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携程App,查看高清大图
芮城
永乐宫
真实版“愚公移山”!黄河淹没区的顶级国宝
永乐宫,继敦煌之后重大的壁画发现。
伴随着逝去的光阴,历史上曾辉煌一时的古代建筑大多倾颓衰败,淹没无闻。永乐宫也是其中之一,处于三门峡水库淹没区的它,没有他法,只能搬迁。
围观人群很多,年长者也很多,老乡们都说:“这是鲁班爷修的,别说拆不开,就是拆开了也搬不走,就算搬走了也建不起来。”
即使是现如今的我,也是去第二次之后,看了纪录片,又直到做完稿子,才完完全全接受了这个事实。
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永乐宫整体,每一寸壁画、每一块元代的砖石、每一组卯结构、每一块琉璃瓦、每一座鸱吻乃至一花一木,都是在上个世纪60年代,完成的世界文物搬迁史上的奇迹。
都说人类的赞歌是勇气的赞歌,我想用来形容这项工程中的每一个人都太过贴切。
正脊两端那对3米多高的龙形鸱吻,比故宫太和殿的吻兽还要高大许多,风化严重,拆除起来更是不易。人们搭起脚手架,把吻兽按照原来组装的部分拆做几块,用粗大的绳子牵拉着。
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们一起上手,十几个年轻力壮小伙子前呼后拥,才将它们平稳的从屋顶上到地面。
由三层斗拱层层承托的八角藻井,结构复杂,是难得一见的元代小木作精品。为了大程度的避免损伤,人们将它从房梁上整体拆除下来。在拆除墙壁的过程中,人们意外的发现。
在每一块永乐宫的墙砖上都留有一个手印。凹下去的地方抹上石灰,附着力远远胜过平整面。这无声的印记,传递着那个700多年前久远年代的智慧。
然而,工程结束的年代,没有鲜花和掌声,堪称奇迹的永乐宫搬迁工程很快就不再被人们提起。
当时大多数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们,直到现在年过古稀,半个世纪之后才第一次看到了当时影像资料,看到当时同伴,每一位都能叫出名字,回忆如同潮水涌来,每每想到都会眼眶湿润。
从开始筹备到整个永乐宫成功搬迁出三门峡库区,整整用去3年时间。这项起初看上去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最终变成了一段用勇气和智慧书写的篇章。
每一位参与者都把对自己文化遗产的炙热情感融进日常工作当中。古老的永乐宫告别了危险,它现在新址芮城再度焕发青春。 #山西旅游 #旅行过家家 #探寻文物古迹 #本地人都不知道的小众去处
22天前2024-05-09
58
打开携程App,查看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