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携程App,查看高清大图
朔州
朔州老城
公元前 215年,秦始皇统一后,大将蒙恬在此筑城,名为“马邑”。一直至东汉末年县废。北魏为畿内地,北齐天宝六年(551年)又治新城,八年(553年)徙治马邑,亦称北朔州,同年置招远县。北周置朔州总管府,隋、唐、五代、辽、金、元皆称鄯阳县。隋为马邑郡治,唐为朔州治,宋为朔宁府治,金、元皆为朔州治。明洪武二年,鄯阳县并入朔州,嘉靖中为冀北道驻地。清仍为朔州,属大同府,雍正三年改属朔平府。民国元年改朔州为朔县,1946年全县解放,归察哈尔省,1952年察省撤消,重归山西省,1989年设朔州市。
朔州古城,雄踞雁门关外,内外长城之间,北连内蒙,南控雁门、偏关、宁武三关,有通达忻、代、原平诸县之道,古为边陲之要塞,既可应援大同,又能拒防全晋,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历史上,匈奴、突厥、回纥、鲜卑、契丹、女真、蒙古等少数民族统治者南犯取晋,多先围守朔州,而后入雁门,直取晋阳。西汉韩信于马邑叛汉降匈奴,大将周勃血洗马邑城;汉朝诱灭匈奴的'马邑之谋';隋末刘武周于马邑起事斩太守;唐武德年间唐军与突厥的马邑争夺战;宋杨业在寰朔二州与契丹的激战取胜,在陈家谷的失利被俘;明代俺答族的不时袭掠朔州;清代的农民熊六起义等,均发生在朔州之地。
北齐朔州古城与元末明初朔州城,位于现朔州市朔城区,是山西省现存较早、残垣保存较完整的古城之一,1996年,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省级重点文物。
为彻底整治南城门周边环境及保护文物和过往行人安全,2013年起朔城区在原址上进行抢救性保护、修复南城门及瓮城。项目占地6000平方米,建设规模包括对南城墙的城墙、防空洞、持力层进行维修,其中城门洞长41.6米,底宽24米;东西城墙长各30米,底宽18.2米,修缮瓮城东西城墙长度102米,复建瓮城南墙64米,南城门楼495平方米,瓮城门楼260.94平方米。工程日前已完工。
《朔州志》记载,朔州古城的形成最早可追溯到战国晚期,据载,“始皇三十二年(前241年)使将军蒙恬发兵三十万人,北击匈奴,在朔州筑城养马。”
朔州古城城垣的确切建筑年代,据《朔州志》记载,创建于北齐天保八年(公元557),其周长九里十三米,为土城夯筑城垣。隋、唐、辽、金各代沿用,距今已有1439年的历史。它是在秦汉马邑城旧址上扩建而成的。
现存朔州古城为明初所建,位于现朔州市朔城区,是山西省现存较早古城之一,据《朔州志》记载,城址始建于北齐天保八年(公元557),周长九里十三步,为土筑城垣。隋、唐、辽、金各代沿用,明初在北齐城墙南侧重建朔州城,明洪武三年(1370)包砖。墙高12米,堞高 2米,总高14米,周长4000米,有瓮城四座,角楼四座,敌楼12座,门楼4座,烟墩4座。四门东曰文德门、西曰武定门、南曰承恩门、北曰镇塞门。现南城门、瓮城、及大部分城墙仍然保存,其他建筑皆毁。
《朔州志》记有:“元至正末,右丞相勃罗帖木耳驻兵大同,使其将姚枢副守朔州,以兵少城阔,省去西北,筑东南一隅。”
到元朝至正年间(1341—1368年末)因防务需要缩小古城,在北齐古城的东南兴建城池,后因战乱停工,明洪武三年(1370年)土城续建完工,并砖券四座城门:东曰文德门、南曰承恩门、西曰武定门、北曰镇塞门。
当时城墙高12米,堞高 2米,总高14米,周长4000米,有瓮城四座,角楼四座,敌楼12座,门楼4座,烟墩4座及烽火台十六座,形体壮观,高大雄伟,固若金汤。
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城墙全用砖包,附属设施有城堞、城池、瓮城、敌楼、门楼、角楼、铺楼、弓桥等。以后历代多次维修,城池颇为雄壮,为雁门关外的要塞。解放初期因建设需要拆除部分城砖,及至文化大革命期间,城砖拆除殆尽。
2008年,朔州市朔城区在传说由尉迟恭监修的崇福寺前广场东侧,开工重建尉迟恭庙,于2011年竣工。尉迟恭庙占地4249平方米,两进院落,有山门、中殿、正殿、东西配殿等建筑,内有塑像12尊,壁画390平方米,缅怀尉迟恭波澜壮阔、荣辱起伏的传奇一生。正如元人陈元靓所言:“于惟鄂公,辅唐成绩。临阵摧空,万人之敌。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千载而下,飨兹庙食。”。
文昌阁位于朔州老城东、南、西、北大街交汇处。明万历13年(公元1585年)在原鼓楼基础上始建,清顺治12年(公元1655年)重建。
朔州具有古老的文化和悠久的历史。有史记载以来,楼烦、马邑、鄯阳、朔州、招远、阴馆等称谓频见于古籍。从秦朝大将蒙恬筑城养马的马邑城开始,蒙恬北击匈奴、韩信被困马邑、北魏发迹建国、刘武周称帝、尉迟恭举义、杨家将抗辽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将这座边塞重镇推向历史舞台,历史上曾有匈奴、鲜卑、女真、契丹、突厥、蒙古、满族等10余个少数民族在此游牧、征战、交流、融合。在这条战争主线上的少许和平时段,出现了辽代木塔、金代崇福寺、净土寺等宗教建筑,在大慈大悲的背影里,荡尽征战的尘埃,融合成一派祥和的光明。古战场与佛宫寺、杀戮与慈悲、戾气与祥和,所有忠烈、英勇、虔诚、宁静,都积淀为中华民族的文化进步。
山水环境特征:朔州,地处晋北桑干河流域。襟山带水,遥控长城,外连大漠。扼雁门关隘,四塞为固,古墩野戍。背居延而面燕京,右偏关而左雁门,南峙宁武,居三关之中。
自然环境特征:夏商时期朔州一带是游牧民族的天然牧场,在漫长的岁月中,连年的战火使牧场不再茂盛,土地变得贫瘠。旧《朔州志》诗云,“雁门关外野人家,不养桑蚕不种麻”,“六月雨过山头雪,遍地狂风起黄沙”。这是朔州1000年来荒凉情景的真实写照。
1 古城变迁
1.1建制变迁
朔州古城位于桑干河上游支流――恢河与七里河两河交汇处的西岸,恢河北岸阶地上,西、北、南由群山环抱,中间是丘陵,东面是广阔的桑干河平原。自古以来,桑干河的源流地区就是游牧民族聚居的场所和与汉民族接触的地区,是漠北游牧民族向中原发展的必经之地。
秦朝(前215)筑城养马,故名马邑。北魏建都平城(大同)后,马邑为畿内地,北齐天保元年(550)置朔州。北魏以降至明清,因唐王朝一改隋代修筑长城的防御方式而采用大修边城的政策,故从唐初起就在蔚、朔、忻、代等北方边州修筑边关军镇。唐、五代、辽、金、元时期均称鄯阳县,明清称朔州。
朔州从秦朝(前215)筑城距今已有2200年历史,即使从元末的鄯阳古城算起,至今也有600多年的历史。
1.2人口变迁
朔州地处雁门关外,历代多为边陲要塞,天灾战祸不绝。唐天宝元年(742)领鄯阳、马邑二县5493户,唐乾元元年(758)降为1257户。《金史?地理志》载,西京路朔州有44890户,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1525户。嘉庆二十五年(1820),朔州人口107200人,当时有10万州城之称。从唐天宝元年(742)到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由于兵荒灾害,人口增长速度非常缓慢。
1.3传统商业变迁
古代朔州城商业不盛。据《汉书》记载:“匈奴自单于以下皆亲汉,往来长城下。汉使马邑人聂翁壹间阑出物,与匈奴交易”。明、清以来商业店铺逐渐增多,初有“太谷社”、“寿阳社”,后以忻、崞两县人为主,经营杂货业、土布业及酒坊、纸行、粮店、铁行、染行等。由于城市主要为军事职能,且天灾人祸,物产匮乏,所以商业的集聚程度和流通程度较低。
1.4城池格局变迁
从秦马邑土城始,古城基周长7公里。历经建置变迁,北齐天保八年(557)朔州治所移马邑故城。五世纪末北魏将首都迁至洛阳后,六世纪初桑干河流域衰落下去。元至正末年(1366)因兵少城阔不易防守,始取故马邑城东南一隅夯筑新城。
从秦马邑故城(前215)到元代鄯阳城(1366)之间的近1600年中,北齐城池延续了秦马邑故城的城池(在朔州城池史上是一个重要的节点),元鄯阳城城址应为秦马邑故城的内城或里城,城池的营造基本仿照元上都城(注:早期元代首都,刘秉忠规划,地点在内蒙古自治区多伦诺尔西北80里处,已毁),如内外城门相对,纵横的中轴线贯穿,在重要的城门处加建瓮城等,形制、格局又与大同平城相似。元代在平地上筑城都采用方城,全城做方形是自周王城以来沿用的方法。
从秦、北魏、元及至明清,朔州的城市职能主要为军事防御。明洪武十二年(1387)修筑城墙,周长3.75公里(图2)。在历代城池营造中,曾建有朔州府、南路府、鄯阳县衙等衙署,有崇福寺、文庙、武庙、城隍庙、文昌阁等寺院庙
宇及仓库等公共建筑,城池外设关城。1947年始,因战争和城市发展的原因,现仅存留南门及四周残缺不齐的土垣和城内以崇福寺为主的历史古迹、地方风貌民居。在古城外围西侧还有北齐城墙的遗存。
崇福寺创建于唐麟德二年(665),金皇统三年(1143)建弥陀殿,后又建观音殿。历经元、明、清各代都有扩建、重建和补葺。崇福寺为五进院落,山门、金刚殿、千佛阁、大雄宝殿、弥陀殿、观音殿贯穿中轴线,而传统的大雄宝殿应为寺院最大的殿,只有藏传佛教在大雄宝殿后放置其他殿宇。可以看出,朔州古城是北方游牧文明与中原文化相互交融的产物,这种整体格局具有明显的地域文化特点,加之崇福寺不同的建筑风格和时代信息,表现出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内涵。
朔州古城街道格局为十字大街骨架加“井”格式街坊,形成东西、南北方格布置,排列均衡。文昌阁十字大街为全城的中心和枢纽,代表着全城的气魄,以南北大街形成的坊巷格局产生了“大街小巷”的空间形态,这是从元大都规划至明清城池的共同特征。
崇福寺位于古城的东门附近,代表着古城的灵魂和精神力量。十字大街向四方延伸,主路有东大街、南大街、西大街、北大街,次路有大营街、盐市街、操场街、县左街、县右街,支路多为窄巷、丁头路、口袋路、断头路及环城马道。街道间距为100~300米,主街宽度为10~20米,次街道6.5~12米,街坊小巷3~6米。
古城居住用地占整个古城用地的48.6%。古城历史文化风貌街区主要为大营街和朱衣巷。院落为四合院,建筑的外形及整体格局保留较好。
2古城历史文化特征
张锦秋女士阐述历史文化名城时说,“如果把历史文化名城比作一个人,城市山水环境和城市格局犹如人的骨架和体魄,文物古迹及特别标志性建筑是人的五官,历史地段是人的肌肤,传统文化艺术和民风民俗是人的文化修养和情趣”。本文也以此描述朔州古城的特征。
2.1朔州古城是具有2200年历史的著名军事边关重镇,体现了自秦以来辽、金、元时代的文化内涵与特征。
朔州从秦朝筑城以来,承担着“遥控长城,外连大漠,扼雁门关隘;襟山带水,四塞为固,古墩野戍,回环盘护”的职责,城市职能主要为军事防御。这可谓朔州的第一特征,也是古城的骨架。
2.2在崇福寺地段,缘寺集市,由市而城。
十字街坊的空间形态,是古城的体魄特征,崇福寺是古城的精神特征。
辽金时代统治者大都崇信佛教,在州城建设方面,首先建立一座寺院。朔州鄯阳古城就是在古马邑土城的基础上围绕崇福寺建立起来的。在历史变迁中,古城在城池形态不变
朔州老城改造项目。占地63亩的崇福广场已投入使用,博物馆、鄂国公尉迟庙、戏台等三大建筑已竣工。一期开发工程总建设面积39.49万平方米,截至今年7月31日,累计已开工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其中已完成3.3万平方米瓦屋面及外饰面,3万平方米主体结构已封顶,4.7万平方米主体结构正在进行施工。朔州老城位于市区南部,占地1435亩,四周城墙长3734米、宽25米,城内四条主街呈“井”字交错相通,原有住户5千余户2万多居民。总体布局以“四轴三环双中心”展开,分六大区域。“四轴”包括东西大街、南北大街两条商业轴及“十”字交汇的两条景观绿化轴;“三环”即环城墙公园绿化带,城内环城马道,文昌阁为中心的环形商业步行街中街;“双中心”包括以文昌阁和北门周边形成的中心商业区,以崇福寺为中心的传统文化展示区。“六大区域”即商贸活动区、民俗文化区、历史展示区、绿化休闲区、传统和现代特色居住区。工程规划用地86.4公顷,其中政府公建面积6.3万平方米,开发规划用地59.29公顷,开发部分总建设面积72.25万平方米。总投资28亿元,区政府斥资11亿元用于拆迁安置、基础设施建设和历史风貌的恢复重建,包括崇福广场、文昌阁、南门、城墙的保护修复,古县衙、特色民居、三孔大门异地迁建等。同时配建别墅、商铺、教育、医疗、娱乐、休闲等服务设施,再现千年老城的车水马龙和商业繁荣。
2018-10-122018-10-12
23
打开携程App,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