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携程App,查看高清大图
平遥
双林寺
别怀疑,这是山西头牌!第3批国保的含金量
这篇除了焕新凝视技藝穿越古今,也聊聊我和山西平遥双林的故事。
聊聊截止今日制作超过10篇的地方,阅读超300w加的明代彩塑。其中也会带着万千往来过客的影子,有你有我,有未来有希望。可能和很多人的出游不同,访古,我习惯了也喜欢一个人去探访寻找,在22年的12月22号我第一次来到了这里,诺大的停车场只有我一辆摩托车,前轮还扎了半截钉子。冬天,大多数动植物陷入了休眠,双林山门外干枯的树木上成群的灰喜鹊在欢欣的跳跃,小尾巴长长的,特别好看。
一样的冷色调,一致的素,双林的山门配合着锈迹斑驳的铁门,左右石狮矗立,我当时
见得空跑了,进不去,毕見这种事在山西是蛮常见的。整理好设备去敲了敲门,两三次之后还是幸运的进入其中,文保员的小屋很暖和,司空见惯的他之后却是即将被彻底震撼的我。
平遥双林,它身上有多少光环,古往今来又有多少人为之沉醉,它帮助了很多人,包括我在内,业内尤见画者,雕塑师等,精妙无需再多赘述。重点是在严冬,寒风,一个人,更暗冷的殿内配合吱扭作响的古代木门,铁笼内的褪色却仍然富有生命力的每一塑像。
左转头,广目天瞪着,去了一身业,右回头等比例高的供养人就在我身后,往中间看天冠弥在铁架之后,面部斑驳,身后的背光铁丝腐蚀上面还挂着“善”、“月”等字,伙计直接找我韦驮哥去了,在那堂呆了好久…我觉得很多朋友认识我也都是通过我拍摄的这尊明代韦驮彩塑像,无名大师的惊世之作,从散乱的黄土聚拢成像,一动不动,一站就是600年。虽历经岁月的摧残但唯独那眼神仍坚定不变。
对,只有切身感受到文物所带来的震撼,才会发自肺腑的热爱与传承。返程路上,伴随着凝结的冰河,伴随着山西冬天农村特有的烧秸秆的空气微尘味道,伴随着各种半挂卡车,我断断续续的在思考一些事情。
直到今天,我的发心仍然是把山西曾经辉煌,现在却鲜为人知的建筑、壁画、彩塑、非遗艺术捡起来,尽自己的绵薄之力,让更多人知道,试试看能不能推出去,这是我的价值,也是我想做的事。
21天前2024-05-08
45
打开携程App,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