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携程App,查看高清大图
宝鸡
宝鸡先秦陵园博物馆
秦公一号大墓(15):烫手的山芋
民办遗址博物馆是新生事务,当时舆论认为这是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的有益尝试。实际上,对于当地村民来说,出资建馆固然有对文物保护与文化传承的使命感和荣誉感,但也无须讳言,他们寄望于遗址和文物能够拉动旅游,促进经济,增加收入,给自己的生活带来看得见的实惠。
开馆之初,秦国遗址的巨大效应引来媒体竞相采访报道,产生了不小的社会影响,一些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来博物馆参观视察。正如博物馆赵馆长所说,春秋战国时期,群雄逐鹿,最终却是陇西边地的秦国一统华夏,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海内外游客纷至沓来,博物馆在最初运营的4年多时间里,年均游客量在5万人上下,其中外国游客占到13%。
然而好景不长,短暂辉煌之后,秦公一号大墓博物馆慢慢沉寂了下来。这里面涉及多重因素:一是2003年起受到“非典”疫情影响,国内刚刚起步的旅游市场受到冲击;二是大墓中出土的文物大部分被转移走,本馆收藏十分有限,对游客的吸引力减弱;三是资金不足,展示方式单一,缺乏互动性,也无力开展市场营销。诸此种种,游客人数锐减,博物馆每年所有收入加到一起不足10万元,而用于非文物保护的基本维持费用就要5万多元。为了能最大程度地节约资金,博物馆从村里雇了6名年龄较大的工作人员,每人每天8元工资,在游客多时还得承担起导游解说的工作,偌大的展厅黑灯瞎火,只有等到游客进入时才舍得开灯。
博物馆经营举步维艰,村民投资多年无法收回,建馆之初满怀憧憬的村民,这才意识到,“螃蟹也不是那么好吃的”。“当时由农民集资来创建博物馆既是一个大胆创新,又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此前遗址发掘后放置了13年时间,一直无人管理。”时任宝鸡市文物局局长任周方说,“在博物馆建成运营期间,农民继续投入资金很困难,博物馆里几乎没有专业人才,业务也很难发展。再加上农民们只来自一个南指挥村,无法协调管理整个陵园以及雍城,导致博物馆游客人数非常少,一直处于亏本经营状态。博物馆后续开发无力,遗址保护艰难,投了资的农民进退维谷。”
2005年末,国家文物局和陕西省文物局为秦公一号大墓拨出了专项维修资金380万元。但是,解决秦公一号大墓的难题仅靠一次拨款是不够的;而长期投入和专业管理,就必须转换博物馆的体制。国家文物局的表态,让南指挥村的村民不得不开始考虑博物馆的转制问题了。
陷入困境的村民,发现他们手里攥的不是摇钱树,而是一个烫手的山芋,热切地期望国家有关部门的及时介入。
一一根据现场参观及光明日报记者杨永林2007年9月24日报道编写 #历史人文景点 #去博物馆探秘 #人文历史趣发现 #陕西旅游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8天前2023-07-22
9
打开携程App,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