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携程App,查看高清大图
镇江
焦山
焦山
当你踏入镇江的怀抱,不可错过的一站便是那被誉为“江中浮玉”的焦山。这座佛教名山原名樵山,为纪念隐士焦光而更名,与金山北固山并称为“镇江三山”。这里,古寺、古树、古碑刻和古摩崖石刻共同构成了独特的“焦山四古”。

走进焦山,你会首先被定慧寺的庄严肃穆所吸引。这座寺庙始建于东汉,距今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被誉为“历代祖庭”。在历史的沧桑中,它几经更名,直到清康熙皇帝南巡时,才最终定名为定慧寺。康熙年间,寺庙的山门得以重建,门前一对明朝石狮形态独特,门旁对联“长江此天堑,中国有圣人”更是出自光绪年间巴州廖纶之手。而茗山法师亲自题写的“焦山定慧寺”匾额,更是为这座古寺增添了几分庄重。

在定慧寺前,一棵八百年的古银杏静静伫立,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流转。康熙皇帝御笔的“定慧寺”横额,更是寓意着由戒生定、因定发慧的禅理。而大雄宝殿,作为唐代玄奘法师弟子宝寂的杰作,更是展现了明朝建筑的独特风格。康熙御笔的“香林”二字,以及屋顶上那栩栩如生的“二龙戏珠”藻井,都让人叹为观止。

大雄宝殿西侧的东泠泉,据传是焦光炼丹取水之处,因而又被称为炼丹井。这里的水质清澈,与焦山的佛教文化相得益彰。而乾隆皇帝六下江南、八上焦山时,曾在此留下足迹。观瀾阁便是乾隆南巡时的行宫,现已改为佛学院,继续传承着佛教文化。

焦山碑林更是江南一绝,其中的《瘗鹤铭》被誉为“大字之祖”,与洛阳的《石门铭》并称为我国保存价值极高的“二铭”。御碑亭中的石碑,正面刻着乾隆帝第一次南巡时的《游焦山歌》,背面则是他第三次来焦山时所作的《游焦山作歌叠旧作韵》。石碑四周的九龙云水纹浮雕,更是展现了精湛的工艺。

汉代蔡邕的《焦君赞》、梁代江淹的《焦山述怀》、唐王瓒的诗以及《瘗鹤铭》并称为“焦山四绝”。而唐朝仪凤二年的魏法师碑,更是被誉为“初唐妙品”,为国内罕见的唐碑。焦山西侧的峭壁上,摩崖石刻环集,存有六朝以来的刻石百余方。《瘗鹤铭》原址便在此处,而唐刻《金刚经偈句》、宋刻《米芾摩崖题名》、《陆游踏雪观瘗鹤铭》等石刻更是弥足珍贵。

在焦山之上,还有一处值得一游的别峰庵。这里是清代著名书画家郑板桥于雍正年间攻读之处,门上至今仍保留着当年他手书的对联:“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

此外,焦山古炮台也是一处不可错过的历史遗迹。南宋抗金英雄韩世忠曾在此抗击金兵,一战奠定了南宋百年基业。而鸦片战争时期,从焦山打响的镇江保卫战更是震惊中外。

位于山顶的万佛塔,原为焦山镇寺塔,始建于元代,后毁于战乱。如今所见的是一座江南风格的明清式仿古塔。塔内供奉着一万零四百多尊佛像,前后大门两侧墙上嵌有“海不扬波”、“中流砥柱”等字样,寓意着焦山在江中的独特地位。

游览焦山,推荐您按照以下路线进行:从定慧寺出发,游览碑林、古炮台、吸江楼、听林山房、别峰庵、万佛塔、百寿亭、三诏洞、摩崖石刻和华严阁。相信这一天的行程,定能让您领略到焦山的独特魅力。
#玩转户外 #小众发现社 #景点拍照指南 #和朋友出去撒欢儿 #一个人说走就走
22天前2024-05-10
3
打开携程App,查看全部评论