鼓式,中空,坐面微拱。内光素,外壁素三彩装饰。以鼓钉纹把器身分为三部分,上、下两部分饰缠枝花纹,中间绘莲池游龙纹。所有纹饰均先在釉下经锥拱而成,并用青花料填涂纹饰局部。用黄、绿、白、紫、青花等设色。
这件为正德款青花阿拉伯文烛台 烛台分上下两层,上层托盘小而浅,下承以细长的支柱,下层托盘为撇口,折底,盘下承以喇叭形外撇高足。通体青花装饰。 明初的瓷器常以梵文、阿拉伯文做装饰。由于正德皇帝重视伊斯兰教,所以当时阿拉伯文更为流行,出现在各类器物上,文字一般多含吉祥祈福之意。此时内容已不重要,相当一部分文字已无法释出原意,而只是作为装饰纹样。这种瓷器上的阿拉伯文装饰是研究明代中叶伊斯兰文化与汉文化相互交融、影响的实物资料。
正德款里白釉外黄地绿彩锥拱云龙纹尊 尊撇口、扁圆腹、圈足外撇。通体以黄地绿彩锥拱云龙纹作主题纹饰,近底处饰黄地绿彩锥拱莲瓣纹。渣斗内和圈足内均施白釉。外底署青花楷体“正德年制”四字双行外围双圈款。 黄地绿彩瓷属于低温釉上彩瓷,其制作工艺是先在胎体上锥拱纹饰,入窑经高温烧成,然后在有纹饰处填涂绿彩,余处施以浇黄釉,再入低温彩炉焙烧而成。黄地衬托绿彩纹饰,对比鲜明。
《凝华焕彩—故宫博物院藏宫廷珐琅器精品展》,主要展示宫廷典章、陈设、生活、宗教等内容,展品包括乾隆款掐丝珐琅海水龙纹笔架、掐丝珐琅海水龙纹暖砚等,展现宫廷珐琅器的整体面貌和帝王的审美意趣。
掐丝珐琅兽面纹凤耳尊 尊广口,长颈,圆腹,高足,颈嵌铜镀金双立凤,肩部饰三兽首衔活环,足下承三瑞兽。通体施浅蓝色珐琅釉为地,口内饰缠枝莲纹,外壁主体纹饰为掐丝填彩釉兽面蕉叶纹和兽面纹,间饰螭纹、蝙蝠纹。底镀金,光素无款。 此器铜胎规矩,掐丝细腻,釉色纯正,鎏金灿烂,富丽堂皇,是乾隆后期堪称经典的掐丝珐琅作品。
青玉乳钉纹螭(chi)耳杯 明
康熙款画珐琅勾莲纹菱花式盘 清·康熙
掐丝珐琅狮戏图高足碗 明
乾隆款画珐琅三羊开泰图瓶一对(广珐琅) 清·乾隆
乾隆款鼻烟壶 清·乾隆
青玉条纹兽耳炉 明
畅音阁模型
这是一场让文物活起来的文化盛宴。太原、北京,这两座千年古城将借助故宫进行跨越时空的交流与对话,让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和博物馆里的文物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
2018-10-122018-10-12
18
打开携程App,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