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携程App,查看高清大图
西宁
青海省博物馆
西宁转车张掖——青海省博物馆
从格尔木去张掖,需到西宁中转,之前在西宁转车已将火车站周边情况了解,三个半小时的时间被我们充分利用。
火车上先预约青海博物馆下午门票,下车直接从中转口进候车室,将行李寄存(无论行李大小,一件十元,最好将小件都归到一个大包之中)。下到一楼出站后右拐,公交场站找9路车直达青海博物馆(新宁广场下车)。

到第一展馆听到了免费讲解:
(图二)镇馆之宝“舞蹈纹彩陶盆”,彩陶盆1995年出土于青海省海南州同德县宗日遗址,属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类型。外壁绘有三道平行弦纹,口沿内壁绘有两组手拉手群舞的人体图形,一组11人,一组13人,共24人,人物之间以弧线纹、斜线纹、圆点纹相隔。我认为与(图三)的舞蹈纹陶盆是一个系列,图三的原件在国家博物馆,青海博物馆展陈的是复制品。

(图四)汉代鸾凤铜熏炉盖,它出土于青海西宁大通县上孙家寨汉墓,河湟文化旅游标识的设计灵感就来自这件文物。器物为分铸合接而成,一只鸾凤单足立于炉盖顶部,另一腿前曲,两翅奋起,尾翼平伸,曲颈灵动,羽翎飞扬,生动表现出凤鸟即将腾空跃起、展翅高飞的瞬间。

(图五)玄武砚滴,龟背中部竖有一根短管,龟体内中空,水可由短管注入,注满水后用拇指封住短管,无论如何倾斜砚滴,水都不会从龟口处滴出。而当拇指离开后稍作倾斜,水就会经龟颈从龟口的小孔处滴出,以此来控制水量。早期的砚滴多以青铜为材质,后来出现了瓷质的砚滴。

(图六)金扣羽觞,以较大的蚌壳做杯身,呈椭圆形,浅腹,平底。蚌壳口沿处用贵金属黄金镶金边,口沿两侧有横柄。 羽觞是中国古代一种盛酒的器具,因其形状像爵,两侧有半月形的双耳,就象鸟的双翼,故名“羽觞”。古时天子用爵饮酒,公卿以下用羽觞饮酒。
羽觞盛行于战国到魏晋时期,为日常生活用具,多以木胎作器,也有铜质耳杯,蚌壳镶金口的耳杯极为罕见。
“曲水流觞”是中国古代流传的一种游戏。夏历的三月人们举行祓禊仪式之后,大家坐在河渠两旁,在上流放置酒杯,酒杯顺流而下,停在谁的面前,谁就取杯饮酒,这种游戏非常古老,逸诗有云:“羽觞随波泛”。东晋永和九年(353年)三月初三的上巳节,会稽内史王羲之偕亲朋谢安、孙绰等四十二人,相聚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的兰亭,修禊祭祀仪式后,举行曲水流觞的游戏,四十二人人饮酒咏诗,所作诗句结成了《兰亭集》,王羲之为该集作《兰亭集序》。从此曲水流觞,咏诗论文,饮酒赏景,历经千年而盛传不衰。

(图七)铜灯,放下来就是一件装饰品,打开放顶上就可以装灯油。我认为打开还可以点2盏灯呢。

(图八)双人抬物陶盆,是青海博物馆中很多标识都用到的,问工作人员才在第三展厅找到它。

(图九)4000年前的面条,这个以粟(小米)为主,混合少量的黍(黄米)制作而成的“植物化石”,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最古老的面条,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面条实物证据。
(图十~十二)喇家灾难遗址,齐家文化的中心聚落,喇家遗址保留有史前地震、黄河大洪水和泥石流等多重灾难遗迹,是中国目前发现的唯一一处大型灾难遗址,被称为“东方庞贝”。若是有机会可到原址博物馆仔细观看。

丰富的馆藏,仅有的一小时时间,算是与它们都先认识一下,以后有机会再深度探究啦!#去博物馆探秘
14天前2024-04-19
5
打开携程App,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